唐国强版老八对阵张丰毅版雍正(雍正王朝幕后张丰毅辞演)

1999年年初,央视开播《雍正王朝》,迅速掀起收视狂潮,一度创下16.7%的收视纪录。

甚至20多年过去了,这部剧依然是宫廷权谋剧的巅峰,豆瓣评分高达9.3,其他人只能望其项背。

唐国强版老八对阵张丰毅版雍正(雍正王朝幕后张丰毅辞演)(1)

一波三折的剧情让人如痴如醉,其幕后故事也是百转千回,精彩异常。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它曲折的幕后故事。

1、导演难求

1994年,制片人刘文武花15万买下《雍正王朝》的版权之后,就开始着手找编剧和导演。

刘文武是出版界大佬,30多岁就已经财务自由,这是他首次跨界影视圈,雄心勃勃找了不少大导演,据说其中就包括张艺谋和陈凯歌等。

唐国强版老八对阵张丰毅版雍正(雍正王朝幕后张丰毅辞演)(2)

刘文武

可是一番接触下才发现,这些大导演都有自己的想法,根本不愿意按照他的意志拍片,谈不拢。

然后又找了《三国演义》的一位副导演,深入了解后发现,这位导演的手法偏老旧,很难达到锐意创新的效果,只好放弃。

最后决定让张黎执导,也就是后来拍出《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以及《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大佬。可是当时张黎在拍别的戏,根本走不开。

唐国强版老八对阵张丰毅版雍正(雍正王朝幕后张丰毅辞演)(3)

最焦头烂额的时候,有朋友推荐了导演胡玫。

第一次见到胡玫,刘文武并不满意,因为那时胡玫才30多岁,太年轻,也从没拍过历史剧,还是个女导演。

不过胡玫倒是信心十足,做了大量功课,表示“只有自己能拍”,而且还发话说“即便不是我拍,你也别找其他不好的导演,免得毁经典”。

唐国强版老八对阵张丰毅版雍正(雍正王朝幕后张丰毅辞演)(4)

也许是胡玫的“狂妄”以及诚意感动了刘文武,最终确定她为总导演。

胡玫的才华也一展无遗,后来又相继拍了《汉武大帝》以及《乔家大院》等神剧。

2、编剧往事

说完导演再说编剧。

拿到版权之后,刘文武找了好几个知名作家编剧,结果半年过去了,内容都不尽人意,要么太严肃,要么太神话。

刘文武的要求很高,不想随便敷衍,于是辗转找到了戏曲编剧刘和平。两人兴趣相投,很快确定了合作。

唐国强版老八对阵张丰毅版雍正(雍正王朝幕后张丰毅辞演)(5)

刘和平把自己关在湖南老家,花了半年时间写了20几集。刘文武看完初稿,大致满意,情节和对话都很有感觉。不过《雍正王朝》是顶级权谋剧,皇子争储需要更高的格局与视野,初稿显然还欠缺火候。

一番商议之后,两人干脆废除初稿,到北京组建了一个豪华顾问团,重新一集一集推敲剧本,一字一句扣细节。

这个顾问团包括文选德、洪寿详、秦光荣、钟兴祥,甚至还包括一位皇亲国戚——爱新觉罗·毓恒,恭亲王奕䜣就是他的曾祖父。

唐国强版老八对阵张丰毅版雍正(雍正王朝幕后张丰毅辞演)(6)

后来张黎在其他剧组的工作结束,也加入了这个顾问团,担任艺术总监。

就这样又花了近2年时间,剧本才打磨完成。不得不说,正在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才铸就了永恒的经典。

3、选角风云

搞定剧本和导演之后,剧组开始选择演员。

雍正作为男一号,几乎贯穿了他的一生,所以选角非常慎重。

一开始想找王学圻,但感觉他军人气息太重,就换成了张丰毅,唐国强饰演“八王爷”。

没想到唐国强拿到剧本之后,对八爷不太感冒,反而对雍正帝情有独钟,多次毛遂自荐,但都没成功。

唐国强版老八对阵张丰毅版雍正(雍正王朝幕后张丰毅辞演)(7)

唐国强并没有放弃,偷偷读了很多雍正的史料,做了不少功课,甚至还不断临摹他的书法,以此寻找感觉。

眼看唐国强铁了心要演雍正,导演组没办法,只好让胡玫最后再谈一次,如果不行就走人。

唐国强版老八对阵张丰毅版雍正(雍正王朝幕后张丰毅辞演)(8)

这顿饭吃了快4个小时,唐国强从各方面阐述了他对雍正的理解,那就是孤独,从始至终都不被人理解。

虽然说得头头是道,但制片方依然坚持不换角,就在唐国强无可奈何时,事情突然有了转机。

正式开拍那天早上,张丰毅突然给胡玫打电话,要去给陈凯歌拍《荆轲刺秦王》,因为原定主演姜文突然不干了。

唐国强版老八对阵张丰毅版雍正(雍正王朝幕后张丰毅辞演)(9)

这时唐国强看准机会,再次请缨。剧组没办法,只好让他试试,没想到一穿上戏服,所有人都惊呆了,气质神态完全符合形象。

唐国强版老八对阵张丰毅版雍正(雍正王朝幕后张丰毅辞演)(10)

至此,唐国强在“诸葛亮”之后,又多了一个经典荧幕形象,而另一边的张丰毅却没掀起任何水花。

他后来表示,当时一个是电视剧,一个是国际性电影,自己想都没想就选了后者,现在回忆起来,还是蛮遗憾的。

唐国强版老八对阵张丰毅版雍正(雍正王朝幕后张丰毅辞演)(11)

“八爷”空缺之后,唐国强顺势推荐了好友王绘春。

王绘春是话剧演员,表演功底深厚,将八爷的大奸似忠刻画得淋漓尽致,由此一战成名,成了著名的“王爷专业户”。

唐国强版老八对阵张丰毅版雍正(雍正王朝幕后张丰毅辞演)(12)

其中还有两个角色不得不说。

一个是焦晃老爷子的康熙帝,由张黎推荐。

焦晃一开始并未答应,因为不喜欢演光额头的清宫戏。正好他要回上海,刘文武就开车送他到机场,在车上好说歹说把剧本塞给了老爷子。一个星期后,焦晃主动要求参演,因为剧本太精彩了。

唐国强版老八对阵张丰毅版雍正(雍正王朝幕后张丰毅辞演)(13)

还有一个是年羹尧,由杜淳的父亲杜志国饰演。

杜志国一开始也不愿意,因为戏份不多拍摄周期却很长,不想把时间都搭在这部戏上。

后来制片方的罗浩告诉他,“如果你演完不火,以后每年大年三十,你打电话骂我”,杜志国这才下定决心参演,果然彻底爆红。

唐国强版老八对阵张丰毅版雍正(雍正王朝幕后张丰毅辞演)(14)

此外还有侠肝义胆的“十三爷”王辉,本来预定是演“十四爷”,后来挪成了老十三,同样成了难得的经典。

唐国强版老八对阵张丰毅版雍正(雍正王朝幕后张丰毅辞演)(15)

不得不说,这些选角都相当精妙。尤其是唐国强的雍正,将诡诈与正气融合的天衣无缝,张丰毅太刚直,未必能达到这个效果。

还有焦晃的康熙,即充满威严又很接地气,将一代明君表现得有血有肉。

4、狂收奖项

在如此高标准的制作之下,《雍正王朝》一经播出,就引发了收视狂潮。

不仅老百姓看得如痴如醉,当时体制内也非常推崇。

央视趁热打铁,火速推出精装VCD光盘,售价1880元一套,结果地方机关都争相购买,把它当成干部培训的参考资料。据说仅此一项就收益过亿。

唐国强版老八对阵张丰毅版雍正(雍正王朝幕后张丰毅辞演)(16)

此外,它还横扫了当年的金鹰奖和飞天奖。

唐国强获得金鹰奖最佳男主角,焦晃夺得金鹰奖最佳男配以及飞天奖优秀男演员,王绘春获得金鹰奖优秀男配角,刘和平获得金鹰奖和飞天奖双料最佳编剧。

除此之外,剪辑、音乐、美术、最佳长篇电视剧也纷纷囊括其中,可谓当年度最大的赢家。

唐国强版老八对阵张丰毅版雍正(雍正王朝幕后张丰毅辞演)(17)

此后好多年,都没有一部电视剧能达到这个高度。

5、去世演员

《雍正王朝》播出了20多年,沧海桑田,有三位国家一级演员已经去世。

最早离世的,是饰演“邬思道”的李定保,2006年因病去世。

邬思道可谓大智若妖的人物,从四爷潜邸中一步步把雍正送上了皇位,足不出户,却尽知天下事。

唐国强版老八对阵张丰毅版雍正(雍正王朝幕后张丰毅辞演)(18)

印象最深刻的是,明明康熙帝没有选中雍正,他却告诉雍正这是在保护他,一句话就让心灰意冷的雍正重燃夺嫡之心。

李定保老师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演过不少经典名著,例如《阿Q正传》中的鲁迅,表演功底极其深厚。

第二位是饰演“佟国维”的廖丙炎,2016年因病去世。

廖丙炎大家可能不了解,不过他的儿子廖凡大家应该都认识。廖丙炎是话剧演员出身,曾担任过湖南省话剧团的团长,也是话剧界“金狮奖”的获得者。

唐国强版老八对阵张丰毅版雍正(雍正王朝幕后张丰毅辞演)(19)

有人说,他饰演的佟国维比邬思道还要老谋深算。表面上属于八王党,被儿子隆科多出卖,实际上他早就和康熙达成了默契,自己退位扶隆科多上位。深夜召见隆科多,只说了一句“有人星夜赴科场,有人辞官回故里”,就暗示得足够清楚。

第三位是饰演“张廷玉”的杜雨露,2020年因病去世。

杜雨露也是话剧演员出身,后来还演过《神医喜来乐》,同样非常精彩。他有个儿子名叫杜刚,是孔令辉的乒乓球启蒙老师。

唐国强版老八对阵张丰毅版雍正(雍正王朝幕后张丰毅辞演)(20)

张廷玉在最后“八万议政”的那场戏真可谓精彩至极,有理有据条理清晰,将铁帽子王们驳斥得毫无还击之力,让人大快人心。

此外,不幸去世的还有摄影指导池小宁。

池小宁是摄影器材专家,大力引入了最先进的日本模拟摄像机,还负责现场布光。当时为了拍出质感,大多使用蜡烛作为光源,技术难点很高,都被他一一克服了。

只可惜7年后,池小宁拍完《恰同学少年》后,不幸因病去世,享年52岁。

唐国强版老八对阵张丰毅版雍正(雍正王朝幕后张丰毅辞演)(21)

《雍正王朝》至今已经23年,依然处于国产剧的天花板,每每重温都有新的感觉。

正是由于制片人刘文武的精益求精,制作团队的一丝不苟,以及一众演员的精心打磨,才成就了这永恒的经典之作。

感谢他们的不将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