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关于诚信守信的典故(要想学会守信不失)

以诚待人,以信取人,诚信无欺,讲求诚信,是人们为人处世的根本道德标准。要想学会守信不失,以及诚信待人,就请来听听下面这二个历史故事吧。

历史上关于诚信守信的典故(要想学会守信不失)(1)

诚信概念画

相信您听后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一、诸葛亮以信治军

魏明帝曹叡(公元204-239年)亲自率领军队征讨蜀国,驾车来到长安,便任命司马懿担任魏军主将,督领张郃的雍州、凉州劲旅二十多万,秘密行军,直奔剑阁。当时,诸葛亮屯兵祁山,手下所带兵马仅十余万,其中还有四万人因服役期满,需要退役还乡。

在这一关键时刻,一旦这四万人退役,将会使原本就处于劣势的蜀军陷入更加艰难的困境之中,从而造成蜀魏两军力量悬殊极大,在两军对峙,战争一触即发之际,到底该怎么办呢?

蜀军这边,参佐以下的将领都认为敌人兵力强盛,我军力量匮乏,假如没有一定的兵力增援的话,肯定难以制胜。因此,有的将领便向诸葛亮建议:延期服役一个月,等到战事结束后再让老兵退役还乡。听了他们的话,诸葛亮果断地拒绝了,说:

历史上关于诚信守信的典故(要想学会守信不失)(2)

诸葛亮画像

“我率兵作战,向来以信用为根本。获得土地而失去信用,这乃是古人常犯的错误,那些很早就离乡背井,在外征战多年的人,早就归心似箭,期待着和家人的重逢;他们的亲人也早已在家计算归期,盼望着能够早日相见。如今,就算大敌当前,战事严峻,我们也没有理由耽误退役人员的行程,道义岂可偏废!”

于是,诸葛亮下令各部让服役期满的老兵速速还乡,早日与家人团聚。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些老兵们不但没有走,反而被诸葛亮的诚心打动,愈加坚定地留了下来,并感慨道:“丞相的大恩大德,我们铭记于心,虽死也不忘啊!”

那些本不该走的年轻士兵也被诸葛亮的信义打动,顿时都愿意以死相报,战斗到底!临战当天,战士们士气高昂,在战场上拔刀杀敌、以一当十,先是杀掉了魏将张郃,后来击退了司马懿,打得魏军落花流水,最终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历史上关于诚信守信的典故(要想学会守信不失)(3)

诸葛亮像

二、陈尧咨偿值取马

北宋时期,翰林学士陈尧咨(北宋状元、书法家)十分喜欢养马,他的家中也养了很多马匹,后来,他买了匹烈马。这匹烈马的脾气火爆,难以驾驭,甚至很多人都被它踢伤,咬伤了。

有一天早上,陈尧咨的父亲走到马厩,四处看了看,却没有看到那匹烈马,便问马夫道:“那匹烈马哪去了?”马夫答道:“翰林已经把那匹马卖给一个商人了。”

陈父问:“那个商人买那匹马又是做什么呢?”马夫说:“听说是买去运货。”陈父接着又问道:“翰林告诉那匹马乃是一匹烈马吗?”马夫说:“哎,老爷,如果告诉那个商人那匹马是一匹烈马,又咬人又踢人,人家又怎么会买呢?”

历史上关于诚信守信的典故(要想学会守信不失)(4)

陈尧咨塑像

听了这番话,陈父十分生气地说:“真是太不像话了,这小子竟然还敢骗人了!”说完就气呼呼地转身走了,之后,陈父找到儿子陈尧咨就问:“你把那匹马卖了?”

听父亲这么问,陈尧咨十分得意地说:“是啊,还卖了个好价钱呢!”父亲生气地说:“真是个混账东西,你身为朝廷重臣,竟然敢去骗人!”陈尧咨说:“父亲,我又没有强迫他买,马是他自己看中的,他愿意买,我就卖了,这又怎么会是骗他呢?”

父亲又问:“你为什么不告诉他这是匹烈马,又咬人又踢人呢?”陈尧咨嘟嘟囔囔地说:“马摆在那里让他随便看,他自己看不出来这马性子烈,这又怎么能怪我没告诉他呢?”

听到陈尧咨这么说,他的父亲就愈加生气了,骂道:“你这么多年的书都读到哪里去了?难道你没有听说过‘不欺买主’的故事吗?”陈尧咨摇摇头。父亲说:“那是我的过错,你小的时候,我只顾着教你读书诵经,却没有怎么教你如何做人。如今我来给你上一课,教你如何做人:

历史上关于诚信守信的典故(要想学会守信不失)(5)

陈尧咨像

唐朝在武则天执政的时候,有一位宰相叫陆元方,他想把东京洛阳城里的一所房子给卖掉,当时一切手续都办好了,只等着买房子的人来交钱。买房的人前来交钱的时候,陆元方却说,这房子哪里都好,就是没有出水的地方。听到他这么说,那个人立刻说这房子自己不买了。陆元方的儿子和侄子们听说这件事后都埋怨他,而陆元方说,你们也太奇怪了,难道可以为了钱而欺骗别人吗?”

陈尧咨听了父亲的这番话,感到十分惭愧。接着,父亲又说道:“你手下那么多驯马的高手都管不好那匹马,一个到处奔走的商人又如何能养得了它?你不告诉他这件事,这不明摆着是在骗人吗?”

陈尧咨听后羞愧地说:“父亲,您别再生气了,我知道这件事是我做错了,我现在就去把买马的商人给找回来。”于是陈尧咨即刻去找到了那个买马的商人,并向他说明了原因,将钱退给了他,自己又将马牵了回来,一直把那匹马养到老死。

历史上关于诚信守信的典故(要想学会守信不失)(6)

源自陈尧咨的成语《熟能生巧》画

三、故事感言

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以“信”字为先。在“诸葛亮以信治军”故事里,如果没有诸葛亮以信为本的治军策略,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不让士兵退役,军心散乱之下更是难以取得胜利。是诚信帮了诸葛亮的一个大忙!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做什么事,治国、治军、做人、经商等,都要讲一个“信”字。人们不仅要讲信用。还要守信用。一个人讲一两次信用并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守信用。在人生道路上,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磨难,但是,只要一贯守信不失、诚信待人,您就能坚定信心,获得最终胜利。

孔子云:“诚者,乃做人之本,人无信,不知其可。”但是,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熏陶下,很多人渐渐摒弃了“诚信”!正所谓,“无诚则有失,无信则招祸”,那些践踏诚信的人或许能够得到一时之利,但最终将作茧自缚、自食其果。

因此,无论何时,诚信都是做人、立业之本;以诚待人,以信取人,诚信无欺,讲求诚信,乃是为人处世的根本道德标准。

历史上关于诚信守信的典故(要想学会守信不失)(7)

诚信宣传画

本文由“如日中天54”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