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和皇帝的感情(甄嬛与皇帝初恋时)

导语:最初就觉得这《甄嬛传》在语言的运用和故事情节上,似曾相识;越看越觉得与《红楼梦》有异曲同工之妙,再看原著,果然不错,很多情节竟如出一辙。

尤其里面有一段众位小主抽花名签的段落,更是直接搬运或者说“借用了”《红楼梦》中的整个桥段。

甄嬛和皇帝的感情(甄嬛与皇帝初恋时)(1)

尤其是探春抽的那支“瑶池仙品”,“日边红杏倚云栽”,竟完完全全套用到了甄嬛身上。只不过换了一种说法而已。但那寓意却跟探春的花名签差不多。

大概《甄嬛传》的编剧也觉得这样未免过于露骨,所以直接给删去了。而且这杏花在《红楼梦》中只代表了“得此签者必得贵婿。”在《甄嬛传》里,却还有另一层“春色满园关不住”的意思。

甄嬛和皇帝的感情(甄嬛与皇帝初恋时)(2)

1、同为“红杏笑春风”,悲喜境遇两不同

《甄嬛传》中的眉庄曾摇着筒取了一根花签,说道:“我先来罢。”之后,随手递给甄嬛看,那竹签上画一簇金黄菊花,下面又有镌的小字写着一句唐诗“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陵容笑道:“你最爱菊花,住的地方又叫‘存菊堂’,如今又得圣眷,可不是‘罗含宅里香’?真真是没错儿。”淳常在也附和道:“惠姐姐原是最喜欢菊花的。”陵容捂着嘴笑:“看我没说错吧?淳妹妹也这么觉得。”

甄嬛和皇帝的感情(甄嬛与皇帝初恋时)(3)

眉庄打岔道:“我可是好了,该嬛儿了。”说着把签筒推到甄嬛面前。甄嬛道:“我便我吧。”说罢,甄嬛也随手拔了一支,仔细看了,却是画着一枝淡粉凝胭的杏花,写着四字“浩荡风光”,并也镌了一句唐诗“女郎折得殷勤看,道是春风及第花。”

甄嬛一看“杏花”图样,触动心中前事,却是连脸也红了,如飞霞一般。淳常在奇道:“莞姐姐没喝酒啊,怎的醉了?”陵容一把夺过看了,笑道:“恭喜恭喜!杏者,幸也,又主贵婿。杏花可是承宠之兆呢。”

甄嬛和皇帝的感情(甄嬛与皇帝初恋时)(4)

淳常在握着一块栗子酥边吃边说道:“签上不是说‘春风及第’么,可是姐姐要考女状元了,姐姐可要做状元糕吃?”陵容撑不住笑,一把搂了她道:“只心心念念着吃,‘春风及第’是说你莞姐姐的春来了呢。”

甄嬛的抽的这只杏花,是“浩荡风光”内涵无限喜悦与荣耀。探春抽的却是“瑶池仙品”瑶池不是在天上吗?王母娘娘的好东西怎可在凡间逗留太久?注定要远嫁天边的。这里就包含着“分骨肉”的悲凉与无奈了。

甄嬛和皇帝的感情(甄嬛与皇帝初恋时)(5)

2、杏花微雨见君来,赏箫谈情羞涩埋,

甄嬛入宫以来,受了一场惊吓,从此便称病不出,拒绝侍寝。几个月过去了,甄嬛逐渐“康复起来”,时常去花园里吹箫荡秋千。“二八红妆在宫墙,箫声悠悠觅周郎,周郎乍现人装恐,杏花树下付柔肠。”

甄嬛和皇帝的感情(甄嬛与皇帝初恋时)(6)

甄嬛吹着吹着,就果然引来了梦中的“周郎”,有道是“曲有误周郎顾”,甄嬛内心里隐隐盼着有人能听出她曲中的“误”。想要觅知音,总得自己先“发声”才行啊。最终,甄嬛的箫声引来了皇帝。

两个人在这杏花微雨的季节里邂逅并相识相恋了。甄嬛抬头望着那一树芳菲,说道:“杏花盛开时晶莹剔透,含苞时稍透浅红。不似桃花的艳丽,又不似寒梅的清冷,温润如娇羞少女,很是和婉。”

甄嬛和皇帝的感情(甄嬛与皇帝初恋时)(7)

皇帝的目光在甄嬛身上停留着,说道:“人如花,花亦如人。只有品性和婉的人才会喜欢品性和婉的花。”

甄嬛沉吟道:“可是妾身不敢喜欢杏花。”皇帝兴味盎然地问:“为何?说来听听。”

甄嬛和皇帝的感情(甄嬛与皇帝初恋时)(8)

甄嬛道:“杏花虽美好,可是结出的杏子极酸,杏仁更是苦涩。若是为人做事皆是开头很好而结局潦倒,又有何意义呢?不如松柏,终年青翠,无花无果也就罢了。”

甄嬛无意间的感慨,竟如谶语一般,预示了她的爱情结局与宿命。“杏”的意思含有多重解析:“幸运”“临幸”“红杏出墙”等,而这些,甄嬛竟均都占全了。并且还是按照这个顺序一路走来的。

甄嬛和皇帝的感情(甄嬛与皇帝初恋时)(9)

先是幸运的被皇帝宠得死去活来,一度专房之宠。后来偶然发现了皇帝爱的不是自己,而是“盗版纯元”,一时间羞愤交加,悲痛欲绝。爱情之梦破碎,生下胧月后,便离宫修行,去了甘露寺。但却也与皇帝结下了第一个“酸涩的果子”——胧月。

甄嬛和皇帝的感情(甄嬛与皇帝初恋时)(10)

后来,甄嬛在甘露寺“梅开二度”,与果郡王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竟应了那句话“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既然宫内院墙高大,那就延伸出来,在甘露寺里盛开。也难怪甄嬛这一生会与“杏花”有着不解之缘,这一个“杏”字,足可覆盖、诠释她的一生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