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协同与客户协同(流程集成应面向客户)

技术协同与客户协同(流程集成应面向客户)(1)

公司多年来一直在学习和引进西方公司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流程。引进这些流程的时候,由于当时的认识、能力、适配等原因,实际上做了一些取舍。目前公司管理中存在断点、低效、不通等问题,和当初没有充分利用这些管理系统有很大的关系…… 公司变革管理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跨功能部门的集成,要系统管理各变革项目相互间的结合部和关联关系,最终形成公司管理体系的端到端“龙骨”。

我们一定要有一条“沟”,将公司的水流集中起来发电,流程体系要融会贯通,成为一条沟。公司的哲学是“云”,一定要下成“雨”才有用,“雨”一定要流到“沟”里才能发电。若没有“沟”,“雨”到处泛滥,能量也就发散了。

从去年开始,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面向对象的流程集成”,意思就是面向代表处/地区部,从经营实体的角度来看我们的流程是不是真正打通了,是不是真正集成了,是不是真正能够支撑经营单元不断地提升经营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提升赢利能力。

我们公司最早推行的IPD流程,能力成熟度评估这些年一直在3.2分徘徊,就是达不到我们最初设立的3.5分的目标,为什么呢?原因就是3.5分对应的是集成级,仅仅依靠IPD自身的流程建设是无法达成的,只有当IPD流程与其他流程真正打通,真正地面向对象集成,关键是要把整体效率提升到一定的水平,我们公司这个最早的变革流程才有可能达到3.5分。

其他流程也是一样的,不管是LTC(线索到回款)也好,ITR(问题到解决)也好,必须要与其他流程真正地打通,真正地面向对象集成,真正能够支撑经营单元不断地提升经营效率、提升客户满意度和提升赢利能力,才有可能达到3.5分。

公司经过这么多年的变革,沿着流程域纵向的设计和建设工作已基本告一段落,只是部分流程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推行和优化。接下来,更多要通过流程的集成和打通来提升各经营单元的运作效率、客户满意度和盈利能力,在这个阶段,代表处和地区部在流程变革方面会比以前担负起更多的职责,甚至成为流程推行的主体,因为面向对象的流程集成更多需要各经营单元自己来完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