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的由来在哪(何为六尺巷)

“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

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

我家一条巷,相隔六尺宽

包容无限大,和谐诗中藏

一纸书来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街坊邻里常相敬

一段佳话永流芳”

六尺巷的由来在哪(何为六尺巷)(1)

位于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角,长约100米、宽约2米,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六尺巷如今已经流芳百世,正如歌曲中所唱的一样,成为了德义、礼让、包容的载体,而它的由来也非常有趣。

清朝康熙年间,在朝中为官担任礼部尚书的张英,他在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在当地均为名门望族,而两家院落之间有条巷子,可供两家往来出入使用。后来吴家想扩建宅邸,想要霸占这条巷子,而张家人自然是不同意的。双方遂发生争执,并且将官司打到了当地的县衙。县衙的官员考虑到两家都是名门望族,背后都有靠山,谁也不敢得罪,官司也不敢轻易了断。

六尺巷的由来在哪(何为六尺巷)(2)

后来,张家人一气之下写信送给礼部尚书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张英看了信后,认为邻里之间应该懂得礼让,不应该为了这一点利益闹得彼此反目成仇,但是他又不便于斥责家人,于是他在回信中只写了四句话:

“千里来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六尺巷的由来在哪(何为六尺巷)(3)

张家人看完明白了张英的良苦用心,主动让出三尺。吴家人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六尺巷”由此得名。

德义、礼让、包容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作为后来人,应该继承这一美德,今天偶然再次看到有关六尺巷的故事,有感而发,将这个故事分享出来,也希望能够起到一点传扬中华美德的效果,最后,感谢阅读到此的诸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