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人为什么要剃光头留长辫(为何清朝人要把前面的头发剃掉然后留辫子)

历朝历代的发型中,最丑的无疑是清朝的辫子头,前“阳”后“阴”的样式,十分辣眼睛。无论本身长得有多帅气俊朗,只要一上这发型,颜值都得暴跌。

历史上的满清(女真)武士,为什么把头发剃光,只留一根小辫子?

大家要知道,所有历史事物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人是环境塑造的产物,要探究这些北方少数民族剃发的最根本原因,还得从生活环境中去找寻。

北方直接受西伯利亚寒流影响,古代的游牧民族、渔猎民族在北方生活,如果不剃发,那么在冬天,头戴兽皮帽,奔跑一段时间,头部出汗,汗水迅速结冰,和头发缠在一起,结成冰碴子,浑身不舒服。

清朝人为什么要剃光头留长辫(为何清朝人要把前面的头发剃掉然后留辫子)(1)

不剃发的话,冬天打猎,脑袋出汗,头发和汗水混到一起,会立马结成冰碴子,是极度不舒服。

而且游牧、渔猎民族,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直处于流动的状态,逐草而居,没有类似中原地区的村落、城镇等固定定居点。流动的状态,有些东西就不太方便了,比如说洗头。

你想啊,牧民的生活状态是“逐水草而居”,每天都在赶羊转场子,草原上也不见得处处有湖泊与河流,牧民们估计十天半个月都洗不上一回澡何况洗头呢?

而在东北靠打猎维持生活的女真人,其实情况也差不多,比如清朝的开国皇帝努尔哈赤早年钻山打猎、挖人参,到集市上跟汉人交换点生活必需品,时常是一进山就是十几天。

十几天下来,身体上积满污垢,尤其是出汗最多的头部,厚厚一层头油和头皮屑积在头发中,头皮板结、发炎,再加上虱子和跳蚤,整得人浑身难受。

清朝人为什么要剃光头留长辫(为何清朝人要把前面的头发剃掉然后留辫子)(2)

而且那时候也没有什么香皂或沐浴露,没有这样的卫生清洁条件,还不如把头发剃了省事,一劳永逸!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古代,不单单满清(女真)剃发,而且古代的蒙古骑兵、契丹武士、匈奴骑兵等等,几乎所有的北方游牧民族,都是剃发的原因。

那么既然是避免头发结成冰碴子和清洁卫生的问题,直接剃光头不就行了,为什么满清的武士,非要留一条小小的辫子呢?

答案是:为了区分敌我

满清的武士当年留一条小辫子,其实就是为了在野外和异族发生野战的时候,能从大老远,认得是自己的人。

当时满清(女真)的箭很厉害,从远处发现可疑敌情,分不清敌我,连箭都不敢发,延误战机。

而如果武断放箭的话,又怕误伤自己人。

所以,所有的满清(女真)武士,都留一条金钱鼠尾小辫子,就可以轻易区分敌我了。

由此可知,满人的“金钱鼠尾”发型,既有钻树林打猎和对敌战斗的需要,也有方便头部卫生清洁的考虑,而且是先有生活上清洁的需求,后面才是打猎和打仗的功能。

随着满人的崛起,这款为生活和打仗而催生出的辫子头,又被赋予了一层新的功能——顺从和区分敌我。

清朝人为什么要剃光头留长辫(为何清朝人要把前面的头发剃掉然后留辫子)(3)

满清以剃发,用来当做汉人是否顺服的标准,从努尔哈赤时代就已经开始了。天命六年,努尔哈赤攻下辽阳,随后辽东地区的城池也纷纷落入后金之手,后续对当地汉民的管理措施,其中一项便是:

“官民皆剃发降”

皇太极继位后,延续了努尔哈赤的这一做法。比如天聪四年,清军由蒙古地界突破明朝喜峰口防线,侵入北京周边,在位于今天唐山市的沙河驿,下令:

“招降城中人,皆令剃发”

等到清军入关,多尔衮更是下达更大范围、更严厉的“剃发令”,当成满清的基本国策来执行,由此拉开了清朝时期的辫子发型。

清朝人为什么要剃光头留长辫(为何清朝人要把前面的头发剃掉然后留辫子)(4)

清朝辫子的演变过程

1911年辛亥革命,革命党为了执行剪辫令,只能操起剪刀到街上抓行人强制执行。那些个顽固留辫的,不乏辜鸿铭、张勋等民国年间的名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