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母娘的大家庭(我的岳父母)

我岳父出身于多子女的农家,他排行老六,从小体弱多病个性懦弱且又好读书,受到了其父母的额外照顾,认为他的人生出路只能靠读书,因而尽全家之力供其念完大学,毕业后又因缺乏竞争力遭职场排挤而回到老家,在家乡凭借高学历当了一名乡村教师,常年远离家乡在外为五斗米折腰祖上留给他近5亩薄田,全部推给我岳母经营岳母目不识丁,还缠过足,一人在家拖养儿女和耕耘农田,实属不易,不得已,农忙时的重活只能雇请短工帮忙,由此在土改时居然评为“小土地经营”,在某些贫下中农眼里,便把她当作“地主婆”看待加上49年国民党败退时勒令公教人员填写一张表格,以此作为国民党党员名册留下,使我岳父凭空增加一个“历史问题“,因此解放后,安守本分,与世无争的岳父母却在各种运动中经常处于风口浪尖,受到了不应有的折腾,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丈母娘的大家庭?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丈母娘的大家庭(我的岳父母)

丈母娘的大家庭

我岳父出身于多子女的农家,他排行老六,从小体弱多病个性懦弱且又好读书,受到了其父母的额外照顾,认为他的人生出路只能靠读书,因而尽全家之力供其念完大学,毕业后又因缺乏竞争力遭职场排挤而回到老家,在家乡凭借高学历当了一名乡村教师,常年远离家乡在外为五斗米折腰。祖上留给他近5亩薄田,全部推给我岳母经营。岳母目不识丁,还缠过足,一人在家拖养儿女和耕耘农田,实属不易,不得已,农忙时的重活只能雇请短工帮忙,由此在土改时居然评为“小土地经营”,在某些贫下中农眼里,便把她当作“地主婆”看待。加上49年国民党败退时勒令公教人员填写一张表格,以此作为国民党党员名册留下,使我岳父凭空增加一个“历史问题“,因此解放后,安守本分,与世无争的岳父母却在各种运动中经常处于风口浪尖,受到了不应有的折腾。

平时,某些村人,仗着贫下中农成分经常开口向“领薪水”的岳父借个小钱,那都是不敢不借的,借了也别想归还的。甚至还有一个带有兵痞习性的独眼龙,仗着退伍军人的身份,屡次对我岳母非礼,因我岳母秉性刚烈,激烈反抗而未能得逞,于是到了有运动时,这些人总是把我岳父母打入另册,备受“杀人带耳朵”的待遇。例如在粮食统购统销时,村里私设公堂,长期把我岳母揪、斗、关押,直到被逼答应“米囤朝天,倾囊交卖爱国粮”后才被“公家”放出来,在回家的路上,她想到口粮全部卖光后,全家怎么活?她也知道这场“横祸”是某些人陷害的,当她走到村边的木桥上时,闪出一个想法:“既然你们不想我活下去,那我就死给你们看!”于是,纵身往河里一跃……后经村人救起,也惊动了乡里领导,最后实事求是地纠正了岳父母家的统购任务。岳母的“壮烈”行为,为全家贏得一线生机。

岳父年轻时患上肺结核病,是岳母的一级重点保护对象,除了持续不断的就诊服药外,她千方百计地寻找各种“补品”,什么胎儿胞衣、乌骨鸡等,甚至亲自到氿边捕鱼捉蟹拾河蚌,以加强营养,在她的精心调理下,病情终于痊愈。

三年困难时期,除了食不果腹外,还有一个衣不蔽体难题,每年发的布票完全是杯水车薪,为了解决全家老小的穿衣问题,她从苏北人的船上,偷偷地买来了棉花,先是请木匠做了个纺车,后又拆了一张中式床,由木匠打造了一架织布机,整日整夜依依呀呀地纺纱,接着又贪早摸黑地“唧唧复唧唧”地织布,辛劳了近半年,每个人都穿上了光光正正的新衣。

岳父母共生养三个女儿,三个女儿又为他们生了9个外孙儿、女,所有的外孙儿女都在岳母的怀抱中抚养成长,最后,岳父因肺心病不治而亡故,绕膝的儿孙各奔前程离她而去,于是,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她便提前当了标标准准的“空巢老人”。

那时我们心中虽然也牵挂她,回家乡去探望,有时听老乡说:“她开心佬,天天同几个老太婆在一起游糊(即玩纸牌)呢”,于是我们放心了。又听到说:“都70来岁的人了,为了蒸团子,还上树砍桠枝哩!”我们也只是调侃地说:“这老太太,真是人老心不老呀!”

未过多久,知道“大家不愿意同她玩牌了”的消息,我们也未曾上心,直到后来大家都说“她有点老年痴呆了”,我们才警觉起来,觉得不能把她一个人放在乡下了,当时也幸亏得到领导照顾,住房条件有了一些改善,于是,便把岳母接来同住,然而,由于主观努力不够,客观条件所限,岳母的疾病,未能得到很好治疗,直至后来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虽然三对女儿女婿不离不弃伴随身边,拖了三年,但终究无法为其分担疾病的痛苦,最后导致阴阳两隔。

到此时,我方才知道:人生最大的悲哀便是眼睁睁地看着亲人受尽病痛折磨,而束手无策;人生最大的无奈便是眼睁睁看着亲人在自己身边离世而自己却一筹莫展无能为力,产生了枉为人生的感觉。

呜呼哀哉!一个忠厚善良逆来顺受的乡村老教师,一个以相夫教子为天职,以辛勤劳动求生存的农村妇女,他们一生未得到社会的温暖和子女的孝敬,却饱受了特殊年代下的各种欺凌和不公,他们的子孙却因疲于奔命,无暇顾及他俩老来的各种痛苦。而今,我们也到了持杖之年,自己所受的病痛,联想到岳父母暮年所受的罪,顿感心如刀割。至此,才真正体会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深刻含义。然而,为时晚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