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5大心理战(杀伤心灵比杀伤肉体更有效)

古代战争5大心理战(杀伤心灵比杀伤肉体更有效)(1)

两军对垒之时,高超的心理战术常常可以误导敌人、威吓敌人,进而挫伤敌人的士气。恐吓、宣传攻势以及更加精妙的心理策略的运用已经持续了上千年。上千年间影响着各类统帅的决策。而芸芸众生只能是人为刀殂,我为鱼肉。在战场上,能够控制敌方的情绪和理智往往比拥有强大的武力更有效。

5、阿兹特克死亡口哨

阿兹特克死亡口哨听起来就像“1000具尸体的尖叫”一样。20年前,考古学家们在墨西哥发掘了两个头骨形状的乐器。它们是握在一个风神庙里献祭人的双手之中。这种口哨最初被认为是一种玩具,但实际上它是应用在祭祀仪式和战场上的。口哨声听起来就像一个人痛苦时所发出的咆哮声,因此只有在特定场合才会用到它。

一些人认为死亡口哨是用于献祭之时,主要是引导死者去往往生之地。而另一些人却认为这些口哨主要是应用于打仗时的心理战术。一场战斗之前,死亡口哨那令人不安的声音会动摇敌人军心。一些专家认为死亡口哨会让听者进入一种恍惚的状态。阿兹特克的医生们经常在治疗过程中使用这种声音。

4、神盾

公元前525年发生的贝鲁西亚战役,标志着波斯帝国对埃及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同时这也是一场心理战发展中的里程碑式的战役。在阿契美尼德王朝皇帝冈比西斯二世的统帅下,波斯人从东方一路袭来,并且充分利用了埃及人对于猫的敬畏。这些侵略者将猫画在了他们的盾牌上。有些人甚至推测波斯人有可能将真猫钉在了他们的防护工具上。埃及人对猫神巴斯泰托无比尊崇,因此拒绝伤害他们心中神圣的象征。在《战略》一书当中,波利艾努斯则认为波斯的先锋部队带着狗、朱鹭、羊和猫,而这些动物对于埃及人来说都是神圣的。

古代战争5大心理战(杀伤心灵比杀伤肉体更有效)(2)

根据希罗多德的说法,冈比西斯之所以入侵埃及是因为埃及法老欺骗了他。冈比西斯曾经向亚马西士法老的女儿求婚。但想到女儿会成为别人的小妾,这位埃及统治者就将前任法老的女儿假扮为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波斯皇帝。

当冈比西斯发现了这是个骗局以后,他便开始了对埃及的进攻。波利艾努斯相信冈比西斯的胜利是由于心理战术的成功运用。

3、帖木儿的恐怖政策

出生在1336年的“跛子”帖木儿,曾征服了中亚、大部分的穆斯林世界以及印度的一部分。关于帖木儿恐怖政策的传说有很多。历史学家推测帖木儿的军队屠杀了1700万人,这相当于当时全世界人口的5%。帖木儿之所以声名狼藉是因为他用被征服者的头盖骨建造金字塔。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杀鸡儆猴,恐吓那些胆敢造反者。

古代战争5大心理战(杀伤心灵比杀伤肉体更有效)(3)

一些历史学家称帖木儿将巴格达的9万居民斩首,并用他们的头骨建了120座金字塔。在攻下德里之后,帖木儿纵兵屠城来教训印度人。将近一个世纪之后德里才从这场灭顶之灾中恢复过来。在打败奥斯曼帝国之后,帖木儿将拜占庭的城门带回了家乡。他还将苏丹装在笼子里放在客厅里展览。

2、穿刺公弗拉德

弗拉德三世(又称弗拉德•德古拉或者穿刺公弗拉德)是历史上运用心理战术最为成功者之一。这位15世纪的罗马尼亚王子在其年轻时大部分时间是在奥斯曼土耳其充当政治人质。尽管年轻的弗拉德在奥斯曼土耳其备受优待,但他还是对土耳其人恨之入骨。一些人推测土耳其人甚至教会了他其最喜欢的心理战术——穿刺。

古代战争5大心理战(杀伤心灵比杀伤肉体更有效)(4)

1462年,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侵入弗拉德的领地。当苏丹攻入都城的时候,看见了一片类似树林的东西——土耳其俘虏正在溃烂的尸体被刺穿在木钉上。几乎所有关于弗拉德的记载都是由他的敌人们书写的。尽管与真实情况相去甚远,但这些记载还是可以让我们洞悉这位伯爵给当时人们所带来的恐惧。由于自身实力有限,弗拉德为求生存被迫另辟蹊径,而心理战术正适合当时的处境。这种方法可能看起来过于残忍,但当对付比自己强大许多的敌人时却是行之有效的。

1、自杀式军队

公元前496—前465年的春秋时代末期,越国在勾践统治之下与吴国爆发了大规模的争霸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勾践使用了一种奇特的心理战术——命令自己的前锋部队临阵自杀。

古代战争5大心理战(杀伤心灵比杀伤肉体更有效)(5)

根据中国古代史书《史记》的记载,勾践的自杀式部队是由罪犯组成的。可是,一些人将“被判死刑的罪犯”解读为“愿意以死报国的士兵”。这种斩首可以更恰当地被解释为一种“割破喉咙的自杀行为”。这在古代中国很常见。可是,另一些人认为这些自杀的士兵只是一个传说。不管怎么说,经过多年的奋战,勾践打败了他的敌人,吞并了吴国。

本文译自欧美著名网站LISTVERSE,主编原廓,作者冷君。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获取更多冷兵器知识内容请关注lbqyjs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