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一味茶(一茶一书一世界)

炎炎夏日,泡一杯家乡的绿茶,携一片清凉消去暑热。生于茶乡,长于茶乡,理应了解这一叶大自然恩赐的“珍木灵芽”,却只有近似空白的认识。惭愧之余翻阅相关书籍才有了大致的了解,若是以后提及相关话题,也只是略微知晓一二。

匠心一味茶(一茶一书一世界)(1)

茶,自神农发现其药用价值开始,便逐步以健康饮品的名目征服人类:先是征服了国人,成为中华民族的“国饮”;接着便是借其生津止渴之功能与可可、咖啡并称世界三大饮品,征服世人。

中国饮茶之风,始于寺院。僧人参禅打坐,很易困倦。饮茶能提神醒脑,驱逐困意,又不违背佛家经典,所以茶成为僧人喜爱的饮品。

茶叶名称在《茶经》中记载有五种,其中第一种称茶,第四种称茗。茶和茗不仅仅是叫法不同,主要在采摘时间上不同。西晋学者郭璞《尔雅注》的说法是:早采的称为茶,晚采的称为茗。现在人们不管采摘时间先后统称为茶。

匠心一味茶(一茶一书一世界)(2)

单从止渴的喝茶上升到精神和艺术的品茶,于是又赋予了茶各种雅称。查阅资料后,本人比较喜欢以下茶之雅称。

清风使。出自于卢仝七碗茶后,“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清友:宋代苏易简《文房四谱》有语“叶嘉,字清友,号玉川先生。清友,茶也。”唐代姚合品茶诗云:竹里延清友,迎风坐夕阳。

茗。宋代苏轼诗云:从来佳茗似佳人。

仙芽。清胡怀琛《春日寄家兄闽中》:海扇占春信,仙芽问五夷。

关于茶之文字记录,几则史料记载为之惊叹。胡居士《食忌》录:苦茶久食,羽化。与韭同食,令人体重。陶景弘《杂录》:苦茶,轻身换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久饮之羽化成仙,虽有夸张之意,必是意在茶之天赐珍品。

对于茶树生长的土地,陆羽在《茶经》中记载: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栎字当从石为砾,下者生黄土。对于茶的质地,陆羽认为野者上,园者次。如今,茶叶作为一种产业,农户大面积的种植,野生者极少,普遍都是园茶。

匠心一味茶(一茶一书一世界)(3)

如何判断茶的质地好坏,《茶经》记载: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阴山坡谷者不敢采掇,性凝滞,结瘕疾。简单通俗来讲,生长在向阳山坡之上、林荫覆盖当中的茶树,叶尖呈紫色的为上品,呈绿色的次之;叶芽壮实,形状如笋的为上品,叶芽瘦小、形状如牙的次之;叶缘反卷的为上品,叶面平展的次之。生长在背阴山坡或深谷当中的茶树,品质不好,不值得摘采,因为其性凝滞,饮用以后会使人腹中结块,形成疾病。

至于采茶的时间。《茶经》中讲到: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自宋朝以来,对采茶的时机要求就非常严格,一般以清明前为采摘的佳期。现在,春分时节就陆续有了新茶。茶了晴天以凌晨带露时采之最佳,如果茶被日晒,则会出现膏脂被耗、水分不足,精华失尽,从而影响茶的质量。采茶要用指甲,以免茶被手温所熏染,被汗水所玷污。茶发展到现在,能按上述要求采摘的除了雨天不采几乎很少,虽有采摘技术培训,茶厂收购一般也只有芽叶的要求。

对于制茶饮茶,在唐宋两代,基本上沿用《茶经》中的所述方法,制茶和煮茶都是以饼茶为例。元代以后,制散茶的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先后产生了流行至今的红茶、绿茶、花茶、乌龙茶等品种,饮用方式也由煮饮改为冲饮。

皇室饮茶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到了唐代,皇室对茶的需求量逐渐增大,要求入贡的茶也越来越多。史料记载,当时入贡的茶有湖州紫笋和四川蒙山的蒙顶茶。为加强对贡茶的监制加工,唐朝皇室于大历五年专设贡茶院,并专设州官监制贡茶。这在历史上是第一次。贡茶中尤以印有龙或凤的龙团凤饼最为珍贵。欧阳修《归田录》中认为,茶中精品没有比龙凤饼茶更贵的了,黄金易得,饼茶难求。

明代初期,废除饼茶倡以散茶。散茶的饮用异常简便,可体现出饮茶之真味。另据多部史料记载,明人从散茶的冲泡中创设了沦茶法,并依此衍生了“洗茶法”,即在烹茶之前,先用热水冲茶,除去干茶携带的土垢和冷气,然后再烹制饮用茶,味更美。此法为现代人所沿用。

匠心一味茶(一茶一书一世界)(4)

好茶好水相得益彰,因而,煮茶用水也就有讲究了。关于煮茶用水,陆羽在《茶经》中论述: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水取汲多者。意思是煮茶所用的水,以山泉水最佳,其次是江河之水,井水最差。山泉之水,又以从钟乳石上流下的且从石池中慢慢漫出的为最好。江河之水,要到离人较远的地方提取。井水,则要从常常有人汲取的井中取用。煮茶择水之重要从陆羽《六羡歌》可以看出来:不羡黄金罍,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慕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陆廷灿的《续茶经》里唐张又新《水记》:陆羽论水次第凡二十种,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雪水第二十。到明代,众多士人讲究“茶必名贵、水必惠泉”的饮茶原则,出现无名泉不饮茶的现象。可以说,明代士人是将饮茶择水推向了极致,而陆羽出神入化的鉴水技能为世人所称道,下面附一个据史料记载的小故事。

唐代宗年间,李季卿派任湖州刺史,途中与陆羽相遇。李季卿素闻陆羽大名,知道他善于茶事,有一手高超精湛的的烹煮茶技术。两人在扬州歇息,李季卿说:您善于煮茶,天下闻名啊!况且着扬子江南陵水又是天下一绝,今天两者遇在一起可谓千载难逢啊!于是命令军士拿着水罐子划船去取水。陆羽则准备好器具等着水回来。过了一会儿,南零水取回来了,陆羽舀起水尝了尝,说这不是南零水啊,应该是岸边的水。派去的人忙解释不会有错,有旁人作证。陆羽不信,拿起罐子倒了一半,再尝了尝才说,这才是南陵水啊!军事听了忙伏身谢罪,只因船摇晃罐子水到岸只剩一半,害怕水少,只好取岸水装满。李季卿与随从听后大惊,无不赞叹陆羽高超的鉴水技能。

茶,可雅致。捧一杯清茶,品人生百味。

匠心一味茶(一茶一书一世界)(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