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中流击水三千里(到中流击水 看浪遏飞舟)

到中流击水三千里(到中流击水 看浪遏飞舟)(1)

恰同学少年

2020年的高考季终于落下了帷幕,在疫情依旧肆虐的这个盛夏,学子们希望用怎样的经历打发大学前的这段抗疫时光?心里有没有一点点小忐忑?是不是已经开始憧憬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了?

不如读一读一百年前毛泽东、蔡和森等一代伟人的大学故事吧,感受一下他们五年半的大学生活有多么波澜壮阔,领略一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多么昂扬激越! 相信一定会收获许多不同凡响的启迪。

《恰同学少年》成书于2007年,它是在同名电视连续剧基础上加工完成的一部红色经典青春励志小说。

作者黄晖是我国著名剧作家,他凭借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一举获得了第26届电视"飞天奖"优秀编剧奖。收视率很高的《血色湘西》也是出自他的笔下。

《恰同学少年》一经播出,获得了观众“爱如潮水”般的好评,还引起了中央领导的关注,在网上网下形成了一种《恰同学少年》现象。

到中流击水三千里(到中流击水 看浪遏飞舟)(2)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剧照——1

你知道《恰同学少年》讲述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吗?

《恰同学少年》讲述了从1913年3月到1917年11月,5年半的时间里,发生在“千年学府”——城南书院后身的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师生之间,“教书育人,读书成才”的一系列生动故事。

故事顺着两条线索展开。一条线索围绕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校长孔昭绶,教师杨昌济、方维夏、袁吉六、黎锦熙、徐特立等人展开,他们从突破旧的教育理念,探索中华民国新教育方法为出发点,通过普及国民教育,培养经世致用人才层层深入;另一条线索以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陶斯咏、杨开慧等一批青年学生为核心,通过对理想、信仰从彷徨到坚定的摸索,逐步形成了为国为民的尚武精神。两条线索齐头并进,将一代伟人早期的成长经历刻画得有血有肉,有灵有性,让人读之感动,敬仰,热血沸腾。

到中流击水三千里(到中流击水 看浪遏飞舟)(3)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剧照——2

《恰同学少年》具备哪些特点?

《恰同学少年》有这样几个特点十分吸引人:

一、小说的很多章节都使用了极其优美的语言,刻画了极为生动的景物,烘托出一个极好的阅读氛围,把读者带入了一个个芳香四溢,多姿多彩的环境,增强了阅读的快感。

比如第一章《我叫毛泽东》是这样开头的:1913年3月,这一天清晨,长沙城里一阵微雨才过,空气中便荡满了新叶抽芽的清香和浓烈的花香,透亮的阳光掠进湖南省公立第一师范的院子里,照的几树梧桐新发的鹅黄色嫩叶上的雨滴晶莹剔透,院墙外一树桃花含满雨水次第绽放,红如胭脂艳如流霞。(给人一种清新明快的感觉)

再比如第十四章《纳于大麓 列风骤雨弗迷》描写下雨的情景:一道闪电骤然划破长空,紧接着轰然一声,惊雷骤起,大雨不期而至,天色也刹那间暗了下来,顿时莽莽岳麓笼罩在一片倾盆大雨之中,雨水如帘,从亭檐直垂下来,被风一吹,一扫酷热烦闷。(形象生动,使人如临其境)

在描写岳麓山、爱晚亭时:天边一轮红日自绵延的山岚之间浮出,便在满山碧绿的松涛中抹出一痕胭脂,松风震动,鸟雀相鸣。(动感十足,引人入胜)

出岳麓书院后门,沿石道而上,山路盘折,越往里走,山路越窄,两山夹峙,行至山穷水尽之时,眼前忽然开朗,一个亭子金柱丹漆,四翼如飞立在山岳之中,正是号称天下四大名亭的爱晚亭。亭下两个大池塘,春水新涨,绿柳如丝。(立体延伸,富有画面感)

到中流击水三千里(到中流击水 看浪遏飞舟)(4)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剧照——3

二、文中多旁征博引,从诗经到文化到历史再到建筑,将大量知识点贯穿在人物对话和情节发展中,使读者在欣赏故事的同时学到了很多知识,增强了阅读的实用性。

1、引用《诗经》名句: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2、岳麓书院门联: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3、匾额:实事求是;

4、湘江自南向北迤逦,从西门穿城而过,将长沙城分作东西两部。自光绪三十年(1904年)长沙开埠,客货云集,大西门渡口便 成了长沙最繁华的渡口,

5、岳麓书院建于宋代天宝九年,书院前抵湘江西岸,背延到麓山之顶,占地数百亩。苍松老柏之间,院堂连接,楼阁勾连,自有一番气势……

到中流击水三千里(到中流击水 看浪遏飞舟)(5)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剧照——4

三、人物形象有鲜明特征,故事情节有温度,特别容易打动人心,比如“嘤其鸣矣”“纳于大麓 烈风骤雨弗迷”“感国家之多难 誓九死以不移”等章节,令人产生一读为快的感觉。

对毛泽东的塑造:身材极是高大 ,头发剃成短短的板寸,眉目清秀,目光炯然有神,身上的短衫满是补丁,一双布鞋破了个大口……(具有鲜明的个性化)

对陶斯咏和向警予的描写:斯咏穿一件淡黄的连衣裙,一头乌青的长发如缎子般飘动,高挑身材,眉如细月,目似澄波,神色从容,举止冷静。向警予穿白色校服,短发,修眉俊目,文采精华……斯咏艳如霞映澄塘,警予素若秋蕙披霜。(两个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小说一共分了29章,每章都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其中论小学教育、经世致用、袁门立雨、汗漫九垓、男儿蔚为万夫雄几章尤其精彩。

到中流击水三千里(到中流击水 看浪遏飞舟)(6)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剧照——5

引人入胜的情节,起到了吸睛抓心的作用

本书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校长孔昭绶欲聘请湖南著名学者杨昌济到本校任职开始引出悬念。杨昌济为什么不来?后来他怎么又来了?

小说通过一系列故事展现了一代伟大的教育家“欲栽大木柱长天”的崇高思想,“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为毛泽东、蔡和森等人的成长埋下伏笔。

一、论小学教育

《论小学教育》是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免费招收五年半师范生的入学考试题,这次考试一改古文命题的传统,使用了简单易懂的白话文。老师们围绕考题展开议论,从出题到修改,从古文到白话,体现了民国教育者的责任和良苦用心,将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这座千年古校的承载和延续无声地铺展到读者的面前。

二、经世致用

送还聘书的杨昌济到达第一师范学校时,正赶上全体老师针对前两名考生的试卷排名争执不下,于是受孔校长的委托,板昌先生对两份考卷进行了点评,这两份考卷一份是蔡和森的,另一份则是毛泽东的。看了这两份考卷后,杨昌济一改初衷,他发自内心地接受了到第一师范学校任教的聘请。

求才若渴的杨昌济把自己定义为“琢玉者”,他要通过教育,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他不但在生活上关心毛泽东,更在“修学储能”上引导他。他把自己翻译的《西洋伦理学》手稿借给毛泽东,并利用每周六下午专门为他授课,还把每天用凉水冲“早”的生活习惯传授给他。

到中流击水三千里(到中流击水 看浪遏飞舟)(7)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剧照——6

三、袁门立雨

袁吉六是一位博古通今,有着师道尊严思想的国文老师,他深感毛泽东刚直易折,总想在文学上对他加以引导,但是毛泽东始终没有领会其中的深意,因此,他的作文分数被老师从70分一直降到40分,从而引发了师生间的冲突。当毛泽东在杨昌济的开导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时,他跑到袁老师家承认错误,硬是在雨中站了一夜。从那以后,袁老师把书房的大门向他敞开,自己心爱的书籍任他阅读,并把自己珍藏的《韩昌黎全集》借给他学习。正是基于这样的教育,才有了后来的伟大诗人和大气磅礴的《沁园春·雪》问世。

四、五月七日 民国奇耻

这一章描述了军阀团长汤芗铭在佛学大家的外衣掩盖下,干着杀人不眨眼的勾当,他一声令下一次就枪杀了二十几个抢购粮食的妇女和儿童。他还要利用第一师范的名气,发起“中日亲善征文”支持袁世凯复辟。在没有得到响应后,汤芗铭撕去伪装,出兵包围学校,抓捕孔昭绶校长,打伤学生易永畦,至其后来死亡。

五、驱张事件

孔校长在学生的保护下逃往日本后,第一师范学校被派来了一位张校长。为了保护学生,张干校长采取了疲劳战术,他用大量功课把学生们控制在课桌上,在没有经费的情况下,卖掉自己的手表给学生买食物,却导致了不明真相人学生们发起了“驱张运动”。当杨昌济老师把事实真是告诉学生时,张校他已经被汤芗铭撤职离开了学校。

到中流击水三千里(到中流击水 看浪遏飞舟)(8)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剧照——7

六、汗漫九垓

读万卷行万里路。毛泽东和萧子升利用假期“穷游”湖南,潜心于社会百态,民间疾苦,为世界观的形成寻找充分的现实依据。汗漫九垓,历游四宇。

这一章节还讲述了毛泽东和萧子升靠写对联挣红烧肉的风趣故事。当他们了解了翰林出身的丁德庵要娶佃户十几岁的女儿做小妾抵租子时,具有两面性的人物特征让他们对社会的复杂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他们使用心计迫使丁老爷撕毁了借据并答应以后租子减半。

七、男儿蔚为万夫勇

男儿蔚为万夫勇是本书的最后一章,在这章里浑身是胆的毛泽东带领二百手无寸铁的童子军和三千湘军残余斗智斗勇,缴械了他们的武装,使长沙城免于劫难。毛泽东、蔡和禁、萧子升三人深入虎穴,直面一群杀光人不眨眼的军阀,临危不惧,赢得了胜利。毛泽东的军事才能得到了首次认证。

到中流击水三千里(到中流击水 看浪遏飞舟)(9)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剧照——8

读后

在《愉同学少年》这本书里,绝大部分人物是真人,故事是真事,书后还对主人公们的后来做了交代:大部分师生都参加了中国革命,少部分人成了著名学者。很多人为理想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杨开慧被杀时只有28岁,向警予牺牲时33岁,蔡和森也只有36岁……

正因为有了那群教书育人的先生,才有了后来的毛泽东,才有了中国革命的胜利。

通过这部作品,同样会引起读者对现实教育的思考。如果不是当时的湖南第一师范因材施教,正确引导,怎么会有后来的蔡和森、毛泽东,怎么会有今天的中国呢!

西方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那是因为中西方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从而产生了信仰差异。从盘古开天劈地起,中国人就已经开始崇拜英雄了,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先贤巨儒都是我们心中的图腾。毛泽东就是中国人民最爱戴的英雄。

时代不同了,教育依然面临着适应时代发展的变革。培养综合型人才,适应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和战略发展的需要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到中流击水三千里(到中流击水 看浪遏飞舟)(10)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剧照——9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给心灵一次栉风沐雨的机会,读读《恰同学少年》吧,在难得的假期里,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未来,然后,带着信念上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