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佛祖为什么让唐僧取经 西游佛道之争谁是最大赢家

唐僧的王炸底牌:大唐圣僧

作为西天拜佛求经的带队人,唐僧有诸多称号,对接了不同的身份。唐僧俗名江流儿,他是大唐得道高僧,法名玄奘法师,即是陈玄奘;唐王李世民封他为“天下大阐都僧纲”,简称大阐法师,所谓大阐官爵,是一种爵位,官爵;受命出使西域,他又被唐僧赐名唐三藏,同时成为唐御弟,大唐李姓皇家成员。当然,他还是如来佛祖座下的二弟子金蝉子。

唐僧是高僧,是佛子,是皇家御弟,是如来的弟子,是大唐派出的使节。僧面佛面唐王的面子,唐僧的诸多称号与身份中,哪个最尊贵,最为受用呢?答案就是“圣僧”二字。

如来佛祖为什么让唐僧取经 西游佛道之争谁是最大赢家(1)

作为金蝉子十世转生的取经人,唐僧低调隐忍,取经路上见到各种神仙都会跪拜,自称“弟子”,后生晚辈。而所有神圣对唐僧都是一个称呼,即是“圣僧”,态度严肃恭谨,礼遇有加。打尖驻点不方便,太白金星与各种菩萨给方便,地仙之祖镇元子献宝人参果树,圣僧之称不绝于耳。当取经人抵达灵山的时候,如来佛祖对唐僧的称呼也是“圣僧”。

如来说,唐僧是圣僧,是他的座下二弟子。所谓圣僧,即是得道高僧的意思,这是一个尊称,是对僧人的最高评价。如果说其他人如此称呼,属于对唐僧的客套和程序上的礼仪,礼节性地表示和问候的话,如来作为他的师父是没有必要如此称呼作为弟子的唐僧的,何况还是戴罪之身,立功赎罪。

由此可见,圣僧二字对唐僧来说有多重要,在整部《西游记》小说与整个取经故事中,唐僧所有的名号和身份加起来,都难抵“圣僧”二字。这是唐僧的最强底牌,秒杀一切的王炸。

何以如此?长公子扶小苏认为,所谓西游中的佛道之争,争来争去,结果就在如来对唐僧一句“圣僧”的称呼上。佛道之争确实有,花落谁家却不一定,真正的大赢家,不是佛道,而是另有其人。我们一起来看个究竟——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西天取经计划:神仙过招谁在争?佛道之外有玄音

缘起性空。美猴王本无性,一切都源于他拜师高人,玩弄神通,然后诸天神佛联手搞出来这么个取经计划。取经计划背后就是所谓的诸神的争斗,主要代表人物大概是这么几个:玉帝、道祖、佛祖与菩提祖师。

我们来看下他们的成色与站位。

道祖太上老君:三清道祖,道统代表。

如来佛祖为什么让唐僧取经 西游佛道之争谁是最大赢家(2)

在小说作者吴承恩的设定中,太上老君等同于盘古大神 女娲娘娘 老子李耳,开天辟地,炼石补天,化胡为佛,都是他的杰作,是为神仙界的天花板,道统的代表。

三清要做的主要是两件事,讲授混元道果与辅佐玉帝。他们与道,与玉帝,既有密切关联,又有极强的独立性。讲经说法,规格极高,能够参与其中的,都是神仙界屈指可数的大佬,比如燃灯古佛,东来佛祖,镇元子大仙。事关三界的大事,玉帝也绕不开他们。

太上老君的种种操作,都显示了道家的一贯风范:傲骨、眼界与宠辱不惊。玉帝的话他可以有所保留,孙猴子喊他“老倌儿”,他也不生气。天道如此,天数使然,我急个什么。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遵从规律,稳坐钓鱼台。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盛衰之道,尽收眼底;岁有枯荣,自然法则。

西天佛祖如来:现任佛祖,释教至尊。

作为西方极乐世界的现任教尊,如来既是玉帝为尊的三界格局下的五方五老,西天佛老,也是独霸一方的头面人物。

玉帝请他降伏孙悟空,如来欣然前往救驾,拱卫玉帝。

如来佛祖为什么让唐僧取经 西游佛道之争谁是最大赢家(3)

三界主宰玉帝:天庭代表,道与儒的结合体。

以天庭和西天为两派,玉帝是天庭的代表,以三界秩序为核心,玉帝则是神人仙佛三界六道的主宰。西游中玉帝的全称是“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他是圣人,是玉皇,是大天尊,是上帝,连加两个“高”字前缀,落脚任然在一个“帝”字上。他的前身叫作“昊天”,这无疑是儒家的笔法,诚如上古洪荒时代的三皇五帝,所谓的火云洞三圣皇,具有显著的等级与秩序的象征。

真相了,如果说道祖是太上老君,佛祖是如来,玉帝实际则是儒家至尊的某种象征。古往今来,成就帝王伟业的历代皇帝都以封禅泰山为荣,具体操作就是祭祀上帝。

如此,所谓道与佛与儒,道祖、佛祖与玉帝,三者共生共存,各有取舍,但,最终的操作,实际的落脚点,依然牢牢掌控在玉帝为尊的这个关键环节。天庭是天上一日地上一年,西方世界是一日数千年,年深岁久不记年,所有实际落实的操作手段,都来自玉帝和他的阁僚们。我们需要哲学家仰望星空,指引方向,同样需要入世的儒家做派的行动者,前两者坐而论道,玉帝参考各家建议和指挥,总览落实。

如来佛祖为什么让唐僧取经 西游佛道之争谁是最大赢家(4)

到这里就引出来一个人,唐王李世民。西游中三清四帝五方五老,各路神仙纷纷登场,你方唱罢我方休,真武大帝和天蓬元帅也露了几手,唯独不见北极之尊的紫薇大帝,缘何?唐王紫薇附体。

作为人间天子,治世之皇,唐王等同于人间的“玉帝”。

佛道儒之争,才是全面的西游记解读,三者缺一不可。

取经计划的落实:仙与道佛与神圣,花落三家各有份

神仙打架,佛祖与道祖固然犀利,然而,玉帝为尊的大格局不会变,具体的落实还要由玉帝来牵头,发号施令。就是人间天子李世民,也是各方必须要尊重,绕不开的一个死结。

在这场较量中,道祖要纵横捭阖,如来要佛法东渡,玉帝要不失颜面,围绕的中心人物就是东土大唐的唐王李世民。

道可传,佛法可东渡,唐王不点头,难。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这是一种说法,站立的角度是个人的修为,修行,开悟,独善其身。对于唐王来说就不一样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间节点是王莽篡汉时期,美猴王横空出世大概就是秦汉初期,往前翻342年,孙猴子在花果山度过的时光。这个时期发生了什么呢?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如来佛祖为什么让唐僧取经 西游佛道之争谁是最大赢家(5)

自此以后,历代王者一以贯之,秉承的就是儒家的精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大格局下的大治,讲的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秩序。显然,一代雄主李世民也是如此。李唐尊奉道家为圭臬,女皇武则天则抬举佛家,跟李唐较劲,实则是一样的。换言之,道与佛,对唐王李世民来说,都无关紧要,都可以,不过都是一种需要,一种手段,骨子里儒家做派不会有丝毫改变。

要取经,找唐僧,要去西天,还必须要征得唐王李世民的同意,认可。尽管西方世界略施小计,通过唐王游地府的方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得唐王屈尊就范,同意派遣唐僧去西天取经,唐王的地位依然是不可撼动的,他的身份与地位举足轻重。

我们回头再来细品唐僧所谓“圣僧”二字的含义。唐僧是僧,得道高僧,是佛子,是如来的二弟子金蝉子,具体到取经计划中,到西游世界中,“圣僧”二字同样包含了某种爵位、职称的意思,他带有符节,通关文牒,是唐王亲手颁发,御赐,认可的唯一取经带队人人选。这就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唐僧有如来,有师父的认可还不够,得有唐僧的最终承认才作数,才能达成。

如此,唐僧这个“圣僧”中的“圣”字,无疑具有唐王敕封的意义,外加一道神圣的皇家光环。所以你看,太白金星,观音菩萨,乃至如来佛祖,见到唐僧都会称一声“圣僧”。话说,没有唐王御赐的紫金钵盂,唐僧也难完成使命。

如来佛祖为什么让唐僧取经 西游佛道之争谁是最大赢家(6)

西域诸国,西牛贺洲的各个国度,唐僧手持通关文牒,除了妖精作祟,畅通无阻。圣僧二字不简单,唐长老你是大唐高僧,给予方便,唐僧你是唐王驾下的御弟哥哥,我要嫁给你。万僧无阻,寇员外家的嫁祸取经人,府衙大人一翻通关文牒,立马换了副模样,第一感觉就是冤枉了好人。圣僧二字是硬通货,源于唐王的赫赫威名。

取经成功,道祖如愿以偿,如来得偿所愿,玉帝不失三界主宰的颜面,东土大唐金瓯无缺,唐王李世民乐见其成。儒释道汇流,各有所成,各有贡献。

迷之微笑:菩提祖师,我说什么来着?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敲小黑板了。

菩提祖师讲会儿黄庭经书,说会儿三乘佛法,不但教授猴哥大品天仙诀、地煞数七十二变、筋斗云,一套修仙的本事,还调教了悟空整整七年的读书识字、待人接取的世俗礼仪。菩提祖师精通儒释道,贯通三教于一身,诚非虚言,如假包换。

如来佛祖为什么让唐僧取经 西游佛道之争谁是最大赢家(7)

悟空你要修仙,要成为仙与佛与神圣,要长生不老,秘诀就在老师菩提祖师的身上,在“灵台方寸山”,在“斜月三星洞”,在猴哥自己的心中。道不远求,道在迩而求诸远,舍本逐末。

菩提祖师把悟空逐出师门,猴哥从花果山到大罗天,从五行山到灵山,折腾一番,他得到了什么?成佛成圣?齐天大圣,斗战胜佛?一切都是心魔,不过是自己内心的一番斗争。尘归尘,土归土,拨开云雾见天日,游戏规则的要领不在于强求硬性的改变,而在于掌握要领与自我变通。

吴承恩讲的是道佛之争?从始至终,他讲的实际都是一个“悟”字,悟空,悟能,悟净。唐僧也在悟,悟空是引路人。从道祖身上看到的是清静无为,从佛祖身上看到的是普度众生,从玉帝与唐王身上看到的是掌控大局与有为进取的儒家入世观,从菩提祖师身上看到的是“心学”的至高境界,包揽三教,儒家底色。进有进的道理,退有退的分寸。

孔子推崇周公与文王,郁郁哉吾从周。周文王背了姜子牙800步才换得周家800年天下,姜子牙是道家人物。刘皇叔从编簸箕到汉中王,靠的是山人诸葛亮;朱洪武从乞丐到和尚到洪武大帝,离不开一个道家刘伯温。燕王朱棣成为鼎鼎大名的明成祖,靠的是黑衣宰相姚广孝,一个精通儒释道三家的老和尚。同样,心学人物王阳明更是如雷贯耳,为人称道。一切都在变动之中,而似乎一切又都没有改变,道与佛与儒,共生共存,落实的最终底牌依然在儒家身上。

如来佛祖为什么让唐僧取经 西游佛道之争谁是最大赢家(8)

唐僧所谓的“圣僧”二字,就是最好的注解。他得到了道祖的认可,佛祖的加持,最终还要唐王李世民的允许与操作,作为人皇的李世民的底色是——儒家。所以就连如来佛祖也对唐僧,对他的二弟子金蝉子也会称道一句“圣僧”,另眼高看。

——毁誉荣辱之来,非独不以动其心,且资之以为切磋砥砺之地。你抓不住风,也留不住雨,绿了芭蕉,红了樱桃,另一番绿肥红瘦,当是你的人间最美四月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