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公主挑选驸马(明朝公主的悲惨生活)

明太祖朱元璋立国以后,刻意建立起套维系传统统治的礼教制度。他尤其强调男女有别,禁止男女混杂,以免败坏风俗。鉴于此,朱元璋一方面将礼教制度公诸天下,另一方面又将它首先实施于宫中,以便对宫中后妃公主等加以有效的管理。

明朝公主挑选驸马(明朝公主的悲惨生活)(1)

一、天之骄女

公主是帝王之女,号称金枝玉叶。按照明代的制度,皇家的公主,也有一定的等级层次,分别有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之分。所谓“大长公主”,就是“皇姑”,也就是皇帝之姑;所谓“长公主”,就是“皇姊”或皇妹”,也就是皇帝之姊妹;所谓“公主”,就是“皇女”,也就是皇帝之女。三者都授金册,岁禄可达200石。一旦新主即位,公主即可进封为长公主、大长公主,此制定于明仁宗即位之后,其后就成为一代定制。

洪武九年(1376)二月定制:凡是公主尚未受封,就每年给丝纱绢不限;若是已经受封,就赐给庄田一区,每年征租1500石,钞2000贯。因太祖尤其钟爱寿春公主,就赐给她吴江县田120多顷,全是上腴之田,每年可征租800石,超过其他公主几倍。

明朝公主挑选驸马(明朝公主的悲惨生活)(2)

二、平民驸马

明代公主的婚姻,大多选择民间子弟中貌美者为婿,不许文武大臣子弟娶公主为妻。所以公主出嫁,称“下嫁”其中即含思期之意;而民间子弟要公主为妻,则称“尚公主”,其中也有高攀的意思。而这些民间子弟一且要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为妻,就成了“驸马都尉”,也就是民间俗称的驸马。

按照明代各朝的定例,驸马的选取有一定的规矩。凡是遇到公主长成,例当选择婚配,皇帝就下旨礼部出榜文,告知在京官员军民人等,只要他们的子弟年龄在14-16岁者,又容貌齐整,行止端庄,且父母的家教很好,都允许他们报名,赴内府供选择。礼部先将报到的子弟作一次初步的筛选,然后向皇帝请旨,由皇帝命司礼监在诸王馆会选。如果初选没有选中之人,就再下文京城五城访报,或差司官到顺天等八府,或行文到山东、河南两省,会同巡按御史选择,选到之后,再集中到京城诸王馆会选。一般是先选中三人,送入春曹受教育,再选择一个吉日,将他们带到皇帝面前,由皇帝亲自从三人中选定一人为驸马。另外,没被选中的两人,则亦会得到优厚的待遇,可以进入本处的儒学,成为一个癝膳生员。至于其他没被选中之人,早期还被允许充当附学生员。至万历八年(1580),此例渐废。至万历十三年,则分别地方,行文顺天府,给与那些没被选中者一些奖赏。

明朝公主挑选驸马(明朝公主的悲惨生活)(3)

至于那些已被选中的驸马,亦须接受朝廷提供给他们的系统教育。宣德三年(1428)下诏,认为驸马如果不务《诗》、《书》,通古今,晓忠孝仁义之道,必然会导致他们息情骄纵,很难保持富贵。所以,必须让他们亲近儒生。按照过去的惯例,马家曾设有学录,所以明宣宗要求选择端重儒者一人,以负责驸马的教育。正统以后,凡是被选中为驸马之人,必须赴国子监习礼读书,国子监的祭酒就按照学规对他们进行教育。如果驸马不听从教诲,那么祭酒可以向皇帝奏闻。成化十一年(1475)下令,凡是驸马年龄在25岁以下,必须进入国子监读书。

自弘治六年(1493)始,对驸马的教育制度开始得到了完善。当时规定,驸马所读之书,不但有兵家之书,而且包括《五伦书》一类的儒家伦理教育之书。每季,将这些书送给国子监祭酒、司业,由他们每天教驸马两本,各定学习的起止之日,任由驸马在家通读。到了季度之末,再赴国子监考试。如果已经熟读,但只是大义未晓,即由祭酒、司业给予讲解。再授予他们其他图书,回家阅读,季末再行考试。只有驸马到了30岁,才可以免除读书的拘束。嘉靖六年(1527),驸马的教育制度更趋完备。当时下令吏部会同礼部,查照先朝勋戚之家训导教书之例,从国子监博土、助教中,或者从附近教官中,选择一名行止端庄、年力英锐、文学优长、义理精明之人,到驸马府中,专门负责教育驸马,包括读经书、习字,以便使驸马知晓忠孝仁义,并通晓礼乐名物。此后,凡是选中驸马,就由礼部移咨吏部,推升礼部主事一名,专门在驸马府教驸马读书。

公主选取驸马,有时采用一种金瓶抽签的方式。如万历年间(1573一1620),曾为公主选驸马,事先选取民间子弟三人,人宫进见皇帝。明神宗就亲自将他们的名字上呈给太后,太后将其放到金瓶中,焚香祝天,再从瓶中抽取一人。选上者,就马上让他穿上绯袍,将他送到礼部。其他落选的二人,赐予金绮,送入顺天府学校。

明朝公主挑选驸马(明朝公主的悲惨生活)(4)

三、悲惨婚姻

公主的婚姻,无论是选婚,还是婚后的生活,实际上大多掌握在太监、管家婆的手中。公主尽管贵为金枝玉叶,其实她们的婚烟生活并不幸福。如弘治八年(1495),富民袁相通过向内官监太监李广行贿,尚德清公主,被选为驸马。婚期已经定下,此事被科道官所告发。孝宗下旨废袁相,别选驸马。嘉靖六年(1527),永淳公主已经选定永清卫军余陈钊为驸马,即将下嫁,却又因听选官的上奏,说陈钊家中世代得恶疾,而且其母是再醮庶妾,不可尚主,于是作罢。后来又选定谢诏为驸马。但这位谢诏,天生秃头少发,不能绾,于是当时北京就有人造了“十好笑”之谣,其中最后一则云:“十好笑,驸马换个现世报。"万历十年(1582),神宗胞妹永宁公主即将下嫁,选定北京富室子梁邦瑞为驸马。当时这位梁驸马已经病入膏育,靠贿赂大太监冯保,才得以保全这门亲事。婚礼之时,梁邦瑞就大流鼻血,沾湿袍袂,几乎不能行成婚礼。尽管如此,太监还说这是喜事,挂红属于吉兆。刚满月,驸马就一病不起而死,而永宁公主在寡居了数年之后也随之死去,死前仍是处女,竟不识房帏之事。

明朝公主挑选驸马(明朝公主的悲惨生活)(5)

按照明代的制度,公主下嫁之后,照例会派老宫人掌管公主的“阁中事”,这种老宫人一般称为“管家婆”。这些管家婆不仅视驸马如奴隶,即使公主的举动,也常常会受到她们的制约。当时的礼制规定,行选尚之仪以后,公主就出居于王府,必须捐数万金,遍略内外,驸马才得以与公主行伉俪之好。不妨试举例加以说明。如万历四十年(1612)秋天,神宗爱女寿阳公主,是郑贵妃所生,下嫁给冉兴让,相欢甚久。偶月夕,公主宣驸马入,而当时的管家婆梁盈女正好与她的“对食”太监赵进朝饮酒,来不及向她禀告,盈女乘醉打了驸马,并将他赶出府去。公主前来动解,也被管家婆所骂。等到第二天公主人宫告状,却已落在太监与管家婆之后,所以最后的处理,仅仅是将梁盈女取回另差,而参与打驸马的太监则一概不问,反而驸马冉兴让被夺蟒玉,送到国子监反省三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