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时代,奇迹每天都在发生。像“互联网 ”这样听起来既专业又时髦的词汇,因为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并从总理口中说出来,着实火了一把。

对于什么是“互联网 ”,可以这样理解:互联网 传统集市,淘宝出现了;互联网 传统银行,支付宝出现了;互联网 传统交通,嘀嘀打车出现了;互联网 教育,学乐云教学出现了……也就是说,“互联网 ”是用互联网思维、技术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改造的结果是新行业形态的出现。

面对火热的“互联网 ”,教育当然不能缺位,那么“互联网 教育”,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一个教师、一本备课书,备一节课,需要一天半时间,这是传统教育;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教师备课资源,按章节匹配好任你挑,备一节课,只需10分钟时间,这就是“互联网 教育”。

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1)

“学生有了这样一个平台,写作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何老师表示,学生不但特别喜欢看自己同学的作业,而且也积极写好自己的作业,同学之间相互影响,起到了‘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良好效果。”

记者在采访学乐董事长陈冬华时,他对教育有着深刻的理解,认为学习是人类的天性,但学生偷懒、不爱学习是孩子的本性,所有教育方法前提都是假设学生爱学习条件下设立的,陈冬华先生认为这是不成立的。怎么样让孩子有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这确实是传统教育的一大难题,像:不能做到“因材施教”不能接受到“公平关注”等,“互联网 教育”条件下,实现了,他认为学生能够快乐的读26遍,没有人逼她去做1遍,就是孩子的天性。信息技术到底改变什么?其是要改变传统教育无法改变的东西。

中关村新兴网络教育开发研究院院长李洪波也认为,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是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直至最终融合为一的关系。“传统教育不是一无是处,互联网教育仍然需要吸收传统教育的精华为其所用,而不是另起炉灶或砸烂传统教育、彻底重建。”

的确,顺应互联网潮流是教育领域无可选择的选择,但是必须认识到,教师才是教育的根本,互联网只是工具和手段。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王伯鲁指出,在“互联网 ”时代,一方面,老师应该有时代感,要跟得上时代;另一方面,老师不用特别担心技术上的事情,“技术上的事情有人会替老师考虑好的”,最根本的还是要努力提高自身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做好了这两点,教师才能在这个时代拥有更大的舞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