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森林吃烤鸡(外国人不吃野味)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蔓延,病毒的源也头逐渐浮出水面,那就是野生动物。随之而来的便是网络上,对国人食用野味的一片声讨浪潮,这本是好事,但随后发现这一声讨趋势逐渐上升到国民素质层面,甚至有国外媒体借此抹黑中国,说正是因为中国人吃野味才导致了病毒爆发。听到这个我就不高兴了,乱吃野味的行为确实不对,但是吃野味就是中国人的专利了吗,你们老外吃起野味来那也叫一个野。

外国人森林吃烤鸡(外国人不吃野味)(1)

无论中外,古人的食谱中都不乏“野味”存在

因为纵观人类文明史,或者说人类饮食史。即便是进入定居社会的文明时代之后,无论中外,古人的食谱中都不乏“野味”存在。

人类吃野味,一度是生活必需品,不论欧洲还是东方。在远古时期,主要以狩猎采集为食物来源的人类,哪里区分过野味不野味,只要能够填饱肚子的猎物,都可以称之为食物。

外国人森林吃烤鸡(外国人不吃野味)(2)

直到人类进入农耕文明,家畜的饲养变得较为普及,人们才将除了家畜以外的动物称之为野味。而且人类也自始至终保留了渔猎的技能,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便是说古时候在农业不发达的地区,人们依旧会下河捕鱼,上山打猎,此时的野生动物,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食物来源,不吃可是会影响生存的。

外国人森林吃烤鸡(外国人不吃野味)(3)

虽然近代来华的欧洲人众口铄金“中国人逮到什么就吃什么,似乎自然界的生物没有这个民族不吃的”;“中国人在选择食物方面也许是最少讲究的……”。但就对“野味”的嗜好而言,中世纪欧洲人也不遑多让。

比如,在流传至今的一份中世纪英格兰约克郡为内维尔大主教就职而举行的著名宴会的菜单上,六千名宾客吃掉了6头野牛、400只天鹅、104只孔雀。此外还有500多头牡鹿、雄鹿、狍子,1500个热鹿肉饼、608条狗鱼和鳊鱼,12只海豚和鼠海豚……

外国人森林吃烤鸡(外国人不吃野味)(4)

古代外国人的餐桌上也有很多野味

“菇毛饮血”的时代,人本就是靠猎取野生动物为食的,这无可厚非,但在古人成功地驯化了一部分动物(“家畜”)作为蛋白质和脂肪的主要来源后,从道理上讲,似乎没有必要再大规模地猎杀野生动物以为口腹之需了。

外国人森林吃烤鸡(外国人不吃野味)(5)

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在中外的传统饮食中,“野味”反而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东邻日本,“明治维新”前的很长一段时间,由于受到佛教教义的影响(吃肉要坠入“畜生道”),除了鱼类之外的肉食受到了日本社会的排斥——但只是名义上的排斥,起码“病人”滋补的时候还是可以吃肉的。由于当时的日本社会不饲养家畜,“野味”变成了主要的肉食来源。2002年的“大河剧”《利家与松》里,就有主人公前田利家为了招待来客带着随从到深山老林里去打野猪的桥段。当然了,“野猪”不能直呼其名,而要讳称“山鲸”——因为鲸与鱼一样不在禁食之列,另一种野味“鹿肉”也要叫做“红叶”。为了吃上肉,如此自欺欺人,也算是一个奇景。

外国人森林吃烤鸡(外国人不吃野味)(6)

之所以会如此,或许有“药补不如食补”的影响,人们希望通过食补达到强健身体的目的;又或者是猎奇尝鲜之本性,在封建王朝宫廷举办的节庆活动中,罕见的“野味”则被当作一种“恩宠”的标志……不独东方王朝如此,古代罗马帝国也无法免俗。据说赫利奥盖巴勒斯皇帝(218年-222年在位)曾经用600只鸵鸟的脑来招待客人,这显然不是单纯能用“滋味好”来解释的。

外国人森林吃烤鸡(外国人不吃野味)(7)

现代外国人不吃野味?太天真

你说那是古代,现代外国人早就不吃野味了,还是太年轻啊!鲸鱼大家都知道吧,论体型可以说是海中霸王了,而蓝鲸更是现在地球已知最大的动物了,但是就是这种外表霸气,但是实际性情温和的动物差点就被吃到灭绝,你说野不野。

在世界上有捕鲸传统的国家主要有日本、挪威、冰岛等几个国家,他们每年要捕杀鲸鱼超过2000多头,而前两年日本还打着科学研究的名号宣称要将捕鲸数量翻倍,差不多一年要捕杀1200多头。

外国人森林吃烤鸡(外国人不吃野味)(8)

要知道鲸鱼其实并不是人类食谱中的常客,而鲸鱼更不可能是家养的,所以鲸鱼是属于彻头彻尾的野味,那么这些国家为什么要吃鲸鱼呢?从历史上来看挪威和冰岛属于北欧国家,在古代那里物产并不丰富,所以他们将眼光投向了大海,而鲸鱼又因为肉脂丰富而成为不错的选项,但是时至今日世界物产极度发达的今天,捕鲸其实更多的成为一种文化传统和经济产业。

而日本与这两个国家不同,日本并没有捕鲸传统,日本的捕鲸业是在二战之后才开始,那时日本经济凋敝,食物缺乏,为了补充食物来源日本政府号召捕鲸,1940年代到1960年代中期鲸鱼肉是日本最主要的肉源,但是到了现在日本人的食物早已不再缺乏,但是日本反倒成了最热衷捕鲸的国家。

外国人森林吃烤鸡(外国人不吃野味)(9)

上世纪60年代是捕鲸业最发达的时期,世界最高年捕获量达6.6万余头,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甚至一度差点被捕杀到灭绝,直到198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通过《全球禁止捕鲸公约》,禁止商业捕鲸,鲸鱼的日子才好过了一点,但是没过多久日本、挪威、冰岛又通过这种方式恢复了捕鲸。

鲸鱼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物种之一,也是一种智商很高的动物,而且最主要的鲸鱼肉并不好吃,但是还是它们还是成为了某些人的食物,所以你说外国人不吃野味,我不信!

外国人森林吃烤鸡(外国人不吃野味)(10)

除此之外,还有海豹,前段时间刚看了BBC的纪录片《七个世界,一个星球》,里面海豹的画面可以说萌穿灵魂,但即使是这种萌物也被吃的很惨。

世界上捕杀食用海豹的国家主要是加拿大,加拿大北方海豹聚居地区居住着因纽特人,而加拿大北极地区天寒地冻,无法生长庄稼和蔬果,也没有广阔的草原资源来放牧,只有海狮,海豹等动物居住,因此,传统因纽特人主要靠捕猎海豹为生。

但是与捕杀鲸鱼一样,海豹现在也已经不是因纽特人的必备食物了,但是加拿大近年来捕猎海豹的数量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在不断上升,曾经还加拿大总督米夏埃尔·让还亲自取出一只海豹的内脏并生吃一块心脏,以此支持因纽特人捕杀海豹。米夏埃尔·让说,它的味道“绝对鲜美”,尝起来像“寿司”。而对于捕杀海豹的行为加拿大人是这样解释的:1.海豹的数量很多,而大量的海豹会导致加拿大北部鳕鱼数量不断减少,捕杀海豹是维持生态平衡2.因纽特人需要捕杀海豹来维持生计。 而事实是因纽特人没有那么惨,海豹也不会导致鳕鱼数量大幅减少,加拿大政府的说辞只是借口。导致这一切的只因为海豹巨大的经济价值,海豹肉可以吃、脂肪可以炼油、皮毛更是受欢迎,所以这才是加拿大大肆捕杀海豹的原因,这些老外心里的小算盘打的清楚的很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