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流动性(流动性是市场的血液)

9月M2同比增12.1%就A股来说,不断增长的M2是最具力量感的高频指标,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上半年流动性?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上半年流动性(流动性是市场的血液)

上半年流动性

9月M2同比增12.1%。就A股来说,不断增长的M2是最具力量感的高频指标。

多年以来,媒体充斥着批评中国M2过大的喧哗,并无知地将此与滥发货币紧密关联起来。显然,这种喧哗与近期不断渲染人民币对美刀贬值一样包藏祸心,是霸权发起金融大战附属的舆论战的一部分。

任何有货币银行学常识的人都不可能基于M2的规模去批评央行的基础货币投放政策,尤其是在该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普遍严格满足巴塞尔协议Ⅲ标准规范的情况下。不过,近期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是存在的,但是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反映人民币汇率的局部情况,远不是人民币汇率的全部。就整体人民币汇率而言,其实是稳健的。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剧烈波动主要是霸权发动金融战争的结果,至少我们是可以淡定以待的。人民币汇率前面专门谈及,在此不再赘述。

就M2而言,考虑到中国拥有全球制造业份额已经超过美日德三国之和,尤其是这两年新冠疫情对海外生产物流设施的剧烈冲击,以及过往这些年中国房市遭遇急剧降温,货币乘数大幅下降,相对于当前中国的经济规模,M2规模肯定是不大的。霸权不一直是全球各基础经济指标的风向标么?人家霸权国债都31万亿美刀了,其GDP只有22、3万亿美刀,这才是与西方经济学理论规范不一样的实际经济世界。谦卑地考虑到霸权金融系统的效率远远高于中国的事实,在实践上,中国的M2一定不是规模太大了,而是远远不够。

正是因为M2规模不够,经济内在增长动力被窒息,经济增长才缺乏活力。这体现在实体经济活动中,就是消费疲弱,需求总体不足;体现在金融市场,则是基础资产的估值低迷。在资产市场,虽然客观上相对于美国国债的信用,中国国债的信用更高,但中国国债的收益率却远高于美国国债;在股票市场方面,一个晚期老大帝国,其资产估值竟然会比一个新兴工业化大国的估值高。这等同于说蓝筹股的估值高于成长股是合理的。这只能说是笑话。

那么,中国M2多大是合理的?这是个实践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个重大基本制度创新,M2在什么样的规模上才是合理的,不是先验的,需要实践不断摸索。但有一点非常确定,9月M2的变化方向肯定是正确的。M2的扩张不仅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在当前单极金融帝国发动全面经济大战的背景下,M2只有同比增长达到一定的水准才足以保障中国经济内外达到真正的平衡,有效抗拒被撸羊毛。而从港股与国内股市的估值处于全球洼地来看,国内货币政策毫无疑义不是松紧适度的。尤其是次贷危机以来,美欧日等大型经济体均一直维持极度宽松货币的背景下,就尤其显得国内货币政策的不当了。

其实,从中国经济实践的角度来说,大致判断M2在多大规模上维持均衡合理也非常简单,建立一个观察指标体系就是。想要哪一方面的资产价格与生产资料价格保持稳定,就将指标覆盖到那个范畴的代表性资产品类上,并给予相应权重。比方,如果认为大型商业银行是我国核心资产,如果某行竟然在以0.2倍PB在进行交易,且较长时期交易寥落,估值没有任何起色,这就是常态下都是严重的国有资产流失了,自然是不能听之任之的。听之任之,很可能就潜伏着风险。那么,这个情况如果不是大型商业银行内部营运存在巨大风险,就一定是反映了我国M2存在严重不足的情况。当然,这个指标体系是可以不断细化优化的,以反映我国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需要。

那年5178之后一直被摁在3000点上下摩擦,近期传闻又出现了一天杀一匹白马。这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下该有的证券市场。就以今天上证指数反弹1.53%来说,基于当前的估值水平,市场反弹了当然好,应该说上证指数不跌破3000点也是有意义的,但应该反思的是,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价值到底是什么?这个市场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自两个交易所设立以来三十多年,市场一直这样暴涨暴跌的根源是什么?

市场之所以一直暴涨暴跌,其根本原因正是M2的剧烈变动,导致市场旱的时候旱死,涝的时候涝死。简单地说就是证券市场没有基础规模的M2来支持。而大洋彼岸的华尔街就是不一样的光景。虽然那年遭受次贷危机冲击,市场惨烈下滑,但是正是藉着市场惨烈下滑带来的市场风险出清(转移),华尔街自此凤凰涅槃,以大致相当于中国经济增长三分之一的水准,走出了长期牛市,而创造了炫目经济奇迹的中国,其证券市场却一直在以2700、2800点为中枢空间长期震荡,方向不明。

无论如何,如果不改变的话,这是有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基本精神的,也是这个时代我们留下的污点。

期待9月M2同比增12.1%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