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虎藏龙是低调还是高调,卧虎藏龙人的欲望是无法抑制的

卧虎藏龙是低调还是高调,卧虎藏龙人的欲望是无法抑制的(1)

一代大侠李慕白(周润发饰)有退出江湖之意,托付红颜知己俞秀莲(杨紫琼饰)将青冥剑转交给贝勒爷(郎雄饰)收藏,不料当夜遭玉娇龙(章子怡)窃龋俞秀莲暗中查访也大约知道是玉府小姐玉蛟龙所为,她想办法迫使玉蛟龙归还宝剑,免伤和气。但李慕白发现了害死师傅的碧眼狐狸(郑佩佩饰)的踪迹,她隐匿于玉府并收玉蛟龙为弟子。而玉蛟龙欲以青冥剑来斩断阻碍罗小虎(张震饰)的枷锁,他们私定终身。关系变得错综复杂,俞秀莲和李慕白爱惜玉蛟龙人才难得,苦心引导,但玉蛟龙却使性任气不听劝阻……

卧虎藏龙是低调还是高调,卧虎藏龙人的欲望是无法抑制的(2)

很喜欢这部剧,很小的时候看,没太明白,也是中央六的问题,黑白不清,再加上演员的台词实在是……那时候觉得美的是它的画面,人的飘逸的动作,我觉得李安很浪漫,从这部剧看,动作的设计,那种轻柔,舒缓,和着整部剧的节奏,无不显示这位导演温和外表下的那颗总有些不安分和幻想的心灵。

整部剧的内核,在我看来,是人的欲望的绽放。情欲,爱欲,恨欲,好奇,新鲜,刺激,这些在玉娇龙身上都有,有人说,她象征着人的本我,一定意义上,是的。也就是人的本我和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

我喜欢玉娇龙,虽然最后她纵身一跳,虽然她害死了李慕白和碧眼狐狸,但她至少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自然也为此付出了相应的代价,若说她是悲剧,李慕白是不是悲剧,俞秀莲又是不是悲剧呢?或许导演只想说,我们都有无奈,但重要的是经历的过程,在戏剧上,结果常常是不存在的。

青冥剑象征着的是人的欲望力量,本心,本我,李慕白说它杀人不见血,想来人的欲望的确杀人不见血,尤其是人的爱,人的情感。

李慕白追求道家的无为,希望能得道,得到真正的自由,而实际上,即便是他松开了手,到最后也很麽都没拿到。其实他一出场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仿佛陷入了一种很深的寂静当中,被一种深刻的悲哀所环绕”,他的行为理念是“舍己从人”,先达人而后达己,这也是一般理念,可如果连感情也这样,最后自己的确是会有些空的。我感觉李慕白内心仍有着隐隐燃动的欲望,不管是对俞秀莲,还是对江湖,不然他听到碧眼狐狸消息,看到玉娇龙的时候,也不会有那么大的波动,道家的理念也是顺应人的欲望,她却非要压抑,那又怎么能得道呢?

俞秀莲比李慕白要刚硬,成熟,至少我的感觉是。她的感情已经完全被社会化了,所以她处世面面俱到,八面玲珑,在镖局里地位也高。可她初见玉娇龙分别之时看着玉娇龙的背影时的哽咽,不知是不是在遗憾自己身为女人虽可率意江湖,情感却找不到归属。她的情感并不太细腻,虽然有这一处的偶感,但她无法理解玉娇龙的内心,只是从道义上护着她,就像护着个不懂事的孩子,但她从未认同这个孩子的追求,直到李慕白死后,她才说 “一定要真诚的面对自己”,这其实是她对自己前面生活态度的一种否定。再想想之前李慕白说“我以为我们已经说好了的”时俞秀莲那一脸的不明所以,就知道她的内心和李慕白其实并不是那么相通,至少有些隔阂,但两个人的生活经历,却造就了两个人在处世上的相通,这也是一种感情,而这种感情,远比一时的热情来的长久。小小感触,我觉得俞秀莲和李慕白的性格有点像李安的太太和他自己,想多了,想多了。

卧虎藏龙是低调还是高调,卧虎藏龙人的欲望是无法抑制的(3)

至于玉娇龙,她聪慧,早熟,小时候就知道隐藏心诀,不知道她那番“藏而不露,也只是怕你伤心”的话是真是假,我感觉是假的,因为8岁的孩子怎么能知道她的师娘无法领会那些字,就算她天资高,也不至于高成这样子。分明是她怀有私心罢了。我们想想士兵突击里面的一段话“早熟的人通常都晚熟,骄傲的人又都很急性”,这话用在高连长身上固然适合,可用在玉娇龙身上,就更加是适合。想想我们身边的奇才吧,某一方面特别突出,早熟的人反而在一些方面死活就是不开窍,尤其是在为人处世,情感处理上,总是不能圆滑妥协。阿加西,张国荣,梅艳芳,张爱玲,费德勒,甚至李安本人也是这样子,他要是熟了,哪儿还有这么多莫名其妙的感触啊。而这种早熟,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技巧,尤其是需要灵性的技巧,歌舞,电影,体育,生意人是很少有这种不成熟的,因为做生意是一门很讲究相互交换,从情感到物质都是的学问,所以企业家处世都是面面俱到,能分清主次矛盾,好比俞秀莲。而玉娇龙,从小物质生活不愁,又是独生子女,养尊处优,除了练字,就是练剑,要不就是琴棋书画,其实是很理想化和浪漫的生活。而碧眼狐狸给她的刺激,就好像另一个世界一样,她有从小长在大漠,所以人格上比较叛逆,思想上就更加矛盾,这一切早就了一个双面玉娇龙。她鄙视江湖中人“到了庙里就说和尚的话”,仿佛看透世情“朋友都是假的”,其实都是在以孩子的想法在看世界,认为这些人都虚伪,不说真话,没一个好东西,没一个有真心,都是在互相装。其实她是把她看的那满肚子的诗书理想化了,以为一切该是本初的样子,谁本事最高,谁就该得到一切。书本上的那些个帝王将相,到最后哪个不是相互翻脸,“老江湖怎么见得到本心”。当她知道罗小虎被李慕白安排在武当山,她觉得自己被人利用,自己和小虎的感情被李慕白和俞秀莲当成了威胁自己拜师的砝码,感觉自己受骗,对李慕白的仰慕和俞秀莲的依赖顿时就变成了愤恨,说翻脸就翻脸,其实是小孩对待感情的纯真,但这在物质世界里,明显是行不通的,过分的爱和恨都将化作熊熊烈火,烧死自己,也烧死别人,现在人不都说,“好离好散,做事别做绝”,这其实是维持一相对稳定的妥协,也是无奈之举,可确实是必须的,因为我们不是活在感情里,而玉娇龙是,而她又分不清谁对她好,怎样处理感情的交易。玉娇龙觉得,“朋友都是假的”,可她不知道,那假的朋友在一起高兴的时候,内心的快乐并不是假的。而这一切,俞秀莲是无法告诉她的。俞秀莲只是一个坚强的人,稳重的人,现实的人,她无法面对一个孩子内心的变幻莫测,也给予不了指导,李慕白可以。

李慕白理解她,因为李慕白内心的欲望还在。李慕白也羡慕她,就好像我现在喜欢特别爱表现,特别拽的小孩儿一样,因为我小时候备受压抑,于是我喜欢他们,就像喜欢我内心失去的欲望。

李慕白第一眼看见她,就给她留了后路。古庙一段,“揣而锐之 不可长保”之后,那含蓄的笑容就更加看出他对这位后辈的欣赏,不只是剑术上的,更是性格和灵性上的。武当的武功,从整个剧的武术设计上也能看出,不同于俞秀莲的脚踏实地,实实在在。武当是那么的飘逸,空灵,故而武当门人骨子里该当是有些灵性的,这个东西,俞秀莲没法儿理解,李慕白可以,他一眼就能看出这位大小姐心里的灵气,这只能说是相通。

他想收服玉娇龙,可玉娇龙虽然崇拜他,却又不甘受到控制。关于俞秀莲和玉娇龙争夺李慕白的说法,我的感觉是不大靠谱。李慕白真爱的,是俞秀莲。那是经过时间考验的,信任的爱。他对玉娇龙,是欣赏,羡慕,喜欢,也许有些触动他内心潜藏的欲望,但不至于发展到那种地步。至于俞秀莲对玉娇龙的愤怒,“我们仅有的一点平静都让你毁了,你还不甘心”,“她是官家的千金”,“这不关我们的事”,能看出来,俞秀莲只是希望赶快和李慕白过平静的日子,她完成了护剑的责任,就不想再横生枝节,这也是成熟世故也是女人的特点,以家为重,处世分亲疏远近,全身远害,可见俞秀莲的世故。可李慕白不是,他还想提携晚辈,心还在江湖之内,甚至,他也想驯服玉娇龙,也是驯服他内心的一种潜藏的欲望。调教晚辈是有一种刺激感的,好比调教下属,也难说他是不是见猎心喜,这种情感是很难分清的。男性的征服欲是存在的,这毫无置疑。而俞秀莲,对李慕白和玉娇龙的关系要说没一点感觉,也不太可能,但是她更多的是对李慕白横生枝节的不满和对玉娇龙胡作非为的愤怒,但当玉娇龙来找她的时候她还是接纳了她,可见其

修养。

罗小虎和玉娇龙的爱是真的,但只是在那一瞬间,而对于人而言,只有那一瞬间就足够了,玉娇龙跳崖自杀,是她最终没想明白,感情来去自由,有的时候享受,没的时候平静,就够了。李慕白的逝去,让她内疚不已,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让她看不到未来,曾经的感情,又感觉模模糊糊,她迷惘,于是跳了下去。这是我的理解。

戏剧没有对错,没有应该,只是在反应人生,反应悲欢离合,聚散变迁和人性的变换。所以,编导都不会故意僵硬的想说明什么道理,僵硬的想说道理的是那些政治样板戏,不是真正的艺术。

至于碧眼狐狸,她快意恩仇,生活刺激,可唯一的亲最后也成了她唯一的仇。她真实的面对了自己吗?她身上更多的是欲望,还是邪恶的欲望,她对玉蛟龙的恨,很极端,这在玉娇龙身上也能看出这种极端,故而玉娇龙是在摇摆,“这姑娘日后恐怕成为一条毒龙”,李慕白一眼就看穿了她,而最后,玉娇龙没有成为毒龙,他自己却入了天堂。

李慕白对玉娇龙的征服,最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碧眼狐狸对玉娇龙的恨,让玉娇龙醒觉任性而为也要讲度的,最后,玉娇龙跪了下来,她跪的是李慕白,那时候,她被征服了。被理智,被一种付出所征服。她终于知道,有些东西是不能逆反的,那就是人和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对于演员的演技,周润发不用说,一个眼神里面能看出很多层次,杨紫琼我的感觉还好,中上,章子怡有些本色出演,感觉很青涩,稚嫩,未经雕琢,群殴那场戏,那种傲气表现的实在是太露骨,但因为她的角色比较讨巧,本就就有些稚气,,所以在那么多老演员里反而有种很清新的气息,这可能就是李安说的“新人靠努力透出的那种东西”。章子怡演完玉娇龙,性格大解放,本我开始释放,傲骨戾气尽显,机缘巧合,她的运气真不是一般的好,不过她的聪慧,坚韧,也帮了她不少忙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