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凤翔(凤翔县节令文化)

打 春凤翔民间人把立春叫“打春”,打春是二十四节气的开始,是始发站“打”是立的意思,一切由此开始民间普遍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 日或5 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打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自春秋以来,凤翔民间就一直以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的始发站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春作为下一年的开始,这从民间老百姓的习惯上来说,认准农历正月初一是起点,因为记起来方便民间农谚有:“春打六九头”、“立春一日,百草回芽”、“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几时霜降几时冬,四十五天就打春”、“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等,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非遗凤翔?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非遗凤翔(凤翔县节令文化)

非遗凤翔

打 春

凤翔民间人把立春叫“打春”,打春是二十四节气的开始,是始发站。“打”是立的意思,一切由此开始。民间普遍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 日或5 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打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自春秋以来,凤翔民间就一直以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的始发站。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春作为下一年的开始,这从民间老百姓的习惯上来说,认准农历正月初一是起点,因为记起来方便。民间农谚有:“春打六九头”、“立春一日,百草回芽”、“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几时霜降几时冬,四十五天就打春”、“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等。

凤翔民间人还把打春称“咬春”,即咬吃萝卜、吃春饼的习俗。《燕京岁时记》中云:“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生食之,曰‘咬春’,谓可以却春困也。”

苏轼有诗云:“芦菔根尚含晓露,秋来霜雪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旧时药典认为:萝卜根、叶皆可生、熟当菜当饭而食,有很大的药用价值。常食萝卜不但防感冒,还可解春困,并有助于祛病之功。这也是古人提倡在立春时众人嚼吃萝卜的本来用意。

此外,凤翔民间还有立春日举办“迎春会”庆贺与祭奠活动,一般找一个十多岁的少年化妆成一个官老爷,身穿纸官服,头戴纸帽,脚蹬纸靴,骑着个牛,前往祭祀坛,带领百姓祈祷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沿途敲锣打鼓,燃放鞭炮,以迎新春的到来。

春节的由来

春节在凤翔民间称过“年”。《说文解字》中对年的解释是:“年者,取禾一熟也。”也就是说庄稼成熟的周期称作年。《谷梁传》中记载:“五谷皆熟为有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年字最早的写法是一个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表示收成的。”在周代,人们根据农作物的周期来制定年节,过年其实是人们欢庆农业丰收的一种综合性庆祝活动。尧舜时期,人们把年称之为载,到夏朝时称为岁,到了商代又把岁改为祀,一直到周朝时候才称为年。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种凶恶的怪兽,身子庞大,头上长着像牛角一般的触角;眼睛圆滚滚的。年住在山洞里,它是山中霸王。老虎、狮子、黑熊恰是几盏灯笼。一张血盆大嘴,一口可以吞食一个人,这种怪兽的名字叫做“年”,只要人们看见它,便吓得逃命;山羊、猴子、野兔听到它的吼叫,便瘫倒在地。年在山上捕食动物,吃饱便呼噜噜地躺在洞里睡大觉。每当严寒将尽,新春快来的时候,年便跑下山来,进村吃人。因此,人类也非常害怕它。小孩子哭了,只要妈妈说一声“年来了”,孩子就吓得不敢哭出声来了。

  凤翔民间许多上了年龄的人说:“年有三怕:红色、响声、火。”于是大家在除夕晚上零点,在院子里燃起柏朵(柏枝),并在火里撒上盐,火堆里就发出噼噼啪啪的爆裂声。几只年跑下山,进入村中,看到家家户户烧柏朵,听到响声,果然就跑回了山中。就这样“一夜连双岁,零点分二天”,一夜过去了,乡亲们平安无事。后来,凤翔民间人普遍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开始,用锣鼓吵年,一直吵到正月十五,这也成了西府民间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大年初一早上吃过臊子面,大人小孩穿上新衣,走村串巷互相拜年祝贺、恭喜。从此人们便把正月初一叫做“过年”。每当到了腊月三十,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鞭炮,点红蜡烛,以“红”为吉利的象征。这些办法都是当年抵御“年”的办法,并逐渐演化成了过年的习俗。

压 岁 钱

春节(大年初一)拜年时,凤翔民间的习俗一般是长辈们要提前将准备好压岁钱分发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年。

祭  祖

很早以前,凤翔民间有许多大姓户族是很重视祭奠祖先活动的。他们有祖宗祠堂,祖先神案,有一套祭祀礼仪规程,有的还有祠堂地亩,作为祭祀活动基金。每逢春节期间要开堂挂祖,除夕傍晚迎来祖先案子,一直朝拜到正月初一下午完毕,叫作“除案”。除此之外,一般家庭要在大年三十晚,给祖先在家门口烧纸钱。元宵节要给坟墓挂灯笼。春分过后要扫墓祭酒,特别是上新坟,在清明节前可以看到路上、田野里,每天有穿白戴孝的妇女或男子,端着献饭、香蜡、茶酒,去坟地里祭奠。谓之“扫墓”。每年农历十月一日,要为死去的鬼魂送寒衣,(即用纸糊的衣帽鞋袜去烧)。尽管这里边不乏迷信,但是人们为了纪念先祖,不忘养育之恩德的心情是应该得到表达的。

拜   年

据汉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正月之朔是为正月,躬率妻弩,洁祀祖称。及祀日,敬酒降神毕,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以次列入先祖之前,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于家长,称殇举寿,欣欣如也。”春节是大节,祭拜完祖宗后,人们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在古时被称为“见节”“贺岁”“贺正”。紫萼的《梵天庐丛录》中记述:男女依此拜长辈,主者牵幼出谒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凤翔民间的拜年习俗有“初一拜本家,尤重五服之内;初二拜岳公,即拜母舅姑丈、长人家之说。”春节拜年时,拜本家时,晚辈先要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就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发给晚辈。

凤翔民间人拜年的对象主要分三种:一是家族或家庭内拜年;二是宗族内拜年;三是走亲访友拜年。大年初一早晨合家携幼依次序向长辈拜年,晚辈要向尊者行跪拜大礼,长辈要给孩子赏赐,凤翔民间人称“散年钱”。

破 五

凤翔民间人把农历正月初五日,俗称为“破五”。这日清晨,先敬神放炮,打穷土,驱邪气,遂即打扫庭院,将垃圾秽物置大门外焚烧,名曰“送五穷”。据传由唐韩愈《送五穷文》演变而来。从此日起撤供,停祀。这天早饭均吃饺子。

送 灯 笼

新春正月,凤翔民间城乡大小马路上,三三两两穿着新衣的人挑着红花灯笼,提着麻花点心,去亲友家给小娃送灯笼,借便走亲访友。送灯笼的礼俗在凤翔民间流传很久,特别是娘舅家要给外甥年年去送,一直要送到小娃长大上学为至。

头一年过元宵节,主家要为娃做“长命灯”。在蒸馍时,用面做成灯盏式样,蒸出后放在红纸灯笼蜡架上。元宵节傍晚提上这种灯,有的还抱着娃要去隔壁邻舍添油,一共要走够七家。现在凤翔民间乡村都照上了电灯,然而元宵节给娃娃送灯笼添油的风俗依然流行。

元宵节

据凤翔民间传说,元宵节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中,只称“正月十五”、“正月半”或“月望”。隋朝以后称之“夕”或“元夜”。到唐时受道教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节”。灯到隋朝(581——619)才出现,而到唐以后才完成元宵的标识。一般认为元宵以汉武帝在正月上辛祠太一而开其端。到南北朝时发展成一个固定的节日。

每年的正月十五日,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凤翔民间传统,在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观灯、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

远自汉代以来,凤翔民间就有元夜张灯结彩赏灯的习俗,所以,凤翔民间人又把这一天称作“灯节”。

据《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南宋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说:“正月十五元夕节,乃上元天宫赐福之辰。”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而凤翔民间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台阶上,人们充分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元宵节的传说

(一)

凤翔民间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困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就下令天兵于正月十五到人间放火,把人类烧死。天帝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到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点爆竹、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兵望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去放火了。人们就是这样保住了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的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二)

凤翔民间又传,说元宵节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的个性既善良又风趣。如果宫里有谁得罪了汉武帝,总要靠东方朔来讲情。有一年冬天,下了几场大雪,汉武帝觉得有点无聊,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汉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急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和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没有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她想,既然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还不如一死了之,于是才来投井。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非常同情她,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他和家人团聚。这一天,东方朔出宫后,便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城里起了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名骑粉色驴的红衣姑娘,见到立即跪地哀求”。那姑娘便说:“我是领旨来烧长安的。玉帝还要站在南天门上观看。既承父老乡亲求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贴,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贴,赶紧送到皇宫去禀报皇上。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六天火,焰红宵夜”。汉武帝一看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地想了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正月十六日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此后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到了正月十五,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凡。元宵的父母也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地高喊:“元宵!元宵!”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双亲、妹妹团聚了。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六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也把这天叫做元宵节。

(三)

凤翔民间还传,说汉朝时,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汉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后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刘襄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

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元宵节”。

元宵赏灯

凤翔民间元宵赏灯习俗始于汉朝,隋、唐时发展成盛大的灯市。到宋、元时,京都灯市常常绵延数十里。灯会的时间,汉朝只限于正月十五一夜。唐玄宗时延长到三夜。到明朝规定从正月初八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七。唐朝灯会中出现了杂耍特艺。宋代开始有灯谜。明朝又增加了戏曲表演。灯市所用的彩灯也演绎出“橘灯”、“绢灯”、“五彩羊皮灯”、“无骨麦秸灯”、“走马灯”、“孔明灯”等等。始于南宋的灯谜,生动活泼,饶有风趣。经过历史发展创造,凤翔民间至今仍在使用的灯谜格有粉底格、秋千格、卷帘格、白头格、徐妃格、求凤格等一百多种,名目繁多,妙趣横生。

吃 元 宵

凤翔民间吃元宵的习俗始于宋朝,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在新的一年中康乐幸福。元宵分实心和带馅两种,有香辣酸甜咸五味。可以煮、炒、油炸或蒸制。桂花酒酿元宵,以肉馅、豆沙、芝麻、桂花、果仁制成的五味元宵以及用葱、芥、蒜、韮、姜制的,象征勤劳、长久、向上的五辛元宵都各有特色。

舞龙灯

舞龙灯是凤翔民间独具特色的传统娱乐活动。每年从春节到元宵节前后,凤翔城乡舞龙灯已成自然习俗。尤其经过几千年的沿袭、发展,它已成为一种形式活泼、表演优美,带有浪漫色彩的民间舞蹈。

凤翔民间人把舞龙灯也叫“耍龙灯”,或叫“龙灯舞”。追溯此项活动从我国汉代民间就已经相当普遍。直到唐宋,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表现形式也具多样化。在古代人们把龙作为吉祥的化身,用舞龙灯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凤翔民间舞龙灯沿袭至今,形式完美,造型美观,绚丽多姿,线条刚柔相济,具有相当表演技巧和带有浪漫主义色彩。在凤翔民间闪耀着独特的艺术光彩,深受广大群众喜闻乐见。

凤翔民间舞龙灯在舞法上有“蛟龙漫游”、“龙头钻襠子”、“头尾齐钻”、“龙摆尾”、“蛇蜕皮”等。龙形有九节、十一节、十三节的,主要表演蛟龙的动作,就是巨龙追捕着红色的宝珠飞腾跳跃,忽而高耸似飞腾云端,忽而低下,像入海破浪,蜿蜒腾挪,煞是好看。每当新春至元宵节期间,在此起彼落的锣鼓声、鞭炮声中,凤翔民间各村镇的“舞龙队”大显身手,引动万人前来观光。

耍狮子

凤翔民间把耍狮子称“玩狮子舞”、“舞狮子”。狮子在民间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耍狮子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美好意愿。耍狮子在我国历史久远。据《汉书 .礼乐志》记载:“象人”便是舞狮子的前身。唐宋诗文中多有对狮子的生动描写。因此耍狮子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

凤翔民间传承舞狮子已成风俗习惯,每年春节至元宵节前后,随着各地装社火配套进行,表演者一般在锣鼓音乐声中,将提前用麻丝结好装扮成狮子的样子,两人配合,其中一人举狮头,一人举狮尾,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耍狮子分两类:文狮、武狮。文狮一般是戏耍性的,表演各种风趣喜人的动作,如挠痒痒、舔毛、抓耳挠腮、打滚、跳跃、戏球等。武狮则重在耍弄技巧,如踩球、采青、过跷跷板、跳桌子等。难的是武功性表演,如走梅花桩这样的高难度动作。

凤翔民间耍狮子象征镇宅旺宅,使鬼神降服,四季平安,五谷丰登。

装社火

凤翔社火是在继承周、秦、汉、唐时期的百战、散乐和古代锣鼓舞蹈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而形成的民间群众性游艺活动。它是远古人类酬神祈福迎神赛会上表演的杂戏杂耍后传民间。

凤翔民间社火游演主要集中在每年的春节期间,尤以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为最。这项娱乐活动主要是庆贺丰收,保佑平安,避邪惩恶。内容多以神话戏剧故事为主。主要类型有山社火、步社火、背社火、抬社火、马社火、车社火、高芯社火、地社火、高跷社火等。社火游演时旗幡招展,鼓乐开道,炮声震耳,非常热闹壮观。县城马家庄的马社火、陈村上营的车社火、柳林的高芯、高跷社火、槐原的抬社火等,古韵、浓烈,表演古朴,一般配合庙会迎神进行游演,吸引周围上百里群众前去观看。凤翔社火至今不衰,且形式多样,现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

凤翔民间的社火脸谱(马勺脸谱)已成为民间工艺品,展示着美丽朴素的中国工艺。凤翔民间社火脸谱造型奇特,色彩质朴粗犷,代表了凤翔社火最高水准。因为它是以舞台亮相的形式进行游演,观众对扮相角色的辨认靠的是脸谱。脸谱是以人物的容貌和性格特征出发,用日月纹、火纹、漩涡纹、蛙纹等纹饰的不同组合表现人物性格。以色彩辨识人物的忠、奸、善、恶,红为忠,白为奸,黑为正,黄为残暴,兰为草莽,绿为义侠、恶野,金银为神妖。

总之,凤翔民间装社火,历史久远,形象逼真,脸谱造型奇特,纹饰讲究严格,谱样多而齐全。

跑竹马

跑竹马是凤翔民间年节、元宵节、庙会期间开展的一项娱乐活动。它同游社火、耍狮子、舞龙灯一样,都是为了酬神祈福、庆贺丰收,求得四季平安。

凤翔民间的竹马制作一般是用竹篾扎起骨架,面用纸裱糊,在模仿马的形状彩绘而成。竹马分为前后两半,系于表演者的腰部,使表演者如骑马状。凤翔长青镇团庄村的竹马则是用大档裤填满干草,一头做马首,一头做马尾,表演人数八至十二人。白裤腰是表演者的坐骑部位,外加马头,又称之为裤马。跑竹马一般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闹“红火”时活动于场坝或街头巷尾。有的一般四至六名男童,四至六名女童,有时在跑竹马行列中增加一个倒骑驴的“县官”,这名县官可以在队伍的前后、左右来回地跑动,在跑动中,还作马撩蹶蹄的动作,以增加跑竹马的趣味性。有时表演由马柱、马童、骑士各八人组成。马柱是代表壮士,跑马时,有速度快的快跑马,有低速度的碎步跑马、慢步跑马勒马等多种舞步。当表演进入高潮时,八位马柱走进场子中央蹲成一个小圆圈,八名子童一个虎跳后,分别站在马柱的肩膀上,马柱直立,马童一腿旁蹄成个“朝天蹬”,脚掌上放置一个火花筒,一手扶腿,一手高举另一只火花筒,点燃后,竹马、马柱由慢渐快地在场内穿来穿去。此时火花四溅,花苞缤纷,锣鼓震天,人声鼎沸,甚为壮观。

另外,还有以走场为主,有“双进门”“四门斗”“水溜溜”“绕八字”“蛇蜕皮”“十字靠”“剪子股”“跑圈场”“二龙出水”“南瓜蔓”等十余种场圈。从节目内容上分有《白蛇传》《三打祝家庄》《打渔杀家》《回娘家》《庆丰收》等等,现在的内容更是新鲜、时尚、丰富。

唱小曲

凤翔小曲历史悠久。据《史记·秦本纪》载:“秦人以礼乐诗书为政。”《吕氏春秋·音初》中也有“秦穆公取凤焉,实始作为秦音”的记载,由此可见,秦人当时在凤翔已经有了自己的音乐,而且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音乐形式——“秦音”,也就是现在的凤翔小曲的雏形或前身。相传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和丈夫萧氏精通音律,弄玉好于吹笙,萧氏善于吹箫,萧氏的箫声不仅婉转悠扬,优美动听,而且还能引来凤凰飞舞。秦穆公伐西戎前还曾派两队美女组成的乐队,让戎王丧志亡国,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秦人当时的音乐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程度。秦公一号大墓出土的石磬和铭文中有“百乐咸集”一句,说明秦当时的乐器种类繁多。

秦人在凤翔祭天、祭神、祭畤等活动时,音乐是必不可少的。《吕氏春秋》等文献中记载了很多秦人的乐器种类,有鼓、琴、瑟、箫、芋、笙等十多种。《诗经》中记载了《秦风》十篇,也是秦地雍城一带风行的民歌。《石鼓文》在体例和风格上与《秦风》如出一辙,都是四字一句的诗歌,这些民歌都可以配上优美的乐曲歌唱。此外,民间还流传着不少音乐和民歌。凤翔小曲也称西府曲子,它是在古代秦地宫廷乐曲和民歌俗曲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形成的,在凤翔民间广为流传。

凤翔小曲表现形式有舞台戏、木偶戏、皮影戏及座唱等,一般一唱到底,少有宾白,群众称“念曲儿”。演唱多为一个家族,或一个村庄的自乐班,少则七、八个人,多则二十余人。主要乐器有板胡、二胡、三弦、笛子、碰铃、手竹板等。

凤翔小曲包括平弦、越弦与曲牌三部分。平弦节奏明快,旋律性强,娓娓动听,类似民歌小调,现流传50曲调,100多个传统曲目。越弦音域宽厚,气势豪放,唱腔多变,有70多个曲调,400多个传统曲目。演唱中必须从前越调开头,后越调收尾,一般以“四柱曲”(越调、背弓、五更、金钱)为骨架,套以“混江”、“寄生”、“皂罗袍”、“银钮丝”、“岗调”、“紧诉”等曲调,使演唱情节呈现起、承、转、合格局。越弦多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歌颂英烈为主要内容,如《杀妲己》、《逛雍城》等,另有演唱曲牌40多个。

凤翔民间唱小曲颇受群众器重和喜爱,群众中流传有:“曲子戏,真好看,看了一遍又一遍,看了千遍不厌倦,哪怕几天不吃饭”的谚语。群众赞凤翔小曲“不卑不亢、刚柔合宜、不野不文、雅俗共赏”。

凤翔小曲按艺术风格分为五个流派:东派分布于西白村、大塬、王家塬、水沟、玉祥等村,以演唱戏剧故事见长;西派分布于六塚、陈村、罗钵寺、小渭村等村,以演唱历史传统曲目为多;南派分布于铁家庄、白家凹、西村、南指挥、石落务等村,多演唱刀马曲和新编剧目;北派分布于盐坎、董家河、乔家堡、临阵坡等村,多演唱历史故事;中派分布于小沙凹、大辛、军仓巷、杜家门前等村,多演唱隐士贤孝之类故事。

凤翔小曲是一种古老的传统音乐,富有独特的地域风格和古朴的旋律特色,是秦人留给后人的珍贵文化遗产。《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有专题介绍。1963年县文化馆编印了《凤翔民歌(平弦部分)》,1980年编写了《凤翔曲子》,1984年又先后编写了《曲目集成》、《曲艺音乐集成》等书籍。凤翔曲子现已列入非遗保护项目。

游 百 病

凤翔人自古以来把游春叫“游百病”,而且有一个俗定的日期,那就是正月十六日。这一天,家家户户不论男女老幼,总喜欢出外游玩一回。尤其是老年人,他们迎来送往忙碌了好一段,过了元宵节,心里觉得松泛了,于是便趁着大好春光出门散心。有的走亲访友,有的越庙降香,有的游览名胜古迹。总之,这一天家里只留看门人。路上蚂蚁似的行人络绎不绝,红男绿女的装扮,映衬着乡村新年的气氛,春意格外盎然。据说,这一天出门游一游,可以百病不生,所以人们又把它叫做“游百病”。因为“病”字在凤翔民间人的口音中念作“平”,所以乍听起来说这一天是“游百平”。

游春,会使人们心情舒畅,精神愉快,特别是老年人,乘着春光漫步旷野,更可以使身体运动一番,延年益寿,不亦乐乎!因此,这种游百病的说法似乎有一定道理。

雨 水

雨水节在凤翔二十四节气中属第二个节令,据传说汉始称“二月节”。每年的2月16日或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凤翔川原大地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雨水”。一般到3月4日或5日结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

凤翔民间一般在雨水节气的15天里,从“七九”的第六天走到“九九”的第二天,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这意味着民间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了由冬转春的过度,在春风雨水的催促下,田野呈现一派春耕的繁忙景象。

在凤翔民间,雨水节气涉及的农谚有:“春雨贵似油”、“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七九八九雨水节,种田老汉不能歇”等。也有根据雨水来预测后期天气变化的如“雨水有雨百阴”、“雨水落了雨,阴阴沉沉到谷雨”、“冷雨水,暖惊蛰;暖雨水,冷惊蛰”、“雨水东风起,伏天必有雨”等。

惊 蛰

惊蛰在凤翔民间二十四节气中占第三个节令。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此节气预示着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蛰”是藏的意思。

据考:《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近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促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駭,草木纵横舒。”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惊而出走”的原因。凤翔民间有“二月响雷麦咕嘟”的说法,是言“二月响雷,当年麦子丰收”之谶语。

这个节气意味着雷动之中惊醒一些藏身地穴中的蛇、蛙之类的两栖动物在沉睡中苏醒。

不过,某种一直未知的禁锢突然消失了,所有的生物有了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在不轻意掠夺人类意志的阳光中,充满了一种让人暖洋洋的对世界充满信心的气息,鸟儿在树丛间嬉闹,麻雀、鸽子甚至喜鹊也在草地上空盘旋嬉闹。这是一个快乐的季节。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季节。此时,凤翔民间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

凤翔民间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流传的谚语有“未过惊蛰先打雷,四十九天云不开”、“惊蛰倒冷四十五”等。也有将惊蛰节气的“风”用来作预测天气的如“惊蛰刮北风,从头另过冬”、“惊蛰吹南风,秧苗迟下种”、“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春雷响,农人闲转忙”、“到了惊蛰节,耕地不能歇”等,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

二月二

凤翔民间农历二月初二日,俗称“青龙节”,群众中流传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据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因为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皇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做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各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另一传说为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便将龙王打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龙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祷,最后感动了玉皇大帝,于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实际上是过去民间水利条件差,农民非常重视春雨,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民间人依靠对龙的崇拜,驱凶纳吉,也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民间还相传古时候,人们观察到天上的苍龙星宿,在农历二月初二日晚上,自东方夜空升起,亮出明亮的龙首,大约一个小时后,元宿即龙的咽喉,升至地平线以上,接近子夜时分,氏宿即龙爪也出现了,这就是龙抬头过程,后来,把二月初二这天被赋予多重含义和寄托,衍化成“青龙节”了。凤翔民间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和风化雨主宰。人们期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凤翔民间人大多在这一天到龙王庙前摆供,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民谚有“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和“龙不抬头天不雨”,这充分说明龙在古代神格谱系中是掌管降雨的神仙,降雨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一年庄稼的丰歉,因此举行祭祀摆供,它是人们寄托生存和希望的活动。

另外,民间还有传统的“剃头、洗脚”、“炒豆、爆米花”的习俗。每到二月二这一天,大人小孩都要剃头,大人理发,希望带来好运,新的一年顺顺利利;小孩理发叫剃“喜头”,借龙抬头的吉时,保佑孩子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以显尊贵。至于洗头洗脚,则是为了洗去一身的晦气。

关于炒豆、爆米花的习俗,据传,说玉龙因不忍民间受干旱之苦,义助人们降雨而被玉帝所囚,并立下规条,只有金豆开花才会予以释放。人民因感激玉龙义举而齐集一起,炒豆子,爆米花,因样子像金豆开花,而令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错,并释放了玉龙,所以,每年二月初二炒豆子、爆米花的传统亦保留了下来。

其次,凤翔民间在二月初二这一天,为了纳吉,把吃的面条称“龙须面”,把煎饼烙成“龙鳞饼”、水饺称作“龙耳”、“龙角”;把炒吃“棋豆”谓之“咬蝎子”等,均取与龙有关的象征与寓意。

三月三

三月三,凤翔民间古称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圣诞。民间自古有“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华夏炎黄子孙的共同祖先。

凤翔民间还传说这一天是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据晚清《都门杂咏》载:“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场”。据说西王母原是我国西部一个原始部落的保护神。她有两个法宝:一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的仙桃——蟠桃。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西王母仙丹后飞上月宫的。此后在一些志怪小说中,又把西王母说成是福寿之神。

凤翔民间还有一种说法:“三月三,驴揭鞍”。是谓从这一天开始,天气转暖,穿了一冬的棉衣开始脱去,换上单衣。也称“换季”。 

春 分

春分节气,在凤翔民间具有昼夜平分之意,排二十四节气之四。此时,太阳直射赤道,春暖花开,莺飞草长,宜农作、田间管理、踏春观光旅游等。在时间周期上是指太阳位于黄经0度和15度之间的位置,大约是3月20日至4月5日之间。.春分的意义:一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各为12小时;二是以立春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凤翔民间在进入春分节气后,气温突然升高,那些经历了整个冬天的枯干树枝,突然拥有了柔韧的质地。泥土变得湿润,天气确实暖和了。此时,彪角的春分会正热闹非凡,四面八方的游客络绎不绝,大多为赏春、剪春、踏春而去,祈求春天永驻人间。凤翔民间也有不少地方设坛举行祭日仪式,期盼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凤翔民间涉及春分节气的农谚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等,此时,春耕、春管、春种进入繁忙阶段。

 清明节

清明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中的第五个节气,也是凤翔民间最重要的祭祀节日,即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据考:汉代《淮南子、天文》中第一次提出了清明:“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按《岁时百问》一书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按阳历说,清明节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这时,太阳位于黄经15度的时间节点。到了唐时,清明节逐渐兼蓄寒食节、上巳节。现在,西府民间人按传统称其为“寒食、上巳”二节。寒食节,冬至日后的105天,清明前3天。据传说是由晋文公纪念介子推而来。苏轼《东栏梨花》诗中有“惆怅东栏一株雪,人去看得几清明。”杜甫诗“三月三日丽人行”中的“三月三”,其实是上巳节,这同样是个盎然春意的节日。不过王维《寒食城东即事》诗“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中,他已与寒食、清明混在一起了,也由于清明节与寒食的日子接近,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了。

清明节是民间传统的祭祀节日,一般民间人都在清明节扫墓。按旧的习俗,扫墓时,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支嫩绿的新枝条插在坟墓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唐代诗人杜牧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大文豪苏轼也写了《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以此来悼念自己的亡妻,寄托深深的哀思。

上阕:“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下阕:“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传统的清明节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无心插柳柳成荫”之说,亦有“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等农谚。

寒食节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迫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这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亲躲进了深山。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熟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此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走时,他找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坐落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尊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晋国的老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着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的上方,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子推燕”。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节,凤翔民间人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以示怀念。

谷 雨

谷雨,顾名思义,播谷降雨是也,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同时也是播种移苗、种瓜点豆的最佳季节。凤翔民间每年阳历4月19日至21日视太阳到达黄经30度时为谷雨。谷雨节气雨水较多,大有利于谷类作物的生长。

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清明断雪,谷雨短霜”,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已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

我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在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凤翔民间谷雨节气的谚语大体都围绕有雨无雨这个中心,如:“谷雨阴沉沉,立夏雨淋淋”、“谷雨下雨,四十五日无干土”等。围绕农事的谚语有:“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谷雨前,好种棉”、“谷雨不种花,心头像蟹爬”、“谷雨麦怀胎,立夏长胡须。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等。

谷雨的来历

在凤翔民间,自古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自从开天辟地以后,人类经过了几十万年没有文字的日子,到皇帝时代,朝中出了个能人仓颉,他立志要使人间摆脱没有文字的苦难,辞官外出,遍访九州,回到家乡扬武村,独独一个住在沟里没人处造字,造了三年,造出了一斗油菜籽那么多的字。玉帝听到这件事,大受感动,决定重奖仓颉。奖啥呢?奖了个金人。那一天晚上,仓颉正好酣睡,忽听有人喊他:“仓颉,快来领奖!”仓颉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却见满屋子明光耀眼。他不知道是啥缘故,急忙坐起来四下里看。这一看不要紧,却看见地上立着个金人。他心里嘀咕了:这是咋搞的,哪儿来的这金人?莫非是在做梦?正想着,东邻西舍的公鸡呜呜啼叫,不一会儿天亮了,金人仍稳稳当当地立在地上。他想起梦中听见的喊声,明白了这金人是天上神仙给自己的奖品。又一想,自己只做了应该做的事,不配受这样的奖励。于是,他朝空三拜,算是对神灵的感谢。第二天,他叫来全村的小伙子,连抬带推地把金人送到皇帝宫中。皇帝问起金人来历,他只说偶然拣的,并说这是天下礼物,理应为天下人共用,自己偶然拣得不敢占为私有,特来敬献。皇帝得知他的人格高尚,笑着接受了。可是,过了四五天,正当皇帝和群臣观赏金人时,突然飞来一道霞光,金人不见了。皇帝心里非常难受,却弄不清金人哪里去了,便派人去给仓颉报讯。

却说仓颉正在酣睡,梦中有听到有人大喊:“仓颉,玉皇给你奖的金人你不要,你想要啥?”仓颉在梦中说:“我想要五谷丰登,让天下老百姓都有饭吃。”那人又说:“好,我去报告玉皇大帝,让他把金人收回去,给你送些谷子。”听到这儿,仓颉醒来了,一看窗外,只见满天繁星,知道是在做梦,也就没有多想,又呼呼地睡去了。

第二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仓颉正要出门,却见满天里向下落谷粒。那谷粒下得比雨点还密,足足下了半个时辰,地上积了一尺多厚方才停住。仓颉既奇怪又高兴,急忙跑出门去,只见那谷粒铺通了整个村子,铺满了山川平地,乡亲们也十分惊异,个个人都向家里揽谷子。

这时,仓颉忽然想起梦中的情景,知道是玉皇大帝对自己的奖励,便急忙去向皇帝报说。他走到半路,碰见了皇帝派来的人,相互说清了情况,又一块去见皇帝。皇帝听了仓颉一番汇报,也深感仓颉的功劳是应该大力表彰的,于是,他把下谷子雨这一天做为一个节日,叫做“谷雨节”,命令天下人每年到了这一天要欢歌载舞,感谢上天。从此,谷雨节便一直延续下来了。凤翔民间人每年到了这一天,都有祭祀谷神的传统习俗。

送 裹 肚

凤翔民间在小娃出世后第一年的端午节前,亲友要来家给娃送裹肚,也叫送兜肚、绷绷。这种裹肚上方下圆,成菱角形,是用红布做面,白布做里,上面用花丝线扎绣青蛙、长虫、蝎子、蚰蜒、簸箕虫等动物形象,谓之“五毒绷绷”,取制服五毒保其安全之意。这种五毒裹肚,可以装东西,但一般上端用带子套在脖子上,左右两边钉一条带子束在背后,裹肚紧贴腹部,有一定保护肠胃、脐窝不受潮湿风寒侵袭的作用。特别是夏天,小娃光着身子,腹部只挂着一个红裹肚,显得天真烂漫,逗人喜爱。

民间端午节前送裹肚的礼俗,也用于给未过门的媳妇去送,但那不是做现成的裹肚,而是一方红布,外带礼品衣料等,以表示当年迎娶的信息。

端午节

凤翔民间把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俗称“端午节”,据考,此节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午”也就如称“初五”;端午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有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午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至节、天中节、诗人节等等。它的来源大多认为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袄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格,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丟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凤翔民间主要活动是送五毒裹肚、系五彩缕、香荷包等,户户插艾叶于门楣之上,妇女系艾叶于发际。食鸡蛋、油糕、绿豆糕、粽子、饮雄黄酒等。

五彩缕,凤翔民间叫“无色线”,也叫“手搓”。是端午节必备的物品。按凤翔民间风俗,端午节当天把彩色丝缕拴在小孩的手腕、脚腕和脖颈上,据说可以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这种彩色丝缕要戴到“六月六”才把它剪下来,丢进河里让水冲走。据传说认为这和药王孙思邈的事迹有关,将花线丢进河里,等于百病也被带走了,具有送灾的性质。《风俗通》载:“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线系臂,辟鬼及兵,令人不病瘟。”“五彩缕”顾名思义是由五种颜色的彩线合成的,据说西府民间从汉代时就有这种习俗,当时是将白线染成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然后拧成彩缕。这大概是与中国的五行观念相联系的。发展到现在,一般都用绣花用的丝线,颜色多且艳丽。等到五月五日这一天,大人小孩都戴上彩缕,走到一起时都会比比看谁的更漂亮,颇有情趣。当然比较讲究的人家依然是用五色线。

系荷包,凤翔民间又称“香包”。端午节期间,凤翔民间都有制作香包的习俗。节前,各家各户心灵手巧的妇女都要用彩色花布缝制各式各样的荷包,里面装上香草和中药材,如雄黄、苍术、藿香、丁香、白芷等,在节日当天给孩子们佩戴香包,这种香包就叫“怯灾包”,有时是小孩的祖母做的,有时是小孩的外祖母节前送来的。香包的大小,形状各有规定,小则直径只有半厘米,民间称之为“香核”,一般串在彩缕上。大则直径有十多厘米,为红色,有彩色花边,一般挂在小孩的胸前。荷包制作工艺十分精美,又装有药材和香料,戴上它具有防病避邪的功用。最为有趣的是端午节这天,民间有些地方流行“抢荷包”的习俗,父母要叮咛孩子将荷包系藏好,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被别人抢去。抢荷包一方面是羡慕荷包制作的精美,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图个吉利。被抢者不能生气。

戴裹肚,在凤翔民间含有更多的巫术意义。每至夏令,五毒盛行,五毒一般是指蛇、蝎、蜘蛛、壁虎、癞蛤蟆等。这几种动物都是带毒的,咬人之后能使人中毒。特别是小孩更容易受到这些动物的侵害。而五月又是这些动物活跃的时期,所以在端午节时,民间用巫术的方法镇压五毒。绣制带有五毒图案的兜肚便是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这些都是带有巫术意义的民俗现象,表示人们的一种美好的愿望。节日之前,小孩子,特别是不满一周岁的小孩子,人人都能得到祖母和外祖母送来的“五毒肚兜”。肚兜所用的布,一般均是大红色,五毒图样一般用白色、黑色或绿色,用其它彩线搭配缝制而成,非常精美,真可以说是一件艺术品。有些做成短裤形状,孩子整个夏天轮换着穿,一直穿到秋凉。因为它既漂亮,又舒服、耐穿,所以得人喜欢,小孩穿上也开心。有些小孩可以穿两三个夏天。小孩长大了不能穿了,母亲还会把它像宝贝一样收藏起来,有的还会转赠给别人。

悬艾叶菖蒲,凤翔民间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谚语。在端午节,民间人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作剑,并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

艾,又名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可见,凤翔民间插艾蒿和菖蒲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雄黄酒,雄黄是一种药材,据说能杀百毒。所以在端午节时,凤翔民间人会将雄黄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据说蚊虫、五毒(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不上身。中国四大传说之一的《白蛇传》中,讲述五月端午节时,蛇精白娘子因为饮了雄黄酒不就现出蛇的原形?

端午节,凤翔民间人一般都要吃粽子、油糕、绿豆糕等。其中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在粽子包装上,一般用竹叶和苇叶做外皮,里面的配料用糯米加红枣、花生米,吃起来特别清甜可口,或者只用上好的糯米,吃的时候再加上蜂蜜特别香甜爽口。

总起来说,凤翔民间人过端午节非常有意思。当然,由此我们也看到了凤翔民间群众热爱祖国,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内心世界。

立 夏

立夏,顾名思义,是指夏季开始,凤翔民间每年农历四月间,公历5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把它作为夏季的开始。此时,气候温暖,庄稼生长渐旺。民间农谚有“立了夏,地生火”、“立夏三朝遍地锄”并用“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无雨,缸里没米”等来预测一年的丰歉。

据史料记载,古代天子每到立夏日,率百官设坛举行迎夏仪式活动,祭祀炎帝、祝融。古雍历代帝王曾率百官到大郑宫、祈年宫举行祭祀天地、火神等仪式活动。出行时,皇帝和文武百官身着朱色礼服,佩戴朱色玉饰,乘坐赤色马匹和朱红色的车子,浩浩荡荡,甚为壮观。通过迎夏祭祀活动,表达渴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立夏的传说

在凤翔民间,围绕“立夏节”流传着许多优美动人的故事。一说是在远古时候,掌管夏季的天神叫祝融。《山海经》上说他:“兽身人面,乘二龙。”祝融曾经打败过共工,杀死了治水不力的鳏。可见他的确神通广大。

那时候,每年的立夏,天子都要到南郊之外去祭祀祝融,期望他能保佑整个夏季的平安。因为祝融是火神,所以前去祭祀的人们要乘红车、骑赤马、穿朱衣,甚至腰间佩戴的玉都要是红色的。

回到朝廷后,天子对三公九卿、文武大臣进行赏赐。其中最令人心怡的礼品是冰块。掌管冰政的凌官,早已让人打开地窖,取出冬天储藏的冰块,切成小块,由天子亲自赐给大臣。

大臣们散朝回家,远远就听到大街上传来“磕磕”的敲击声。街角处,摆放着一只大木桶,木桶上面竖放着一支铜制的月牙幌子,表明桶里的货色是连夜赶制的。小贩手里握着两只铜盏,正起劲地敲着。大木桶里满是冰块,冰块的中央是一只小口大肚的陶缸,缸里便是酸甜诱人的冰镇青梅汤了。

青梅、樱桃和鲋鱼,是立夏之日必备的三鲜。未熟的梅子比比皆是,而最好的樱桃是在南京玄武湖的樱洲上。康熙南巡,江宁织造曹寅进贡樱桃,康熙舍不得食用,让快马连夜送去北京:“先进皇太后,朕再用。”而鲋鱼,更在扬子江心,因为难得、稀罕,倒成为官宦富商之家的风尚。而寻常百姓不能攀比,就用梅子、河虾、豌豆替代三鲜了。

其中带壳的豌豆,女孩是一定要吃的。因为豌豆荚形似美目,立夏这天吃了,便能“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小孩儿呢,要骑坐在门槛上,吃上一块香鱬甜软的豌豆糕。立夏吃了豌豆糕,整个夏天就会不厌食,长身体。吃过豌豆糕,就要称人了。称人的习俗跟后来三国时那位“扶不起的阿斗”有关。不过因为年代久远,已经很少有人在意这习俗的来源。

大人们早在屋前的大槐树上用麻绳吊起一杆大秤,秤钩上悬挂着一只四脚朝天的长凳。先是称孩子,一个接着一个,爬上凳子,双脚悬空。秤砣要往外锊,只能增重,不能减重,如此便会不怕炎热,长寿健康。女孩在称过之后呢,轻的便是燕嫂,重的也是环肥,都美得很,个个喜笑颜开。

成人之后,孩子们就聚到一块,摘下脖子上装在丝袋里的熟鸡蛋,相互撞击争斗。鸡蛋不破的算赢,赢的被称为“大王”,输的便剥了壳,立即将蛋吃了。立夏吃蛋补心。不过,女孩可得小心,因为妈妈们一般都会趁她们张口吃蛋之时,一针下去,给她们穿个耳洞,挂上耳坠。因为怕疼而逃跑的,就用五色丝绳系在手上,叫“立夏绳”。

新嫁的女子,不会来凑这样的热闹。她们正忙着把李子搾汁掺入酒中,据说在立夏这天喝下去,会青春常驻,于是这酒又名为“驻色酒”。三两杯之后,个个脸色绯红,于是又相约去村外的荷塘边吹吹风,顺手折回两根皂荚枝条。

皂荚树要在秋天才会结下扁长的皂荚,女人们一捧捧采摘回去,晒干了,做一年洗衣之用。而立夏这天,每家都要在门前插上一两支新鲜的皂荚枝条,避邪圧祟。皂荚枝的多刺与皂香,可以吓退作祟的鬼怪。

一场新雨后,荷塘里蛙声一片。岸边皂荚树的刺已经很扎手,旁边的石榴树上,也开出了火焰般的花蕊。不知名的小虫“嘤嘤嗡嗡”地飞来飞去,脚下的泥土也变得松动了,蚯蚓呼之欲出。夏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也是出家人护生之日。立夏之后,在外苦修的行脚僧陆续来到寺院“挂单”,唯恐不经意间伤害了草木虫鱼。《礼记》上也说,这个月草木都在继续生长,不要毁房舍,不要兴土木,不要征劳役,不要伐大树。

所谓休养生息,正在其时。

小  满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凤翔民间把每年五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视太阳到达黄经60 度时称为小满。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凤翔川原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是说小满节气中,苦菜已经枝叶繁茂,而喜阴的紫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此时麦子开始成熟。凤翔民间有谚语:“大麦不过小满,小麦不过芒种”、“大麦在场小麦黄,豌豆在地泪汪汪”、“小满不起蒜,留在地里烂”等。

芒 种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凤翔民间一般在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度的时候。芒种,顾名思义,即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秋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季节。“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芒种三天混割麦”。“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夏管。“芒种”也称作为“忙种、忙着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凤翔民间农谚有“芒种前,忙种田;芒种后,忙种豆”、“小麦不过芒种”、“芒种忙,麦上场”、“芒种忙种,连收带种”、“杏子黄,麦上场”、“枣花开,割小麦”、“五月十三滴一点,耀州城里买大碗”等。

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日,凤翔民间俗称“六月六”,这一天民间习俗有饮绿豆汤,谓能清热、消暑。间有以绿豆汤祭奠于祖坟者。妇女于此日以大麦豆类混合碗中,置于瓮内放置暗室中,使之生芽,以待七月七日晚乞巧之用。是日民间并有洗浴、晒物、赏荷、看谷秀之风。

据考,古代的六月六日,如果恰逢晴天,皇室内的全部銮驾都要陈列出来暴晒,皇史、宫内的档案、实录御制文集等,也要摆在庭院晾晒,因此,故称“晾经节”。

农历六月,因天气已经非常闷热,再加上正值雨季,气候湿热,物品极易霉腐损坏,所以,这一天从皇宫到民间、从城镇到农家小院,都有洗浴和晒物的习俗。旧时,凤翔民间一般百姓没有洗浴设备,但人们很讲究清洁卫生,习惯在此节气进行沐浴洁身,信佛者尤其要以洁净之躯去焚香拜佛,以示虔诚。民间农家这一天翻箱倒柜,拿出衣物、鞋帽、被褥晾晒,因此,有的地方叫“晾衣节”或“晒伏”。民谚有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六月六,家家晒红绿”,意指五颜六色的各种衣服。

六月六,凤翔民间还有郊游、赏荷的习俗,即踏青到郊外田间看谷物、玉米等禾苗庄稼;城区东湖和乡村有水源的地方,正值荷花盛开,人们结伴赏荷品莲,水塘湖畔柳垂成荫,水中荷花争艳,在此郊游消闲、吃冰食,别有韵味。

七月七

农历七月初七日,俗称“七夕节”,凤翔民间亦称“乞巧节”。也称为织女牛郎相会之期,所以,今人更把这一天当做“情侣节”。据传,七月七日,是牛郎织女从鹊桥渡天河相会的日子,人们心中的织女是个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天仙,所以,凤翔民间这天晚上,年轻姑娘和少妇都要出来行拜祭礼仪,在院内搭棚,天晚时设巧娘位,供瓜果,请天上织女品评,然后一边观赏一边吃献果,认为这样会使人变得灵巧。

凤翔民间的乞巧内容丰富:一是捂指甲,以海眼(凤仙花、杆、叶)加白矾捣碎敷在指甲上,用桑叶或桃叶包严线扎,此晨指甲即变为自然的红色,经久不褪,且可医治灰指甲一类的疾病。二是掐巧。掐巧首先要备巧,早在七夕前一月即六月六日在磁碟或碗内泡上豌豆、扁豆等粮食,七夕时其已发芽长至寸许,甚至除了胚芽还长出一两片叶子。七夕夜孩子们围成一圈,由姑娘领唱“乞巧歌”,并在灯光下置一水碗,由领头的姑娘掐摘豌豆叶芽,投入碗碟内的水面,灯光下的碗碟底就会映出各种像形图案,大家比技巧,看影取义,从图案分析预卜各人的得失和未来。当然去葡萄架下偷听牛郎织女对话一类的传统,对孩子们也充满极大诱惑。民国后,凤翔民间此风渐寝。

“今日人间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古往今来,牛郎织女的故事感天动地,文人墨客总会在这一天,望着银河两岸的牵牛星与织女星,想象着他们一年仅一夕的相会,该是如何让人断肠,对着茫茫星空,那些诗词就喷涌而出。七夕诗中,民间流传最为经久传唱的当属秦观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诗一首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杜牧《秋夕》,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此,毕而卧。凄然入梦。癸巳年七月初七,野农君子之记一:

日暮晴空起墨云,无端又阻有情人,

一生几度一良夜?泪若倾盆又一年。

风雨七夕计已久,炎凉人事亦非鲜,

年来惯作孤灯读,哪管晴天或雨天。

七夕野农君子之记二:

一纸书成寄不成,远游君子且徐行,

登峰日落天辽莽,踏岸江流月半明。

利欲功名似淡水,家国儿女若浮萍,

一年一度是七夕,一半有情半忘情。

夏  至

夏至节气在凤翔民间每年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达到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到北回轨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最长,且越往北越长。这就意味着炎热将至。这时凤翔地区白昼最长,夜晚最短,太阳达到黄经90度。据《恪遵宪度抄本》中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传说每年的“端午节”起源于夏至节。夏至时正值凤翔民间麦收。夏至不热,但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就是最热的天气了。凤翔民间有谚语:

夏至到,蝉始鸣,

半夏生,木槿荣。

夏至一场雨,一滴值千金。

日长长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

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

夏至东风摇,麦子要坐牢。

夏至有雷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小  暑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凤翔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这就预示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凤翔民间有“小暑为小热”的说法,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这时,凤翔川原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流传在凤翔民间的谚语有:

伏里雨,缸里米。

下到伏头,晒到伏尾。

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淋死鸡,云往南,水上船,云往北,瓦砾晒成灰。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东虹日头西虹雨,南虹出来发雷雨。

早晨雾一雾,下午晒死兔。

月亮被圈套,定有大风到。

星星稀,披雨衣,星星稠,晒破头。

伏天三场雨,遍地都是米。

伏天无雨,缸里没米。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有雨种荞麦。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雨吃饱饭。

大  暑

大暑连着小暑,在凤翔民间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度,俗称“三伏天”。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大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这时正值凤翔大地“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凤翔川原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和田间管理等任务繁重。凤翔民间有“饮伏茶”“晒伏麦”“烧伏香”“晒箱衣”等习俗。流传在民间的谚语有:

大暑小暑,灌死老鼠。

夏雨隔天埂,夏雨隔牛背。

稻在田里热了笑,人在屋里热了跳,

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

大暑小暑不热,大寒小寒不冷。

立  秋

立秋是凤翔民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令。在每年的8月8日或9日立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以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到了立秋,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因此才有“落一叶而知秋”的成语。此时,草木开始结果孕籽。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因此民间将立秋又称“交秋”。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凤翔民间流传的谚语有:

早晨立了秋,下午凉飕飕。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立秋乔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处  暑

处暑是凤翔民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令,一般是每年的6月23左右。此时太阳达到黄经150度。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也。”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我国古代曾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养生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之意。

处暑在凤翔民间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一般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夏天到此终止了。

白  露

白露,在凤翔民间也属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川原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节。据考,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说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储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气候转凉的象征。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一种自然现象,此时天气正如《礼记》所云:“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古人在《孝纬经》中也云:“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凤翔民间谚语云:白露高山田。到了此节气,川原全面开始播种小麦了。在此节令,民间大多农户都要用小麦白面和菜油烙“油旋馍”,预祝来年小麦长得好,“旋窝倒”能够多打粮。

秋  分

凤翔民间秋分节令,在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此节气是凤翔民间农业生产上的重要节气。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转移到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变快。凤翔民间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露来”。

寒  露

寒露在凤翔民间排列二十四节气之十七,于每年的10月8日至9日交节。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凤翔地区均已进入秋末。

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而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此时凤翔川原地区会偶见早霜。

古代把露作为转凉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秋季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凤翔民间农谚曰:

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斗场。

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

霜  降

霜降,在凤翔民间系二十四节气之十八,此时,川原大地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十月二十三日。这时,凤翔地区出现初霜,民间大部分农人在秋茬地播种小麦。

据考:在古代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土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蛰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霜降的到来,意味着凤翔地区秋天的过去和冬天的开始。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凤翔民间亦称“中秋节”。时值中秋,金风送爽,天朗气清。是日夜,月明辉清胜于往时,以故人皆于院中献月饼果品敬月以为习。亲友于节前互送月饼,以为秋节敬礼。

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风夕月(拜月)”的活动;汉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晋时亦有中秋赏月之举,不过不太普遍;直到唐代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逰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来,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到了北宋,才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竽之声,宛如云外。”吴自牧《梦梁录》说:“此地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更有意思的是,《新编醉翁谈录》记述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浤《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兔;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泊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诀踏歌,无异白日”;“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称:“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呈供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蜡兔之形。”“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凤翔民间这五百多年中多以中秋祭月、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总的说来,中秋节起源于周代,盛行于宋代,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凤翔民间将此节沿袭至今。

重 阳 节

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这一天,凤翔民间人登高远望,思念亲人。正如古诗中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初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民间称为“重阳”。

据传,东汉时,凤翔千河畔有一个名叫钢娃的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过得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发生了,千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体遍地没人掩埋。这一年,钢娃的父母也都病死了。钢娃小时候听大人说:“千河里住着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钢娃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西北方黄梅山中住着一个长老和尚,人称梅山大仙,他便收拾行装,启程上山拜师学艺。

梅山大仙给钢娃一把降妖青龙剑。钢娃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练开了。转眼间又是一年。那天钢娃正在练剑,梅山大仙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初九,千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祈福。”

钢娃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初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父老乡亲登上附近的冯家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院子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不大一会儿,只听千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子走去,忽然间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钢娃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钢娃“嗖”的一声把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千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钢娃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习俗。

另传: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倍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当时节俗定型。

凤翔民间将重阳节的主题一般定为:求高寿、戴茱萸、酿菊酒、赏菊花及祭酒业神等。如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更具有意义。

立 冬

立冬,在凤翔民间是季节上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每年11月7日至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度。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这就表示冬季至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此时,凤翔民间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十月“小阳春”天气。

立冬,是凤翔民间十月的大节,这时正是“水结冰,地始冻“的孟冬之月。民间人习惯上把立冬同立春立夏立秋合称为”四立“。在古代社会中,立冬也是个重要的节日,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到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民间有立冬日杀鸡宰羊或以其它营养品进补称“补冬”。

据民间相传,汉魏时期,到了立冬这一天,天子亲率群臣迎接冬令,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家人进行表彰和抚恤,请死者保护生灵,鼓励民众抵御外敌或恶寇的掠夺与侵袭。在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农人自己亦获得饮酒与休息的酬劳。

凤翔民间立冬节流传农谚有:“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雪”、“冬麦雪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等。

十月一

凤翔民间把十月一称“寒衣节”,也叫“烧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三大“鬼节”。

农历十月初一是立冬的第一天,此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于是,都要上坟添土祭祖,除摆贡品烧纸钱外,还要用彩纸剪成衣帽,焚于坟前;已出嫁的闺女,按旧例回娘家祭礼已故长辈,凤翔民间称“送寒衣”,以此寄托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

据史载,“烧纸钱送寒衣”节俗,因袭先秦的迎冬礼仪脱胎而成。民间传说东汉时期,在有一天的半夜,发明造纸术的蔡伦,他有一位嫂子名叫慧娘,假装因急病而死,蔡伦悲痛欲绝,跪在她的棺材前哭声不止,他边烧纸边哭诉:“我给夫人烧张纸。”他烧完又抱来纸烧,烧了一阵后,突然听见慧娘在棺材里喊:“把门开开,我回来了。”这可把人们吓呆了。人们把棺材打开,慧娘装腔作势地唱道:“阳间钱能行四海,阴间纸在作买卖,不是丈夫把纸烧,谁肯放我回家来?”慧娘唱了很多遍后说:“刚才我是鬼,现在我是人,大家不要害怕。我到了阴间,阎王爷就让我推磨受苦,赏了钱,就有许多小鬼帮我,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三曹官也向我要钱,我把全部的钱都送了他,他就开了地府后门,放我回来了。”蔡伦装作糊涂:“我并没有送钱给你啊?”慧娘说:“你烧的纸就是阴间的钱。”这样一说,蔡伦又抱了几捆纸,烧给她的父母。在场的人们一听,便以为烧纸有很大的好处,都向蔡伦买纸,慧娘感慨地送给乡亲。这事一传十,十传百,远近乡亲都来买蔡伦的纸,烧给自己死去的亲人。不到两天,积压的纸被抢购一空。慧娘“还阳”那一天正是农历十月初一,因此,后人都在十月初一祭祀祖先,上坟烧纸送寒衣,以示对祖先的怀念。

另传,秦时江南松江府孟、姜两家,种葫芦而得女,取名孟姜女,配夫范杞良。后来,范杞良被抓去修北疆长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寻到长城脚下,不想丈夫已死,被埋在筑城墙里。孟姜女悲愤交加,向长城昼夜痛哭,终于感天动地,哭倒了长城,露出丈夫尸骨。千百年来,这段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的忠贞爱情故事广为流传,也成为凤翔民间凭吊已故亲人的风俗。

小  雪

凤翔民间每年的11月22日至23日为小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40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10月中,雨下而为寒冷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也,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个时期,天气渐渐变冷,开始下雪,一般雪量较小,并且夜冻昼化。小雪前后,凤翔民间农业生产开始进入冬季管理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谚有“小雪铲白菜,大雪铲菠菜”,天冷时,农人将铲的白菜用玉米杆等覆盖,以防冻坏。

小雪季节,民间农人的饮食保健宜吃温补性食物和益肾食品,如牛羊肉、黑木耳、黑芝麻、萝卜等,凤翔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节气后,民间开始动手做腊驴肉、香肠等,到了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凤翔民间有农谚:“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节到小雪天降雪,农人此刻不能歇”、“小雪收葱,不收就空,萝卜白菜,收藏窖中”、也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瑞雪兆丰年”等。

大  雪

凤翔民间“大雪”节令,通常在每年的12月7日至8日,其时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至此而雪盛也。”其意为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

古代将大雪节气分为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挺”为兰草一种,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凤翔民间有“瑞雪兆丰年”的谶语,是说严冬积雪覆盖大地,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供农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即有“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

凤翔民间大雪节气还有“进补”的习俗,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此时宜温补助阳、补肾养阴益精,也可常喝姜枣汤抗寒。所涉及的农谚有“大雪不冻倒春风”、“大雪不寒来年旱”、“大雪大雪,来年两不缺”、“大雪纷纷兆丰收”等。

冬  至

“冬至”是凤翔民间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令,更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民间传说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就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令中最早制定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凤翔民间在这一天有“吃饺子”的习俗,谚语有“冬至到,吃水饺”。另传,东汉时有位医圣,名叫张仲景,他曾任长沙太守,为官期间,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耳朵却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枣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来纪念医圣张仲景。

据考:冬至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中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时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庆贺仪式,称“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唐宋时,冬至节也是祭祀天地的日子,皇帝在这天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一如年节。在明、清时代,俗称学生过年。是日私塾放假一天,学生为老师置备御寒取暖(棉鞋、炭火费)物资。并祀孔子,公宴先师。此俗至民国初年即废。

此外,凤翔民间还流传“九九消寒图,又称“雅图”。就是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每天根据天气实际情况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朵梅花。元朝杨允孚在《滦京杂咏》中记载:“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徧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最雅致的“九九消寒图”是作九体对联,每联九字,每字九划,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如上联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对以“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称为“九九消寒迎春联”。不管哪种消寒图,旨在消磨时日、娱乐身心的目的,也简单记录了气象变化。据说民间有经验的老人能根据消寒图推测出这一年雨水多寡和丰歉的情况。与此同时,凤翔民间还流传着“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七九河冻开,八九雁儿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小  寒

小寒是凤翔民间第二十三个节令,一般在每年公历1 月5日至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度,其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昊。”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据考,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徙,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此时民间到处可见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第三候“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小寒的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隆冬“三九”也基本上处于本节之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说。凤翔民间农谚有“小寒大寒,冻成冰团”、“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惊蛰暖”、“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小寒不寒,清明泥潭”、“腊月三场白,来年收小麦”、“九里雪水化一丈,打的麦子无处放”等。

其次,凤翔民间人在小寒季节里,有一套地域特色的体育锻炼方式,如跳绳、踢毽子、滚铁环、斗鸡(盘起一脚,一脚独立,相互对斗)、挤油渣渣(靠着墙壁互相挤),如遇到下雪,则更是欢呼雀跃,打雪仗、堆雪人,很快就会全身暖和,血脉通畅。民谚有“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说明锻炼的重要性。从饮食方面偏重于暖性食物,如狗、羊肉,还推出“当归生姜羊肉汤”等。

大  寒

大寒是凤翔民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令。一般在每年的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度时为大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行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为大寒。”这时寒潮频繁,凤翔川原地区进入一年中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冻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据考,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里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在河上溜冰。此外,大寒出现的花讯风候为“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亦可判断大寒的重要标志

凤翔民间还以大寒气候的变化预测来年雨水及粮食丰歉情况,便于安排农事。如“大寒不寒,人马不安”、“大寒白雪定丰年”、“大寒无风伏干旱”等。

凤翔民间还时常将大寒节气与岁末时间重合,在大寒节气里,除干农活顺应节气外,还要为过年奔波,如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礼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过年。

民间人在大寒节气还注重养生“藏”,一般做到保持精神安静,把“神”藏于内,不暴露于外。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做到保暖,早晚少出门。在饮食方面以温补为主,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多喝白开水,以健康饱满的体魄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

腊  八

凤翔民间将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日,俗称“腊八”。这一天,民间家家户户吃“腊八粥”。据传说,腊八是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后来东汉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步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到了明清,其节俗主要是熬煮,品尝腊八粥,从此民间拉开春节的序幕。

据考,“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

凤翔民间吃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据说,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代,吃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人、宫女赐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在民间合家团聚一起食用腊八粥。腊八粥主要以小米为原料,一般将食剩的喂家禽家畜,谓能使其茁壮。如喂鸡时说:“给你吃点腊八饭,天天给我下个蛋。”喂猪时说:“给你喝点腊八汤,膘又肥来体又壮”。又涂抹树木,意谓树木根深叶茂,食果丰硕,此风至今犹存,此外,还取其“年年有余”的寓意。

祭  灶

祭灶(祭灶神),在每年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凤翔民间家家户户要烙“灶干粮”。这种小烧饼是用麦面作料,掺合着椒、盐、小茴香调和,擀成小圆饼,再用梳子在皮面上压印花纹,烙熟后既好看又中吃,它同锅盔一样干酥耐放,是出门上路的好吃货。这一天,灶爷要回娘家,所以人们献给它,实际上还是供自己吃或者赠送亲友。也有用玉米齑粉熬制的灶糖,供奉灶神,传说灶王爷吃了这种糖,粘糊了嘴,上天去便少说些东长西短。

很早以前,凤翔民间也有迷信较深的人家,为娃“光圆”,或因某事求神保佑,在灶君面前许了愿,所以这一天便杀鸡宰羊为灶爷还愿饯行。

灶王爷的传说

在凤翔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据传,月中嫦娥长得像白雪公主,灶中灶王长得像白马王子。中国传统有“男女授受不亲”,人们害怕男人拜月,女人祭灶,有男女之嫌。所以西府民间有些地方禁止女人祭灶。

对于灶王的来历,源远流长。据考:在中华民族诸神中,灶王的资历算是最老的。远在夏代,灶王爷已经是民间尊奉的一位大神。古籍《礼记》礼器篇孔颖达疏记载:“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篇亦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篇中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曰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历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皇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就诸神而言,灶王爷是千家万户敬仰的、最富有人性的神。关于灶王爷的由来,凤翔民间也流传着颇为有趣的故事。

(一)

在很久很久以前,凤翔西岭(今陈村镇西吴头)有一户人家姓张,兄弟二人,哥哥叫张德,是泥瓦匠,弟弟叫张才,是画师。张德最拿手的活儿是泥锅台,东家请,西家邀,都夸他是垒灶的高手。张才画的画,不论是神仙人物,还是花草禽兽,栩栩如生。日久天长,张才的画闻名遐迩,人们尊称“张画师”。张德盘锅台远近闻名,方圆几百里都尊他为“张灶王”。张灶王有个“怪癖气”,就是爱管闲事。他不论到谁家盘锅台,如遇到婆媳不和,就要劝说。如遇上媳妇不孝敬父母,他就说;“百善孝为先,你孝敬公婆,将来孩子也会孝敬你,这叫一报还一报。”直说得媳妇频频点头,笑逐颜开,对婆婆似亲娘。如遇上凶婆虐待儿媳,他就劝说:“当长辈要有个长辈的样子,要体贴晚辈的辛苦,小小不言,不要和晚辈争个你高我低。有话好好说,千万不要伤了和气。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一席话说得婆婆心服口服,从此待儿媳像亲闺女似的。因此,左邻右舍,谁家婆媳不和,或有了疑难事,都愿意找张灶王商量解决。

张灶王七十岁那年冬天,偶感风寒,卧床不起,不料腊月二十三日深夜寿终正寝。张灶王咽气后张家可乱套了。张灶王在世时,本是一家之主,家里的大事小事都由他管,大人小孩都听他的吩咐,现在张灶王离开了人世,,张才只会画画写诗,虽是花甲之人,对于管理家务,却一窍不通。这时张才的几房儿媳妇,吵吵嚷嚷闹着要分家。张才一筹莫展,无计可施,整日愁眉苦脸,度日如年。

突然有一天,张才终于想出了一个好点子。腊月二十三日,正是张灶王病故一周年的祭日。这天深夜,张才突然起床,在院子大声呼叫,他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当儿子、儿媳、孙男幼女来到院中,他就带着他们来到厨房里。儿孙们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在飘动着烛光中,张灶王和他已故妻子的美丽容貌若隐若现,全家人惊呆了。

张才这时才说:“今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大哥和大嫂成了神仙,玉皇大帝封大哥为“就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封大嫂为:“灶王奶奶。”你们平时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老爱幼,闹得居家不得安宁。大哥得知你们现在又闹着要分家,很是气恼,准备禀告玉皇大帝,今年三十除夕晚上,他要下界惩罚你们。”

儿孙们听了张才这番话,吓得毛骨悚然,惊恐万状,瑟瑟发抖,立即跪倒在地,连连向灶王爷磕头施礼,祈求灶王爷饶恕,再也不敢闹事。他们急忙取来平时张灶王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再一次烧香磕头,恳求灶王爷不要和小民一般见识。

自从张才家祭灶王之后,经常吵吵闹闹的叔伯兄弟、妯娌媳妇,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和睦相处,敬老爱幼,欢乐度日。这件事很快被乡里邻居得知,一传十,十传百,方圆百里的人都到张才家打探虚实。

其实,腊月二十三夜晚,灶壁上的灶王爷、灶王奶奶,都是画师预先绘制好的,他假借大哥显灵来吓唬儿孙们,万万没有想到此法如此灵验。所以,当乡邻们前来画师家打探情况时,他只好假戏真做,把事先画好的灶王爷像分送到左邻右舍。这样一来,灶王爷显灵的事很快传遍全县,家家户户的灶房里都贴上了灶王像。随着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送灶王升天,除夕夜迎灶王回家,祈求灶王爷保护全家平安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二)

另一美丽的传说:在远古的时候,凤翔民间有个人叫张生,娶妻郭丁香。郭丁香长得眉目清秀,貌若天仙,性情温顺,吃斋念佛,乐善好施,人人羡慕张生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夫妻二人感情深笃。郭丁香不但貌美,而且持家有方。她种棉、纺线、织布、种桑、养蚕、织锦,起五更睡半夜,风里来雨里去,省吃俭用,家业很快兴旺起来,成了远近闻名的富户。张生家中存粮大囤满小囤流,金银财宝不计其数,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幸福美满,人人羡慕。

谁知张家富裕后,张生忘本,贪图享乐,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更喜沾花惹草,喜新厌旧,不久以郭丁香不育为名,娶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媳妇李海棠。李海棠虽说人长得漂亮,可是为人奸诈,好吃懒做,过门不久,妒忌丁香,经常无事生非,闹得家里鸡犬不宁。后来海棠硬逼着张生把丁香休了。

郭丁香离开张家,来到荒郊野外,她口中念念有词“我的鸡跟我飞,我的狗跟我走。”于是家中鸡狗随之而来。接着她又念道“屋里粮食跟我走,金银财宝随我来”。于是,家中粮食、金银、财宝随之而来。从此郭丁香在这里安家落户,不久又重新过上了荣华富贵的日子。自从张生休了郭丁香,他和海棠无所事事,整日吃喝玩乐,不到两年光景,把千万贯家产全部卖光。张生和海棠走投无路,只得沿街乞讨。

在一个风雪交加、北风凛冽的日子,张生行乞来到一家门前,这时他已饿得行走困难,站立不稳。这家丫环红红看他实在可怜,就把他扶进厨房,拿来美味佳肴,让他饱饱地吃了一顿。张生听丫环不住口的夸赞她家女主人智慧善良,好善乐施,可惜命运不佳,直到现在还是孤苦伶仃一人。张生十分敬慕这位女主人,真想面谢这位贵夫人。

恰在这时,贵夫人来到院子里,丫环忙告诉张生说:“你看,我家夫人来了。”张生见了这位贵夫人,头戴金冠,身穿华丽衣衫,面目和善,忙叩头施礼,口中一连声地叫道:“大娘,谢谢你救命之恩!”

贵夫人听了,怒目喝道:“柳条子穿鱼,你瞎了双眼,见了贵妻喊大娘!”

这时张生抬头细看,站在面前的原来就是两年前自己抛弃的妻子郭丁香。他羞愧难言,无地自容,可是躲又无处躲,藏又无处藏,最后只好钻进灶膛里。郭丁香看见了,急忙跟了过去,来到灶房,急忙把他拉出来。可怜张生已活活烧死。善良的丁香看到此情此景,悲喜交加,痛不欲生。她厚葬张生后,抑郁寡欢,不久也离开了人世。

玉皇大帝得知此事后,考虑到郭丁香生前为人,封郭丁香为灶婆。又念及张生能知错认错,封张生为灶王,专管人间、天上传递消息。

自从张生当了灶王爷,每年除夕来到人间,收集各家的善事恶行,于腊月二十三这天向玉皇大帝汇报,据此玉皇大帝扬善惩恶,以保天下太平。

百姓得知张生当了灶王,想起他的生前为人,敬畏交加,担心他在玉皇大帝面前拨弄是非,于是在腊月二十三送灶之时,一边磕头施礼,一边唠叨:“灶王爷呀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并且向他嘴里塞糖,还在嘴里摸糖,希望他说话甜甜的,在玉皇大帝面前不要胡言乱语。

灶王爷深知民间疾苦,状告三尸神在人间为非作歹,并且告诫各家各户从腊月二十三日到除夕,大扫庭院,才使三尸神的阴谋没能得逞。

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在天上人间诸神中,唯有灶王爷最具人性,体贴民情。因此历来受到凤翔百姓的敬仰,每年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王,年年如此,乐此不疲。

扫  舍

扫舍就是扫尘。凤翔民间谚语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一般在祭灶后,正式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除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凤翔人称“扫舍”。按凤翔民间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之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理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厅堂院落,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据典籍记载,上古就有这些习惯。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就有春节扫舍的风俗。《清嘉录》卷十二记载:“腊将残,择宪书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这一习俗也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积累的在冬季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传统美德。

糊 窗 花

  凤翔民间人每到春节前,就把屋子院落打扫得干干净净,焕然一新。而最能显示迎接新春的标志,莫过于贴春联、糊花窗了。西府人对糊花窗很有讲究,一般先用白纸作底,贴上用彩色剪刻的窗花。这种窗花包罗万象,鸟兽虫鱼,果蔬花卉,人物故事等都被用小小的剪刀剪成千紫百态。贴时都是对偶式的,有的还在窗户四角贴上亮格(是一种图案型的剪纸,也叫烟格);有的还利用窗花的空隙,贴上如鱼缸、寿桃之类剪纸图案,镶上小块玻璃,光亮透明,十分好看;有的还在窗格的上端剪出两个大孔来,系上纸剪的立体喉咙,迎风飘荡,趣味盎然。窗花是妇女巧手的杰作,花窗则又是一幅农家喜庆的迎春图画。经过千百年来的流传,如今仍在西府乡村中,被大姑娘小媳妇当作一种珍爱的手艺和生活的点缀。现在,随着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变,这种习俗已经很少见到了,但剪纸作为一种民间工艺,仍然广为流传。

贴 春 联

凤翔民间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者也。”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记载“中国历史上第一幅春联”。后来随着造纸术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

春联在凤翔民间叫门对、春贴、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无论凤翔城镇还是乡村,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与请来的门神、灶神、土地神、仓神等一同贴出,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锣 鼓 吵 年

自古以来,凤翔民间人们过了腊八,,就开始用锣鼓吵年,这是凤翔民间人的一种娱乐形式。这种锣鼓乐器每个村都有好几副,乐谱也不一样。有的村敲“十三花”,有的村敲“十样锦”,还有“风搅雪”、“八大槌”、“兔儿刨窝”等。买办锣鼓的用费,大都在麦收后由承办人挨户进行集资,待到腊月便购置和补添这种乐器,并责成专人保管。这种锣鼓不光是过春节用,还用作迎神赛会、扭秧歌、舞龙灯、耍狮子时的仪仗。特别是耍社火,他们便集中好多锣鼓,在社火队的前后,用劲地敲打,奏乐助兴。

解放后,随着陕北秧歌的兴起,这种锣鼓慢慢地都以敲“八大槌”为主,很多过去的老花样已为年轻人所遗弃了。后来,公社化时期这种民间鼓乐大多为官办了,花钱由生产队开支,敲打由生产队组织。过去那种锣鼓“吵年”、“迎春”、“赛鼓”等活动被淡化。农村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农民吃饱了饭,手头有了钱,身上有了劲,击鼓迎春的娱乐活动,在凤翔民间乡村又活跃起来了。

放 爆 竹

凤翔民间过年,从腊月三十贴出春联后,就依次燃放爆竹,并以此在大年除夕之夜、大年初一、初三、初五(也称破五)、十五必放爆竹。以营造喜庆热闹的气氛。这也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婚嫁、建房、开业

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

守  岁

据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中记载:“除夜祭竣事,才动聚饮祝颂而散,谓之‘分岁’,整夜不眠,以待天明,谓之‘守岁’。”凤翔民间对守岁寄予了更美的愿望:守冬夜长命,守岁更长命。苏东坡在《守夜诗》中写道:“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将民间儿童守岁的情景描写得淋漓尽致。

守岁其实是凤翔民间人珍惜光阴、感叹时光如梭的一种外在表现。守岁的“守”字,既有对即将逝去的岁月留恋,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满怀希望。在这个“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时间,人们一般通宵不眠,互相鼓励,祝贺来年有个好的开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