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二战后期的重型坦克(二战苏联的球形坦克)

看过电影超级战舰的朋友,一定对电影中外星战舰发射的球形坦克印象深刻。这种坦克速度奇快,不仅能在战场快速机动,更重要的是它无坚不摧,靠着动能就能将钢筋混凝土桥梁撞毁。

虽然这种武器并非真实存在,只是电影想象出来的东西。但球形坦克这个概念却并非是科幻创造,早在二战时期,苏联就制造过球形坦克,而且这种坦克还真的上过战场。那么苏联的球形坦克到底是什么样的?它的威力又如何呢?最终为什么苏联军方将其放弃?

苏联二战后期的重型坦克(二战苏联的球形坦克)(1)

一、苏联二战黑科技结晶

在很多军迷心中,一说起二战黑科技,首先想到的就是纳粹德国。毕竟纳粹德国在二战末期,造出了诸如“纳粹钟”这样的奇怪武器。还有V2飞弹和Me-262战斗机这种跨时代武器,最终成为人类战争进入新时代的明灯。也得益于纳粹的脑洞大开,才有今天如此多现代化装备。

相比德国,其他国家似乎在黑科技方面着墨不多。尤其苏联似乎更多是吃现成的,然而这些印象都是对苏联的误解,实际上在二战期间,苏联军方也研发出不少黑科技武器装备,球形坦克就是其中最靓的仔,也是苏联军方曾经最看重的一款超级武器。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战争初期苏军虽然节节败退,但装备的T-34坦克却成为德军装甲部队噩梦。德军为了改变战场上坦克劣势,在1943年初造出了虎式坦克和长身管四号坦克。这些新式坦克性能比T-34高出不少,也是从这时起,苏联坦克开始处于下风。

同样是为了改变不利现状,苏联军方也在积极研发新式坦克。除了斯大林系列和换装85毫米火炮的T-34外,两款球形坦克似乎也是抵消德军坦克质量优势的最优解。这两款坦克,就是SHT-1A和SHT-2T,两款球形坦克虽然是基础版和升级版的关系,但两款坦克却几乎同时服役。因此也可以将其看做两个不同个体。

苏联二战后期的重型坦克(二战苏联的球形坦克)(2)

对于这两款球形坦克,无论以今天眼光还是当时,它们都是脑洞大开的艺术品。即便是和纳粹德国的E-100、鼠式超重型坦克相比,这两款坦克在复杂程度,以及性能上也不落下风。甚至在某些方面,它们要比两个百吨钢铁巨兽还要出色。

首先就外观来说,两款球形坦克都由两块半球形状钢铁壳拼接组成,半球相接位置有两条履带保证球形坦克移动。从这点来看它的行走机构和普通坦克没有任何区别,但半球形外壳的避弹效果却比倾斜装甲更好。这也是球形坦克装甲不用很厚,也能在炮弹纷飞战场生存下来的关键。

也是因为装甲不用做得很厚,加之整体体积比较小,苏联的球形坦克战斗全重不过35吨,在当时和德军中型坦克差不多。更轻的重量和良好的行走外形,使得这款坦克最大时速可达90公里/小时!即便是履带被炸断,它也能靠着翻滚继续前进!这放在今天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也是因为速度快,苏联的球形坦克只装备两门76毫米坦克炮。即便无法在1000米距离击穿虎式坦克正面装甲,因为它速度快,可以迅速迂回到虎式坦克侧面近距离发起攻击。面对这种高速狂奔的怪物,德军装甲兵很难及时做出反应还击。

苏联二战后期的重型坦克(二战苏联的球形坦克)(3)

在当时苏联军工专家看来,球形坦克一旦出现在战场上,哪怕只有几辆也足以改变战局!不过想象总是好的,看似强大的苏联球形坦克,在造出样车测试后,却暴露出一堆问题。

二、球形坦克的缺陷,至今也无法解决

关于球形坦克的缺陷,主要有三条,第一就是火炮精度太差、第二机动性好操控困难,第三制造成本高,难度大。

首先是火炮精度差,二战时期苏联坦克火控系统本身就比较落后。即便是T-34这样综合性能优秀的苏联坦克,在火控方面也差德军坦克很远。而球形坦克虽然有良好防护,但因为高速前进的不稳定,所以它的火炮射击精度很差。

当时曾做过射击实验,苏联球形坦克高速运动时,连200米外坦克模型都打不中。剧烈的晃动甚至让炮手昏厥,连站都站不住更别说打仗了。

其次是操控困难,也是因为外观是球形缘故。这款坦克操控极其困难,飞奔时重心会朝两侧偏。左右摇摆让驾驶员驾驶它要集中200%精神,但即便如此,在测试中,球形坦克还是经常会侧翻,即便在底部加装陀螺仪也无济于事。所以即便这款坦克时速可达90公里,实战中也只能以很慢速度前进才能确保安全。

苏联二战后期的重型坦克(二战苏联的球形坦克)(4)

虽然球形坦克有操控和火控方面缺陷,但苏联军方还是没有放弃它,直到这款坦克要量产时,苏联军方才发现这款坦克制造太过困难,球形钢制造本身就很复杂,一不小心就会报废,为了量产球形坦克,还需要额外制造一条加工线。

如果是现代或者和平年代,似乎这不是问题。但1943年正是苏德战争关键时期,苏军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制造T-34,转而去制造球形坦克生产线。所以最终苏联军方不得不放弃这款超级武器,而样车也被放入博物馆供人参观。

三、超级武器命运多舛

通过球形坦克项目失败,很多人想必都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越是脑洞大开的武器,成功的概率越低。就比如纳粹德国的鼠式坦克,还有苏联的球形坦克。它们失败并非都是设想不合时宜,如果两种武器放在今天科技水平,想必都能制造出来。

超级武器之所以很难成功,更多因为它们制造者只考虑单一武器性能,而忽略了武器在战争中的运用。一款武器只有在战场上发挥威力,它才算是真正超级武器。而要想在战场发挥威力,武器就要满足几个前提,也就是制造成本低、威力大、维护保养容易和操作简单。这样武器才能量产,才能在战争舞台逗留更长时间,发挥更大作用。

苏联二战后期的重型坦克(二战苏联的球形坦克)(5)

如果以这个标准来看,苏联的T-34中型坦克,纳粹德国的四号坦克、以及美军的谢尔曼或许才是真正的超级武器。毕竟它们的产量都在万台以上,也贯穿战争始终。对使用国来说,这三款坦克才是士兵真正的好伙伴,好伴侣。相比较那些还在图纸、测试场的武器,它们才是真正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文/斜杠青年

参考资料:

1、《红色帝国之殇—记不幸夭折的前苏联超级武器》,李晓东

2、《苏联的二战超级武器》,知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