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简单的家常便饭(永远忘不了母亲做的那碗羊肉黄米稠饭)

记得那年冬天,老二两口子去了青海女儿工作的地方,说是转转看看,来去估莫着最少也得个十天半月的。故,兄弟打电话让我来老家陪陪母亲,照料一下他的家务。次日,我便从金昌来到民勤,来到了老二的家,也是母亲当时的住处。

到家后,除了照看家务,给猪娃羊羔丢把草,饮水喂料,亦便是我和母亲的一日三餐。说起咱母子俩的饭食,倒也简单。早起米稠饭,晚夕肉饺子,或是拉面或是揪面,三天两晚的吃一顿母亲和我同做的碱面三套餐,虽做法不同,但母亲饭菜的那个味儿是不变的。特别是她老人家做的黄米肉稠饭,更有一番独特的风味,我特别喜欢一一

鸡猪牛羊五谷丰,

海参尤鱼不奇新;

吾自独钟娘亲饭,

佛高母寿家业兴。

陕西简单的家常便饭(永远忘不了母亲做的那碗羊肉黄米稠饭)(1)

记得小时候,受生活条件之所限,一般农家之饭食也就莫过于四种,早上畛(zheng)子糊糊,晚上米面清汤饭;或是早上米稠饭,晚上便是畛子面条罢了。偶有舅舅上门或是特殊亲戚人等来家,一碗木梳辫酸准面,面条上放几粒油炸的葱花,便是最好最香的饭食了。当然此几种饭食中,妈妈最常做而我最爱吃的莫过于羊油(肉)米稠饭了。

当然,随着社会的变迁,生活条件的不断变化,米稠饭的花样儿也在不断的改进和提高、更新。儿时,米稠饭的佐料主要是黄米下在清水里煮沸,入几块洋芋蛋蛋或是蔓茎疙瘩,待米烂饭稠时,搅半碗醋糟,撒两撮面粉搅勻即可。开吃时,饭面上抹点醋搅的辣面子,再配以自家淹制的萝卜、白菜、蔓茎、茄莲疙瘩之类就可以了。

到了少年时代,羊油中略夹点肉粒,醋糟变成了自家酿造的食醋,醋搅辣面子变成了油泼辣子,这就更增加了我的食欲。有时饭食中的一片小肉粒或是小骨头,吃着吃着,拨在碗边,留在最后,含在嘴里,不知要嚼含到什么时候,真是食之无肉,唢嚼之更有余香。

到了青年时期,母亲的一碗羊肉米稠饭,更能让人去寒暖胃,润心润肺,隔三差五的来一顿,不可不吃。

参加工作后,生活条件好了,在家呆的时间也少了,饭食的品种却更多了,吃香的,喝辣的,但每次回家,母亲的羊肉米稠饭却每每不可或缺,当然母亲做米稠饭的手艺也在随着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看着老人家做米稠饭的工序过程,偶尔也帮母亲下料,或算是一种享受。 黄米,土豆,炒好的羊肉丁,藓葱,香菜、盐,醋,酱油,姜茉,还有专吃羊肉用的调和。一个半大不小的土豆切成麻将块状,将新鲜羊肉,切成碎丁,锅里放少许清油,油滚八分热后,再放少许羊油炒制,放肉丁,待肉变色后加入姜茉、羊肉专用调和,酱油,炒到肉粒十之八九,色泽金黄,即可加水下米。( 黄米根据吃饭人数的多少洗净待用,一般普通碗八分满的黄米可以做出四碗黄米稠饭来)下米后,大火烧开,待米水煮开后转入中火。然后放入切好的土豆。稍滚后调入适量的盐,中小火煮到土豆软烂。表面看煮到黄米体积明显变大,米粒开花,拿勺子撇去多余的汤水,(这汤可以先喝掉,味道很不错的) 待汤水撇的差不多了,使其呈现出比较浓稠之状。水分太多成了米糊糊,水分太少成了干饭,还会粘锅。 此时转小火,且不需要搅动。待饭出锅前,在饭面上撒上面粉, 调入多半勺的香醋、少许酱油用勺子慢慢搅动,不要太靠近锅的边缘和底部,只在中间部分搅拌数下即可,用勺子顺时针画圈碾碎、按压米粒和土豆块,让饭更加黏稠、松软。然后加入香菜味精等,搅拌均匀,关火即可。这时 乘热出锅盛入碗中,各人根据自己的口味抹上油泼辣子,口感就特别丰厚,若再下点自家淹制的泡菜、沙葱之类,那就再好不过了。

陕西简单的家常便饭(永远忘不了母亲做的那碗羊肉黄米稠饭)(2)

直到现今,每每回家看母亲,老人家做的油泼辣子羊肉米稠饭是非要吃的。一顿饭食,一份记忆,吃着吃着,心里倒觉得舒坦、解馋。改革前后两重天,如今的中国变化太大了,国之强盛,民之福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