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盐水和稀硫酸反应变黑(传泡泡水含烧碱致女孩全身溃烂)

“泡泡水是不是千万碰不得了?”日前,市民王女士求助于商报实验室,称微信上看到一则帖子:“扩散千万别给孩子玩这个,一沾上身全身蜕皮,太可怕了”文中称,一烟台女娃娃玩泡泡水时不小心沾到脸上,导致全身蜕皮,嘴角溃烂,并称泡泡水中含有烧碱,刺激皮肤究其原因,是因为泡泡水中含有烧碱,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碱性盐水和稀硫酸反应变黑?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碱性盐水和稀硫酸反应变黑(传泡泡水含烧碱致女孩全身溃烂)

碱性盐水和稀硫酸反应变黑

“泡泡水是不是千万碰不得了?”日前,市民王女士求助于商报实验室,称微信上看到一则帖子:“扩散!千万别给孩子玩这个,一沾上身全身蜕皮,太可怕了!”文中称,一烟台女娃娃玩泡泡水时不小心沾到脸上,导致全身蜕皮,嘴角溃烂,并称泡泡水中含有烧碱,刺激皮肤。究其原因,是因为泡泡水中含有烧碱。

对此,王女士半信半疑。吹泡泡,是不少人童年的回忆,到现在也是小朋友们喜爱的玩具之一。这则广为流传的网络消息,却让梦幻的泡泡水披上了一层吓人的气息。真相当真如此?昨日,成都商报记者展开了实验,市场上随机购买的8种泡泡水,将测试发现pH值均为中性,倒是肥皂和洗衣粉水,检测出碱性。

热传

“千万别玩泡泡水,一沾上全身蜕皮!”

最近,微信朋友圈中一则关于泡泡水的消息被广泛传播,这则消息带有耸人听闻的标题——《扩散!千万别给孩子玩这个,一沾上身全身蜕皮,太可怕了!》

这则消息称,今年9月,家住山东省烟台市的4岁女孩明明(化名)在玩耍泡泡水时,不慎将泡泡水洒在了脸上。第二天,明明全身就开始蜕皮,嘴巴也开始溃烂肿胀,“她嘴角烂得张不开嘴,身上开始爆皮,全身都是,咯吱窝开始逐步发展到脚和手”。事后,医生诊断为接触性皮炎。

“好恐怖,太凶残了!”“好险恶呀。孩子的爸妈要注意啦!”“泡泡水也得海淘的节奏?”好可怕,一切无视小孩健康的无良商家都该严惩!”网友的评论中,一边倒地对这则消息深信不疑。一时间,泡泡水似乎真的变得充满恐怖色彩。不过,真相当真如此吗?

调查

偏碱性=含有烧碱?

成都商报记者调查发现,这则消息的源头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日前的一则报道。电视新闻在采访女孩家人后,走访了当地玩具批发店时见到了这类泡泡水,并对在市场上购买的3种泡泡水,进行了检测。电视新闻中,配合央视记者进行实验的安徽某中学老师用pH试纸对泡泡水进行了检测,得出的结论是其中一瓶呈中性,另外两瓶呈碱性。而在央视的新闻中,这一结论随后被称为3种泡泡水都含有“烧碱”。

对此,石室中学高二化学组组长任德怀分析,通过这个测试我们能测出酸碱性的强弱,但无法确定溶液成分。而且,如果碱性弱的话,无论是烧碱还是其他种类的碱是没有太大的关系的。

他介绍,烧碱是制造肥皂的一种原料,就算肥皂水测出来的pH值呈碱性,但是它的值度并不会造成伤害。“这种程度的碱性,即使沾到皮肤也没有太大问题,只是如果长期接触皮肤,才会产生有痛感或者瘙痒或者灼伤的感觉。而且,肥皂等清洁用品同时具有杀菌的作用。

实验

随机购买8种泡泡水 pH值均是中性

那么,泡泡水的是否真的可能烧伤皮肤呢?成都商报记者近日走访了市内各大旅游点和玩具批发市场。在这些地方销售的泡泡水,外包装上确实大多没有标注商品名、生产厂家等,一些产品甚至只有英文说明。

10月24日下午,记者在石室中学高二化学组组长任德怀和刘春悦两位老师的帮助下,完成关于泡泡水的是否含有烧碱的检测试验。我们从市面上购买了8种不同种类和价钱的泡泡水,还准备了肥皂、洗衣粉和洗洁精这些用来制作泡泡水的用品。

pH是水溶液种酸碱度的一种表示方法,当pH=7时溶液呈中性;pH>7时溶液呈碱性;pH<7时溶液呈酸性。通过pH试纸的检测,我们发现8种泡泡水的pH值均在7左右,呈中性。

与之相对的是,洗洁精的饱和溶液测试值也是pH7左右,但是洗衣粉和肥皂的饱和溶液达到pH值9~10左右,呈明显的碱性,其腐蚀性高于受测的泡泡水。

任德怀表示,像洗衣粉和肥皂的碱性大于泡泡水,而我们又在经常接触这类洗剂,也并没有太大的伤害。除非在这类的洗液中,浸泡3小时左右,那可能皮肤会一定的反映,像平常我们长时间将手浸泡可能会起皮,而加入这些洗剂的水所起的作用就是加速爆皮等伤害,在一种可能性是,如果皮肤上有伤口,则会有疼痛灼烧感。但其他情况要想有很强烈的过敏还是很难的。

分析

沾泡泡水全身蜕皮?有可能是个例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医生程孝顶介绍,99%的接触性皮炎表现出来的都是局部皮肤的红肿、瘙痒、水疱等症状,只有少数人会出现全身症状。微信中所提到的女孩,嘴巴溃烂、肿胀,全身蜕皮,有可能是因为她自身处于极度过敏的体质,或对泡泡水中所含的某种物质高度敏感,才会导致一系列的症状,“可能属于个例。”

此外,程孝顶称,实际上皮肤过敏与酸碱度的关系不是很大,而是对物质其中的某一种成分存在过敏。不过一般来说,过酸或者过碱的物质对皮肤都有一定的刺激性,因而大多数洗发水、沐浴露、洗洁精等洗涤产品,在PH值上都有相应的标准。他介绍,医院曾开展一项过敏源检测,在几千名接受接触的人中,仅有1至2名对洗涤品有过敏情况,“而且是理论上的过敏,设备检测的结果,在实际中,有可能仅仅是洗碗或者洗衣服后出现轻微的红肿,自己都觉察不到。”

不过,医生也提醒,鉴于市场上存在不少三无产品,无法排除是否有些产品中含有刺激性成分,因而家长应该注意,让孩童在玩泡泡水时不要接触到皮肤,尤其是眼睛,更不要误饮。

延伸

玩具中的危险

毛绒玩具让孩子过敏

6岁孩子丁丁,自从喜欢玩上毛绒沙滩狗后,晚上也要抱着狗才肯睡觉。一段时间后,家长发现,丁丁老是说自己的嗓子痒,并伴有咳嗽。家长觉得有些奇怪,就带丁丁到医院检查,结果被告知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回去一查,才发现每晚丁丁抱着睡觉的沙滩狗内的填充物竟是黑心棉,这就是罪魁祸首。

吞食零件造成窒息

特定年龄段的儿童,认识事物的方式之一就是放进嘴里,例如,哨子、玩具零件、积木等,都容易被孩子吸入呼吸道,造成窒息。

根据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2011年的数据统计,2011年,成都市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死因排位,排在第二位的是意外窒息,仅次于早产和低体重。

噪声伤害孩子听力

瑞典一家科研机构在一份报告中说,尽管目前还不能准确地测出婴儿、幼儿对声音的灵敏度,但有证据表明,孩子们对声音的感应要比成年人灵敏。如果儿童玩具发出很大声响,可能会给婴儿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有些幼儿玩的冲锋枪、大炮、坦克车等玩具,在10厘米之内,噪声会达到80分贝以上,如果噪声经常达到80分贝,儿童会产生头痛、头昏、耳鸣、情绪紧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积木让孩子得了多动症

一位7岁女孩,在家长陪同下走进医院,家长怀疑她得了多动症。经血液化验,该女孩血铅较高。寻找原因,家长说她喜欢玩金属玩具、彩色积木、塑料玩具和有图案的气球等,医生分析,因为玩具油漆中一般都含有铅,孩子经常接触玩具,也不洗手,很容易造成长期性的铅中毒。医生建议,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洗手,避免铅的摄入。

成都商报记者 张漫 桑田 实习生 王懿娜 王贞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