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福建地道美食打call(本地人的心头爱)

福建的美食有很多,提到福建美食,很多人会想到海鲜、鱼丸、沙县小吃、各式甜品等。每个地方都有一些怪菜,本地人的心头爱,外地人不敢轻易尝试的美食,福建有哪些呢?

1.土笋冻

这道菜绝只有当地人才会懂,可能很多人见都没见过。单从名字来看,很多人会理解为某种笋,其实土笋是一种生长在沿海滩涂的虫子,还没处理前它长得像蚯蚓。

有人说“没吃过土笋冻的厦门之行,是不完整的”,生长在沙里的土笋,天生的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可祛火气、清凉解热,味道会有些腥气。

当地人觉得吃起来嘎嘣脆,贼香,但是不少外地人表示,下不去嘴,或者说压根不敢看。

为福建地道美食打call(本地人的心头爱)(1)

2.漳州鸡仔胎

鸡仔胎为福建漳州的特产,它是正在孵化但是未孵化完全的鸡蛋,漳州人普遍认为鸡仔胎里面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蛋白质,每到秋凉之时,他们便会吃鸡仔胎来滋补身子。制作时要先烧熟半锅盐,然后放入毛鸡蛋直至焖熟。

3.宁化田鼠干

宁化田鼠干,又名老鼠干,属于闽西八大干菜之一,被当作滋补野味。

制成老鼠干须选用野生田鼠或者竹鼠,立冬后为捕鼠的旺季。处理过的鼠用谷壳或米糠熏烤制。田鼠干吃的时候,多为炒和焗,将熏制的田鼠干切块,放上花椒和干辣椒一顿爆炒。口感上,有人觉得它介于乳鸽和牛肉干之间,也有点像野兔肉。

为福建地道美食打call(本地人的心头爱)(2)

“闽西八大干”中还有比较新奇的,武平猪胆肝。武平猪胆肝,选择新鲜呈深褐色的“糯米猪肝”,摘除猪胆,整个浸泡在一定浓度的食盐水中,加上适当的五香粉、高粱酒、八角茴香等配料,待胆汁渗透肝脏之后,捞起吊晒,吃时,只要将它蒸熟。

4.泡血蚶

血蚶,又名血蛤,学名“泥蚶”,因分泌液为红色宛如血液而得名。血蚶个头小,与一元硬币差不多,味道极鲜美。懂得吃的人,都会用生腌、灼烫等方法,半生不熟的血蚶才会鲜嫩多汁。

泡血蚶,即将血蚶的外壳清洗干净,然后倒进烧滚的清水中烫10秒钟左右,捞起即可。正因加热时间短暂,所以叫“泡”而不叫“煮”。因为披着鲜红的“外衣”,泡血蚶给外地食客一种“茹毛饮血”的视觉冲击,其实这种贝类肉质脆嫩,并无多大腥气。

为福建地道美食打call(本地人的心头爱)(3)

5.醉泥螺

醉泥螺,泥螺又称黄泥螺,是海滩中的一种小螺,通常会做成“醉泥螺”,生腌醉成。口感奇特,刚入口时,满口的咸腥味直冲舌根和鼻腔,又带着微甜的脆脆的口感。

特别的食物,爱的人是爱惨了它,不爱的人丁点不沾。

为福建地道美食打call(本地人的心头爱)(4)

6.福州蟛蜞酱

在福州,会攒无肉的小蟹制蟛蜞酱,它是福州人的“老干妈”,福州人喜欢拿它来配粥饭,更喜欢用它来炒,。

蟛蜞形似小螃蟹,用清水养净,除去尾部,加上黄酒、红糟、味精、糖等辅料,用石磨碾成酱,加入适量食盐,就成为福州特色佐料。酱料呈暗红色,初看有些劝退人,但闻着咸鲜十足,还带有一丝酒香,别有一番风味。

为福建地道美食打call(本地人的心头爱)(5)

7.海蜈蚣

在莆田、福鼎等少数地方会吃海蜈蚣,在福鼎海蜈蚣炒咸菜是地方名菜,在莆田,一些地方端午节吃的炒面里会放海蜈蚣。春夏之季是吃海蜈蚣的好时节,此时海蜈蚣肉质细腻软绵,还能吃出海鲜特有的甜。但是,很多人第一眼看着还是觉得可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