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法律明白人开展法律宣传(昆山法律明白人)

近年来,昆山市出现了这样一支队伍,他们是村(居)民邻家的阿叔阿婶阿哥阿姐,他们懂法律知政策,进村入户宣传法律法规,化解邻里矛盾纠纷,参与社会治理,将法律的春风吹拂到更多人的心底,他们就是活跃在昆山大街小巷、田间地头的“法律明白人”。

培养“法律明白人”是全国“八五”普法规划专项工作之一,昆山市法宣办、司法局紧跟部署,大力开展村(社区)“法律明白人”培育工程,通过精心筛选、搭建平台、系统培训等,培育出一大批接地气、聚人气的基层依法治理“生力军”,以法治惠民生,为基层依法治理夯基垒石。

坐地诊案

活跃于田间地头的“说法人”

“小杨啊,这是阿姨自家的房屋,为什么不能这样建呢?”张浦镇林庄村管家厍自然村里,村民管阿姨拉着网格员兼任“法律明白人”的杨宏誉,让他评评理。

原来,管阿姨自儿女外出工作后,将自己两层的小楼收拾了出来,用木板隔出了15个房间用于出租,没到半年就被村委告知不符合规定,并要求她限期内拆除。

面对管阿姨的不解,杨宏誉选择了“坐地说法”。“管阿姨,涉及到租房事务,是要遵守《苏州市出租房屋居住安全管理条例》的。”他拿出自己准备好的普法手册,耐心详细解释相关法律法规,并帮管阿姨分析她未来租房的前景和趋势,最终让管阿姨转变了态度,按规定整改为6个房间,还一次性将防烟雾口罩、报警哨、手电筒、灭火器消防四件套配齐了。

“在林庄村‘331’出租房规划改造整治行动中,我遇到了不少类似的情况,走访下来发现,虽然村民守法意识都很强,但出于对法律条文的不了解,容易产生误会。”杨宏誉说,这时候只要将“法”说明白了,问题就迎刃而解。

社区法律明白人开展法律宣传(昆山法律明白人)(1)

在昆山,像杨宏誉这样的“法律明白人”还有很多。自2020年昆山市开展“法律明白人”培育工作后,一个个“法律明白人”如同盏盏明灯,照亮了昆山基层法治地图。“法律明白人”其实是一支具有一定法律知识功底,能够承担基层法治宣传教育、依法化解矛盾纠纷、推进基层依法治理等基础性工作,活跃在群众身边并能为村(居)民提供多种服务的法律工作队伍,他们有感情纽带维系,更容易取得各方信任,发挥释法调解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昆山的“法律明白人”并不是孤军奋战,昆山市司法局鼓励支持“法律明白人”加入普法类社会组织或成立特色工作室,从而形成工作合力。例如杨宏誉就通过建立德法讲堂、乡贤议事会、德法文化阵地等载体,探索建立具有林庄特色的“德法共进”普法新模式。

据统计,近年来昆山市各类阵地已成功调解矛盾纠纷2460余件,接待来访群众14500余人次,有效满足了新形势下群众日益增长的法治需求。

双轮驱动

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开发区蓬南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石秋华的桌上常年放着一本民法典。自兼任“法律明白人”工作后,他不管多忙,每天都抽出时间来阅读和学习相关法律。

“法律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背后有情有义。‘法律明白人’所要做的,就是将这背后的情义与群众讲清楚、辩明白。”石秋华说,自从接手了这份工作后,普法便成为了他工作的底色,并成功帮助他协调和解决了许多矛盾纠纷。

这当中,不得不提的是四季阳光小区的物业问题,这是个一度让人觉得“头疼”的局面。四季阳光作为商业小区,共有38栋、1062户居民。物业频繁更换,导致对业主的服务跟不上,让很多居民产生了异议。加上四季阳光周边的蓬曦园是动迁小区,一年只要交付120元的卫生费用,对比之下居民更加不满。

“这种情况下,‘和稀泥’是缓和不了局面的,最后靠的都是它。” 石秋华拿出了《昆山市物业管理条例》,厚厚的书页上用各色荧光笔标注了相关条例,“开业主大会的时候,我也是拿着这本书,一条一条讲,解释商业小区和动迁小区的性质差别,居民看了相关法律文件表示理解,后续也自愿缴纳了全年的物业费用。”

经此一事,居民自治的热情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个是石主任和我们说的呢!民法典中规定了业主大会的章程,这项权利是由法律赋予的,但凡大家有什么地方不服气的,有争议的,都可以坐下来共同商讨,共同解决。”居民陈先生表示。

社区法律明白人开展法律宣传(昆山法律明白人)(2)

一直以来,昆山探索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社会突出矛盾,推动社会治理向前端扩展、向基层延伸,而“法律明白人”正是这条探索之路上的又一正解,他们将法律以最具有活力的形式带到居民身边,如同注入了一针强而有力的“催化剂”,推动基层治理有效、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目前,石秋华所在的“有理大家评”调解工作室,成员涵盖了“五老”乡贤、业委会代表、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等,调解联盟“大平台”初现雏形,变社区“九龙治水”为“一闸管水”,有效化解矛盾纠纷80余件,调解成功率达100%。

多元构成

精准匹配对象

提起张浦镇星金村的巾帼“法律明白人”胡晴,认识的村民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不已。乐观爱笑的她天然带着一种亲切感,总是能用热心、耐心和细心打开邻里的心门,赢得村民们的信任。

在昆山,“法律明白人”来源很广,从村干部、村妇联执委、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村民小组长、退役军人、“五老”等人员中选拔。胡晴便是以村妇联主任的身份被推选为“法律明白人”的。在她身上,这两种身份碰撞出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星金村的生活平静,乡风良好,这些年基本上没有遇到过家庭暴力或者是上升到法律层面的家庭纠纷。”胡晴说,但即使在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的大前提下,村妇联需要做的工作仍有很多。

前段时间,有一户家庭想要收养子女,前来咨询相关事宜。胡晴从《昆山市收养能力评估工作实施细则》着手科普,告诉夫妻二人,如果要成功办理手续,需从收养人婚姻状况、职业和经济状况、品德品行等八个方面进行完善和提升。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筹备和梳理,目前该家庭已经成功办理手续。

“作为村妇联干部,仅有帮助村民化解纠纷的热情是不够的,讲情之外,更应该说法。” 胡晴说,在“法律明白人”培训之前,她对一些法律规定吃不透;参加培训班学习后,很多法律疑问都有了答案。法官、律师和专家结合生动的案例授课,大大提升了村妇联干部懂法用法的能力和水平。

社区法律明白人开展法律宣传(昆山法律明白人)(3)

“法律明白人”阵线要铺开,就需要更好地将法律服务覆盖到民生群体,村妇联执委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她们会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到更多潜在的需要法律援助的人群,这道“关口”打通了,就能精准地将法治观念深入到社会的神经末梢,实现精准普法。

育“法律明白人”,做“法律明白事”。未来,昆山市将进一步探索方式方法,继续强化“法律明白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树典型,打造老百姓身边“行走的法律百科全书”,全力护航民生发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