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下一个故事(三国演义中那些妇孺皆知的典故)

《三国演义》不仅仅是一部小说,也是普通人了解三国这段历史最重要的途径。很多人说《三国演义》和正史差距太大,不能作为了解历史的工具,这种说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普通群众对正史的了解其实很少,他们所知道的历史大都来自于野史,也就是一代代的人口口相传下来的。

虽然《三国演义》无法作为研究历史的著作,但不妨碍它成为一部伟大的作品,它能成为四大名著之一一定有它的道理。

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下一个故事(三国演义中那些妇孺皆知的典故)(1)


人们对三国这段混乱不堪的历史感兴趣,大都是因为《三国演义》的缘故。《三国演义》中出现了很多妇孺皆知的历史典故,这些典故对一代人的成长和人生有很大的帮助,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很大的贡献。

今天要说的是《三国演义》中的第一个典故,刘关张桃园三结义。

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下一个故事(三国演义中那些妇孺皆知的典故)(2)


桃园三结义,又叫作“生死之交”,即“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表达的是情义大于生死。所以,在八拜之交中,“生死之交”是最让人熟知的。我们在很多电视剧中都能看到结义的场景,他们结义时讲的,就是当年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时说的。

小编在高中的时候,曾经也结义过,当时说的话也是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时说的,那份慷慨,那份纯粹,这辈子好像再也回不来了。

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下一个故事(三国演义中那些妇孺皆知的典故)(3)


刘备在未出道以前,干的是编织贩履的工作,属于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关羽是卖枣的,还是个再逃的杀人犯,张飞是个杀猪的,有点小资产。这三个人如果单独拿出来一个,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中,是很难有作为的,最多也就是苟且偷生,建功立业的事在这三个人相遇之前,谁都不敢想。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成功都有上天的安排,冥冥之中有些事情早就注定了。有些人终其一生也不会遇见,有些人却在一转身就是一生。

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下一个故事(三国演义中那些妇孺皆知的典故)(4)


刘关张的相遇属于偶然也是必然,三个人都是胸怀大志,想在拯救乱世于水火的人,但在黄巾起义之前,都是报国无门。黄巾军作乱是导致他们相遇的历史因素,也暴露了他们不甘平庸的心态。

正所谓大器晚成,所有的理想和抱负都不怕时间晚,只要初心不改,终究有一天会看到曙光的。

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下一个故事(三国演义中那些妇孺皆知的典故)(5)


招募义军的告示一出现在街头,这三个人就跑上去看了,他们都有从军报国的志向。刘备虽然是卖草鞋的,但从小就志向远大,游学四方,广结英雄,这就是他有野心的前兆。关羽视恶如仇,看不惯这世间的不公,张飞更是性如烈火,眼睛里容不下一粒沙子。这三个人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强大的团队,这样的团队不成功都难。

刘关张团队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团队,这三个人真正的,也是第一次做到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刘备一无所有的时候关羽和张飞跟着他打天下,刘备做了皇帝,也是对关羽和张飞大加封赏,五虎上将美名传,就是最好的褒奖。

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下一个故事(三国演义中那些妇孺皆知的典故)(6)


后来,关羽大意失荆州,张飞急于报仇命丧小人之手,刘备起举国之力为二人报仇,都彰显了情义大于一切,真正实现了当初结义时的诺言。

如今我们很难在社会中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人,真正的朋友也没有几个,像刘关张这样的情义就更可遇而不可求了。所以,如果你身边有一个真心待你,不求回报的朋友,请珍惜。

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下一个故事(三国演义中那些妇孺皆知的典故)(7)


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下一个故事(三国演义中那些妇孺皆知的典故)(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