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近体诗格律的形成(格律知识提高篇)

作者:诗道骏言

粘对混合式律体诗

粘对混合诗律体诗,是指诗联之间的组合方式,有时是粘的关系,有时又是对的关系,全篇各联之间有的粘、有的对,没有把同一种联际关系贯彻到底。由于绝句只有两联,联际关系要么是对要么是粘,不可能有粘对混合的情况,所以,粘对混合式律体诗限于律诗。

A.粘对混合式五言律诗的例子,如:

骆宾王的《秋雁》

联翩辞曲海,摇曳指江干。

阵去金河冷,书归玉塞寒。

带月凌空易,迷津逗浦难。

何当同顾影,刷羽泛清澜。

这首诗,首联和颔联、颈联和尾联之间是粘的关系,而颔联和颈联之间却是对的关系,全诗是以粘为主,以对为辅的格局。当然,也可以说颈联和颔联“失粘”了。

关于近体诗格律的形成(格律知识提高篇)(1)

B.粘对混合式七言律诗例子,如:

杜牧的《河湟》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这首诗,首联与颔联是对的关系,“失粘”了;颔联与颈联、颈联与尾联都是粘的关系。

再比如,白居易的七律《重过秘书房因题长句》

阁前上马思徘徊,第二房门手自开。

昔为白面书郎去,今作苍颜赞善来。

吏人不识多新补,松竹相亲是旧栽。

应有题墙名姓在,试将衫袖拂尘埃。

这首诗以对为主,首联与颔联、颔联与颈联都是对的关系,而颈联与尾联之间却是粘的关系。

关于近体诗格律的形成(格律知识提高篇)(2)

从上述诗例可见,近体诗诗联之间的关系有多种类型,并不是整齐划一的。当然,从数量上看,粘式绝句和律诗占绝对优势,但是对式绝句的数量也相当可观,粘对混合式的律诗也不在少数。学术界,一般把数量占绝对优势的粘式绝句和律诗分别叫做律体绝句、正体律诗。对式绝句(折腰体)以及一联之内有失对现象的绝句叫做拗体绝句,对式律诗叫拗体律诗;粘对混合式律诗叫作新体律诗。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绝句还有古体绝句一类。这样,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绝句和律诗的新的分类体系:

绝句:律绝(粘式近体)、拗绝(折腰体、含非律句的近体)、古绝(非近体诗)

律诗:正体律诗(粘式)、拗体律诗(存在非律句)、新体律诗(对式、粘对混合式)

关于近体诗格律的形成(格律知识提高篇)(3)

至此,我们可以明白,绝句不是律体绝句的专有名称,它包括古绝句,也包括近体诗绝句,近体诗绝句包括律体绝句和拗体绝句;律诗也不是正体律诗的专有名称,律诗包括三个小类。我们看到不完全符合格律规则的绝句和律诗时,切不可贸然断定“这不是绝句”“这不是律诗”,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这不是律绝”“这不是正体律诗”。因为,不完全符合格律规则的律诗还有可能是“拗体律诗”或“新体律诗”,不完全符合格律规则的绝句有可能是“拗绝”,甚至完全不符合格律规则的二韵诗还有可能是“古绝”呢。格律知识丰富而全面的人,绝不应该,也绝不会如此简单、粗暴和武断的。最后,给一实例,《唐诗别裁集》七绝卷第一首诗,如下图。

关于近体诗格律的形成(格律知识提高篇)(4)

扩展阅读:

1.骏言说诗:格律知识提高篇(7)近体诗的科学分类(上)

2.骏言说诗:格律知识提高篇(8)近体诗的科学分类(中)

3.你可以标注“律绝”和“正体律诗”,但无权禁止别人标“律、绝”

[玫瑰]要当格律通,莫做格律控!

​[心]关注“诗道骏言”,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