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改良版的咏春 这台深圳出品的舞剧咏春

想起咏春,大家的第一印象一定都是“手”,问手、摊手、伏手、傍手……在深圳,如果这一招一式,一步一拳被搬上舞台,又会向我们讲述怎样的武林故事呢?

2022年的最后一周,深圳原创舞剧《咏春》,用一场“戏中戏”,讲述了关于平凡人的英雄故事。

近日,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出品的舞剧《咏春》在深圳保利剧院拉开帷幕。当“咏春”精神与舞剧碰撞,将会产生怎样的独特魅力?首演之后,深圳卫视记者独家对话主创团队,讲述深圳原创舞剧背后的故事。

戏中“叶师父”远赴他乡,只为开咏春的一扇门;戏外跨越近半个世纪时空的片场里,剧组众人只为追寻心中那一束光。双线共同前行、共同交织、用咏春的精神核心引领电影人完成梦想。

叶问扮演者常宏基表示,重点在动作的碎和它的变化,可能一秒钟或几秒钟就要变化非常多的身位和方向。舞蹈跟武术的气息和发力方式完全不一样,所以需要不停地去琢磨,如何把武术和舞蹈做到更好的融合。

因“英雄”而来 落于“理想”

与深圳的城市故事形成共鸣

一招一式,高手如云,描摹每一个人心中的武林世界;台前幕后,邻里守望,点亮每一盏灯与心中难熄的梦;沙沙响云,故土难离,唤起每一位游子的悠长归思……

经过改良版的咏春 这台深圳出品的舞剧咏春(1)

这个故事因“英雄”而来,由“追光者”而展开,最终落在“理想”,似乎与深圳的城市故事也链接成一种共鸣。

大春扮演者冯浩然表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是为了武侠梦才来到深圳,而他本人则是为了舞蹈梦才来到深圳。“这其中是有关联的,我觉得这是最吸引我的地方。”

“这是我第一次来深圳,也是听说深圳要做一部剧,就是这部《咏春》,所以我才来到这里。” 永成扮演者许天慧表示。

许天慧认为,深圳敢于给年轻人机会,包容度也很高,自己也怀揣着抱负,逐步去触碰自己的梦想。希望等春天来临的时候,把这样一个拥有深圳精神的武林故事带给更多全国各地的观众。

融合非遗文化与岭南民俗

为深圳舞台剧开创新的表达

在舞蹈剧中呈现一个武侠世界,是一个开创性的表达。

《咏春》以其强大的主创团队和对双非遗“咏春拳”与“香云纱”的运用,在首场演出后,就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出圈”。链接传统与现代,融合国家级非遗与岭南民俗文化,《咏春》为深圳舞台剧挖掘了新的可能。

经过改良版的咏春 这台深圳出品的舞剧咏春(2)

在这个流畅的故事当中,两条线时而闭合,时而分开,最后融入到一起,是要表达中国功夫里最内核的东西——一种自强不息的、内心壮大的力量与武德。

总编导韩真表示,确切地说,舞剧《咏春》讲述的就是一个拍摄《咏春》电影片场中发生的故事。“所以当然是以叶问为精神核心,同时我们也讲述了电影片场的造梦人如何追逐光、靠近光,用光去雕刻、塑造英雄的身影,虽然希望自己站在光里,但是最终照亮别人的故事。”

经过改良版的咏春 这台深圳出品的舞剧咏春(3)

以大湾区为“圆点”

《咏春》将辐射30多座城市

作为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舞剧《咏春》融合了国家非遗与岭南民俗文化,力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形态表达。

在这场舞与武相遇的艺术盛宴中,观众除了可以深刻感受到“咏春”精神与舞剧碰撞的独特魅力之外,也将会被这部致敬平凡人的英雄故事所感动流泪。

经过改良版的咏春 这台深圳出品的舞剧咏春(4)

植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历程及人文风貌,明年,舞剧《咏春》将开启全国巡演,以大湾区为“圆点”,辐射30多座城市。

深圳歌剧舞剧院首席舞者、舞剧《咏春》导演、八卦掌掌门扮演者张娅姝表示,大湾区观众对叶问本身的故事,就非常有共情,同时大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很喜爱和追捧。

“我们这个剧能用如此新颖的戏剧构造方式来呈现,我觉得要得益于这个城市对创新的包容,同时创新也要扎根于我们的文化。可能每一个老百姓在街坊、平凡的人身上,都会找到一个情感的支撑点。”

经过改良版的咏春 这台深圳出品的舞剧咏春(5)

两个时代的共振,一段情与意的连接。《咏春》为每个人心中的武林世界,寄出的这份“英雄帖”,就等我们赴约入场。

记者 / 李添裔 王涛

图片来源 / 深圳歌剧舞剧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