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圆圆与徐峥的电视剧(敢让高圆圆绑架徐峥)

高圆圆与徐峥的电视剧(敢让高圆圆绑架徐峥)(1)

高圆圆绑架徐峥?

这是某部电影中的情节。你们的女神在片中忧郁、“阴狠”,一改温柔本色。

光让演员颠覆还不够,影片本身也要“离经叛道”。

故事曲折反复,倒叙、插叙随时出现,折磨你的大脑。

台词冗长,演员对着屏幕像背课文一样不停地自白。

这几天正是这部电影上映十周年纪念。

如此“奇怪”的作品,我们应该重新认识一下。

——《第三个人》。

高圆圆与徐峥的电视剧(敢让高圆圆绑架徐峥)(2)

高圆圆与徐峥的电视剧(敢让高圆圆绑架徐峥)(3)

1905电影网 点击观看《第三个人》

高圆圆与徐峥的电视剧(敢让高圆圆绑架徐峥)(4)

程耳

研究电影,不能对作者没有了解。

影片导演是程耳,76年生人,北电导演系毕业。

学生时期拍摄的短片《犯罪分子》至今被称为“北电史上最佳毕业作品”。

四十一岁的他目前创作了三部长片。除《第三个人》之外,2012年的《边境风云》叫好叫座,是当年的国产片亮点,而去年上映的《罗曼蒂克消亡史》则已经是顶级卡司的巨片。

他平均五年一部电影,并不高产,但每一部都是一次进阶。

高圆圆与徐峥的电视剧(敢让高圆圆绑架徐峥)(5)

程耳目前为止的三部长片作品

他的电影均有强烈的作者印记,观众可以在其中发现风格的延续。

所谓“言必称三”。履历上挂着三部作品的他,已经具备足够的样本以供研究。

我们今天就从源头说起,看看程耳到底是怎样的“不简单”。

高圆圆与徐峥的电视剧(敢让高圆圆绑架徐峥)(6)

作为一部处女作,《第三个人》可以说是相当大胆。

这种胆识直观地体现在叙事顺序上。

开场就是一段倒叙。

高圆圆拖着一具疑似“尸体”的东西在镜头中出现。

这给影片定下调子,神秘、紧张、诡异,总之让观众有了期待。

接下来,主要人物顺序出场。

高圆圆与徐峥的电视剧(敢让高圆圆绑架徐峥)(7)

徐峥饰演的“姐夫”

徐峥饰演的姐夫很疲惫,洗车时都能睡着,之后鬼使神差地撞倒了一位小女孩。

神奇的是,小姑娘全身都没有受伤,可却在检查中确诊得了脑瘤。脑瘤并非车祸所致,也就是说,没有这次意外,还发现不了女孩的病。

这让徐峥恍惚。他的小姨子肖可(高圆圆)得的是同样的病。

徐峥“反常地”要救小女孩,还利用职务之便,把自己的人身保险换成她的。

高圆圆与徐峥的电视剧(敢让高圆圆绑架徐峥)(8)

高圆圆饰演的“肖可”

高圆圆饰演的肖可一直被脑瘤困扰。

姐姐和姐夫照顾着她,但她还是觉得痛苦寂寞。

姐夫对她十分关心,她一厢情愿地对姐夫有了好感。不敢逾越雷池的她克制着自己,直到巧遇一位特别的男人。

那个男人成为她短暂的“伴侣”,两人似乎各自都找到了慰藉。

高圆圆与徐峥的电视剧(敢让高圆圆绑架徐峥)(9)

鄢颇饰演的“神秘男人”

鄢颇饰演的神秘男人本来准备寻死。他说自己活腻了。

与肖可的勾连让他暂时放下轻生的念头。

他不停地抽烟,“安详地”听肖可说话,很少回应。

肖可不知道他的底细,他也从未主动提及,两人就像老朋友一样静静地呆着。

高圆圆与徐峥的电视剧(敢让高圆圆绑架徐峥)(10)

一副相框成为剧情的转折点

然而,所有平稳都被一副相框打破了。

肖可姐妹俩小的时候,父母被人入室杀害,而这副相框正是当年案发时,家里丢失的物品。

一番曲折求证之后,所有怀疑都指向了一个人——她的姐夫。

高圆圆与徐峥的电视剧(敢让高圆圆绑架徐峥)(11)

徐峥被“闷棍”打翻瞬间

于是,趁姐姐出差,肖可把姐夫骗至家中,一记闷棍打昏,绑了起来。

从徐峥被绑开始,又是一波叙事“花招”。

高圆圆与徐峥的电视剧(敢让高圆圆绑架徐峥)(12)

徐峥拿药后顾虑重重

高圆圆“审问”徐峥的过程中,一共有三次插叙。

第一次,闪回的是徐峥替高圆圆拿药的段落。

徐峥在医生处获知高圆圆的病情,拿到她的药但并未给她。

高圆圆揪住此处不放,徐峥辩解。

高圆圆与徐峥的电视剧(敢让高圆圆绑架徐峥)(13)

高圆圆与“神秘男”见面

第二次是绑架之前,高圆圆与神秘男见面。

两人纠结于如何处置徐峥。

神秘男想要与高圆圆一起,高则坚持独自承担。

同时,神秘男也再次被问到,是否与血案有干系。而质问的结果再次对徐峥十分不利。

高圆圆与徐峥的电视剧(敢让高圆圆绑架徐峥)(14)

发现相框后,高圆圆若有所思

第三次则还原了肖可发现相框的现场。

她直接向神秘男询问其来源,神秘男的回答再次佐证徐峥就是凶手。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段插叙中还套着一个小的闪回,让叙事层次更加丰富。

高圆圆与徐峥的电视剧(敢让高圆圆绑架徐峥)(15)

高圆圆作势要打徐峥

这些插叙,一方面是悬疑片的必要手段。

导演需要用这种叙事上的不规则,去调动悬念,同时控制情节信息的释放。

另一方面,这也是一种风格的显现。

影片前半部虽然是线性叙事,但导演安排三个人物交叉出场,且刻意隐藏很多关键信息,这已经使观感趋于复杂。因此,后面的频繁闪回也是一种风格的延续。

导演需要将故事切碎,用这些碎片来带动观众,也保证全片的气氛趋于一致。

高圆圆与徐峥的电视剧(敢让高圆圆绑架徐峥)(16)

影片真相扑朔迷离

高圆圆对徐峥的“审讯”过后 ,又是三次插叙。

影片的叙事路线再次被打乱,给“谜底揭晓”的瞬间增加了很多铺陈。

在真相大白之时继续“混乱地”讲故事,让《第三个人》成为一部极具实验性且争议很大的影片。

很多人不接受这种形式,叱其为烂片,而也有不少拥趸绞尽脑汁解读片中内容,挖掘情节“密码”。

高圆圆与徐峥的电视剧(敢让高圆圆绑架徐峥)(17)

导演程耳(左)在《第三个人》片场

“烧脑”还是“垃圾”并不重要,甚至影片的结局也不重要。

徐峥到底是不是凶手?高圆圆的推断真的准确无误?那位神秘男人又是什么来头?

这些都不影响对程耳艺术风格的判断。能获得两极化的反馈,已经证明其叙事实验的价值。

高圆圆与徐峥的电视剧(敢让高圆圆绑架徐峥)(18)

程耳在《边境风云》片场给孙红雷讲戏

非线性叙事的特点,也延续到程耳后面的作品中。

接下来的《边境风云》是一次更“凶猛”的叙事实验。程耳采用了章回体的形式,将全片分为四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片中各章节的内容并非独立,反而是交叉混合。也就是说,每一章的顺序都不是线性的。影片的情节是依照每一章的主题组织而成,繁复错落,时间跨度长达十余年。

高圆圆与徐峥的电视剧(敢让高圆圆绑架徐峥)(19)

《边境风云》中的人物皆有丰富的内心戏

“不好好讲故事”,除了能带动观众的脑筋之外,更重要的是让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人物和人物背后的情感勾连上

在国产警匪片中做这种尝试的并不多,程耳的风格,对于大部分国内观众来说是新颖的。

因此,《边境风云》也获得了认可。

高圆圆与徐峥的电视剧(敢让高圆圆绑架徐峥)(20)

《罗曼蒂克消亡史》的豪华阵容

《罗曼蒂克消亡史》是《边境风云》的全方位升级版。

题材更宏大。讲的是民国时期上海滩乃至中国的纷争与变迁。制作更豪华。无论是工业水平还是演员阵容,均已达到业内顶级。

而叙事方面,其特点虽然没有《边境风云》那么“显眼”,但手段上的多元化还是一如既往。

高圆圆与徐峥的电视剧(敢让高圆圆绑架徐峥)(21)

浅野忠信饰演的“渡部”在片中十分出彩

片中,程耳没有延续之前的“章回体”,但叙事方式依然如“万花筒”般纷繁。

跨度长达十八年的故事,被集中在几位主角身上。那些深邃含义,从个人情感中渗透出来,让观众的着眼点再次集中于人性范畴。

高圆圆与徐峥的电视剧(敢让高圆圆绑架徐峥)(22)

程耳

三部长片,均不按常规套路叙事,这已被确认为程耳的标签。

如果一位导演的特点也有内外之分,那么非线性叙事就是“程耳风格”的外延。与其相对,还有一些内在特色藏在叙事的华彩之后。

高圆圆与徐峥的电视剧(敢让高圆圆绑架徐峥)(23)

程耳出版的同名小说集

程耳电影中的文学性颇为突出。

除电影作者之外,他还是一位作家。他自称有“每部电影开拍前把内容写成小说”的习惯。

去年,电影《罗曼蒂克消亡史》问世的同时,还有一部同名小说付梓,作者正是程耳本人。

他果真把剧本写成了小说,《罗曼蒂克消亡史》的内容完全在书中重现。

高圆圆与徐峥的电视剧(敢让高圆圆绑架徐峥)(24)

“童子鸡”一折在书中独立成篇

不同的是,电影拍的是小说集中的三篇。片中杜江、王传君主演的“童子鸡”一折和袁泉主演的“女演员”一段,在小说集里均是单独成篇。

因此,《罗曼蒂克消亡史》本来也是可以做成章回体的。程耳选择去掉段落标志,将三组故事打乱融合,则又是他个人风格的一种延续。

北方客人便开始赌咒发誓,先是说以他太太的名义,见杜仍旧一张平淡的脸看着他,并不十分相信的样子,便接着补充说,我以母亲的名义发誓,不是我们做的。 他这句话给杜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以此为起点,断定北方客人以及他所代表的流派的货色,这在接下来实际上只剩下十几年的生命里,奠定了他很多重大决定的基础。

小说中“北方客”一折节选

高圆圆与徐峥的电视剧(敢让高圆圆绑架徐峥)(25)

电影中“北方客”片段

将程耳的小说与影片做一个对照。你会发现,小说确实涵盖着剧本内容,从演员动作到内心活动都囊括其中。同时,也有一些并未被影片收录的“议论”和“评价”。

当然,这仍然是一部小说,文中语言并不会让你有剧本或故事梗概的感觉。其文学性之强甚至给人以电影是改编自小说的感觉。

高圆圆与徐峥的电视剧(敢让高圆圆绑架徐峥)(26)

小说与电影同时“输出”的方式,让程耳变为一种独特的存在。

同一个文本,他会做成两种样式。你很难判断他的小说与电影究竟孰先孰后,到底是电影改编自小说,还是影片完成后再做文学性处理。

其实这本身也是伪命题,文本是唯一的,这唯一的源头又都控制在程耳的脑中。

所以,只能说这都是程耳作品。作为小说来看,它称得上优秀,而以电影的形式欣赏,则又充满着文学性。

高圆圆与徐峥的电视剧(敢让高圆圆绑架徐峥)(27)

对于片中台词,观众评价不一

影片中那些略显“做作”的台词,以及台词背后呈现出的氛围,都在建立着一种文学空间。这些“空间”在电影叙事进程中被“花样衔接”,带给人们奇妙的观感。

从上海滩大佬口中说出很文艺腔的台词,这似乎不够贴近现实。可在程耳的电影里,这些“不合时宜”都被融合进了他自己的体系中。如果你接受这个体系,那么一切都是赏心悦目的,否则就是如坐针毡。

两极化的评价,是个性导演的必然收获。

高圆圆与徐峥的电视剧(敢让高圆圆绑架徐峥)(28)

死亡是程耳电影的必备“议题”

程耳的电影还有一些“共通”的主题和细节值得注意。

他的电影中,总是有“杀人”、“惨死”、“人物隐秘前史”等元素。

《第三个人》中,高圆圆因十几年前的父母命案绑架徐峥。

《边境风云》里,少女王珞丹意外被带至缅甸生活。一系列命案和毒枭的结局则都发生在多年后。

《罗曼蒂克消亡史》则塑造了一位城府极深、心狠手辣的日本间谍。他身上血债无数,故事几乎横跨整个民国时期。

高圆圆与徐峥的电视剧(敢让高圆圆绑架徐峥)(29)

《罗曼蒂克消亡史》中的故事时间跨度颇大

一方面,那些黑色元素是类型片的自主选择,是吸引观众的天然“磁石”。

另一方面,故事的时间跨度其实反证了作者对于人性的重视。

因此,说来说去,程耳作品的真正关注点,其实是人性,以及人性背后的微妙之处。

他热衷表现“杀人”,是希望通过这种最极端的人类行为,去搭建一个“实验场”,将“人心”放入其中“淬炼分析”。

高圆圆与徐峥的电视剧(敢让高圆圆绑架徐峥)(30)

《边境风云》中孙红雷的角色层次丰富

他作品中的人物大多都立体且难以捉摸,他也热衷于塑造那种城府极深的角色。

《边境风云》中孙红雷饰演的毒枭做事果决狠辣,但内心还留着一丝善念和温情。

《罗曼蒂克消亡史》里浅野忠信所饰的日本人潜伏多年,用人生做筹码,去完成残忍的任务。闪念之间点燃的兽性,恐怖异常。

你找不到一个“单线条”的角色,类型片剧本中的一些常规人物套路也从不被采用。程耳希望自己的电影有更深的追求,绝不仅是娱乐那么简单。

高圆圆与徐峥的电视剧(敢让高圆圆绑架徐峥)(31)

《第三个人》中,有几处大段的独白戏

这种追求需要一些手法去实现。

以对话的拍法为例。

片中人物交谈或独白时,程耳喜欢用面部特写,且长镜头很多。

《第三个人》中,高圆圆和徐峥都有大段独白用此方法拍成。由于独白内容近乎“自我剖析”,书面语汇较多,又冗长而突兀,致使观感不佳,不被大众所接受。

高圆圆与徐峥的电视剧(敢让高圆圆绑架徐峥)(32)

《罗曼蒂克消亡史》中的独白戏

等到拍《罗曼蒂克消亡史》,程耳改变了一些拍法。独白减少,“箴言式”的台词穿插在情节对话之中,即便有独白戏也巧妙设置,避免尴尬

片中只有一段独白沿用了面部特写长镜头的手法。章子怡画着浓妆,口中念着文艺腔台词,我们似乎又回到了《第三个人》。然而,章子怡在片中是一位演员,此处是她拍戏时的场景。

加一个简短的“戏中戏”,突兀和不适就被消解掉很多。

高圆圆与徐峥的电视剧(敢让高圆圆绑架徐峥)(33)

如果你全部观看了程耳的三部长片,一定会感受到他的进步。

人们大多评价其“有个性”,在今天的华语影坛,“有个性”毫无疑问是褒义词。因为,我们“繁盛”的电影圈实在是缺少艺术上独树一帜的人物。

程耳作品以“非线性叙事”为招牌,文学性是其风格的源头。

设置黑色元素是他探讨人性的手段,他真正关注的是人性背后那微妙的境界。

前些天,徐浩峰写过一句话,他说世上没几个导演,大多数导演是副导演。

梳理过程耳的作品,我谨慎地相信,他是有希望成为真正“导演”的人。

希望市场和观众能够珍惜这样的电影人。

高圆圆与徐峥的电视剧(敢让高圆圆绑架徐峥)(34)

请多“造”一些导演吧,副导演暂时够了

往期回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