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故里曲阜在哪(山东曲阜1)

山东曲阜是1982年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首批二十四座名城中唯一的县级城市,之所以能与北京、南京、西安、开封、洛阳等古都并列,是因为它是中国儒家文化的起源地。作为孔子故里的孔府、孔庙、孔林等圣迹早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每年有大量的游客前来朝圣,只要您能在十分钟之内背出三十条论语,并将五条正确释义,就可以免费游览曲阜三孔景区,这个普及传统文化的做法广受好评。

孔子的故里曲阜在哪(山东曲阜1)(1)

曲阜老城正门,仰圣门。

伯禽建立鲁国,都城规模是现在旧城的七倍

曲阜位于鲁中南丘陵区向华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北、东、南三面环山,有凤凰山、九仙山、石门山、防山、尼山等山峦环抱,是山东境内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距今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孔子的故里曲阜在哪(山东曲阜1)(2)

清代曲阜县境图,上南下北。

早在商朝末年,曲阜境内就曾有一个奄国,是当时商王朝下辖的一个方国,史料中对这个国家的记录很少,古本《竹书纪年》中说,奄曾做过约四十年的商朝国都,南庚三年自庇(山东郓城)迁都于奄,盘庚初年自奄迁于亳(河南偃师)。西周立国后不久,奄国联系周围的几个小国发动叛乱,周公率军平叛,奄国迅速被击垮。东征胜利后,成王将奄国旧地封给周公,但周公要留在朝廷辅佐成王,所以长子伯禽代为赴任,是为鲁国第一任国君。鲁国自伯禽以下传三十四位国君,历时788年。至鲁顷公二十四年(前255年),鲁国被楚所灭,六年后鲁顷公去世,鲁国绝祀。

孔子的故里曲阜在哪(山东曲阜1)(3)

曲阜老城。

鲁国故城最早是伯禽建立的,后经过多次扩建,面积是在曲阜旧城的七倍。这是因为早期的都城内要保留大量的耕地,居民们大都从事农业生产,不像后来的工商业城市。据考古发掘,鲁国故城周长12公里,四周围有城壕;东、西、北三面各辟城门三座,南面辟城门两座,内城在故城的西南角,约占大城的四分之一。内城中心有一片高地,是宫殿区和太庙的所在地,高地的四周分布着衙署、商业区和住宅区。鲁国始祖是周公,现在城北的周公庙就是鲁国太庙,是鲁国都城的中心,也是鲁国王宫中唯一保留下来的地标,现存建筑是北宋时期在原址上重建的。

孔子的故里曲阜在哪(山东曲阜1)(4)

周公庙位于曾经的鲁国故城中心。

故城的北部和西部是冶铜、冶铁、制骨、烧陶等手工业作坊遗址,排列十分密集。西部还有墓葬区,现已发掘了100余座周代的墓葬,出土了许多的青铜、陶、骨、蚌等器物,这些随葬品带有商文化和周文化的共同特征。曲阜鲁国故城严格按照《周礼·考工记》布局,“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 这种规划体现了它所具有的礼制秩序,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典型实例,因而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孔子的故里曲阜在哪(山东曲阜1)(5)

曲阜城变迁图。

圣人的诞生,祷于尼丘得孔子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祖上是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贵族,后来家族在宫廷争斗中失势,为避祸而举家迁到鲁国。史记原文说,“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关于这段话的解释有很多,唐代司马贞在索引中注释,叔梁纥与正妻生了九女,又纳妾生了一子,但有残疾。于是六十六岁的叔梁纥在正妻反对下孤注一掷,与颜氏到尼丘山祈祷,野合生下了孔子。这里的野合指没有遵守礼制,也就是说颜氏的身份既不是妻又不是妾,因而都得不到家族的接纳。

孔子的故里曲阜在哪(山东曲阜1)(6)

尼山书院。

孔子名丘、字仲尼,得名于尼丘山,后来为了避讳圣人名讳,这座山就改名尼山,仲尼代表了是家里次子。春秋时期人们起名字都比较随意,后来孔子生了儿子,鲁昭公派人提了条鲤鱼来道喜,于是孔子给儿子起名孔鲤,字伯鱼,就是大鲤鱼的意思。尼山位于曲阜东南六十里处,主峰海拔345米,山下保存有孔庙和尼山书院,始建于五代后周时期。山后有个夫子洞,相传孔子生下来相貌丑陋,于是被父亲随手扔在洞里,后来被老虎和老鹰养大,俗称“凤生虎养鹰打扇”。这个荒诞的传说甚至与人设相背离,其实后世对于孔子的描述大多是杜撰,越到后来越是离奇。

孔子的故里曲阜在哪(山东曲阜1)(7)

清代尼山书院图。

孔子出生后不久,父亲叔梁纥就去世了,葬于曲阜东面的防山,但是母子一直不知道准确位置,这里也可以看出他们始终不被家族接纳。到了孔子十七岁时,母亲也去世了,街坊老太太把叔梁纥在防山的墓址告诉了他,孔子将父母合葬,从此才算与家族和解,当然这时候他家里也已没什么人了。孔子父母的坟地就是现在的梁公林,位于曲阜东十三公里。《礼记·檀弓》中记载:孔子既得合葬于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春秋之前的人们大都不修坟墓,埋了也就忘了,即使贵为帝王,也是“葬之中野,不封不树。”(《周易》)儒家学说对于当世的影响更多体现在人生礼仪方面。

孔子的故里曲阜在哪(山东曲阜1)(8)

梁公林享殿。

曲阜阙里,孔子生活和讲学的地方

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生活在鲁国,他住家在阙里,位于鲁国故城西南角。现在曲阜有一条阙里街,位于孔庙东边,曲阜孔庙就是在旧宅原址上建起来的。孔子年轻时比较贫穷,不光自学了文化知识,还学习了谋生的技能,会干很多粗活儿。“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论语·子罕)孔子在鲁国最初几个工作都是技术型的,最早是做委吏,管理粮仓,负责统计;之后做乘田,管理畜牧,这两个官职都是鲁国三桓之一的季氏给他的,是季平子最先发现了孔子这个人才,孔子年轻时的知识大都来自季氏家的藏书。

孔子的故里曲阜在哪(山东曲阜1)(9)

清代启圣王林图,梁公林。

所谓三桓,是指鲁桓公的三个儿子,鲁桓公的嫡长子是当时的国君鲁庄公,庶长子庆父是孟孙氏、庶次子叔牙是叔孙氏、嫡次子季友是季孙氏。在孔子生活的年代,主要是季孙氏把持朝政,经历了季平子、季桓子、季康子三代,实力都超过了国君。于是帮助国君夺回权力,使国家重回“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成为孔子一生的政治主张。孔子开设私人学校大约是在他30岁的时候,校址就定在阙里旧居,一方面他可以安心研究学问,另外也能靠学费收入来养家。当时各国都开设有官学,这种学校只面向贵族子弟,为统治阶层培养专业接班人。

孔子的故里曲阜在哪(山东曲阜1)(10)

孔庙牌坊。

由于年轻时的贫贱生活,孔子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们的教育垄断,让任何人都可以受到教育,即使人的出身本有差别,但通过教育可以消除这些差别。孔子希望打破贵族教育垄断,但办学资金却大都来自三桓之一的孟釐子。孟釐子是孟孙氏第八代宗主,此人喜好周礼、非常敬重孔子,他临死前还把两个儿子都送到孔子门下读书,后来孟孙氏第九代宗主孟懿子就是孔子的学生。学生的学费,名曰束修,是入学时送给老师十条腊肉作为见面礼,这样孔子就无所不教。“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论语》)

孔子的故里曲阜在哪(山东曲阜1)(11)

曲阜阙里街。

当然孔子的学生众多,像子贡这种商业奇才,后期几乎包揽了团队的所有支出,孔子后来也经常用自己的家财接济贫困生。学生公西华出使齐国,家中老母需要安置,冉有就替他的母亲管孔子要口粮。子曰:“与之釜。”冉子与之粟五秉。数量超出了十倍还多,孔子知道后非常不乐意,吐槽说:“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雍也》又有一次孔子外出赶上下雨,车上的伞盖破了,于是弟子提议去向子夏借。孔子想了想,还是算了。子曰:“商之为人也,甚吝于财。吾闻与人交,推其长者,违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家语》

孔子的故里曲阜在哪(山东曲阜1)(12)

曲阜陋巷街。

下一篇:

山东曲阜(2)·从汉代鲁国到隋唐曲阜,鲁王墓和孔庙孔林的形成

山东曲阜(3)·从仙源县到曲阜县,孔氏南宗与北宋开始的衍圣公爵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