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拙与机巧相辅相成(抱朴与守拙)

感受痛苦的人更容易成长痛苦是精神的自我保护,越是精神强大的人,就越能够感到痛苦身体感受到痛苦,是在告诉你哪里受了伤,赶紧处理伤口,而精神上也是一样,越痛苦越反思,思想的兼容性就越强,精神也就越强大,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朴拙与机巧相辅相成?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朴拙与机巧相辅相成(抱朴与守拙)

朴拙与机巧相辅相成

感受痛苦的人更容易成长。

痛苦是精神的自我保护,越是精神强大的人,就越能够感到痛苦。身体感受到痛苦,是在告诉你哪里受了伤,赶紧处理伤口,而精神上也是一样,越痛苦越反思,思想的兼容性就越强,精神也就越强大。

这种精神强大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为他人不理解:你明明过得挺好的,怎么看着就是不高兴呢?

因为“不高兴”才是最安全的,只有处于“不高兴”之中才能够随时拥有“高兴的主动权”。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说过:追求幸福的人是愚蠢的,因为所有幸福感受不过是痛苦的短暂离开,人们不应该追求幸福,应该专注于摆脱痛苦。这听起来像一句鸡汤,但是背后的道理很深刻:当我们追求幸福的时候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欲望,是欲求不满,是痛苦,而当我们绞尽脑汁满足了欲望,以为痛苦会离我们而去的时候,更大的欲望又会接踵而来,依旧是痛苦。

想一想,你拼尽全力追求事业,绞尽脑汁追求爱情,豪车别墅大长腿,包包旅行小鲜肉,这些体验本身的确不错,但是只有一瞬间,甚至一刹那,之后紧跟着的就是麻木、厌烦、疲惫,有一部分年轻明星为了追求感官快乐甚至突破了法律底线,他们有钱有名,年轻帅气,可是依旧无法“摆脱痛苦”,甚至需要以违反法律的手段追求短暂的感官幸福,何其悲哀。

其实摆脱痛苦的方法就藏在东方文化的传统主张之中,

《菜根谭》中最著名的一个词叫做:抱朴守拙。

它其实就是伊壁鸠鲁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抱朴守拙被很多人解释为处世之道,其实它更指一个人的心境,“抱朴”就是处于简朴的、淡薄的、匮乏的状态中,而“守拙”则是甘心于简朴、淡薄、匮乏,不去追求富足、也不去满足欲望。

幸福和痛苦的感受在人类感官上是守恒的,但是因为幸福的感受很短暂,而痛苦的感受很漫长,它们在主观时间上的不同决定了人类在看似守恒的关系中总是感受到更多痛苦,更少幸福。

这就是精神强大的人更容易感受痛苦的原因,也是东方智慧提倡“抱朴守拙”的原因。

通识哲学、识破一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