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堡垒为什么不买账(理性看待上海堡垒)

从8月9日到现在,《上海堡垒》都经历了什么?

票房还未雄起,已经跌入尘埃里。9号时,《上海堡垒》首日票房达到7422万元,还算差强人意。

上海堡垒为什么不买账(理性看待上海堡垒)(1)

结果,到了12号,《上海堡垒》票房仅剩431万元,跌落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上海堡垒为什么不买账(理性看待上海堡垒)(2)

为此,天君特意做了一张图,表现一下这种跌落凡尘的感觉。

上海堡垒为什么不买账(理性看待上海堡垒)(3)

单位:万元

这样的票房走势,恐怕保守投资超过3.6亿元的《上海堡垒》投资方要血本无归了。

导演、编剧轮番道歉,比电影剧情更热闹。微博名为:黄油小熊的滕华涛,顶不住舆论压力,专门为《上海堡垒》道歉,随后,其编剧“江南”也转发导演微博道歉,众多自媒体为之转发、评论,直接将其推上了热搜,其热闹程度,某种程度上超过了《上海堡垒》的自身热度。

上海堡垒为什么不买账(理性看待上海堡垒)(4)

导演、编剧出来道歉

鹿晗的军人形象难以接受,尤其那顶被刘海高高顶起的帽子。别人的帽子都正正常常,为什么偏偏鹿晗的帽子摆足了POSE?

上海堡垒为什么不买账(理性看待上海堡垒)(5)

这朝天的帽檐,是要起飞?

说起鹿晗的刘海,突然想起,似乎鹿晗很多电视、电影角色,都配有夺目的刘海。

上海堡垒为什么不买账(理性看待上海堡垒)(6)

《甜蜜暴击》

《甜蜜暴击》里,鹿晗刘海同样夺目。

上海堡垒为什么不买账(理性看待上海堡垒)(7)

《重返20岁》

《重返20岁》里,鹿晗的刘海再次抢镜。

上海堡垒为什么不买账(理性看待上海堡垒)(8)

《上海堡垒》

那么,到了《上海堡垒》,刘海仍然光彩夺目,好吧,天君突然没有说下去的欲望了。

吐槽完《上海堡垒》,天君不由陷入深思,为什么关于《上海堡垒》的舆论会呈现出一边倒的局面,要知道就连当年豆瓣评分3.3的《奔跑吧兄弟》和评分2.6的《欢乐喜剧人》,都还有一部分拥护者的。细细想来,其实大家还是被舆论左右了自己的思维,陷入了沉默的螺旋怪圈。

不要为沉默的螺旋左右,做更自由的自我

1974年时,德国人诺依曼在对当时不断兴起的大众社会媒介,比如:报纸、专栏等,以及社会公共事件引发的舆论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后,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设想。

上海堡垒为什么不买账(理性看待上海堡垒)(9)

德国学者诺依曼的《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可以理解为:当大众媒介范畴内,某些人群对于某件社会公共事件不断形成了某种较为明显,且日渐趋于一致的思想或者舆论观点,长期以往,就会使得在同一社会大众媒介范畴中,持有其他舆论观点,尤其是持有反对舆论观点的人群就会不自觉地保持沉默,从而使得另一方占据舆论优势地位的观点、人群的支持度、语言附和性不断得到发展。

上海堡垒为什么不买账(理性看待上海堡垒)(10)

带着这么高大上的理论内容,回归《上海堡垒》,天君以为当前《上海堡垒》舆论之所以呈现一边倒的现象,同样是因为大众受到沉默的螺旋理论影响。

上海堡垒为什么不买账(理性看待上海堡垒)(11)

在《上海堡垒》预售时,以及上映首日,还是有很多网友对这部电影中的可取之处进行了肯定,其中,有部分网友能够以例举电影内容的方式,佐证自己的观点。然而——

上海堡垒为什么不买账(理性看待上海堡垒)(12)

到了最新的13日(13日写此文),其评论已经变成了一水的差评,天君翻了30多个评论,没有一个超过三星,在13日的评论中,更有人压根没有看过,纯属凑热闹的给一星差评,有的则将矛头从电影转向了粉丝,还有的把《流浪地球》也拉下了水。这样的评论,不仅使得原本支持的人群(可能不多),尤其是6000万鹿晗粉丝(真的、活跃的有多少?不得而知)陷入了沉默,原本时而可见的三星以上评价同样消失不见,反对者完全占据上风。

由此可见时至今日(8月13日),关于《上海堡垒》沉默的螺旋已经形成。反对派日渐占据主导,支持派只要一露头,就容易遭到大量反对派人员的围攻,长期以往,持有支持《上海堡垒》意见的人群就会日渐沉默,这也展现了“张扬者势力越大,反对者越沉默”的理论精髓。

天君表述这么多,只想要说,不要被铺天盖地的舆论影响大家的判断,要以自己对于《上海堡垒》的理解,去发表中肯的意见,不要泄愤,不要凑热闹,更不要随意谩骂,做一个自由、有思想的自己!

上海堡垒为什么不买账(理性看待上海堡垒)(13)

做一个无拘无束,自由的自己

《上海堡垒》真的没有可取之处?非也!

6年筹备,15500平方米实景搭建,两千余名工作人员参与,四场不同类型大战,1600个特效镜头......

6年,15500平方米,2000多人,4场,1600个,这是《上海堡垒》一组反映筹备、制作的数字,努力了这么久,滕华涛的《上海堡垒》真的毫无可取之处?天君认为也不尽然。至少在以下几方面,还是值得肯定的。

上海堡垒为什么不买账(理性看待上海堡垒)(14)

这刘海,这演技

第一,上海的地域设定,比好莱坞大片的国外城市设定,容易引起共鸣。影片将上海代入电影情节,设定了末日来临时,上海民众的日常生活,这里其实看着蛮有亲切感的,不比很多美国科幻大片,看着那儿倒了,这儿烧了,一栋栋大楼无比壮观的摔成渣,但是……,咱又没有去过,咱也不知道哪是哪,看着好看,心里却没有什么代入感。这次不同,虽然韩国特技团队做得特技,很多地方真不敢恭维,好歹有了代入感,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一定的共鸣。

上海堡垒为什么不买账(理性看待上海堡垒)(15)

《上海堡垒》的关键在于“上海”

第二,影片喜剧感的展现。天君发现,导演滕华涛其实挺有幽默细胞的,喜剧元素倒是值得称赞,比如:外星人躲在角落偷偷伸一小脚绊倒装甲车之类的顽皮片段,真的有一种举重若轻的喜剧感,这倒是让天君的观影情绪飞扬了一小会儿。

第三,上海大炮、捕食者、航空母舰的震撼感。说实话,上海大炮的塑造真的让我耳目一新,其实,《上海堡垒》的特技对于这些静物的设定,或者具体虚幻物体的拿捏还是可以的,就是被“奥特曼打小怪兽”的特技表现拖了后腿。

第四,滕华涛对于电影人物情感的拿捏。滕华涛作为执导《失恋33天》、《裸婚时代》、《蜗居》的知名导演,不知道这次为什么放弃更为娴熟的都市情感作品,反而拍起了科幻类电影,结果,生生把科幻片拍成了末日情感片,真是一边拿着M4打外星人,一边飘着刘海谈恋爱,这感觉真诡异!不过,滕华涛在拿捏人物情感,尤其在展现角色牺牲情节时,比如:潘队牺牲时、路依依牺牲时、曾煜牺牲时、林澜牺牲时,那种细腻感情的展现与拿捏,展现了滕华涛深耕于情感类电影的功力,也引得一些观众为之哭泣(当然,可能有部分观众是被气哭的)。

上海堡垒为什么不买账(理性看待上海堡垒)(16)

江洋与林澜的感情纠葛,是为数不多的亮点

巨大贡献:中国流量电影始于《富春山居图》,终于《上海堡垒》

天君在网上看到很多帖子,大致表达了这样的意思:不要让中国科幻电影始于《流浪地球》,终于《上海堡垒》。

我却要说,中国流量电影真的从《富春山居图》开始,终于《上海堡垒》了!

上海堡垒为什么不买账(理性看待上海堡垒)(17)

这部豆瓣评分2.9的《富春山居图》剧情之烂,令人发指,与今日《上海堡垒》何其相似,只不过,当时刘德华、林志玲、陈道明、曾志伟的票房号召力是鹿晗难以比拟的,当年,口碑崩塌的《富春山居图》却获得了3亿元票房,位列2013年国产电影前十。口碑低票房高也成为很多“流量为王”电影的共同特点。

如今,同样奉行流量为王的《上海堡垒》,难以在为鹿晗付出1亿多片酬的情况下,使得科技制作尽善尽美,也难以让剧情更显科幻,从而受到口诛笔伐,这也更多地显示,仅凭流量当道,已经难以成功!

上海堡垒为什么不买账(理性看待上海堡垒)(18)

还是离不开他的刘海

很多人说,鹿晗,欠我们一个道歉!

那么我也要说,其实我们,也欠《上海堡垒》一个道歉!

无关任何人,只为滕华涛等剧组人员呈现的电影作品,虽然万般不满意,却也是多少人员的智慧结晶,停止谩骂,给予他们艺术上的尊重,便好。

更何况,《上海堡垒》用事实再次证明,流量为王,用一个顶级流量就能赚取多少多少票房的时代真的过去了!如同吴京的微博评论,真的中肯!

上海堡垒为什么不买账(理性看待上海堡垒)(19)

吴京的评价中肯

多几个理性的“吴京”,少一些跟风谩骂,还中国科幻电影一片晴天。

最后,天君大胆做个设想,和大家一起讨论:

1.如果鹿晗放弃他的刘海,再进行角色演绎,会不会人物塑造好一些?

2.如果吴京能够带资进组,成为投资人,会不会让《上海堡垒》好一些?

欢迎大家理性讨论,期待你的留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