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平民百姓可以纳妾吗(说说古代纳妾的陋习)

什么是妾呢?估计很多人都知道,就是小老婆的意思,除正妻以外的妻子,都是妾。所以,清代学者赵翼在《陔余丛考》中说:“小妻、傍妻、下妻、少妻、庶妻,皆妾之称也。”

一说到纳妾的话题,对于男人来说都精神百倍,有的男人甚至幻想,穿越到古代娶无数个妾,以满足自己的征服欲。在古代男人的确可以妻妾成群,且法律也支持男人纳妾的行为。如果妻子干涉男人纳妾,还犯了“七出”之罪,男子有权将妻子休掉。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不得干涉男人纳妾。就连皇帝的女儿嫁给驸马,驸马要纳妾公主也不能干涉。

古代平民百姓可以纳妾吗(说说古代纳妾的陋习)(1)

古代美女

清朝的李渔在《风筝误•逼婚》中也说:“你做状元的人,三妻四妾,任凭再娶。”可见,地位一旦升高三妻四妾是少不了的。不过,在古代“妾”的地位比正妻要低,宗法制里面已经有严格规定。历朝历代的法律也说明,妻妾的次序不能乱,所以古代女子一般不会反对自己的丈夫纳妾。

古代的妾是怎么来的?

在母系氏族没有妾的说法,从甲骨文的记载来看,“妾”的起源可追溯到奴隶社会,由于部落间频繁的掠夺战争。一些强大的部落,就将对方部落的男子杀死,女子就成为了战利品。奴隶主对这些战俘有生杀大权,并可以标记自由买卖。当然被奴隶主看中的女奴隶,也成为奴隶主泄欲的工具,成为他专属的女人,这就是“妾”最早的来源。

最初的“妾”扮演着两个两个角色,第一泄欲工具,第二劳动工具。所以,被掠夺来的女子,没有自由,生活非常的悲惨。除了被奴隶主用来糟蹋,还要长年累月的劳动,充当苦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妾”的地位也逐渐攀升,但是在古代,妾的地位始终要低于正妻。尤其在先秦时期,周朝拥有完备的宗法制度,对妻妾的地位进行了严格的划分,妾不能超越正妻,不然男子就会受到惩罚。

古代平民百姓可以纳妾吗(说说古代纳妾的陋习)(2)

古代女子

此外,妾的形成,与古代抢婚(抢妻)也有一定的联系。在《易经》当中就有这样的记载:“顿如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骑马迎亲的队伍欲进又退,会被误认为是一帮强盗;迎亲队伍策马飞奔,也会被误认为是一帮强盗。在上古时期,结婚属于喜庆的日子,出现这种误会,其实和抢婚的习俗有极大关系。

奴隶主每次出动大量的人员,使用武力抢夺其他部落的妻女,在上古时期肯定存在。由于掠夺来的女子越来越多,等级分化也逐渐出现。本族的女子作为正妻,而被抢夺来的女子,就成为妾和奴婢。

抢夺他人妻女除了在上古时期还存在,其实历史上有很多抢妻的历史事件。比如,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曾在宋国做大司马。太宰华督见他妻“美而艳”,就与他人谋划,夺取了孔父嘉的妻子,并将其全家屠杀,这就是典型的抢妻。鲁庄公曾在宫中的高台上发现党氏家的姑娘长得很漂亮,就派人去抢。党氏不干,说已有婆家。鲁庄公以灭族相威胁,强制将对方占为己有,这就是抢妻。抢过来的妻子,往往是妾,如果新鲜感一过,又被冷落,所以女子在强权面前,都很凄惨。

妻与妾体现在婚姻上

在古代“妾”和“妾”妻,在婚俗上面也有明显的区分,妻子娶过门都要进行婚礼,且办得非常的隆重,古代的“六礼”必须完全具备,而妾不需要“六礼”直接娶过门。所以,《春秋》中有:“女为人妾,妾不娉也。”女人为妾,不备“六礼”连对方的名字都可以不用过问,且去世后,更不能进宗庙。

古代平民百姓可以纳妾吗(说说古代纳妾的陋习)(3)

古代婚姻

如果,正妻不按照婚礼聘娶就私自同居结合,则被认定为不合法的妻子,和妾差不多。所以“奔则为妾”,就是指未经婚聘而结合的夫妻。《左传•成公十一年》记载:鲁文公之子叔肸娶妻,两人没有经过婚聘之礼就同居了。鲁宣公的正妃穆姜对此很不满,认为自己不能把姘妇当做弟妹。叔肸的妻子生下儿子声伯后就被遗弃,只好嫁给齐国大夫管于奚为妻。

此外,刘邦在年轻的时候,与同乡曹氏私会而生刘肥,因为没有经过婚聘,所以最终只能做妾室。而吕后嫁给刘邦,是经过正常婚聘的,在法理上属于刘邦的结发妻子,属于正妻。而刘邦的其他老婆,也只能称妾了。

此外,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娶一国的女儿为正妻,女方以姪(兄弟之女)娣(妹妹)随嫁。意思是,诸侯国嫁女,往往将宗族的女儿一起嫁出去,称之为“媵(yìng)”。汉代桓宽《盐铁论•散不足》中说:“士一妾,大夫二,诸侯有姪娣九女而已。”

元士娶一妾,大夫两个,而诸侯有姪娣九女。一国诸侯嫁女,差不多将宗族内所有的女儿都作为陪嫁,一起嫁给另外一个诸侯国国君,这就是春秋时期的政治联姻。政治联姻,主要是为了两国和睦,无论诸侯国怎么生子,生出来的儿子,与另外一国都有血缘关系。这样一来,两国就能避免或者减少战争的发生。据说,姐妹随嫁还有一个原因,因为妻子害怕受到丈夫冷落,于是将妹妹也拉去做妻子,目的是和妹妹一起管住自己的丈夫,以免外人插足。

此外,媵妻与妾的地位不同,在春秋时期,媵妻毕竟是嫡妻的随嫁,属于兄妹关系。而“妾”是嬖(bì)人,媵妻的身份比妾要尊贵。“妾”在春秋时期,可以自由买卖,但是媵妻不能买卖。所以,古代的妻与妾在婚姻上面就已经体现出来。到了春秋以后,兄妹随嫁逐渐消失,除了正妻之外的老婆,都统称为“妾”。

民间妻妾的发展

我们都知道,妾产生于奴隶社会,由于部落之前的战斗而产生了大量的奴隶,女人也成为奴隶主的私人产物。此后这种传统逐渐传了下来,尤其在贵族阶级,比较流行纳妾。

这里要说明一点的是,在先秦时期,我们现在所说的礼仪和制度,其实都是贵族阶级的专属。包括纳妾也是贵族的传统,与平民(庶人)阶级毫无关系。 所以,“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刑法是统治平民(庶民)阶级的工具,而礼仪是贵族阶级的专属。在先秦,庶人本身地位都低贱,更别说纳妾了。

古代平民百姓可以纳妾吗(说说古代纳妾的陋习)(4)

古代女子画像

那么,平民阶级是什么时候开始流行纳妾的呢?平民纳妾,是秦朝以后的事情,六国瓦解,贵族都变成了平民,所以礼仪也流传到了民间,包括包括纳妾也不再是贵族的专属。

其实,民间男子纳妾,最开始是为了防止嫡妻(正妻)无法生育儿子,才想出的办法。所以,《孟子离娄上》中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七出”当中“无子”就排在第一。假如,男人娶一个妻子,要是老婆不生子,岂不是断了香火,所以纳妾在民间就这样流行了起来。

当然,民间流行纳妾,也是在乡绅大富人家才这样。从民间修建房屋的格局,就能体现一个家庭的富裕程度。富裕的家庭往往备有侧室,就是作为纳妾用的。妾在民间,其实就是一个备胎作用。假如,正妻不能生育,那么男人就可以纳妾来弥补正室的空缺。正室不能生子,就会被丈夫休掉。所以,女人没有生儿子,其地位也好不到哪里去。

所以,纳妾的初衷是好的,主要为了防止大老婆不能生子,避免断绝子孙的情况。不过,久而久之纳妾也逐渐成为了一种陋习。

还有一种说法是,在民间,除了正妻无法生育,妾就可以延续香火外。男人有了妾,正妻就不会那么骄横。因为,纳妾对正妻有牵制作用,如果,妻子不听话,地位就会受到动摇,所以,民间的男人纳妾就逐渐就流行起来了。

妾就是贵族的商品,可以自由买卖

也许有人会问,古人这么多的妾,是从哪里来的呢?除了婚聘,基本是买来的。

《礼记•曲礼》中说:“取妻,不取同姓,故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意思是娶妻不娶同姓,买妾不知道姓名的就占卜一下。在这一句简短的文字当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答案,在古人的婚姻当中,除了明媒正娶。另外,一个途径就是买妾。

所以,古代的妾是可以买卖,而妾的来源,基本上是靠买。妾的来源,靠买。那么卖妾的又是哪一类人呢?由于,古代重男轻女,很多贫困的家庭,生于的子女太多,就将女儿卖作奴婢。在先秦时期,有一辈子为奴的,包括生儿育女也为奴婢,奴隶主可以将奴婢所生的子女拿来交易。

古代平民百姓可以纳妾吗(说说古代纳妾的陋习)(5)

古代女子

在古代男子卖妻女求食常以“绿巾裹头,以别贵贱”,用绿色丝巾裹头,用以区分贵贱。其实,和“卖儿鬻女”一个意思,古代卖女儿就在头上插一根稻草,意为“形同草芥”。 而“绿色”在古代表示“卑贱”,男子卖妻女,就以绿色头巾裹头。

说到绿色裹头,不得不说一下,“绿帽子”的来源。根据《汉书•东方朔传》的记载:西汉时期有一个叫董偃的,从小被卖给馆陶公主(汉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的丈夫还在世的时候,18岁的董偃就得到了公主的幸爱。馆陶公主丈夫去世以后,两人就成双成对。有一次汉武帝去见馆陶公主,馆陶公主让董偃见汉武帝。他急忙戴着下人包头用的绿巾去见汉武帝,这就是“绿帽子”的由来。

在《封氏见闻录》中记载:延陵令李封对凡是犯罪错的官吏不加杖罚,只是让他裹绿头巾以示羞辱,可见这种“戴绿帽”的行为,比杖罚还要屈辱。

其实,最早的绿巾裹头,并非伴侣出轨,而是男子戴头巾,将妻女卖给他人为妾。前面我们也说到,妾的来源,其实主要靠买卖。其实,我们可以想象,谁原因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人做妾呢?所以,平民逼不得已,将女儿卖出去,这也是民间妾室的主要来源。

古代平民百姓可以纳妾吗(说说古代纳妾的陋习)(6)

青楼女子

根据《战国策•韩策三》记载:战国时期的韩国由于国力弱小,想讨好秦国。韩王认为,讨好秦国需要花钱,但是韩国穷拿不出钱,于是就出售韩国宫廷内的美女。由于美女的价钱太昂贵,诸侯都买不起,后来秦王花了三千金,把美女买了下来。

从韩王卖本国美女来看,美女可以买卖,主要是为了换取钱财,因为太穷了才这么做。如果韩王不穷,我相信韩国也不会把宫内的美女卖了。而秦王把这些美女买来,有两个用途,一个是将买来的美女作为奴婢,第二是作为妾,奖赏给士大夫。所以,士大夫阶级的妾,很多都是这么来的。

除了买卖姬妾,其实妾还可以赠送。在《东周列国志》当中有这么一个故事:秦国公子异人(子楚)被秦王送到赵国做人质。吕不韦认为他奇货可居,于是将他作为上宾对待。有一次,吕不韦招待异人,在宴会上让妾赵姬为异人斟酒。异人被赵姬的美貌所吸引,提出索要赵姬的请求,吕不韦就把妾送给了子楚。其实,赵姬是吕不韦花钱买来的,作为一种投资,他就将自己的妾送给了异人,以换取更大的回报。可见妾的地位有多低,不仅可以买卖,还被随便赠予。

像吴三桂的妾陈圆圆,其实都是吴三桂从青楼里面花钱买来的,他随时可以将陈圆圆送人。要说有多么喜欢陈圆圆,估计也是贪图她的美貌。都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其实,都是野史故意编造的,真正的吴三桂绝不是因为一个陈圆圆而背叛明朝。在古代,妾的地位本来就低贱,吴三桂根本就不会在乎她。所以,吴三桂独霸云南期间,陈圆圆因为年老色衰,吴三桂有了新宠以后,陈圆圆最终沦为做尼姑的命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