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哥沧桑之美(发现吴哥不美系列之美在于懂得和慈悲)

吴哥沧桑之美(发现吴哥不美系列之美在于懂得和慈悲)(1)

“如果你忘不掉过去,那是你没有埋葬内心的秘密,所以一定要到吴哥去;如果你想开始新生活,那要把她带到吴哥去,并肩坐在高高的吴哥窟上,看日出日落,体会沧海桑田,诉说漫漫情缘。” ——《花样年华》

吴哥沧桑之美(发现吴哥不美系列之美在于懂得和慈悲)(2)

电影《花样年华》的结尾,梁朝伟饰演的周慕云去了柬埔寨吴哥窟,对着树洞说了一大堆不能对别人说的心事,然后拿一团草塞到缝中就潇洒地走了。本次成都光大国际旅行社安排的吴哥之行,也带我们当了一回剧中人物,像周慕云一样站在树洞前吐露了心事,不过我本人并没有那么多故事,周围也没有导演和镜头。

吴哥沧桑之美(发现吴哥不美系列之美在于懂得和慈悲)(3)

秘密,始终还是要说给懂的人听,吴哥之美,也是属于懂他的人。

吴哥沧桑之美(发现吴哥不美系列之美在于懂得和慈悲)(4)

王家卫懂得吴哥之美,因而有了《花样年华》结尾处主人公向树洞吐露心声的镜头,朦胧晦涩的影调、摇曳怀旧的爵士乐和媚态百变的旗袍,王家卫把“婚外爱情”这样一个敏感又难把握的主题,带着唯美的意境,伤感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那份欲说还休、真挚真诚却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情感是何等的暧昧纠结......而那个“树洞”其实是在吴哥寺第二层很不起眼的一个位置,导游跟我们说的时候,我们甚至有点不相信,当然有很多事情都让人难以相信,比如曾经风光一时的皇朝,曾经统战东南亚地区的高棉民族,终究是抵不住战火的摧残,在荒烟蔓草中渐渐褪色,渐渐被人遗忘......还好王家卫懂得她的美,并且用镜头将吴哥之美与剧中人物缠绕在一起。

吴哥沧桑之美(发现吴哥不美系列之美在于懂得和慈悲)(5)

图为电影《花样年华》截图

吴哥沧桑之美(发现吴哥不美系列之美在于懂得和慈悲)(6)

除了在吴哥窟感叹逝去的花样年华,你还能追寻到安吉丽娜朱莉当年拍摄《古墓丽影》的踪迹。《古墓丽影》在吴哥的取景地很多,从吴哥寺到巴绒寺都在镜头前出现过,但给人印象最深的应该是被古树缠身的塔佩伦寺,塔佩伦寺兴建于1186年,是阇耶跋摩七世为纪念其母亲兴建。一棵棵硕大的“蛇树”,让人已然分不清是动物还是植物,它们粗大的树干盘结缠绕,树根无处不往的延伸,甚至已经长出了地面,几乎与寺庙浑然一体。蛇树与石墙相互缠绕,在风雨飘摇的几百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抗,而人与岁月的关系,不也就是这样的吗?如果你读懂了光阴似箭岁月如歌,也就不难理解吴哥的美,是遗迹让时间倒退,是时间,让经典的建筑永存。

吴哥沧桑之美(发现吴哥不美系列之美在于懂得和慈悲)(7)

图为塔佩伦里的千年古树

吴哥沧桑之美(发现吴哥不美系列之美在于懂得和慈悲)(8)

在柬埔寨的那几天,我很遗憾没有去成红钢琴酒吧(Red Piano),只是匆匆走过。这是安吉丽娜朱莉推崇的一家西式小店,据说里面还专门有一杯“安吉丽娜茱莉酒”,从外观看,这是一家环境和气氛都很棒的Bar,有种欧美的氛围,一点都不似在东南亚,如果有机会,下次再来尝尝好了。

吴哥沧桑之美(发现吴哥不美系列之美在于懂得和慈悲)(9)

吴哥窟是个适合疗伤的地方,那种到了之后心生的“懂得”,让人心生慈悲,有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看看贫困苦难的柬埔寨人,也只能咽下心事,因为日子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差,还是珍惜眼下生活,享受快乐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