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根公里级高温超导电缆(世界首条35kV公里级超导电缆完成大负荷试验)

当前,全球范围内较长距离高温超导电缆的研究开发方兴未艾,高温超导电缆的实用化、商用化进程正在加速,已有多组长距离高温超导电缆并入实际电网运行,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此前已投运的最长高温超导电缆位于德国及韩国,全长约为1公里。但是从1公里到1.2公里要解决一些瓶颈才能实现。

7月29日,国网组织所属相关单位开展超导电缆大负荷试验,通过连续9小时1000A以上、最大1289A的大负荷运行,初步验证了超导电缆带大负荷运行的能力。

我国第一根公里级高温超导电缆(世界首条35kV公里级超导电缆完成大负荷试验)(1)

2021年12月22日,由电缆研究所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的世界首条35kV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投运仪式正式举行。该示范工程线路全长1.2km,为国家电网在国内首次建设的超导输电项目,是目前世界上输送容量最大、长度最长、全商业化运行的35kV高温超导电缆。

截至今年7月末,世界首条35kV公里级超导电缆已连续稳定运行超过7个月,日常运行负荷稳定在700~800A的区间内,距设计最高2200A的带负荷能力仍有较大裕度。为充分发挥超导电缆系统能力,检验超导电缆在大负荷期间的运行状态,评估系统能耗水平,国网于迎峰度夏负荷高峰期间开展本次试验。

我国第一根公里级高温超导电缆(世界首条35kV公里级超导电缆完成大负荷试验)(2)

在9个小时的试验过程中,超导电缆各项运行数据正常稳定。据了解,在日常运行情况下,超导电缆的载流量相当于4~5根同电压等级普通电缆,在大负荷运行状况下相当于7~10根普通电缆,可解决大城市电网“窄通道大容量”的输电难题。

为确保此次试验顺利开展,研究人员编制了详细的试验方案及风险应对措施,细化监测参数内容和人员值守方案。试验当天,现场特巡人员对超导电缆冷却系统供电电源的电压、电流、电量数据进行系统记录,通过数据比对,得到大负荷下冷却系统损耗数据,为进一步提升其运行经济性提供了参数基础。同时,电缆专业人员针对超导电缆两侧终端开展动态测温,收集不同负荷下、不同环境温度下的设备发热数据,绘制温度变化趋势,为及时调整制冷系统功率提供了参考。

此次示范工程的成功投运不仅开创了公里级超导电缆在全球城市核心区域的应用先例,同时也在核心的材料、技术和装备上实现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从最关键的超导材料,到电缆结构、关键部件,再到顶管敷设,都是我国自主创新的成果。这是国内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领域一项重大核心技术突破,标志着我国超导输电应用迈入全球领先行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