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山村郎中看上有夫之妇(民间故事丐女寻夫)

古时候,逍遥镇有个姓黄的员外,夫妻俩只有一女,视若掌上明珠,自幼许配给平安县柳芳华的公子柳和。

柳芳华是当地的大财主,慷慨好客。朋友有急事相求,他千金不吝。亲朋借贷多不归还,他从不追问。

柳芳华的朋友中有个宫梦弼,为人正直无私,对柳芳华毫无所求,而爱柳芳华的儿子柳和。宫梦弼时常带着柳和玩藏金的游戏,将一些砖石瓦块捡起,当成金银珠宝藏于室内旮旯处。柳和随他父亲,从小也爱结交朋友,任意挥霍钱财。

俗话说∶"人是三节草,三穷三富才到老。"

柳芳华浪费无度,纵有一座金山也有用尽的时候。十余年后,柳家衰败了,于是朋友就渐渐少了。

柳芳华虽感拮据,却照样大方豪放,不断变卖田地房屋,以供日常之需。不久,柳芳华染病,除宫梦弼一人外,再没有一个朋友。

民间故事山村郎中看上有夫之妇(民间故事丐女寻夫)(1)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柳芳华亡故,家中竟无钱买棺木安葬。宫梦弼同情柳芳华,便用自己的银子安葬了柳芳华。柳和常对宫叔诉贫穷之苦,宫梦弼道∶"不要说为叔无金银帮助你,即使有钱送你千金,你也会立刻用尽。男子汉但患不能自立,何必担心贫穷。"说罢,宫梦弼告辞而去。

柳和财产已败,连衣服器皿也卖完当尽了。万分无奈,母亲遣柳和去黄家,既想确定婚期,又盼着岳父能给点救济。

最初,黄家将女儿许配给柳和,是贪图柳家巨富。后来见柳家衰败,便有悔婚之意。柳芳华亡故,黄家接到讣告,并未遣人去吊祭。

这天,柳和去到黄家,黄员外听守门的家人说柳和穿得破烂,便叫守门人不要放柳和入内,传话给他道∶"回去谋得百金,可以再来。若无百金,则从此断绝关系。"

民间故事山村郎中看上有夫之妇(民间故事丐女寻夫)(2)

柳和听后大哭,他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啊!黄家对门的刘老太太,见柳和可怜,请他进家,端出饭菜让他食用,并赠给他三百钱,叫他快回家去。

柳和回家,向母亲哭诉。母亲道∶"过去住在我家的客人,十有八九都欠了我家的债,何不去向他们求助。"

柳和道∶"昔日与父亲交好者,是为父亲之财。现在假使让儿子乘驷马高车,向他们借千金也不难,如今我家穷困狼狈,谁肯解囊相助?况且众人向父亲借贷,并无契保,谁肯认账?"

母亲道∶"儿不妨走几家试试看。虽说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却说不定也有几个重义的人啊!"

柳和不敢违背母命,便去父亲各旧交之家要债。走了二十余天,分文未曾到手。只有一个叫李四的戏子,义赠一两银子。母子痛哭,从此绝望。

民间故事山村郎中看上有夫之妇(民间故事丐女寻夫)(3)

这一年,黄员外的女儿黄非鸿已经十五岁了,听说柳和来家被父亲逼走,心中抱怨父亲嫌贫爱富,连日流泪不止,自叹命运不好。

一天,黄员外与妻子商量,要将女儿另外嫁人。女儿听到后泣道∶"柳郎并不是天生贫穷的人,如果因贫穷而抛弃他,是不仁啊!"

黄员外夫妻很生气,用各种理由劝说她,但她丝毫不动摇。二老便对她破口大骂,使她终日泪流不止。

不久,黄家夜遭寇劫,黄员外夫妇被几乎被打死,家中财物被席卷一空。荏苒三年,家境一天比一天贫困。有个商人听说黄非鸿美貌异常,愿以五十两银子做聘礼娶黄非鸿为妻。

黄员外不顾女儿反对,竟贪利而许婚,黄非鸿号啕大哭。

民间故事山村郎中看上有夫之妇(民间故事丐女寻夫)(4)

这天晚上,黄非鸿毁装涂面,悄悄逃出城去。她身无分文,又不识路,只好沿途打听,朝逍遥镇走去。饥饿之时,便向路边人家乞讨些残汤剩饭吃,渴了便捧些山泉喝。白天赶路,夜晚随意找个树蓬、竹林躲藏,连破庙、檐脚都不敢住宿。因为她是个年轻女人,担心别人侵犯她的清白,不得已沦为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女乞丐。

黄非鸿忍受了两个月艰难困苦的乞丐生活,终于到达逍遥镇。好在柳家虽然衰败,但在城中却无人不晓,她很快便找到了柳家。

民间故事山村郎中看上有夫之妇(民间故事丐女寻夫)(5)

柳母看见黄非鸿,凄惨地说道∶"可怜的姑娘,你是乞丐,我们也比你好不了多少啊,拿什么施舍给你呢?"

黄非鸿呜咽道∶"母亲,我是你老人家的儿媳妇啊!家父嫌贫爱富,要将媳妇另许别人。媳妇是连夜逃出,行乞两月,才来到这里的呀"

柳母听完黄非鸿的遭遇,激动万分,两个人互相搂抱,大哭不止。柳和也高兴地落泪。

民间故事山村郎中看上有夫之妇(民间故事丐女寻夫)(6)

柳母准备热水,让黄非鸿沐浴梳头,找旧衣服给她换上。不一会儿,一个身材窈窕、端庄秀丽、光彩照人的姑娘出现在屋里,母子大喜。但喜过之后,母亲又悲伤起来,她把黄非鸿拉到身边,流着眼泪道:"我家三口人,每天只能吃一顿饭。我母子应该受苦,只可怜你这如花似玉、水灵灵的媳妇也要跟着受苦了。"

黄非鸿笑慰母亲道∶"请母亲放心,儿媳早已吃惯苦了。家中再穷再苦,与媳妇两月的乞丐生活相比,却胜过天堂了。"

穷困人家无力讲排场,柳和与黄非鸿草草成婚了。

有一天,黄非鸿无意中走进一间屋子,见里面堆满杂物。她忽然踢到一件硬东西,拾起一看,竟是银锭。她大为惊异,急忙告诉了柳和。

柳和回忆起小时候跟宫梦弼叔叔经常玩藏金游戏,将砖石瓦块当金银珠宝藏起来。他自言自语道:"难道宫叔是仙人,早知我家有今日之困,事先做了安排?"

民间故事山村郎中看上有夫之妇(民间故事丐女寻夫)(7)

柳和拉着妻子向小时候住过的屋子跑去,翻开过去藏砖石瓦块之处,发现堆的全是金银珠宝。夫妻欢喜,将宝物尽数搬入卧室中。

柳和又想到,过去宫叔藏金最多的那幢房子早已卖给他人,便用重金将那幢房子买回。前去观看,见断砖残缺,所藏石子尚在,颇为失望。但他仍不死心,拨开石子,却见下面全是灿灿白银,粗略估计,竟达巨万。

从此,柳和赎田产,买奴仆,门庭华丽远胜往昔。他激动万分,说道∶"若不自立,对不起我宫叔!"

从此,柳和不再讲排场,不结交狐朋狗友,而是发愤读书。黄非鸿见丈夫勤奋,欣喜异常,对他百般温存、体贴,鼓励他奋进,并自我安慰道∶"老天爷不负我,也不枉我两月行乞所受之苦啊!"她有时也想念父母,不知他们如今怎么样了。

柳和苦读三年,得中乡选,一家人高兴异常。老夫人见儿子、媳妇百般恩爱,对自己又十分孝顺,心里更加快活。

柳和不忘那年得刘老太太招待吃饭,并送给路费的大德,便备了百金去酬谢她。

这天,柳和带着仆从十余人,来到了平安县。柳和对刘老太太千恩万谢,刘老太太也十分欢喜,祝贺柳公子恢复家业。

民间故事山村郎中看上有夫之妇(民间故事丐女寻夫)(8)

对门黄员外自女儿逃走后,商人逼退聘金,而五十两银子已用去一半。没有办法,他只好卖掉房舍才还清了这笔债。从此,夫妇二人便陷入贫困之中。

这天,他们正在家中叹息,忽闻旧婿发达了,来此感谢刘老太太,顿时悔恨交集,四目相对,哭泣不止。

刘老太太沽酒备饭热情招待柳和。饮酒间,刘老太太一再称赞黄非鸿美丽娴雅,叹息她被迫逃遁。她问道∶"公子如今已娶妻否?"

柳和道∶"已经娶了几年。"

刘老太太道∶"是哪家小姐福气好,得嫁如意郎君?新妇必定是天仙般的美人吧?"

柳和道∶"不必细说,小可特来邀请妈妈去舍下看看拙荆。"说罢,命仆人准备车子,扶刘老太太上车,同回逍遥镇。

民间故事山村郎中看上有夫之妇(民间故事丐女寻夫)(9)

黄员外、黄婆听说刘老太太得此厚谢,万分嫉妒,叹息不已。

柳和邀刘老太太至家,新妇华妆出迎,在群婢簇拥下美若天仙。刘老太太看见新妇竟是黄非鸿,惊得目瞪口呆。

黄非鸿急向刘老太太施礼,谢她昔日照顾柳郎之德;又向她打听父母起居。过了几天,刘老太太告辞,柳和夫妇又送她礼物,遣仆人送她坐车返家。

刘老太太回去后,立即去黄家报告消息,并转达了黄非鸿对他们的问候。黄员外夫妇又惊又喜,激动得泪流满面。刘婆劝黄员外去投奔女儿女婿,黄员外面有难色,但看见自己家徒四壁,一日三餐难以维持,便连连叹气,接受了刘老太太的劝告。

这天,他到了逍遥镇,询问路人,找到了柳和居所。去到门前,见柳家房舍高大宏伟,装饰得金碧辉煌,心中羞怯,不敢请求通报。

踌躇很久,看见一个妇人从门内走出,黄员外谦卑地上前见礼,向她介绍自己的身份,求她暗中告诉女主人。

民间故事山村郎中看上有夫之妇(民间故事丐女寻夫)(10)

时间不长,那妇人出来,将他带入耳房,道:"少奶奶很想出来拜见亲爹。只因你老过去有负于少东家,如今他一时怒气难消,恐他知道后不好相处,所以暂时不见为好。"

妇人拿来一些酒菜饭食摆在他的面前,又取五两银子送给他道∶"少东家此时正在宴客,少奶奶也不能分身。就请你老住在此房之中,不要外出,以免少东家撞见多有不便。明日请早早离去。"

次晨黄员外起床,见大门锁着,不能出去,便在院中等候。忽听人声嘈杂,有人喊:"少东家出来了。"黄员外要躲避已来不及,被柳和一眼看见,问是什么人。

下人们都不认识,柳和怒道∶"既不认识,定是坏人入室,快绑送衙门治罪。"

正在此时,昨日接待黄员外的那个妇人出来,躬身对柳和道∶"他是奴婢的舅氏,昨日来得甚晚,故未禀告主人。"

柳和道∶"既是这样,不必追究。"

那妇人送黄员外出门,道∶"昨日忘记嘱咐守门的家人及早开门,使你老受惊,真对不起。少奶奶说∶相思时,请老夫人假装成卖花的与刘老太太同来。"

黄员外回家后,将情况告诉了老婆。黄婆思女心切,立即去刘老太太家转达女儿的意思。刘老太太同情她们母女相互思念之情,便与黄婆同去逍遥镇。

民间故事山村郎中看上有夫之妇(民间故事丐女寻夫)(11)

黄婆手提花篮与刘老太太去柳家,过了十几道门,才到达黄非鸿卧房。丫鬟通报,黄非鸿衣着华丽,珠翠满头,前呼后拥,排队出迎。她见母亲与刘老太太进来,急忙上前叩拜,抱住母亲双膝哭泣不止。

到了晚上,黄非鸿命婢仆准备好房间安排二位老人住下,室中被褥温软,是她们从未享受过的。住了三五日,黄婆对女儿道∶"过去确是为娘和你父亲做错了事,对不起你们夫妇,希望你们原谅。"

黄非鸿道∶"女儿虽沦为乞丐,吃尽了苦头,但只怪女儿命运不济,岂敢责怪生我养我的父母。女儿心中早已将过去的事淡忘了。但是柳郎遭爹爹羞辱甚重,恐一时难以相认。"

有一天,黄非鸿正与二老闲谈,柳和突然进房,见了黄婆,发怒道∶"何处村妪敢与娘子并坐,快滚出去。"

刘老太太急道∶"她是老身的亲戚王嫂,卖花来此,幸勿责怪。"

柳和听了请她们坐下,对刘老太太道∶"妈妈来此数日,小可太忙,不曾亲自款待,多有失礼。黄家那老畜生死了没有?"

民间故事山村郎中看上有夫之妇(民间故事丐女寻夫)(12)

刘老太太笑道∶"黄员外尚健在,但贫困不堪,难以度日。公子大富大贵,何不念翁婿之情,略为帮助于他。"

柳和拍桌大怒道∶"昔日若非妈妈怜爱,小可恐怕早已沦为乞丐,难以回家了。那老畜生嫌贫爱富,遭到天谴,还有脸见我吗?"

他越骂越狠,黄非鸿起立愤然道∶"他即使不仁,终归是妾的生父。自古以来,圣人尚有过错,何况家父乃是凡人。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爹娘生儿育女,也受尽了艰辛。两位老人虽然对不起郎君,但妾为你沦为乞丐,受尽饥寒交迫的煎熬,双脚打起血泡,血泡破了凝成血痂,连袜子都脱不下来。妾流干了汗水和眼泪,难道妾所受之苦,不能抵偿父母的过错么?郎君当着妾面谩骂妾的父母,叫妾能忍受么?郎君口口声声说要对得起妾的一片衷情,就不能看在妾每日孝敬婆母的分上,原谅俺爹娘一时之错么……"

黄非鸿边说边哭,使柳和深感惭愧,低头不语。黄婆羞愧难当,起身告辞。柳和甚觉对不起爱妻,便以子婿之礼叩拜黄婆。

不久,柳和与黄非鸿派人去接黄员外。黄员外羞愧难当,思前想后,还是来到女婿家。从此他们骨肉团聚,相处和睦。

故事改编自《聊斋志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