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与使命担当:文化传承勇担当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学校的“特色”与“水平”,必须建立在能真正促进师生生命成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基助力的基础之上,并以是否切实履行了时代赋予教育的责任与使命为衡量标准和依据。创办十年来,在赵国生董事长和张廷波校长的带领下,巨鹿育红实验学校始终以“立德树人、快乐学习、书香校园、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为师生终生发展奠基、为民族复兴培育优秀人才为己任,以“厚德、乐学、强身、特色”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担起一份责任,让文化薪火相传,播种一份希望,让生命馥郁芬芳,谱写了民办教育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壮丽诗篇。

上篇:以经典为友,与书香相伴,丰厚生命底蕴

张廷波校长曾任巨鹿一中校长20年,是中学高级教师、河北省骨干校长。2008年8月至今任育红实验学校校长,带领这所创办于2005年的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踏上了新的发展征程。

结合多年的办学经验,融合当代教育思想,张校长确立了育红实验学校的办学理念,即“快乐学习、全面发展、书香校园、健康成长”“相信每个师生都是天使”“师生共学,一起成长”。后来他在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等有关讲话精神的基础上,又把办学理念丰富完善为“立德树人、奠基未来、经典厚基、书香致远、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多元激励”。为促进“师生共学、一起成长”,学校将教育的落脚点放到了经典诵读、海量阅读上,致力于构建书香校园,让师生“育人格,启智慧,广博学,厚根基”,既为高素质的现代公民的成长积淀良好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为造就大师级的国家栋梁打下坚实的基础。

精挑细选由点及面,循序渐进纵览古今

张校长制定了“明整体,力重点,知百家,观世界”的国学经典学习原则,从汗牛充栋的经典中为学生精心挑选“精神食粮”,既梳理出整体脉络,又突出学习重点。

学校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在不同的年级分别安排他们学习《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笠翁对韵》《声律启蒙》《成语接龙》《唐诗三百首》《宋词选读》《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老子》《庄子》《中华上下五千年》《历代名家散文》《毛泽东诗词选》《孙子兵法》《古文观止》等经典名作,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引导学生逐步积累、丰厚自己的精神世界。同时,将《百家概览选》《红色经典选览》《世界经典选览》也纳入校本课程建设,让学生既有中国心、中国根,又有世界眼,古为今用,西为东用,纵览古今,学贯中西,从而开阔视野,厚植根基,放眼天下,丰盈智慧,学会创新。

小学语文教学不但让经典进课堂,还大力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量,尤其引导学生读名著名篇、美文佳作。学习陈琴老师的经验,结合本校学情,现阶段规划了各学段阅读量分别为:小学低学段达到100万-300万字,中学段达到300万-500万字,高学段达到500万-800万字,初一、初二阅读量均达到200万-400万字,初三达到100万-200万字,力求广博、厚实。学校斥资几十万元增补图书,同时发挥班级图书角作用,让学生共享阅读之乐。

学校和师生的体会是,原来学生的课业负担重,不是因为课本内容多,而是考试压力大,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式机械繁复,教师读书量太少。只要解放思想,务实探索,师生发展潜力巨大,教育的天地无限广阔!

删繁就简激发兴趣,师生共进教学相长

学校确立了“知背景、通字词、懂大意、贵激趣、重诵读、时复习、有故事、有讨论、有体会、有活动”的经典诵读方式方法指导原则,将“悦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经典诵读”变“教”为“学”,以“读”“诵”“悟”为主,再辅以扎实的字、词、句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探索出了小学国学经典“三读一写”教学方法,即通过“读通、读义、读熟、书写”,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顺文意,了解大意,熟读会背。不强求感悟发言,贵在自悟、讨论、交流,重在浸润、熏陶、积累,种下文化种子。除常规课堂教学外,学校还通过晨读晚诵、演讲、讲故事、朗诵、读书交流会、汉字英雄听写、书法展、“阅读之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评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搭建展示的平台。育红实验学校学子博学强记,识字量大,积累日渐丰厚,出口成章,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交口称赞。

张廷波校长坚信,教之本在师。为了开阔视野,更新观念,学习新知,促进成长,近几年学校先后组织150多人次赴山东、上海、北京、杭州、西安、南京、石家庄等地观摩学习,参观培训。学校秉承“师生学,同成长,练内功,重引领”的宗旨,努力打造学习型教师群体。确定了教师的阅读书目,倡导每天平均读书时间不少于半小时,并及时做好读书笔记,撰写教育随笔或教学反思。倡导教师自主成立读书俱乐部,组织读书交流活动。此外,读书笔记、随笔、心得评比活动和朗诵比赛、公开课比赛、教师基本功比赛等也经常性举行。现在广大教师人人潜心读书,工作奋发向上,校园书香四溢,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

下篇:以创新为魂,与特色同行,描绘改革盛景

近年来,育红实验学校以新课改为依托,积极探索实施教育教学各领域的改革创新,有效增强了教育的实效性,使学生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实现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

优化德育,让校园洋溢正气

学校坚守“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方针,积极打造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教育体系。对学生加强主题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感恩教育、诚信友善教育、环保教育,以各类主题活动为载体,分层次、分阶段构建学校德育内容体系。学校德育工作真正做到了目标明确、内容规范、途径顺畅、特色鲜明,让学生与美德雅行相伴终生。

潜心教改,让课堂充满生机

小学重视新思维数学,探索高效课堂,初具成效。采取“浙教、冀教”双版本教学,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过程的经历和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重视“结果”,更重视“过程”,让学生亲历“新知”产生的探究性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的研究性学习,极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不但学会了知识,更提升了能力,进步大,后劲足。

多点出击,为生命成长蓄力

阳光体育,活力四溢。学校在开足开全体育课程的同时,开设了大课间(上午30分钟,下午50分钟),通过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投资300余万元修建了巨鹿县首个400米标准化塑胶操场。进行体育与艺术特长相结合的尝试,学生在体育课外学习舞蹈、太极、武术等,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习得了一项艺术特长。

英语教学,打造品牌。学校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开展以提高学生英语口语和交际能力为核心的特色教育。录用了一批业务素质硬、口语表达能力强的专业英语人才任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年龄特点,在小学,通过儿歌、游戏、故事、游戏等形式,以多听、多练、多表演等作为活动载体,提高学生的会话能力。在初中充分利用开放的课堂,通过情景剧、朗诵、演讲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学校英语教学成绩优异,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广受赞誉。

书法教育,修身养德。学校高度重视书法教学,一方面,从三年级开始专门设立书法课,有专门的书法老师教学,定期组织书法比赛和书法展览;另一方面,每学期专门组织教师学习书法,开展每天一篇字活动,促进教师队伍书法水平的提高。

发展特长,张扬个性。学校坚持“在学生全面发展中发展学生特长”这一教育原则,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设钢琴、美术、舞蹈、武术等各种特长班,开展各种兴趣活动,使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得到了较好的挖掘和发展。

十年磨一剑。作为一所县级民办校,育红实验学校不但在激烈的教育竞争中站稳了脚跟,而且打响了品牌,得到了社会及上级领导的广泛认可与高度赞誉。学校在校生规模由2008年度的2000多名,发展到今天的6300多名。学校获得了邢台市文明单位、邢台市卫生先进校园、巨鹿县绿色学校、巨鹿县教学成绩优秀单位、中国广播远程示范网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张校长进一步提出了学校的奋斗目标,那就是为师生终身发展和幸福奠基,为国家培育栋梁,为家乡播撒书香。育红实验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得益于赵国生董事长的慧眼识才,得益于以张廷波校长为核心的全体干部师生的勤勉奉献,更得益于这方校园中处处洋溢着的担当意识与创新精神。这是中华文化薪火相传的希望,是中国教育不懈前行的动力。星火燎原,希望育红实验学校的特色发展经验能给同行以有益的启示。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教育切实担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奠基生命成长,助力民族复兴!

来源:中国教育报

相关内容

文化传承与使命担当:文化传承勇担当(1)

文化传承与使命担当:文化传承勇担当(2)

《焦点访谈》记住“

文化传承与使命担当:文化传承勇担当(3)

《焦点访谈》“医闹

文化传承与使命担当:文化传承勇担当(4)

点击排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