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象莫莉最早的(拯救小象莫莉)

封面新闻记者 杨峰 昆明报道

10天前,备受关注的亚洲象莫莉回家了。

这头由我国动物园繁育出生的首只第三代亚洲象,曾因被指在焦作市森林动物园“胎毛未褪、神色憔悴,顶着烈日,用鼻子卷起口琴卖力地吹奏,脚上被铁链束缚”而备受关注,并引发持续半年的争论。

争论双方为网友、爱心组织、公益人士、明星和动物园方、动物学会专家学者,争论焦点是“遭受虐待”和“正常的行为展示”。

相关“拯救小象莫莉”的话题,高达3.1亿人参与。

最终,2022年5月15日,河南省林业局宣布,为回应公众关切,并给亚洲象莫莉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成长条件,将其送回昆明……

在参与拯救莫莉的环保公益组织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绿发会)工作人员看来,拯救莫莉的行动,到送至昆明动物园,“已经完成了80%,但距离终点还有非常远的距离,放归自然才是大象最终的归宿”。

而在法律层面,目前,我国的动物表演依然以“自然行为展示”的方式存在。《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尽管将虐待野生动物列为禁止性行为,但未写明何种情形属于虐待野生动物,也无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在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处理时,缺乏具体参照。

小象莫莉最早的(拯救小象莫莉)(1)

2022年5月18日上午“莫莉”在妈妈“莫坡”近距离陪伴下进行隔离观察。昆明市动物园供图

公主离家

莫莉是2016年3月19日出生在昆明动物园的一只小雌象。

经过向社会公众征名,她随母亲莫坡姓莫,取名莫莉。莫莉和茉莉同音,寓意她能像茉莉一样纯洁迷人,健康成长。

小象莫莉最早的(拯救小象莫莉)(2)

莫莉。视频截图

2017年的一岁生日会上,莫莉在父母的陪伴下,享用了由甘蔗和蔬菜堆成的“生日蛋糕”,到场的昆明市民围在亚洲象馆的活动场外,为它唱了生日祝福歌。

小象莫莉最早的(拯救小象莫莉)(3)

莫莉一岁“生日派对”。图源昆明市动物园官方微信公众号

2018年4月15日,为了调整血缘,两岁的莫莉被送往河南沁阳市的天鹅湖生态园,换来一只名叫“九班”的雄象。按协议规定,昆明动物园再无权干涉对方的饲养流程,也无权将莫莉接回昆明。

2018年12月,《焦作日报》报道称,焦作市森林动物园引进了三头大象,其中就包括一头两岁多的小象。这是莫莉离开昆明后首次回到公众视野。

小象莫莉最早的(拯救小象莫莉)(4)

2018年12月,焦作市森林动物园引进了三头大象,其中就包括莫莉。图源:焦作日报

疑遭“虐待”

此后,一头被手持“象钩”的饲养员所牵引,脚拴铁链,从事金鸡独立、吹口琴、吹气球、站立等杂耍,遭游客投喂和骑乘的小象,多次出现在定位为焦作市森林动物园的短视频中,但这些视频在当时未引起关注。

小象莫莉最早的(拯救小象莫莉)(5)

莫莉带着脚链吹口琴。视频截图

2021年8月,焦作市森林动物园一头小象疑遭“虐待”的视频在网络再次流传。

小象莫莉最早的(拯救小象莫莉)(6)

莫莉表演倒立。视频截图

视频中,小象胎毛未褪、神色憔悴,顶着烈日,用鼻子卷起口琴卖力地吹奏,脚上被铁链束缚。大部分网友综合时间、地点、长相等因素,判断它就是昆明动物园曾经的小象公主莫莉,昆明动物园明星。

这一次,莫莉的“遭遇”引发了网友们的共情。

网络声援

2022年5月19日,莫莉回到昆明的第四天。封面新闻记者在昆明动物园亚洲象馆前游客活动区见到了3位莫莉的守护者:丸子、熊莉和李梅。

她们常居昆明,养宠物,抵制动物表演。

丸子和李梅是“小象莫莉”这个微博超话最早的发起者之二,熊莉则多次和环保组织联系。在她们持续的发声中,“小象莫莉”的超话参与者,从一开始的几十人,发展到3万多人。因平台规则被停用后,重新建立的超话“小吉象莫莉”,目前仍是微博排名前三的公益类超话。

小象莫莉最早的(拯救小象莫莉)(7)

莫莉表演金鸡独立转呼啦圈。视频截图

丸子称“大家都是纯粹的网友,微博显示IP后才知道,超话中很活跃的几个姐姐在广东、上海和内蒙。”

关注莫莉的人进进出出,2022年3月前,持续参与发声的只有30多个人,“我们靠互相支持,才没有放弃。”

“是自家养的宠物被虐待了的那种感觉。我们开始一起在网上发声,给媒体和相关的政府部门持续打电话,想要救它。”丸子说,在2021年9月初看到莫莉的消息后,心里很难受,让她有了拯救莫莉的想法。

小象莫莉最早的(拯救小象莫莉)(8)

丸子、李梅和熊莉一起到昆明动物看望小象。摄影:杨峰

象被转移

2021年9月16日,为回应舆论关注,焦作市森林动物园通报称,小象莫莉行为展示和行为训练时,的确存在脚上拴铁链的操作,但这并非虐待动物,而是符合中国动物园协会发布的《象的饲养管理指南节选》的全国各地动物园通用操作。

焦作市林业局在之后也派出工作人员调查了莫莉的情况,并宣布莫莉未遭受虐待。

但这些回应没有消除公众的疑虑。

2021年9月18日,《云南政协报》工作人员与昆明动物园联系,确认焦作市森林动物园的小象就是已经离开昆明3年的莫莉。莫莉归属于沁阳天鹅湖生态园,被租借到焦作市森林动物园展示。

此后,莫莉的守护者们、媒体,开始了同莫莉实际拥有者——史保东之间的长期拉锯。网友和媒体持续搜寻和追问莫莉在河南活动的痕迹,史保东则将莫莉在多个动物园之间转移, 从参与表演到无法被找到。

小象莫莉最早的(拯救小象莫莉)(9)

莫莉被游客骑乘。视频截图

拯救莫莉

丸子记得,2021年10月,史保东旗下的公司,沁阳市和生森林动物乐园曾在自己的官方抖音账号中直播过莫莉的情况。

莫莉的生活环境,看起来比之前有很大的提升,有室内和室外两部分区域,有供大象进行沙浴的土坑,但一些大象生活的细节仍然不明确。10月的天气已经转凉,象舍的温度如何,园方没有回应,“我们还发现和生森林动物乐园存在未批先建等问题,并向官方举报,得到回应称史保东正在补办手续。”

绿发会政研室工作人员谷雨说,绿发会在2021年9月从志愿者处接到亚洲象莫莉疑遭受虐待的举报,2022年1月,又有多名志愿者发来了更为详细的材料,文字、图片、视频都有。经研究后,决定着手申请政府信息公开。

2022年2月,绿发会向国家林草局、住建部、云南林草局、焦作动物园、沁阳市天鹅湖生态园、昆明动物园等相关单位,申请了关于小象莫莉租借等信息的公开,均未得到有效回应。谷雨称,他们所有的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要不没有得到回应,要不被认为涉及商业秘密, 不予公开”。

拯救小象莫莉,似乎陷入了死胡同。

丸子、熊莉、李梅等莫莉的守护者们没有放弃,她们将整理好的拯救小象莫莉的图文素材,持续地投稿到媒体、关心公益的大V和艺人处。

丸子记得,“只要参与过动物保护的明星,我们都私信过了”。

2022年4月24日,演员陈乔恩在社交平台上,为“拯救小象莫莉”发声,舒淇、陈学冬等更多的艺人也加入其中,相关话题进一步引爆,最终获得了近3.1亿人次的讨论。

莫莉藏不住了。

小象莫莉最早的(拯救小象莫莉)(10)

陈乔恩微博截图

未被虐待?

2022年4月28日,凤凰网等几家媒体继续前往和生森林动物园实地走访,在园中恰好遇到了受河南省林业局委托,来公园调研检查的河南省动物学会、郑州市动物园等单位的专家学者。

专家得出“小象莫莉发育状况正常,没有发现明显外伤,精神状态良好、表情优良,生态习性非常符合大象正常的生态习性,没有人工条件下的异常行为”的结论。

但关注莫莉的人们,显然不愿接受这个答案。

一次比一次强烈地质疑也从焦作传向了昆明。

北移象群回归后,亚洲象是昆明动物宣传的主力,官方号、饲养员和兽医的个人号,都在频繁发布园内亚洲象的视频和直播。质疑之下,昆明动物园停更了大象直播,饲养员的账号删除了关于亚洲象的全部短视频内容。

2022年5月15日,河南省林业局“突然”宣布,经科学评估、综合研判,为回应公众关切,并给亚洲象“莫莉”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成长条件,莫莉已离开沁阳送往昆明。

丸子、熊莉和李梅都没有想到莫莉可以5月回家。焦作市林草局、昆明动物园、昆明市城建局公园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均向封面新闻记者表示,莫莉的回归是“突然的通知”,是云南和河南两省林草部门之间对接完成的工作。

2022年5月16日晚,数十位关心莫莉的群众,自发在昆明动物园守到了夜里10点多,带着鲜花和一车的西瓜,见证了莫莉的抵达。

小象莫莉最早的(拯救小象莫莉)(11)

2022年5月16日晚,莫莉的“守护者“们在昆明动物外等候它回家。受访者供图

讨论

“虐待”与“正常的行为展示”存争议

“我想救莫莉,纯粹就是因为看不下去了。”为了保护莫莉,丸子去了解了很多有关亚洲象的知识。纪录片《黑象》中象钩对象的残害,让她“没有勇气再看一次。”

熊莉和李梅也在拯救莫莉的行动中,成了抵制动物表演的支持者。

丸子第一次看动物表演是2019年,“大多数观众看了后在笑,我看后整天都觉得压抑难受”。

丸子在朋友圈转发一些抵制动物表演的文章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和共情”。她说,有刚看过海豚表演的同事,在看到文章后将她拉黑,“但我相信大多数人是可以共情的”。

当然,也有人经过丸子的讲解后,加入到了行动中,“现在我哥我嫂子也都觉得,取消动物表演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大家保护动物的意识觉醒了”。

绿发会秘书长周晋峰认为,小象莫莉一次又一次成为公共话题,是公众在生态文明方面的一次觉醒,“随着讨论的深入,人们对于动物的态度发生改变,最终对科学伦理和生物伦理有了再思考和再认识”。

莫莉有没有遭受“虐待”?各类官方调查中一律都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但莫莉曾从事过表演性展示,存留了客观的视频、图片资料为证。

它的前述实际拥有人史保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坚定地表示,象吹口琴、转呼啦圈、给小朋友戴帽子等行为,是让动物进行“正常的行为展示,不是虐待动物”,但在舆论影响下,莫莉在焦作的最后几个月停止了公开展示。

丸子、熊莉等莫莉的守护者朴素地认为,将两岁的小象从母亲身边分离,强迫它表演,“就是事实上的虐待”。

某动物园管理者安园长曾经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我觉得将动物表演称作自然行为展示,这样的说法有些无耻。动物会在自然界生活中展现出来的状态,才叫自然行为展示,吹口琴、倒立、画画,显然不是亚洲象会在自然界生活中可以展现出来的状态”。

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教授,云南省亚洲象专家委员会成员陈明勇在接受《云南政协报》采访时曾表示,强迫小象进行表演的行为,确对小象具有一定的伤害。陈明勇呼吁和劝告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人员,要善待野生动物,善待亚洲象。

海南师范大学副教授、亚洲象野外生态博士林柳在2022年4月29日,中国绿发会召开的“小象莫莉与反野生动物虐待”线上讨论会上表示,亚洲象是以家族为单位的群居动物,家族成员间的关系非常亲密,且幼象的哺乳期较长,可达2—3年,达到成年则需要十几年的时间。在此期间,小象需要在母象和家族其他成员的照顾下,学习很多生存技能和交流技能。

莫莉在2岁时,被以种群交流调整血缘的理由换走,还处于完全依赖母亲的时期,此时被转移到陌生地方,会承受非常大的生理和精神压力。它后期成长中不仅缺乏家族的照顾和保护,也丧失了许多学习的机会。

“让莫莉表演,甚至让它倒立,都是对她的伤害。”他说,为了让大象听话,很多驯象师会用铁钩敲打头部和耳部,或者用铁链把它拴住,这对大象来说,都是非常痛苦的体验。

林柳认为,“对于亚洲象这种特殊的、高智商的、情感非常丰富的动物来说,幼年使其和母象分离,并强迫其进行表演,对它身心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现状

人工繁育亚洲象尚未野放成功

那么,如何才能最好地展示一头亚洲象呢?

莫莉的守护者们的想法是扩大、打通昆明动物亚洲象的多个展示区,让莫莉和母亲和象群生活在一起,“自由”地生活。绿发会则认为,野生动物,放归自然才应该是大象最终的归宿。

但封面新闻记者从云南西双版纳亚洲象救助繁育中心了解到,云南目前还没有被人类长期救助的野象和人工繁育的亚洲象成功野放的案例。亚洲象救助繁育中心“象爸爸”熊朝勇曾向记者表示,“我们一直在对救助的野象,进行野化训练,但目前还没有成功。”

动物园设计师、北京动物园饲养队技术员张恩权在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表示,亚洲象的舒适生活需要很大的活动空间和适宜的保温环境,小象莫莉所辗转经历的天鹅湖生态园和焦作市森林动物园都很难达标,国内大多数引进亚洲象的动物园内,大象福利也正在演变成一场灾难。

如何良性地展示动物,公众、从业者、学界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但尽量展现动物的自然天性,正在成为共识。

小象莫莉最早的(拯救小象莫莉)(12)

莫莉所属家族的成员在昆明市动物主馆场地上活动。摄影:杨峰

法律

虐待动物找不到有利的诉讼渠道

2022年5月21日,昆明动物园发布了莫莉入园后的最新动态:血液常规及生化指标无异常。其他样本检测持续进行中。目前,昆明动物园正积极开展“莫莉”饲料转换适应。随动态发布的视频中,莫莉正在自主进食胡萝卜等蔬菜。

莫莉是绿发会成功参与救助的,第一例受动物园管理的亚洲象。谷雨目前无法确定,莫莉的获救是否只会是一个动物救助的“孤例”,“我们在尝试救助时遇到了层层困难。”

莫莉相关的事项被以涉及“商业秘密”为由拒绝公开,让人工繁育的亚洲象的相关事项,以及其他动物的表演,似乎成为了“无法监管的地带。”

在中国现行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中,存在动物表演的禁止性规定,但又缺乏具体落实的方式。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高利红在“小象莫莉与反野生动物虐待”讨论会上指出,中国对于虐待动物找不到有利的诉讼渠道。

2010年,住建部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园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动物园和其他公园要立即进行各类动物表演项目的清理整顿工作,停止所有动物表演项目。2013年又印发了《全国动物园发展纲要》,进一步要求各类动物园杜绝一切动物表演。

由国务院批准、原林业部和农业部发布施行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显示,亚洲象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人工繁育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应当有利于物种保护及其科学研究,不得虐待野生动物。

小象“莫莉”是我国在动物园繁育出生的首只第三代亚洲象,人们对它究竟是不是野生动物也存在争议。动物保护专家、世界动物保护协会野生动物项目经理郑钰在接受央广网采访时指出,根据新调整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即使是人工繁育的亚洲象,不论第几代,都是野生动物,同样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保护,不得虐待。

但什么是动物表演项目,上述《意见》中没有做详细界定。《意见》发布多年,广义的动物表演依然以“自然行为展示”的方式存在,只要动物园和马戏团有相关合法完善的手续,从法律上就不违法。

《野生动物保护法》将虐待野生动物列为禁止性行为,但未写明何种情形属于虐待野生动物,也无规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在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处理时,缺乏具体的参照。

谷雨认为,在现行法规制度缺失的情况下,热心网友的持续发声,为莫莉的获救提供了很大的力量。

2022年4月29日,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理事莽萍女士在“小象莫莉与反野生动物虐待”线上讨论会上表示,社会公众对伤害动物的驯兽和动物表演的反感逐年增强,批评的声音越来越多,探索反虐待动物立法,建立野生动物保护救护中心,将有利于动物保护。

立法还需等待,莫莉的生活状况正由它的守护者们持续关注。丸子和熊莉们每次去看象的时候,都会去象舍旁,尝试看能不能透过玻璃看到它的样子。

在等待莫莉和公众见面的日子里,“小吉象莫莉”超话内依然活跃,超话成员们在持续呼吁关注更多受虐的大象和动物,抵制动物表演。谷雨说,绿发会也在持续关注莫莉的救助情况。

(文中,丸子、熊莉、李梅为化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