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的紫禁城(清朝继承了明朝的紫禁城)

明朝时期的紫禁城(清朝继承了明朝的紫禁城)(1)

故宫博物馆

紫禁城是明清两代六百年间共同使用的皇宫,但其实明清两代的紫禁城还是有区别的。尽管两朝对紫禁城的使用有连续性,毕竟建筑物是不可移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清代皇室对紫禁城是原封不动地进行接管。在很多不为人所关注的层面,清故宫与明故宫正在发生一点点的改变。

一、核心三大殿的改造

众所周知,今日的故宫三大殿分别是太和殿、中和殿与保和殿,但这三座宫殿在明代并不是这样称呼的,明初三大殿分别称为奉天殿、华盖殿与谨沈殿,嘉靖时期改名为皇极殿、中极殿与建极殿。1644年顺治皇帝接待文武官员进驻紫禁城时,因战乱与明末长年失修,整个紫禁城呈现出一片破败之象,就三大殿来说,由于李自成闯军的侵入,导致三大殿中只有建极殿还没有被摧毁。

明朝时期的紫禁城(清朝继承了明朝的紫禁城)(2)

故宫三大殿

在这样的情况下,顺治皇帝也只得将即位大典放在皇极殿前的皇极门内举行。次年,顺治下令重建被损坏的两大殿,但同时也下令将连同建极殿在内的三大殿更名为太和、中和与保和殿,这三大殿的名称沿用至今。

改名对常人来说都是一件十分慎重的事情,因为人们相信名字关乎命运,改名可以得到一个“好彩头”,对于皇帝来说更是如此。嘉靖帝十分偏爱“极”字,故三大殿都取“极”作为殿名,而顺治皇帝则对“和”字情有独钟。

“和”字在儒家文化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儒家有言:“礼之用,和为贵。”直接将“和”放在了儒家礼仪当中的核心位置。社会和谐稳定是历朝历代所追求的最高治国境界,顺治以“和”字为紫禁城三大殿命名,就是其治国愿景的一种表达。三大殿的名称皆出自经典,其中“太和”与“保和”语出《周易》,“中和”语出《中庸》,不仅表达了顺治追求圣贤之道的愿景,更为重要的是,此举还表现出他学习中原文明的诚恳态度。

明朝时期的紫禁城(清朝继承了明朝的紫禁城)(3)

太和殿

早在顺治即位之初,汉臣即上书奏请顺治学习金世宗与元世祖,因为这两位帝王都是极力推崇汉文化的,是顺治学习的最佳榜样。尽管顺治在位时间并不算太长,但从他决定继承明制以及更名三大殿的做法来看,他对于汉文化是有着深厚兴趣的。

明朝时期的紫禁城(清朝继承了明朝的紫禁城)(4)

太和殿

二、毓庆宫的修建

在如今故宫东南侧,有一座名为“毓庆宫”的宫殿,但这座宫殿在明代并不存在,当时这里的宫殿名为“神霄殿”,不幸在明末毁于战火。清朝建立之后并没有重建神霄殿,而是在其遗址上重建一座大殿“毓庆宫”。在空间有限的紫禁城内,任何一座宫殿的修建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其中必然包含着皇帝的政治考量。

明朝时期的紫禁城(清朝继承了明朝的紫禁城)(5)

毓庆宫

1675年, 21岁的康熙皇帝即宣布立嫡长子胤礽为大清储君,看过古装剧的人应该都知道太子居住的宫殿被称为“东宫”,但在当时的紫禁城内,尽管有数不清的大小宫殿,但却没有一座真正意义上的“东宫”。立储君在帝制时代的中国是关乎国本的大事,因为这关系到国家政权是否能够顺利平稳地实现过渡。汉人王朝一直奉行传子制度,除宋代有过“兄终弟及”的短暂历史和皇帝无子嗣这样的特殊情况外,一般都采用传子制度。但就之前的少数民族政权来看,无论是辽、金亦或是元代,在太子继承方面都十分混乱,每次皇位更替都意味着一场血雨腥风,这也直接导致这些王朝大都是短命王朝。康熙皇帝为了避免前车之鉴,就将汉王朝的传子制度作为大清的传位制度确定下来,以确保国家政权能够平稳更替。在这种考虑之下,是否有东宫就关系到朝廷对储君制度是否足够重视,而之前明代的“东宫”文华殿此时已被清朝用作经筵之处,所以必须重建一座宫殿来安置太子。1679年,康熙下令于故宫东南角即原神霄殿处再造宫殿,取名“毓庆宫”并将其作为东宫,自此大清有了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东宫。

明朝时期的紫禁城(清朝继承了明朝的紫禁城)(6)

毓庆宫

但问题是,胤礽在多次废立之后,最终还是被康熙废掉了太子之位,雍正即位又是在康熙去世之前决定的,这就导致毓庆宫在胤礽被废后长时间无人居住。而雍正继位后一改之前的做法,决定实施秘密立储制度,不再公开设立皇太子,这就决定了不会再有正规意义上的“太子”,所谓的东宫也就失去了意义,毓庆宫由此降格成为皇子居住的地方。直至嘉庆即位后,由于乾隆仍未去世,嘉庆不得不居住在毓庆宫内,直到乾隆去世方才移居养心殿。

明朝时期的紫禁城(清朝继承了明朝的紫禁城)(7)

雍正时期开始秘密立储

三、禊赏亭与紫禁城

今日故宫的景象其实与明代已有较大差别,乾隆时期,除了大肆兴建圆明园之外,紫禁城也经过了一番大刀阔斧的整修工作。位于今日故宫宁寿宫的宁寿宫花园就是乾隆时期所修建的极富有特色的一座园林。

宁寿宫在康熙年间即已经修建,作为太后、太妃们日常居住的场所。到了乾隆年间,乾隆决定重造宁寿宫,并将其作为日后退位的居住场所。为此在改造宁寿宫的同时,在这狭小的空间内,又修建了一座宁寿宫花园以作娱乐休闲之用。

在并不大的园子里,有一座抢眼的赏景亭即“禊赏亭”,取名灵感来自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修禊事也”一句,意在表明乾隆皇帝的文人雅趣。众所周知,乾隆皇帝一生写过43000多首诗,平均一天要写2首诗,而且还是每天都要写。在宁寿宫花园里,每一座建筑上都刻有乾隆所写下的诗句文章,禊赏亭作为花园的核心建筑自然也刻有乾隆的笔墨。

明朝时期的紫禁城(清朝继承了明朝的紫禁城)(8)

禊赏亭

其实在文人意趣背后,也体现出大清对皇子后代的培养体系的特征。从顺治皇帝开始一直到清朝灭亡,历代皇帝十分看重对皇子们书法绘画与诗歌创造能力的培养,康熙、乾隆等皇帝的字更是自成一家,在皇室子孙中也出现过许多书法与绘画大家,都能够自成一派。总而言之,清代皇室的文化素养以及他们对汉文化的喜爱,都明显地体现在了“禊赏亭”这座亭子身上。无论是三大殿的改造,还是东宫的修建,亦或是禊赏亭的修建,在两百多年的统治时间里,大清对紫禁城进行的一点点改造,无不体现出其主动向汉文化靠拢的积极姿态。

明朝时期的紫禁城(清朝继承了明朝的紫禁城)(9)

三大殿中的中和殿

文史君说

尽管今天的学界对于清王朝是否汉化一事有着复杂的争论与探讨,但这并不能否定清代帝王向中原文化学习的现实。无论是对三大殿名称的更改,亦或是毓庆宫的修建、禊赏亭的建立,清代帝王改造紫禁城建筑背后,都体现出政治与文化的双重考量。就这一点来说,清代的紫禁城虽是继承明代的紫禁城而来,但其背后蕴藏的政治与文化考量却另有深意。

参考文献

班晓悦:《从清代紫禁城的复建看统治者的汉化》,《紫禁城》2014年S1期。

杜家骥:《清朝满族的皇家宗法及其皇位继承制度》,《清史研究》2005年第1期。

(作者:浩然文史·小太阳)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