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油是好东西(猪油是个好东西)

周学瑜原创

猪油是好东西(猪油是个好东西)(1)

在我的印象里面,在我们家乡,猪油是个好东西,那时候大家都说油多不坏菜,讲的就是猪油吧。我也奇怪,猪这个生物,模样猥琐肮脏,怎么猪肉猪油猪内脏都那么香啊。记得小时候邻居有一家条件好,他家经常早上吃猪油蛋炒饭,再放点小葱,我滴妈呀,香飘了我们一排七八户人家。

八十年代初,老百姓日子好过点了,开始讲究健康了,很多人开始相信猪油胆固醇太高,吃了对身体不好。那时候我父亲在马鞍山钢铁学院工作,马鞍山是安徽里面的一个另类,为了开发这个钢城,大搞五湖四海,来自全国各地的都有,大家洋腔广调,有些同事就对猪油深恶痛绝,那时候马钢系统效益好呀,过年年货单位都给配齐了发,那些不要猪油的人就找安徽人换花生油和菜籽油,让他们吃素油去吧,我们安徽人就是喜欢猪油,喜欢的不得了。猪油香啊,以前人物质匮乏,日子过的紧巴,猪肉凭票供应的,猪油就记不得了,大概也是限量滴,所以更加金贵了。

猪油是好东西(猪油是个好东西)(2)

猪油分两种,一种是好的,猪板油,长的雪白的,板板一一地,模样周正,这个价钱贵,还有一种是花油,又叫猪网油,不好看,真的象渔网一样,看了不舒服。不过它有一种特殊的用途,据会吃的老人讲,过去大饭店里面清蒸鲥鱼/清蒸鳜鱼,就用猪网油把鱼包好,清蒸好后再把网油丢掉,取其香。据我所知,这是猪网油唯一的用途了。一般我们都是买猪板油,回来看见大人洗干净切块,放进锅里炼油,哪怕是刚刚买回来的生的铁锅子,炼过猪油以后就变成了熟锅子了,以后洗过后也不会生锈的了。把猪板油块刚刚放进去的时候丝丝啦啦的响,不见油。慢慢地油就炼出来喽,板油块就慢慢缩小,慢慢变黄变脆,油炼的就差不多了,满屋子里面都是猪油的那种荤香,是素油不好比的。捞出来的就是油渣子,我们家乡喜欢将什么都加个子,西红柿叫洋柿子,蝴蝶叫叶贴子,玉米叫六谷子,哈哈。油渣子要趁热吃,沾点糖沾点盐都可以。我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家门口两个邻居聊天,一个讲,晚上到我家喝酒好了,另一位讲你家晚上又没什么菜,这位讲我家晚上有油渣子,另一位笑死了,油渣子又不是什么好菜。这位急了,你不懂,油渣子可是下酒的好菜。我这就记住了,一记就几十年,可见从小我就是个好吃的。油渣好吃,不能多吃,最多一次吃两块,不然腻的很。以前人笑话别人家穷,就讲他家炼了猪油就喝,鸡窝里面拿了生鸡蛋就吃。油渣子吃不了可以放在碗橱里面,每次炒青菜就放点,青菜是好吃了,油渣子变的软蹋蹋地,一点没味道了。

猪油炼好了要等到油冷了但没凝固的时候装罐子,因为太烫了要炸罐子,我记得每家放猪油罐子都是一样的,棕色的大陶罐,上面带盖子的,等到油完全凝固后就变成了乳白色固体,古人讲的羊脂白玉大概就是那样吧,想怎么吃就怎么吃,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猪油的用处太大了,阳春面里面放点,蒸鸡蛋羹里面搁一勺,水豆腐汤丝瓜汤西红柿蛋汤里面哪里少得了猪油的身影,只有拉肚子的时候,吃面条不能放猪油,改放一点麻油,那个根本就不是一个味。我们家乡有种传统馄饨,就是上海叫做绉纱馄饨的,比上海馄饨好吃的多,关键的秘密在于馄饨汤里面不但放猪油,而且放点剁碎的猪油渣,香的不得了啊。到了正月十五包元宵,芝麻白糖馅的,如果放了猪油,哎,一碗清清的水下面是几个如玉般的汤圆,用筷子夹开,一连串油珠子浮上来,满鼻子都是芝麻和猪油的香。我们安徽就是徽菜出名,徽菜主要是皖南和沿江菜,特色是重色重油。胡适是我们安徽的大文人,老家是绩溪上庄的,学贯中西,他在北京大学任教时,常常在北京徽菜馆子宴请,堂倌一看见胡适进门,都要对厨房里面高喊一声绩溪方言,意思是老乡来了,烧菜多放一勺猪油哦。

猪油是好东西(猪油是个好东西)(3)

我们年轻上大学的时候,容易饿,下了晚自习,在我们学校围墙外面,有个面条馄饨担子,天黑了就挑来了,是无为的一对小夫妻摆的摊子,五毛钱下一碗阳春面,舍得放猪油,放在酱油汤里面把面条也搞滴喷香,记得摊主还每碗面别出心裁地烫两颗菠菜,绿叶子绿梗子红根,色香味俱全哦。美味吃了一学期,不知道为什么那对小夫妻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记得毕业前的那个冬天,为着自己的未来没有着落而焦虑,好像天下无路可走的样子,学校放了最后一个寒假,宿舍里面的人都走光了,我和一个同学连夜赶去江北省城,想参加一个招聘会试试运气,结果无功而返,大冬天,大风大雪,回到空无一人的宿舍,又停了电。又饿又冷,还好宿舍里面有煤油炉,买了一筒面条,放点酱油和盐拌一拌吃掉,那是一碗缺乏猪油滋养的面条,这么多年了我还常常记得。

后来毕业了分配在小镇上教书,食堂里面的菜都像是水里面煮出来的,没得油水,哪里好吃?冬天的时候,实在馋狠了,就两三个凑份子去吃锅子,什么锅子,当然不是胡适一品锅,那个吃不起也没得吃,吃牛肉锅子、羊肉锅子、鱼头锅子,一次点一个锅子吃,开销20元还可以负担,那个牛肉或者羊肉就是放在上面几块做个样子,几个人肯定不够吃,我们的办法是,要老板多加烫菜,比如菠菜/大白菜,还不忘提醒老板多加几勺猪油,好吃,关键是加菜加猪油那时候还不要钱,不管是苦涩的菠菜还是淡味的大白菜,加了猪油后就向上了一层华丽的香脂,美艳动人了起来,菜吃完了用锅子的汤淘米饭吃,适口充肠。再冷的天吃好了额头上都是汗津津滴,心满意足地回去,然后可以再苦熬一段时间了。

不过再苦,猪油我是没有喝过,也没听哪个人喝过。蔡澜极力推崇的猪油酱油拌饭我也没吃过,小时候倒是馋极了没吃的时候,用酱油猪油开水冲碗汤,用来泡锅巴或者泡炒米吃,也是不错的选择。日剧《深夜食堂》里面有一个美食评论家,吃遍了美食没有胃口,点名要吃黄油拌白饭,惊为天人,因为使他想起战后物质匮乏,妈妈很难为,为了加餐,就做了黄油拌饭一家人分享的那段难忘时光,就是所谓妈妈的味道吧。猪油对于我们既是美味,也是难忘的回忆。只不过现在常常回忆起旧味和往事,竟也有些心酸,有些失落。

原创不易,欢迎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