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棋子的组成(关于象棋棋子的深度认识)

中国象棋棋子,一般是扁形的圆柱体,一面标名字或者两面标同样的名字。现在也有立体棋子,只是用不同的造型代替标名,实质上没有区别。

象棋棋子的组成(关于象棋棋子的深度认识)(1)

简单几个棋子驰骋于棋盘之上就成为了让众多人爱不释手的游戏,几千年的传承,形成独特的文化,无比的神奇。

下象棋模拟战争,斗智斗勇,一般情况下,爱好者们的注意力都在调兵遣将、运筹帷幄之上,很少注意小小的象棋棋子本身。

如果我们认真一点观察这些棋子,我们会发现这些棋子更接近属于“文字”,而不同于“一般事物”。“文字”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文字是表达思维的符号,让思维可视。“一般事物”却是非常具体的,有形有象,有量有质,让人产生思考。“文字”可以描述和概括“一般事物”,而反过来却没有可逆的关系。就是说二者有着明显的性质不同,文字不在“一般事物”的范围。我们明显的看到棋子显然更接近文字,而绝对远离了“圆柱体”这个实实在在的东西。

当我们感觉到棋子的在棋盘中的运动,是思维意识的直接表达时,对以上的看法就不难理解。明显的感觉棋子是“事物”而又不同于“一般事物”,这里就好像出现了矛盾,这个问题出在哪里?

我们来看棋子,一面用文字标名,特点是有表无里,有阳无阴。《易经》讲“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德经》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很显然,棋子是个很奇怪的事物,它有阳无阴并不是完整的。我们发现像棋子这样的事物,其实我们在现实环境下很难找到。

象棋棋子的组成(关于象棋棋子的深度认识)(2)

象棋是模拟战争的,有战争模型之称。那么,模拟是需要事物之间具有相同、相通性质的,否则是难以实现模拟的。

象棋可以模拟一些外在的军事行动,比如调兵遣将、敌对拼杀、等等,但是无法模拟隐蔽行动、隐蔽思想、隐蔽意图的那一部分内容。而这一部分不能模拟的其实是军事行动的核心。

我们简单总结一下:棋子只利用了一面(两面同名一样),使棋子如同文字一样和其他事物有明显的区别,棋子成为一种特殊的“不完整的事物”(矛盾的说法),棋子在属性上与其他的事物不能相通。

由于属性上的不同,象棋棋子更接近于文字,不具备通常事物所具有特征————“有阴有阳”,象棋难以全面完整的模拟军事变化,暴露出来这个明显的问题———棋子是存在缺陷的。

象棋棋子的组成(关于象棋棋子的深度认识)(3)

(图中王小川正在讲述最先进的人工智能也只会举三反一)

正是棋子的这个缺陷,让象棋成为了“完全信息博弈”,而我们人类的生活环境也是“不完全信息”的,我们的大脑是在不完全信息环境下进化的。所以我们的大脑的功能有强大的预判、推理、分析能力,我们会举一反三,可以应对突发事件,应对不可预知的事件。而在记忆大量信息的能力上比较弱,因为我们没有必要,因为我们会举一反三。如今下象棋,我们输给电脑的原因就在这里。

棋软的出现和迅速发展,让我们进一步认识了棋子,认识了象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