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小荷才露尖尖角(东方国学原创古诗故事汇)

归园田居·其一

魏晋: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唐诗三百首小荷才露尖尖角(东方国学原创古诗故事汇)(1)

【译文】

少小时就没有随俗气韵,自己的天性是热爱自然。

偶失足落入了仕途罗网,转眼间离田园已十余年。

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

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绕房宅方圆有十余亩地,还有那茅屋草舍八九间。

榆柳树荫盖着房屋后檐,争春的桃与李列满院前。

远处的邻村舍依稀可见,村落里飘荡着袅袅炊烟。

深巷中传来了几声狗吠,桑树顶有雄鸡不停啼唤。

庭院内没有那尘杂干扰,静室里有的是安适悠闲。

久困于樊笼里毫无自由,我今日总算又归返林山。

【背景故事】

陶渊明从小爱好诗书,不慕名利,读了许多古代名著,每当有了一点儿心得体会,就高兴得连吃饭都会忘记。他常写诗作文,叙说自己的志向,希望将来干一番享业。

可是,晋朝末年是个非常黑暗动荡的年代,内乱连年,人民困苦,官场上勾心斗角,十分腐败。陶渊明虽然是东晋开国元勋、官任八州都督陶侃的后代,这时却已家道中落,他又不愿和官场中的贪官污吏同流合污,因此在二十多岁时便做了一篇《五柳先生传》,说“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称号)”,来寄托自己的理想和志趣。

陶渊明在41岁前,已经好几次出外做官,主要由于家穷,无法供养老母和子女。但每次都因不满官场的黑暗腐朽,不多久就辞官返乡。

41岁那年他当了彭泽县令,这一回干了八十多天,是做官日子比较长的一次了。就在这些日子里,上司经常来下命令,不是催陶渊明向百姓征收军粮,就是要他摊派百姓出苦差。百姓的血汗早就给官府榨干了,哪里还负担得起呢?陶渊明心里非常痛苦,但还是硬着头皮挨日子,因为他希望明年官仓里的粮食有了收获以后(这也是他做官的薪俸),再辞官回家。

十一月的一天,陶渊明正在办理公事,县吏向他报告,郡里来了督邮。督邮是郡里长官的代表,前来督察各县公务,极有权势,谁得罪了他就要倒霉。陶渊明却只是随口答应了一声。县吏赶紧提醒他,应该穿上官服去恭迎,向督邮致敬不能疏忽大意。

这时候,陶渊明猛然站起身,气愤地说:“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毕恭毕敬地去伺候这种乡里小人!”他断然决定,当天便交出印信辞去官职,于是吩咐差吏替他收拾行李,明早动身回乡种田。

这天晚上,他怀着摆脱官吏生活的兴奋心情,不住地念叨着:“归去啊,归去啊,家里的园地就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归去?”想象着怎样安排今后的生活。回家后不多久,他便写了《归园田居》诗,“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便是这首诗中的名句。

唐诗三百首小荷才露尖尖角(东方国学原创古诗故事汇)(2)

【作者小像】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唐诗三百首小荷才露尖尖角(东方国学原创古诗故事汇)(3)

本文作者:张废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