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的乌鲁木齐(你好乌鲁木齐乌鲁木齐)

文章之美,透射价值之美以下是由乌鲁木齐市文联、市作协开展的《你好,乌鲁木齐》征文大赛作品新春之际,不妨静心赏读,感受这些作品下的乌鲁木齐,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关于眼中的乌鲁木齐?下面更多详细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眼中的乌鲁木齐(你好乌鲁木齐乌鲁木齐)

眼中的乌鲁木齐

文章之美,透射价值之美。以下是由乌鲁木齐市文联、市作协开展的《你好,乌鲁木齐》征文大赛作品。新春之际,不妨静心赏读,感受这些作品下的乌鲁木齐。

乌鲁木齐,我从心中读出的几个词

李 凌

我住城北。具体到街,就是北京北路了。再具体到小区,就是汇轩园和恒昌阳光。如果说这两个房屋是我的心脏,那么,小区是我的出发之地。北京北路就像一扇敞开的大门,我从这扇门出去,读这座城——

我的家

十四年前,我来到有文化底蕴的北京路以北。最后一抹夕阳的光影下,北京北路灯火通明,我是赶路的游子。而有温度的汇轩园,将融入我的生命。融入我生命的小区,我却很难说出它的好。说具体的街巷,汇轩园只算紧邻北京北路,它和东面的名筑花都,西面的风尚翠苑属于同一家房产开出的三朵花,却只有风尚翠苑属于北京北路的门牌,其余两朵开在锦州东路上。早年的城北,这三朵花开得靓丽。三个小区的花瓣下,超旺的人气绽放出美丽的花蕊。要说变化,十余年来,我所居住的汇轩园长成了青壮年。小区旧了,居民新老更迭,但朝气依然。原来的邻居走了,新来的邻居不认识,但我们擦肩时都彼此微笑。我常住小区的时间少,在邻居眼里是生面孔。唯一印象深刻的是,一位靠翻捡垃圾谋生的老奶奶,真不容易,她养出了两个大学生。作为生命的个体,我敬重她的人生。

小区大门朝南,对面原是东风汽车制造厂。这块地很大,东至天津北路,南临喀什东路,西至北京北路,北至锦州东路。就在去年,这块地盘被一家国内颇有名气的大集团竞拍到手。或许,这就是改变。三年之内,一座集商贸、住宅、旅游休闲等业态为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就会跃出地平线。有人说这是第三座吾悦广场,期待传说早日变为现实。

北京北路街西有东风花苑小区、爱家超市和华联农贸市场,还有宾馆、银行、邮局。这是我最喜欢去的地方,散步、购物、办理金融,给远方邮寄物件,方便得很。天津北路去得不多,那条街汽车维修店铺较多,但印象不深。锦州东路走得太频繁,因为太熟悉,竟然也写不出像样的文字。

而南面的植物园,我印象深刻。这是我闲暇的偏爱,散步赏花,打理心情。植物园内有不少珍稀植物,我认得樟子松和山樱桃。还有不少南美或者欧洲移植来的植物,叫不上名字。其实,我与它们一样,同属外客旅居他乡。天涯相遇,我就有伴了。植物园三季有花,品种有别,洁净的花香,清新的草香,很是好闻,很多人也慕名而来。

四年前,沿着北京北路以北,离汇轩园四公里,我购得恒昌阳光房产一套,退休后想在此养老。小区东面是城北主干道,继续向北,是五家渠。向南街道西面有成片的树木,鸟儿在这里做窝繁衍,鸟语清脆悠扬,空气也非常好。不远处是乌奎高速。看车流南来北往,适合怀旧和遐想。当然,乌鲁木齐城北经济发展很快,一场轰轰烈烈、超大规模的造城红利加速释放,学校、医院、地铁1号线全线通车,临空经济示范区……适不适合在这里居住我不敢预言,但打算在这里养老。无理由,因为缘分。缘分是要终其一生去兑现的。

两个火车站

说实话,过年了,我又想家了。想生养我的老家,想我长大成婚的家。早些年回家,从伊宁到乌鲁木齐,更多时候会选择飞机。那时机票不算贵,用时短,乌鲁木齐的家人从我出发开始准备饭菜,如果航班正常,也不会有漫长的等待。后来发现双城不易,生活与工作节奏越来越快,火车就方便了,便选择火车出行,享受旅途相对的慢。伊宁到乌鲁木齐的集中动力组快速列车,只需要五个小时多一点。比自驾快,比飞机慢,但省钱。

现在,北疆片区的火车不去乌鲁木齐南站,但我还是不由自主会想起南站。那是我十八岁那年从外地回家的第一站。绿皮火车颠簸得厉害,“哐当”声绵绵不绝。三天四夜,下了火车后的一个礼拜,脑子里都还有火车的“哐当”声。当年,抵达乌鲁木齐已是黄昏。火车上播报的小雪完全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那一场小雪在我落地前不知下了多久,我感觉没有丝毫要停的迹象——这场小雪持续了一个星期。白雪茫茫,大街上人不多,这是最初的乌鲁木齐印象。火车站广场左面有不少低矮平房,都是简易旅社,室内有火炉。如果是现在,我必定会享受黄泥小火炉、温酒小酌的惬意,而当时,它们给我以苍凉,一点也不好玩。次日天未亮,雪未停,便匆匆赶路。在寂寥的火车站广场,我寻找发往伊犁的班车。

当年,我梦想中的远方,地理上的乌鲁木齐,远远要比现实浪漫得多。始建于1962年的乌鲁木齐南站,是连接新疆与其他省区最重要的交通枢纽。这里见证了新疆数十年的沧桑巨变,承载着历史的记忆——火车从慢到快,高铁从无到有……无数南来北往的旅客在这里脚步匆匆,各奔东西,聚散离合。我每一次从这里出发,又很快回来,对她一点一滴的变化记忆犹新。车站广场周边,原先那些土打墙的简易旅社之地,如今高楼林立,现代商业景观夺人耳目。广场尽头的小商品批零商圈,既是人们地理的认知,也是宜购宜游宜休闲之地。在伊宁与乌鲁木齐之间,南站是我乡愁的起点,也是终点。

时光如白驹过隙,走完自己的辉煌年代,有些东西变了,有些走进记忆。火车南站是后者。一座现代化的乌鲁木齐站,青出于蓝,兰新高速铁路的西端终点;胜于蓝,新疆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铁路客运集散地。我走过的南北广场,游客集散,远行和归家,走进梦的诗和远方,又来到梦的现实。城市发展的红利,还有高铁片区不断完善的保税直购中心、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国际商贸物流的发展,愈来愈让人们在这里驻留情感。

八 楼

八楼是乌鲁木齐的一个文化符号,而不仅是刀郎歌中雪里的场景。最早知道八楼是多年前一个行业年会。第一次住梦寐以求的昆仑宾馆,第一次吃了八楼门口味道极佳的猪蹄。后来,家在北京北路,每次出行大多乘坐2路公交车。再后来,BRT1号线,途经八楼。车上播报站名,心里就会“咯噔”一下,就像平静的湖心扔进一枚石子,微微荡起涟漪,很快又风平浪静。

八楼是能够代表乌鲁木齐早年记忆的地方。20世纪50年代以前,八楼的名声很大。“八楼”指的是这里最早高达八层的昆仑宾馆,曾是新疆楼层最高、服务设施最好的宾馆。2路车使用“八楼”的站名,每天反复播报,使得“八楼”这个地名的地理意义深入人心。

如今,现代特色的昆仑宾馆还在,它的周边有好玩的儿童公园,是孩子们的乐园。有庄严的新疆人民大会堂,还有可以探寻新疆发展史的展览馆。一首苍凉略带忧伤的歌,2002年的那场雪之余韵还在持续,人们到这里怀旧,体验乌鲁木齐独特的人文气息。我最喜欢去附近的旧书摊。八楼下车后,过地下通道去新疆师范大学,对面就有卖旧书的地摊。在这里看书,一张张稚气而富有朝气的面孔走过,令人心生感慨。当然,我也淘到了不少好书,其中有一本《艺术学概论》,是课本,内页留有主人的手迹,字迹娟秀好看,是我喜欢的楷书字体。这本书的主人应当是爱学习的,但不知为何却让这本书流落地摊。对于不是科班出身的文学爱好者,这本书为我补了艺术概念之课。

红 山

乌鲁木齐高处的那座塔,是亮在高处的灯盏。人们时常以仰视的姿态让目光完全抵达。一座褶皱断层之山,并不高,但它矗立在城市的中心。站在城市之上,朝迎第一缕晨光,暮送最后一缕晚霞。而不远的高处一个叫天池的地方,一方圣水,传说曾是王母娘娘御用之水。而红山,是天池里飞出的一条赤龙化为的山石。

走进它时,正是秋高气爽的季节。红山就像一首熟悉的歌谣,容纳了乌鲁木齐全部的精神和历史。走进它的松柏青青、花草摇曳,走进它的静谧祥和。密林中,两只蝴蝶翩翩起舞,相依而飞。草丛的蟋蟀拨动琴弦,吟唱动人心魄。那些被修剪成形的绿化树,像山羊像麋鹿,只要一个点睛,就能在草地上撒欢儿。

山腰有一座聊斋宫,看不出与蒲松龄有关,但也讲述了故事。一少年假装上吊,将自己挂于房梁,本想吓昏妇女,以便凌辱。可上天不助长邪恶!他弄巧成拙,真的把自己永远挂在了空中。故事很简单,真与假,善与恶,是非分明。在聊斋宫前,我找到我属相的雕塑,留影,留存善美于心间。

“任歌狂,醉卧红山嘴。风劲处,酒鳞起。”遥想林公当年贬谪,在红山之顶留下诗句,撼人心魄,荡气回肠。林公的塑像,禁烟的铜鼎,见证历史,见证着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自强自立的决心。

在红山嘴,同心锁,锁同心。环绕山崖的铁链挂满情侣的山盟海誓。一对对情侣来了,走了。铁锁旧了,锈蚀了,爱情与日月共存。

蓝天下的白鸽在自由飞翔。风从东来,飘浮着无尽的遐想。红山之顶,高耸的红塔,昔日与当今,有一座年轻而古朴之城。

和平渠

几乎每一座城都有一条河,哺育生机与活力,孕育城市的历史文化。一座城,是离不开水的。有水穿城而过,或者绕城而过,这水就形成了河流,成为城市的母亲河,这是从生命的角度来讲的。而一条渠,成为两座城市的母亲河,在西北地区,非乌鲁木齐和平渠莫属。贯通南北之大水,向北出乌鲁木齐市后,与五家渠市相接,注入猛进水库。

乌鲁木齐河与和平渠,我在这两个名词中探寻故事的源头。和平渠的确是有历史故事的。从渠来讲,有人工修建之意;从和平来讲,与安宁有关。一条贯穿乌鲁木齐南北的河水,在20世纪与两位将军有关。一位是张治中将军,面对乌鲁木齐河河水泛滥成灾,就在城北青格达湖地区开办军垦农场,修渠引乌鲁木齐河水灌地,水害变水利。后来,又带领军民修建了从红雁池水库到青格达湖的西北行辕军垦处的水渠,定名“和平渠”。另一位是王震将军。20世纪50年代,进军新疆的解放军官兵就地转业,农业生产和维护边境稳定和平两不误。英雄书写的史诗,在乌鲁木齐河畔闪耀着光芒。而和平渠的水量太小,满足不了耕作,于是就有了从黑山头至安宁渠段的一期水渠。后来,在修建猛进水库时,又将和平渠向北延伸至水库口,流入猛进水库的和平渠就定型了。

如今,和平渠与河滩路并行。河滩路是城市主干道,滚滚洪流消失殆尽,钢铁之流源源不息。和平渠水流过之地,有了更多名词:红雁池、乌拉泊、南公园、人民公园、红山公园、儿童公园、鲤鱼山公园、新城公园。一路走来,处处生机盎然,美景连城。出城后的和平渠,沿渠两岸,绿地和滨水景观带一直向北延伸到五家渠。

两座城一条渠,水是大地的血脉。水能通路。水流到哪,哪里就有生命。沿和平渠到五家渠,省道S102成为连接两地的纽带。而五家渠的另一条干渠与和平渠、额尔齐斯河的交汇地,有一条S21高速公路,穿越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直通阿勒泰。这里是起点,从乌鲁木齐到阿勒泰,车程缩短一半。

和平渠是贯通北疆交通大动脉的领路之渠。

来源:乌鲁木齐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