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班员工如何不犯困(下了班也要随时进入工作状态)

你是否有这样的时刻。

工作忙碌了一天,终于熬到下班,一边揉着酸困的肩颈,一边准备关机、收拾东西撤退。突然接到一个紧急任务,今天必须完成,只能认命地叹口气,头昏脑涨地重新打开电脑冲刺。

终于卸下了工作的重担,开心地享受着美妙的亲子时光,或者跟朋友难得地约会,领导一个电话打来安排工作,瞬间好心情没了,只剩满心疲惫。

朋友圈里同事们都在晒着凌晨几点的城市,工作邮件发送时间都恨不得熬一个通宵,越来越“卷”的氛围压得人喘不过来气。

倒班员工如何不犯困(下了班也要随时进入工作状态)(1)

网图,侵删

这样的精神内耗,或许已经成为成千上万“打工人”的通病。而能治好我们精神内耗的,不仅是二舅,还有科学的精力管理

01 为什么上班这么累?

这篇文章里,首先要欢迎我们的一位朋友,她的名字叫翠花,翠花就是我们平凡“打工人”中的一员。今天,就让我们来跟她一起聊聊精力管理这个问题吧。

翠花是一个上进且努力的人,但最近总是觉得上班很累,每天上班前都要给自己做做心理建设,到了临近下班的时候,就感觉终于要活过来似的,但凡遇到加班,又成了霜打的茄子。

倒班员工如何不犯困(下了班也要随时进入工作状态)(2)

网图,侵删

她很困惑,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职业倦怠呢?

原因大体有四个方面。

1. 工作目标不明确

领导安排翠花今天要回访客户、整理档案、汇报一下工作近况、顺便参加一个培训。

翠花想了想,发现自己很难量化自己的工作,我要达成的工作目标究竟是什么呢?打n个小时的电话?整理n小时的档案?参加n小时培训吗?

好累哦,忙活半天,不知道究竟干了点啥。

2. 来自同事的压力

翠花坐在工位上频频看表,现在下班都半个小时了,为啥大家都还在处理工作啊,我自己走是不是太突兀了,要不再等会儿吧。

可是真的很烦躁诶,又没有加班工资,还得在这儿磨洋工,摸鱼我都不想摸。

倒班员工如何不犯困(下了班也要随时进入工作状态)(3)

网图,侵删

3. 科技的进步使工作和家庭/休闲混在一起

翠花今天晚上约了好久不见的小姐妹,大家一起聚一聚,吃个饭,小酌两杯。桌上气氛正好,谈兴正浓时,她的电话铃突然响起来,一看竟然是领导的电话。

翠花赶紧拿起手机躲到一边接通,领导是来问今天客户回访的情况,翠花只能找个安静点儿的地方开始汇报,期间领导又安排了一些明天的计划和安排,翠花一一应下。

挂断电话,翠花整个人都不好了,因为有些工作还得回去做准备,只得匆匆告别小姐妹,赶回去加班了。

倒班员工如何不犯困(下了班也要随时进入工作状态)(4)

网图,侵删

4. 失去控制

有一项需要部门协同的工作,翠花列好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信心满满地开始跟其他部门进行对接,寻求合作。

可是没想到,一个工作界面划分的问题,就让计划陷入僵局。几个部门来回推诿,互相甩锅,谁都不愿意承担对应工作。

巨大的内耗,愁的翠花头发都快揪秃了,却一筹莫展,这工作要怎么推进啊!照这个进度,我这时间表都是白做!

倒班员工如何不犯困(下了班也要随时进入工作状态)(5)

网图,侵删

以上四类问题,有的取决于我们的主观能动性,这些通过认知升级和积极练习,都是可以得到改善的。

有的是客观存在的现状,我们改变不了,但依旧可以通过调整自己的状态,来努力适应外部环境。

而这其中,就涉及到一个内容——精力管理

通过有效地精力管理,可以让翠花和我们自己,都能扛起生活和工作的重压,努力释放更多的能力,创造更高的成就。

02 精力管理的效能金字塔

精力管理存在一个效能金字塔的理论,从下到上一共四个层级。

第一层,体能,包括好好睡觉、健康饮食、做有氧运动。

第二层:情感,包括正面情绪、管理精力流。

第三层:思维,包括专注力、聚焦。

第四层:意志,包括确立目标、使命感。

倒班员工如何不犯困(下了班也要随时进入工作状态)(6)

精力管理效能金字塔

想要让精力保持在高位运行,就要了解这座金字塔的运作方式,并为我所用。

翠花想了想,觉得这种理论听起来太抽象了,能不能描述地更具体一些。

那我们就拆开来看看每个层级都说了些什么。

03 体能精力

这座金字塔的塔基——体能精力,概括来说,其实就是“善待自己”

翠华表示怀疑,就这么简单?吃好睡好休息好,伸伸胳膊动动腿?这真的有用?

试想一下,一架飞机起飞前,都要全面检查,确保飞机状态安全可控。

如果我们的身体是一架飞机的话,长期缺觉、摄入垃圾食品、缺乏运动,整个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就像螺丝松动、安全系统有预警等等故障。

这样的飞机如何赶冒险飞上天空呢,如何能够负荷高强度的工作呢。

1. 好好睡觉

翠花是个典型的夜猫子,晚上躺在床上刷手机能刷到凌晨,那就让我们来看看,睡得多,睡得好这件事情有多么重要。

倒班员工如何不犯困(下了班也要随时进入工作状态)(7)

网图,侵删

大量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使你的大部分认知功能变差,包括:注意力、工作记忆力、反应速度、反应准确性、记忆力、决策力、灵活的思维,还有情绪控制力。

大约1/10的严重交通事故与疲劳驾驶相关,大约每5起致死交通事故中就有1起与昏昏欲睡的司机相关,睡眠不足的司机堪比酒驾司机的危害啊。

翠花惊觉,天啊,怪不得我在熬完夜的第二天,感觉做什么都跟不上节奏,完全没法投入状态,原来都是缺觉在作祟。

2. 健康饮食

翠花有一个不好的习惯,为了早上能多睡一会儿,常常不吃早饭,因为来不及。

但科学表明,早餐提供的能量应该占全天能量的30%,这意味的少吃一顿早饭,损失掉了将近三分之一的能量。

倒班员工如何不犯困(下了班也要随时进入工作状态)(8)

网图,侵删

而且经过一晚上的睡眠,身体中能量储备几乎见底,这就像是要强行发动一辆没有燃料的火车,强人所难。

用健康的早餐来开启新的一天,能够让平凡的一天同样充满能量和憧憬。

翠花自己想了想,确实,有时候到了10点多,就感觉有点低血糖,人也虚,完全集中不了注意力,饿得心慌。看来以后要早睡早起,这样就有时间享用一顿早餐了。

3. 有氧运动

翠花不是个体育爱好者,唯一喜欢的锻炼,可能就是逛街了。但更普遍的日常,就是上班坐一天,回家窝床上,有氧运动远远不够。

神经科学的研究表明,锻炼会提升人的抗衰老和认知能力。令人惊讶的发现是,运动会导致神经元再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有助于保持认知能力和记忆表现。

锻炼还会产生更多直接的效果。有氧运动可以做到以下几点:改善情绪、提高睡眠质量、缓解压力和焦虑、提高创造力

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81%的人在散步时提高了他们的创造力。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当这些参与者再次坐下来之后仍然更有创造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户外散步比在跑步机上走更能激发创造力。现代科学再一次证明了希波克拉底的观点:走路是最好的药方

倒班员工如何不犯困(下了班也要随时进入工作状态)(9)

网图,侵删

翠花有些心动,走路也算是有氧运动啊,那我应该可以试试,提前一站下车,步行一段距离上下班;或者中午自己走路去吃饭,不再外卖送货上门了,吃完还能溜达溜达消消食。

04 情感精力

处于金字塔第二层的情感精力,其实就是管理我们正向积极的情绪,更乐观的情绪往往会带来更好的结果,正如我们经常说的,“爱笑的女生运气不会差”。

说到这儿,翠花又有话说了,我当然知道状态好的时候精力也更好,但我也不是机器人,不可能时刻保持这么好的状态呀。

这话完全没错,这时,我们需要了解一个精力管理的四象限

以精力状况为一个轴,情绪导向为另一个轴,把我们目前状态分为四个区:最优秀的表现区,开始出现负面情绪的生存区,消极厌世的倦怠区,以及情绪逐渐好转的恢复区

倒班员工如何不犯困(下了班也要随时进入工作状态)(10)

图摘自《韧性思维》,侵删

我们恨不得实时保持在“表现区”,但却不可避免地进入“生存区”,这时候,我们的精神处在一个危险的边缘,一定要提高警惕,切莫让自己滑落到“倦怠区”,而是有意识的进入“恢复区”,再逐渐回到“表现区”。

倒班员工如何不犯困(下了班也要随时进入工作状态)(11)

图摘自《韧性思维》,侵删

就像古罗马寓言作家费德鲁斯说的那样:“要是你一直把弓弦绷得太紧,你的弓很快就会断裂。

专业的运动员们也会在训练中专门安排休息日,让他们及时调整状态,从生存区来到恢复区,再重回表现区。

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学会在紧迫的日程中给自己“放假”,也是一门学问。

这时翠花又有新的问题,我怎么可能给自己放假,领导不首肯,还不是得兢兢业业应卯。

如果能用窝在床上刷手机的时间冥想、插花、画画、学习新的技能,或者只是看看喜欢的书,这何尝不是给心灵放假呢。

05 思维精力和意志精力

处在金字塔顶端的两类精力——思维精力和意志精力,其实都指向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我们来看看翠花的日常。

翠花早上来了公司,先查收了下邮件,发现有个今天要交的报告,于是急急忙忙开始整理报告素材。

刚刚有了思路,座机响了,一看分机号,是领导的,不敢怠慢地接起来,领导在说明天客户拜会的事项安排,翠花拿过一旁的本子记了下来。

因为领导专门说了是重要客户,让她一定落实好细节,于是翠花打开工作联络工具,开始跟业务部门沟通细节。

沟通的时候,对方总是再提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

翠花觉得只做这一件事情太浪费时间,于是顺带着查收邮件,处理着系统待办事项,看起来一心多用,忙到飞起。

结果到了下午四点,她愕然发现报告还没有雏形,于是只能默认加班了。

倒班员工如何不犯困(下了班也要随时进入工作状态)(12)

网图,侵删

这里面,就要提到提高工作效率的三个方面。

1. 明确目标

清楚自己的工作计划,找到工作重点和难点。这能让我们专注于重要的事情(信号),而不是“噪声”。

如果目标不清晰,那么我们将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处理办公室日常的“噪声”中,就像戴着耳机听别人说话,功效大幅下降。

2. 避免分心

计划内和计划外的中断会给你的生产率和表现带来致命影响。避免被查看电子邮件、迅速打个电话、浏览社交媒体或闲聊分心。

当在做一项重要且困难的工作时,一定要预留充足的时间,并将大的计划拆分成小的步骤。

这样,在每个步骤结束时可以适当休息5分钟,身心得到放松的同时,会因为可见的进展,而有更强烈的满足感。

倒班员工如何不犯困(下了班也要随时进入工作状态)(13)

网图,侵删

如果需要处理电子邮件或打电话,那就留出一小段时间来专门处理这些事,而尽量避免中断原有的计划。

3. 一次只做一件事

翠花看起来一心多用,好像非常高效,但事实并非如此。

研究表明,任务越复杂或越不熟悉,你就越难在它们之间切换。当你同时处理多项任务时,工作效率会下降40%。

对这个说法翠花表示很不服气,那么想象一下,当我们拿着一杯咖啡,走在路上回复信息的时候,我们前进的速度是不是会变慢,手里的咖啡是不是顾不上喝呢。

一次只做一件事,其实反比一心多用来的更有效率。

倒班员工如何不犯困(下了班也要随时进入工作状态)(14)

网图,侵删

今天我们看到的翠花,未尝不是每一个我们自己。

希望这篇文章,能带给朋友们些许帮助,让我们能够坦然接受自己偶尔的不在状态,悦纳自己、享受生活

能够在匆忙的时光流逝中,时不时停下脚步,欣赏生活。

生而为人,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努力生活。

愿大家心有暖阳,久驻芬芳。

倒班员工如何不犯困(下了班也要随时进入工作状态)(15)

网图,侵删

作者:十姐乱谈

参考资料:乔·欧文《韧性思维:培养逆商、低谷反弹、持续成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