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子生物上市最新消息(IPO雷达手握超71亿现金)

记者|梁怡

日前,网红“医美面膜”可复美、可丽金所属公司——Giant Biogene Holding Co.Ltd(简称:巨子生物)向港交所递表,高盛、中金公司担任联席保荐人。

据其他媒体报道,2021年末巨子生物完成重磅融资,投资方汇集了高瓴、CPE源峰、金镒资本、君联资本、星纳赫资本、景林投资、鼎晖投资、中金资本、黑蚁资本、高榕资本、海松资本、国开创新资本等一众一线机构,若以交易对价和持股比例计算,巨子生物IPO前的估值超193亿元人民币。

巨子生物一方面自身拥有超强的造血能力,毛利率高达80%以上,2019年-2021年公司的4家附属公司合计派息29.19亿元;另一方面,公司账上也不缺钱,2021年底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为71.03亿元,来自融资所得的现金净额为44.76亿元,此次公司寻求上市意欲何为?专业皮肤护理赛道角逐之下公司优势又在哪?

优势在哪?

财务数据方面,2019年-2021年(下称“报告期内”),巨子生物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57亿元、11.9亿元、15.5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5.75亿元、8.26亿元、8.28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5.75亿元、6.72亿元、8.37亿元,近三年合计盈利20.8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巨子生物可称为“皮肤护理茅”。报告期内,巨子生物的毛利率持续攀升,分别高达83.3%、84.6%、87.2%。受到资本青睐的原因或许看重巨子生物的盈利能力。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盈利机器”系专业皮肤护理赛道的共性。敷尔佳创业板IPO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1年一季度,敷尔佳选择的同行公司毛利率均值均在70%以上。

巨子生物上市最新消息(IPO雷达手握超71亿现金)(1)

放眼巨子生物旗下产品所处赛道,不同于专注玻尿酸(透明质酸)的华熙生物和爱美客,公司布局精耕于胶原蛋白应用领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零售额计,巨子生物是2021年中国第二大的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公司,同时从2019年起连续三年一直是中国最大的胶原蛋白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公司。

据悉,胶原蛋白通常在提供结构支持、促进止血及细胞黏附、刺激细胞再生及增殖、修复受损皮肤屏障并为老化及问题皮肤补充营养方面拥有更多的生物学特性。相比透明质酸,胶原蛋白的根本优势在于其皮肤修护和抗衰老的功效。

胶原蛋白可分为重组胶原蛋白和动物源性胶原蛋白,可用于功效性护肤品、医用敷料、一般护肤品以及肌肤焕活应用。2021年我国皮肤敏感人群总数超过4亿人,占中国总人口的30%以上,这是功效性护肤品市场增长背后的一个关键人口群体。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基于重组胶原蛋白的功效性护肤品的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2年的人民币72亿元增至2027年的人民币64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5%;基于重组胶原蛋白的医用敷料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人民币72亿元进一步增至2027年的人民币25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8.8%。

市占率方面,2021年中国功效性护肤品市场的零售额规模为人民币308亿元,前五大参与者占67.5%的市场份额,巨子生物在功效性护肤品市场排名第三及在胶原蛋白功效性护肤品市场排名第一,2021年的零售额为人民币37亿元。

2021年中国医用敷料市场的整体规模达到人民币259亿元,但前五大参与者在中国医用敷料市场合计占26.5%的市场份额,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巨子生活在整个医用敷料市场排名第二,在胶原蛋白医用敷料市场排名第一,2021年的零售额为人民币23亿元。

此外,站在巨子生物背后的人也让公司更显“底气”,创始人夫妇属于典型的知识创业。

巨子生物成立于2000年,由范代娣和丈夫严建亚共同创立,其中严建亚担任公司的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范代娣担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兼首席科学官,且两人的女儿年仅26岁的严钰博也在公司任职,其担任联席公司秘书兼董事会秘书,负责集团的融资、投资者关系管理以及企业管治相关工作;另外严建亚的妹妹严亚娟也在公司担任高级副总裁,负责监督集团的整体生产及质量控制管理。

招股书披露,范代娣现年56岁,其于1994年7月获得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博士学位,后在1999年1月至2000年1月期间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国家生物工程中心担任高级访问学者,目前还担任西北大学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西北大学化工学院院长,同时还是中国化工学会会士。此外其曾于2013年、2016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及中国专利奖金奖;获得2020年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还于2021年入选重组胶原蛋白生物材料分类与命名专家组,参与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重组胶原蛋白》。

另外,严建亚还担任创业板上市公司三角防务(300775.SZ)的董事长。

IPO前,范代娣及严建亚,以及Juzi Holding、Refulgence Holding、Healing Holding及GBEBT Holding共同构成巨子生物的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为62.02%。机构股东方面,高瓴资本持股最高达4.99%,CPE源峰持股4.33%。

巨子生物上市最新消息(IPO雷达手握超71亿现金)(2)

此外,界面新闻记者还注意到,2019年、2020年及2021年,公司4家附属公司(西安巨子生物、陕西巨子生物技术、西安巨子医疗器械及陕西巨子特医)分别宣派3.97亿元、15.045亿元及10.175亿元的股息,合计29.19亿元,并于2020年、2021年前述附属公司分别支付150万元、25.5亿元的股息。高于近三年经调整后的合计净利润20.84亿元。

三大挑战

巨子生物设计、开发和生产以重组胶原蛋白为关键生物活性成分的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同时开发和生产基于稀有人参皂苷技术的功能性食品。目前,公司产品组合中共有105项SKU,涵盖功效性护肤品、医用敷料和功能性食品的八大主要品牌。

巨子生物上市最新消息(IPO雷达手握超71亿现金)(3)

巨子生物的收入来源聚焦于2011年推出的可复美以及2009年推出的可丽金两大品牌,报告期内,两者收入合计占比分别为80.6%、82.4%、91.7%。其中,报告期内公司对可复美的依赖明显变强,2021年收入同比大增113.3%至8.98亿元,占比首次超过50%。按零售额计,可丽金和可复美分别是2021年中国专业皮肤护理产品行业第三和第四畅销品牌。

而2021年,可丽金、其他品牌以及功能性食品及其他收入均同比下滑,尤其是功能性食品及其他同比大幅下滑58.47%。

招股书显示,巨子生物在2015年、2016年以及2019年共计推出可预、可痕、可复平、利妍、欣苷(SKIGIN)及参苷6大品牌,然而这些品牌的创收能力似乎不及预期,同时巨子生物也表示可复美、可丽金的销售将持续成为公司收入的主要部分。

因此,倘若未来找到第二增长点,巨子生物或将迎来业绩第二春。

同多数专业皮肤护理公司一样,巨子生物也走上了“轻研发、重营销”的道路。

前述提到,报告内公司毛利率持续攀升,但受期间费用尤其是销售费用的侵蚀,同期净利率却在下滑。2019年-2021年公司净利率分别为60.1%、69.4%、53.3%,经调整净利率分别为60.1%、56.5%、53.9%。

巨子生物上市最新消息(IPO雷达手握超71亿现金)(4)

报告期内,巨子生物的销售费用水涨船高,分别为9378.8万元、1.58亿元、3.46亿元,2021年多投入了近2亿元,销售费用率高达22.29%;而研发费用相显可怜,同期分别为1140万元、1338.1万元、2495.4万元,2021年仅涨了1000多万元,研发费用率低至1.61%,研发团队共有84名人员,占员工总数的12.6%。

如此大手笔的营销,效果又如何呢?

巨子生物上市最新消息(IPO雷达手握超71亿现金)(5)

招股书显示,巨子生物主要包括通过电商及社交媒体平台(包括天猫、京东、抖音、小红书及拼多多)上直接面向消费者的(「DTC」)店铺进行销售,以及向京东及唯品会等电商平台的自营部门进行销售,线下直销客户主要为医院、诊所、连锁药房、化妆品连锁店及连锁超市等。

2019年-2021年巨子生物用于线上营销开支的费用占比分别为68.7%、78.7%以及88.5%,而同期公司来自直销尤其是通过DTC店铺和电商平台的收入也在大幅上涨,2021年多投入的1.9个亿换来近3.5亿的收入,这笔买卖划算吗?

另外,巨子生物的经销收入增长相对缓慢,报告期内公司来自第一大客户西安创客村的收入占比分别为52.2%、49.3%、29.3%。

同行来看,2021年华熙生物研发投入2.84亿元,研发费用率为5.74%,销售费用为24.36亿元,销售费用率为49.23%;贝泰妮的研发费用为1.13亿元,研发费用率为2.8%,销售费用为16.81亿元,销售费用率为41.8%。

巨子生物也在招股书中表示,日后的重点主要是通过DTC(Direct To Customer)店铺扩展直销,加之同行也在大搞产品宣传推广。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公司仍将持续烧钱营销。

与此同时,赛道日趋白热化,多家公司已经上市或相继IPO。去年3月,贝泰妮成功登陆深交所,目前敷尔佳正在创业板IPO进程,创尔生物则改道北交所。

此外,整个行业也迎来强监管。2021年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单位陆续出台多项政策。

例如,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药监局)已出台重组胶原蛋白(作为原料和终端产品)在医疗和制药行业的标准;并正编制用于化妆品的胶原蛋白原料的技术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重组胶原蛋白》预计将于2022年8月生效,全行业标准的实施进一步明确了在质量控制、检测及原料方面的监管,将进一步促进重组胶原蛋白的商业应用。

本次冲刺上市,巨子生物拟将IPO募集所得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研发投资、扩展与产品组合和生物活性成分有关的生产能力、增强全渠道销售和经销网络、提高运营和信息系统以及用作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