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惠帝司马衷的故事(西晋孝惠帝-司马衷)

晋惠帝司马衷的故事(西晋孝惠帝-司马衷)(1)

司马衷,字正度,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为西晋王朝第二任皇帝,是晋武帝司马炎与第一任皇后杨艳的次子。

曹魏后废帝甘露四年(己卯,259年),司马衷出生。由于其同母兄司马轨两岁夭折,司马衷成为实际上的嫡长子。

西晋武帝泰始元年(乙酉,265年),其父司马炎称帝,建立西晋王朝,是为晋武帝,册封夫人杨艳为皇后,身为嫡长子的司马衷名正言顺可以立为太子。然而,他却是个天生的白痴、呆傻愚钝,不堪造就。一次,司马衷在花园玩耍,听到蛤蟆叫声,遂问左右:“它是为官家叫,还是为私家叫?”左右答:“在官地里叫的是为官,在私家地里叫的是为私。”又一次,听说许多地方百姓因为饥荒饿死,司马衷觉得不可理解,居然说道:“没有粮食吃可以吃肉呀!”大臣听之,目瞪口呆。

晋惠帝司马衷的故事(西晋孝惠帝-司马衷)(2)

西晋武帝泰始三年(丁亥,267年)正月,在其母杨皇后多次劝说下,晋武帝明知此子蠢笨,还是将时年9岁的司马衷立为皇太子,最终导致西晋王朝进入长达16年的‘八王之乱’,动荡不堪之下,走向灭亡。历史上曾将一系列女人称之‘祸水’,反而放过杨艳这个自私贪婪的女人。如果说杨艳为了自己的亲骨肉着想,明知不堪重任,还是不顾天下安危,将傻瓜儿子推上太子之位,尚可原谅,然而后来在册立太子妃问题上,她再次自作主张,将西晋王朝彻底推到风口浪尖。

西晋武帝泰始八年(壬辰,272年)二月十二日,杨艳为儿子司马衷选中司空贾充之女、时年15岁的贾南风为太子妃。

西晋武帝泰始十年(甲午,274年)七月,杨艳患疾,临终前流泪恳请晋武帝,册封自己堂妹杨芷为皇后。然而,她生前安排的一切,最终令这些亲人没有一个得到善终。其实,对于太子的弱智晋武帝也很发愁,毕竟不愿自己辛苦从别人手中夺得的江山,又被别人夺走。一次,晋武帝为了测试司马衷的思维能力,特意出了几道题,并且限期3日之内交卷。司马衷拿到题当然不懂作答,太子妃贾南风虽然丑恶狠辣,但却十分机敏,于是请来几位有学问的老先生代之作答。这些老学究引经据典,一看就知不是司马衷的手笔。于是,贾南风又令一个学识不高之人,按照学究所答观念,转为自己的表达方式,再让太子誊抄一篇。这样一来,问题明确答出,口气也似司马衷,晋武帝看后一点没有起疑,反倒十分高兴,觉得太子虽不聪慧,好歹对这些问题还是有一定的见解。

西晋武帝太熙元年(庚戌,290年)四月二十一日,晋武帝司马炎驾崩,遗命杨芷皇后的父亲车骑将军杨骏为太傅,辅佐朝政。于是,杨骏入居太极殿,主持国政,引32岁的太子司马衷即位柩前,是为晋惠帝,尊杨芷为皇太后,册封太子妃贾南风为皇后,并于当年改元永熙。

西晋惠帝永熙元年(庚戌,290年),晋惠帝虽然即位,然其痴呆不能任事,大权掌控杨骏手中。时值,杨骏自知威望未满人意,因而意欲大加封爵,以此笼络众心;又以贾皇后险悍奸诈,时加防备,特命外甥段广为散骑常侍,执掌机密,私党张劭为中护军,督领禁兵。所有诏命,先示惠帝,继白太后,始付颁行。

同年五月十八日,增加天下官位一级,参与晋武帝司马炎丧事的增加二级;免除百姓租税一年,二千石以上官员皆封关中侯。

八月二十六日,晋惠帝立儿子广陵王司马遹为太子,拜太子生母谢氏为淑媛,以中书监何劭为太子太师、吏部尚书王戎为太子太傅、卫将军杨济为太子太保;遣南中郎将石崇、射声校尉胡奕、长水校尉赵俊、扬烈将军赵欢将屯兵四出。

十月,西晋政府擢南匈奴左部帅刘渊为建威将军、匈奴五部大都督。

晋惠帝司马衷的故事(西晋孝惠帝-司马衷)(3)

贾南风画像

西晋惠帝元康元年(辛亥,291年)正月,改元‘永平’。

同年二月,皇后贾南风忌恨杨太后,又欲干政,却为其父杨骏所阻,乃召楚王司马玮(司马衷之弟,为八王之乱二)、淮南王司马允入朝,指使司马衷下诏,以谋反罪将杨骏诛杀,改由汝南王司马亮(司马懿之子,为八王之乱一)、太保卫瓘辅政。杨太后被废黜,贾皇后杀太后之母庞氏,屠其三族,死者数千。

三月,再次大赦天下,改元‘元康’。

六月,贾皇后仍旧不能恣意任为,再诬汝南王司马亮、太保卫瓘谋反,诏令楚王司马玮将此二人诛杀。事后,又恐司马玮居功难制,诬其矫诏,亦斩之。于是,贾皇后开始专政、委任亲党。自此,长达16年的‘八王之乱’拉开序幕。

七月,分荆、扬10郡为江州。

晋惠帝司马衷的故事(西晋孝惠帝-司马衷)(4)

西晋惠帝元康二年(壬子,292年)二月,废太后杨芷被幽禁金墉城(洛阳东),贾皇后绝其饮食,将之活活饿死。

同年八月,大赦天下。

西晋惠帝元康三年(癸丑,293年)六月,弘农雨雹,深约三尺。

同年,鲜卑宇文莫槐为其部下所杀,其弟宇文普拔嗣立。

这一年,鲜卑拓跋卓卒,其弟之子拓跋弗嗣立。

西晋惠帝元康四年(甲寅,294年)五月,匈奴郝散反,攻上党,杀长吏。

同年八月,郝散帅众降,冯翊都尉杀之。

这一年,淮南寿春大水,山崩地陷,上谷、居庸、上庸亦遭水灾,伤及禾稼,人民大饥,鲜卑慕容徙居大棘城(今辽宁朝阳北票章吉营乡三官营子村)。鲜卑拓跋弗卒,其叔父拓跋禄官立。

西晋惠帝元康五年(乙卯,295年)六月,东海雨雹,深约五寸;继而,荆、扬、兖、豫、青、徐,6州大水,并中(今陕西中部)发生饥疫。

同年十月,洛阳武库大火,孔子履、刘邦斩蛇剑、王莽首级以及累代珍宝俱焚。

十二月,新作武库,大调兵器。

这一年,拓跋禄官分其国为3部:一居上谷之北、濡源之西,亲自统之;二居代郡参合陂之北,使兄沙漠汗之子猗狏统之;三居定襄之盛乐故城,使猗狏之弟猗卢统之。猗卢善于用兵,西击匈奴、乌桓诸部,皆破之。时值,代人卫操与从子卫雄、同郡箕澹往依拓跋氏,提议猗狏、猗卢招纳晋人;猗狏从之,任以国事,晋人附者稍众。

西晋惠帝元康六年(丙辰,296年)正月,大赦天下。

同年四月,郝散之弟郝度元率兄余部,逃出境外,招兵买马,誓为乃兄复仇,于是勾结北地马兰羌、卢水胡,一同作乱,闯入北地,杀北地太守张损,败冯翊太守欧阳建。

八月,秦(今甘肃甘谷)、雍(今陕西西安)二州氐羌悉叛,聚众造反,推戴氐部酋长齐万年为帝,围攻泾阳。

十一月,朝廷特派安西将军夏侯骏为统帅,率同建威将军周处、振威将军卢播,往讨齐万年。

十二月,略阳(今甘肃天水)清水氐酋长杨茂搜为避齐万年之乱,率民4000户保仇池(今甘肃西、南),地方百顷,四面高山千仞,羊肠小道,36回始可上,号称‘氐王’(-506年)。时值,关中人士避乱者多依之。

这一年,朝廷以扬烈将军赵廞为益州刺史,发梁、益兵粮助雍州讨氐、羌。

晋惠帝司马衷的故事(西晋孝惠帝-司马衷)(5)

西晋惠帝元康七年(丁巳,297年)正月,齐万年屯梁山,有众七万。时值,梁王司马彤、夏侯骏使建威将军周处以5000兵往击,不遣后援之兵,周处力战而亡。

同年七月,秦、雍二州大旱,继而发生疾疫,米价每斛万钱。

这一年,拓跋猗狏度漠北巡,因而西略诸国,5年之间,降附者30余国。

西晋惠帝元康八年(戊午,298年)三月,大赦天下。

同年九月,荆、豫、徐、扬、冀,5州大水。

这一年,梁王司马彤、安西将军夏侯骏等,逗留关中,毫无战绩。司空张华、中书令陈准保荐积弩将军孟观,出讨齐万年。孟观所领宿卫兵士,矫捷勇悍,既至关中,梁王司马彤亦知孟观为宫府宠臣,不敢计较,遂将关中士卒,尽付调遣。于是,孟观不虑牵制,努力进讨,大小数十战,皆破之。

西晋惠帝元康九年(己未,299年)正月,积弩将军孟观大破氐众于中亭(今陕西扶风东南),斩杀齐万年。时值,太子洗马江统作《徙戎论》,请迁匈奴出塞,还其故地,没被采纳。

同年十一月,出现日食。

十二月,贾南风皇后诬陷太子司马遹谋反,废为平民,杀其生母淑媛谢玖。

西晋惠帝永康元年(庚申,300年)正月,大赦天下,改元‘永康’。

同年三月,尉氏雨血,妖星现西方,太白昼现,中台星坼,中外诧为怪象。司空少子张韪,劝父即速去职,以避祸灾。然而,张华踌躇多时,方才答道:“天道幽远,未尽可凭,不如修德禳灾,静待天命。”再说,贾南风为绝后患,复杀废太子司马遹,此举使得许多反对她专政的皇族开始行动。

四月,出现日食。当月,赵王司马伦(司马懿之子,为八王之乱三)假造诏书废黜贾皇后,囚于金墉城,逼之饮金屑酒而死;又杀司空张华、尚书仆射裴頠、侍中贾谧,自领相国,恢复原太子司马遹地位,立太子之子司马臧为皇太孙,召还故太子妃王氏,令之抚养,所有太子旧僚,依旧作为太职官属。

六月,追谥太子司马遹为‘愍怀太子’,改葬显平陵。

十一月,立尚书郎羊玄之女羊献容为皇后,并且大赦天下。

十二月,益州(今四川成都)刺史赵廞,率领从中原逃至四川的流民,据成都叛。

晋惠帝司马衷的故事(西晋孝惠帝-司马衷)(6)

西晋惠帝永康二年(辛酉,301年)正月,散骑常侍张轨以时方多难,阴有保据河西之志,故而求为凉州刺史。当月,赵王司马伦奉晋惠帝司马衷为太上皇,自立为帝,改金墉城曰‘永昌宫’,使太上皇入居,将兵守之,杀皇太孙司马臧。

同年三月,齐王司马冏(司马炎同母弟司马攸之子,为八王之乱四)起兵讨伐司马伦,受到常山王司马乂(司马衷异母弟,为八王之乱五)、成都王司马颖(司马衷异母弟,为八王之乱六)、河间王司马颙(司马懿三弟司马孚之孙,为八王之乱七)的支持。赵王司马伦兵败,由诸王辗转挟持,沦为傀儡,受尽凌辱,后杀之。

闰三月,出现日食。自正月至于是月,五星互经天,纵横无常。

四月,淮陵王司马漼杀司马伦党羽,奉引晋惠帝司马衷复位,大酺5日。

五月,再立愍怀太子司马遹第3子、襄阳王司马尚为皇太孙。

六月,齐王司马冏帅众入洛阳,顿军通章署,甲士数十万,威震京师。当月,东莱王司马蕤(晋武帝司马炎同母弟司马攸之子)谋划推翻司马冏,事泄被废。

十月,略阳(今甘肃天水)流民氐部落酋长李特斩益州刺史赵廞,占据成都。

西晋惠帝太安元年(壬戌,302年)三月,皇太孙司马尚夭折,清河康王司马遐(司马炎之子,晋惠帝司马衷异母弟)的长子司马覃被立为太子。

同年八月,李特开始在四川反晋,这是成汉的起点。

十二月,齐王司马冏既得志,骄奢擅权,众不能忍。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新野王司马歆(司马懿之孙,扶风武王司马骏之子)、范阳王司马虓(司马懿四弟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范阳康王司马绥之子)于洛阳聚会,反对司马冏专政。于是,常山王司马乂乘机杀死司马冏,成为朝内权臣。

西晋惠帝太安二年(癸亥,303年)正月,李特潜渡江击益州(今四川成都)刺史罗尚,水上军皆散走。

同年二月,罗尚遣兵掩袭,击斩李特,焚尸扬灰,传首洛阳。李特之弟李流代领余众,还保赤祖,自称大将军、大都督、益州牧。

五月,义阳(今河南新野)蛮张昌聚众数千为乱,造谣声称:“当有圣人出为民主。”得山都县吏丘沈,更其姓名为‘刘尼’,诈称汉后,奉为天子,攻打樊城(今湖北襄阳),杀新野王司马歆,所在响应,荆、江、徐、扬、豫5州之地,半为其有。

六月,李流病卒,其侄李雄(李特第3子)代领其众,占据成都,至当年末,几乎占领整个四川盆地。

八月,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起兵讨伐常山王司马乂。

十月,司马颖遣前将军陆机,攻打洛阳,诸将不从其命,结果兵败,宦官孟玖诬陆机谋反,斩之,屠其三族。当月,河间王司马颙遣都督张方,进围洛阳。

晋惠帝司马衷的故事(西晋孝惠帝-司马衷)(7)

西晋惠帝永兴元年、成汉武帝建兴元年、汉赵光文帝元熙元年(甲子,304年)正月,洛阳围久,东海王司马越(司马懿四弟司马馗之孙,为八王之乱八)执常山王司马乂送张方。张方烧杀之,掠洛阳男女万余返长安。

同年二月,丞相司马颖表废皇后羊献容,幽于金墉城,废皇太子司马覃为清河王。

三月,河间王司马颙表请,立丞相司马颖为皇太弟,都督中外诸军事,乘舆服御皆迁于邺,制度一如魏武帝故事。然而,司马颖嬖幸用事,大失众望。

七月,东海王司马越攻司马颖,败于荡阴(今河南汤阴),侍中嵇绍(嵇康之子)被杀,晋惠帝司马衷被俘往邺城(今河北临漳),司马越则奔下邳(今江苏睢宁)。史书记载:晋军在荡阴战败之时,司马衷脸部受伤,颊中三箭,百官侍卫纷纷溃逃,只有嵇绍端正冠带,挺身护卫。成都王司马颖的军士将嵇绍按在马车前直木上,晋惠帝司马衷道:“这是忠臣,不要杀他!”军士答:“奉皇太弟(司马颖)命令,只不伤害陛下一人而已!”遂杀嵇绍,其血都溅到晋惠帝衣上。等到战事平息,侍从浣洗御衣,晋惠帝道:“这是嵇侍中的血,不要洗去。”

八月,安北将军王浚起兵攻邺城(今河北临漳),势如破竹,成都王司马颖遂弃邺城,奉晋惠帝司马衷还洛阳。未行而军惊溃,仅数十骑抵达。

十月,氐部落酋长李雄于成都称王,史称‘成汉’(十九国之一),定元‘建兴’,是为成汉武帝。与此同时,匈奴五部大都督刘渊于(山西)离石,自称汉王,史称‘汉赵’(十九国之二),是为汉赵光文帝,定元‘元熙’,追尊安乐公刘禅为‘孝怀皇帝’,立妻呼延氏为王后。自此,大分裂时代开始(-589年,凡386年)。

东嬴公、并州刺史司马腾闻讯,派遣将军聂玄讨伐刘渊,战于大陵(今山西文水),聂玄军大败,司马腾害怕,遂率并州二万余户民众,逃奔山东,四处侵犯骚扰。刘渊乘胜进军,遣建武将军刘曜接连攻下太原、泫氏、屯留、长子、中都。

十一月,河间王司马颙遣右将军张方赶赴洛阳,挟晋惠帝司马衷迁都长安,废皇太弟司马颖,改立司马炽(晋惠帝司马衷异母弟)为皇太弟。

西晋惠帝永兴二年、成汉武帝建兴二年、汉赵光文帝元熙二年(乙丑,305年)四月,张方再废皇后羊献容。

同年六月,东海王司马越传檄州郡,起兵讨伐河间王司马颙。时值,右将军张方、成都王司马颖、东海王司马越、范阳王司马虓,4路大军正于中原混战,基本上中央政权已是荡然不存,中国边缘地区纷纷独立。早年,并州大饥,刺史东嬴公司马腾以建威将军阎粹之计,掠卖胡人,充作军费。14岁的羯人石勒,原名为㔨,亦为所掠,卖与荏平人师欢为奴。此时,司马颖故将公师藩起兵河北,石勒前往投之。

十一月,立节将军周权,诈称被檄,自称平西将军,复立羊皇后;洛阳令何乔攻周权,杀之,复废羊皇后。

这一年,离石大饥,汉王刘渊徙屯黎亭,就邸阁谷,留太尉刘宏、护军马景驻守离石,使大司农卜豫运粮给之;又任前将军刘景为使持节、征讨大都督、大将军,于版桥截击刘琨,却被并州刺史刘琨击败。于是,刘琨进据晋阳,侍中刘殷、王育规劝刘渊:“殿下从起兵至今已1年,然只据守偏远之处,威望尚未远震,如能命令将士四出攻击,大胆决战,斩杀刘琨,平定河东,建立皇帝名号,向南大举进军,攻克长安,以此作为国都,再率关中兵众席卷洛阳,如同转动指掌一般,这亦是汉高祖之所以能够开创宏基、消灭强楚的策略。”刘渊深以为然:“这就是我之所想!”遂进据河东,攻占蒲阪(今山西永县)、平阳(今山西临汾),进入蒲子,暂为都城,河东、平阳属县各垒壁皆降。

此时,清河郡贝丘县(今山东茌平县)人汲桑于赵魏起兵,上郡四部鲜卑陆逐延、氐族酋长单征、东莱人王弥、石勒等相继投降刘渊,授予官爵。

西晋惠帝永熙元年、成汉武帝建兴三年、汉赵光文帝元熙三年(丙寅,306年)正月,出现日食。当月,河间王司马颙屡为东海王司马越所败,大为恐惧,斩杀右将军张方请和,没有得到允许。

同年三月,宁州频岁饥疫,死者数以10万计。

四月,东海王司马越引兵屯温,其部将祁弘攻入长安,所部鲜卑大掠,杀死两万,奉晋惠帝司马衷乘牛车东还洛阳。

六月,帝至洛阳,再复羊后,大赦天下,并且改元‘永熙’。时值,河间王司马颙奔太白山(今陕西太白东),俟祁弘去,再据长安。

当月,成都王李雄称帝,大赦境内,国号‘大成’,改元‘晏平’。

八月,出现日食。

九月,公师藩自白马南渡河,西晋兖州刺史荀晞击斩之。

十月,西晋长史刘舆以成都王司马颖素为邺人所附,派人伪装台使,赐死司马颖,并杀其二子。

十一月十七日,西晋惠帝司马衷食面饼中毒,崩于显阳殿,时年48岁,谥曰‘孝惠皇帝’,葬于太阳陵(推测位置应处峻阳陵西至汉魏故城之间的邙山南麓)。据传为东海王司马越毒杀,其异母弟司马炽继承皇位,是为晋怀帝,改元‘永嘉’。随着晋惠帝司马衷之死,‘八王之乱’落下帷幕。

八王之乱:发生于西晋时期,是一场皇族争夺中央政权的内乱,因为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导致引发。这次动乱历时16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自元康元年(291年)三月至六月,持续3个月;第二阶段,自元康九年(299年)至光熙元年(306年),历时7年;核心人物: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其实,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8个,八王则为主要参与者,故称‘八王之乱’。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以致西晋亡国之后,长达300年的割据混乱,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五胡乱华)时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