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十分钟应该怎么利用(怎样管理课间十分钟)

新学期伊始,学生假期玩“疯”的心还没完全收回,课堂有纪律约束还好,一到放松的课间休息时间,不少学生又撒了欢,剧烈的活动不但没能实现休息的效果,反而透支了下节课的精力,甚至还带来了安全隐患。课间十分钟是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同时也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既不能撒手不管,也不能管得太细,而要坚守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自主实现课间的意义。

课间十分钟应该怎么利用(怎样管理课间十分钟)(1)

课间十分钟应该怎么利用(怎样管理课间十分钟)(2)

情景再现孩子是最合适的游戏设计师

新学期,学校增加了羽毛球课,孩子们的兴奋之情散播得无处不在,就连课间十分钟也被充分利用,操场上、走廊里,到处都是羽毛球拍挥来舞去的影子。没过几天,羽毛球拍的使用功能发生了重大改变,调皮的男孩子将它作为武器,“吼吼哈嘿”地打来打去。没过几天,德育主任宣布了一项规则——课间不允许再玩羽毛球。这个消息让热情高涨的孩子们蔫头耷脑,不过这情形仅维持了一天。

第二天,小乐带来了一个足球,男孩们蜂拥而上,教室、走廊乱作一团。隔壁班的同学纷纷效仿。每节上课,各班的男生几乎都是汗流浃背地踩着铃声进教室,课堂上不是喝水,就是昏昏欲睡。这情形让老师们头疼不已。这时,德育主任又下了“禁令”,从此,足球、篮球、排球等大球都不能被带进校园。

不能玩球,孩子们又有了新花样,不到一周,各式各样的卡片风靡校园,每到课间,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冲出教室,在走廊上三五成群席地而坐,直到上课铃响过,才恋恋不舍地收起卡片。

老师对学生花样百出的课间游戏就只能头疼或者禁止吗?课间怎么玩,真的那么难吗?经过观察与思考,我有了一个想法。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周末作业:请你设计课间游戏方案。这个方案要满足安全、积极健康、符合小学生身份这三点。方案可以独立设计,也可以组队设计。

周一,孩子们都交上了自己的创意。其中,沛茜同学设计出了“乘法”游戏。游戏可由二至五人参加,参加者要想尽办法击败对方,攻击的“武器”就是自己的双手。进攻者口中一边说“攻”,一边要用双手各比划一个数字。比如一方左手是7,右手是9,就是“机关枪”,而另一方则要快速反应,至少左手是8,右手是9,才能形成“双机枪”,既保护自己,又攻击对方。而9和0则是“手榴弹”,攻击威力最猛,但6和1则可以有效防御,挡住攻击……玩游戏时,出了手势不能反悔变换。这个游戏既需要双手的配合,又能锻炼记忆力,输者罚跳3下蛙跳,还有健身的效果。

这个安全又益智的课间游戏,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我也把它推介给其他班级,并鼓励孩子们多开发这类安全、益智又有趣的课间游戏。

分析解答

课间活动要安全且有趣

安全是课间的第一要素

课间十分钟,让学生安全地活动,是最重要的。课间的游戏、活动其实也是学校安全教育的环节之一。班级、学校开展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游戏与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渗透与教育,不仅可以起到很好的防范效果,还有利于学生形成习惯,学会自觉、自动进行自我保护,不玩用羽毛球拍当“武器”来“过招”等存在安全隐患的游戏。保证课间活动的安全性,还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环境,活跃校园文化氛围。

尊重学生的自主参与

学生是课间活动的主体,所以,课间活动的内容,还是得由其主导。情景再现中,班主任让学生自主设计课间游戏,这种做法无疑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自主积极性,而教师在其中起到的是引导者的作用——给出条件,引导学生思考安全、健康又符合身心发展规律的游戏,这样,就巧妙地把教育目的融合其中。从学生交出的方案可看出,他们也把老师提出的教育要求变成了自我要求,今后他们的课间游戏便不会再与学校的教学理念相冲突。

班级与学校分工合作

课间十分钟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校管理层要针对此做好总体设计,比如可以推出学期或季度的校园主题活动,营造与此对应的校园氛围,同时可建议学生的课间活动围绕该主题开展。而教师则要把学校的建议落实到班级,积极呼应主题,引导学生设计出安全有益又有趣的课间活动。

策略引导

别忘了课间的调节作用

禁止危险课间活动

班主任要当好学生课间活动的引导者,谈到具体做法,首先是要保证课间活动的安全性,一旦发现学生在进行危险的课间活动,应该马上阻止,并耐心引导孩子认识他们正在玩的游戏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另外,除了对学生人身安全存在威胁的游戏,教师还要禁止学生玩对心理成长有不良影响的游戏,比如,一旦发现学生在玩赌博、伤害他人自尊等的游戏时,也应及时阻止,并为其具体分析,让学生认识危害。

注重课间的调节作用

课间十分钟的目的是让学生调节体力和精神状态,以更好地应对下节课的学习。所以,课间活动应让学生到户外去,进行一些轻体力活动,而运动幅度大的活动并不适合课间进行,因为这会造成学生体力透支,在下一堂课中难以集中注意力。一些益智性的轻体力户外活动更适合课间进行,这样既能让学生活动久坐的身体,又能转换思维,真正起到调节作用。另外,教师还得注意提醒低年级的学生,上过洗手间再去玩耍,以免玩起游戏又忘了,上课时才想起来。

适当参与课间活动

有时,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课间活动中去,比如可以与他们一起设计游戏,制定规则。也可以直接参与游戏,这会让学生热情高涨。通过直接参与活动,教师还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同时也增进了师生关系。另外,在受到学生邀请的前提下,教师还可以当课间游戏的裁判员,从旁引导学生遵守规则,也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解决游戏中出现的矛盾,得到成长。

延伸

试试这些课间小游戏

南辕北辙:一人说东一人做西。如一人说“大西瓜”,另一人则要故意比划一个表示小物品的动作;一人说“女生起立”,则要参与游戏的男生站起来,女生则不动。此游戏重在培养参与者的逆向思维。

古诗捉迷藏:由一位学生说出古诗的上句,另一人说出下句。如一人说“夜来风雨声”,另一人回答“花落知多少”。进行古诗捉迷藏时,参与者可以不举手,知道答案就站起来回答,这样在一问一答、一立一坐中既可以消除疲劳,又能让学生复习所学古诗。

织布机:两人一组,分成若干组,分别面对面地站在课桌之间,手拉手,一人全蹲,另一人站立。蹲者迅速站立,站立者迅速下蹲,形成一蹲一起有节奏的起伏。在规定时间内,哪一组蹲起的次数多,哪一组为优胜。

比大小:自己制作卡片,在上面写好数字,不让对方同学知道,然后相互进行对比,比一比谁出的数字大,比出大数的同学则获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