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再游白龟湖(郭进拴神游索溪峪)

一走进张家界的索溪峪,脑子里一切意念便都净化了,单单地剩下了一个字野。

山是野的。桂林太秀了,庐山太俊了,泰山太尊了,黄山太贵了---它们都已经“家”化了。 人工的雕琢,赋予的毕竟是人工的美,而这种人工的美,是不能与索溪峪的山比美的。索溪峪的山,是天工的美,是“野”的美。这种美,是一种惊险的美;几十丈的断壁悬崖拔地而起,半边悬空的巨石在山风中摇摇晃晃,使人望石而惊。什麽“一线天”,什麽“百丈峡”,闻名就让人胆颤。这种美,是一种磅礴的美;不是一峰独秀,也不是三五峰呼应,而是千峰万峰绵亘蜿蜒,“十里画廊”,“西海峰林”令人豪气长舒。这种美,是一种随心所欲的美;无所顾忌,不拘一格;直插云天,敢戏白云;横拦绿水,敢弄倩影;相对相依,宛如“热恋情人”,婷婷玉立,好似“窈窈涉女 "。

水是野的。索溪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 一会儿缠着大山跑,一会儿撅着屁股,赌着气又自个儿闹去了。它特别爱跟山路哥哥闹着玩;一会儿手牵手,并 肩而行;一会儿横铲一脚,将山路拦腰截断。山路哥哥倒不十分害怕,它请树木大叔帮忙,五根大树往索溪 身上一搭,反而从索溪身上跨过去了。山路哥哥还找石头帮忙,几块巨石一垫,山路便化成一条虚线,一跳一跳地从水中过去了。山路有更巧妙的办法,在弟弟的河床上垫一排大卵石,从它身子底下一个猛子扎过去。 这样的“路”,还可以过汽车。我们到黄龙洞去,六过索溪水,解放牌卡车就是从这水下的卵石路上开过去的。 汽车吼叫着,车身摇晃着,水花四溅着,卵石挤碰着,我们的心也怦怦直跳....平生没走过这麽“野”的路!

山上的野物当然更是“野”性十足了。那些大大小小的野猴子,大约是因为和我们人类同祖先的缘故,对我们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我们来到野生植物园,一大群猴子在树枝间飞腾跳跃,亲热的劲头难以言状。但当我们一行中的一位年轻女同志从树下面经过时,一只小猴子竟恶作剧地撒起尿来,吓得这位同胞惊叫一声,慌忙逃了过去,而那只调皮的家伙,却快活地叫着,跳到了另一株树上去了。

在这样的山水间行走,我们也渐渐变得“野”了起来。城里戴眼镜的姑娘,一边攀缘,一边大嚼着煮熟的玉米棒子;上了年岁的老大姐居然摘下一朵艳丽的山花,插在斑白的头发上;年过花甲的老叟,在石块间蹦来跳去,重温着儿时的旧梦;遇上突然横在面前的山溪,一队人全部手提皮鞋、丝袜,踩着乱石,一步一咬牙,从平膝的水中趟过去......满溪的亲亲热热,满山的嘻嘻哈哈。人们,全在这山水中返朴归真了。索溪峪的景观,以山水为依托。不仅山奇、水秀,而且桥险、洞幽。有十里画廊、西海峰林、百丈峡、宝峰湖、黄龙洞、一线天等游览点300多个。

由于处于砂岩与石灰岩交接处和峰林地貌比较发育,索溪峪的山没有张家界那么峭峻,但却也巍巍层列,站在索溪镇或进入"十里画廊"、"西海峰林"等观景区,只见深沟幽谷中的石峰,一座簇拥着一座,绵延一二十里,犹如一幅水墨长卷,煞是壮观。山坳溪水旁,农舍散落,鸡犬啼鸣,房顶的炊烟袅袅,屋旁亭亭修竹,使得这里雄奇中透着清秀,幽深中带着恬淡,粗犷中含着娇媚,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索溪峪的水,也有另一番风韵,神堂湾潜流飞瀑,一泻直下,轰如惊雷,翠若碧玉。素有"人间瑶池"美称的高峡平湖宝峰湖,湖光潋滟,波平如镜。湖崖峰峦高耸,湖内群山倒映。还有无数汩汩小溪,一年四季,常流不息,淅沥叮咚之声,不绝于耳,信步漫游,悠然自得,情趣盎然。桥险,是索溪峪的一处独特景观。索溪峪境内各种形状的险桥很多,其中尤以百丈峡的交锋桥和十里画廊猢猴乐园西侧仙女洞口处的自生桥为最有特色。据有关史料记载,交锋桥建于宋代,全长约60余米,只有一个独拱,全用岩石堆砌而成,天衣无缝,独具一格。自生桥又名仙女桥,横跨于两座高耸入云的石峰之间。该桥全长约有26米左右,宽却不足2米,厚也不过30至40厘米。桥两头的岩石夹缝中,青松傲立,从桥上往下俯视,满目岩壑深谷,令人不敢出足前行。关于这座桥的来历,民间有如下的传说:宋末农民起义领袖向大坤起义兵败,被朝廷派兵追至绝崖之上,前无进路,后有追兵。正在危亡之际,忽有仙女飘然而来,抛出一白色绸带化成一座石桥,帮助向王躲进了神堂湾,摆脱了官兵的追杀。自此,探险者莫不纷纷而至,一为察看当年向王天子留下的遗迹,二想亲身体验一下该桥的险峻。索溪峪还是一个地下有不少溶洞的世界。据有关部门勘察,索溪峪共有大小溶洞59个,开放的有黄龙洞、骆驼洞、观音洞、金鸡洞、仙女洞、牛耳洞等。其中黄龙洞为中国大陆第二大长洞,总长20余里,内有两层水洞,两层旱洞,分一个水库,两条阴河,两处瀑布,四个深潭,十三个厅堂,数十座山峰,故有"洞中乾坤大,地下别有天"之称,游人至此,无不谓为奇观。

索溪峪,因溪水状如绳索而得名。这里洞穴奇异,峡湖倚天,飞禽走兽多,植物种类全。景观独特,可以连片纵观,也可以分园细览,可谓景中有景,园外有园,如黄龙洞、宝峰湖等即是。

"云梯百丈上天台,高峡平湖一鉴开。"波平如宝镜的宝峰湖,位于索溪峪南边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四周青山,一泓碧水,清可鉴人,安谧幽静。在这里泛舟漫游,令人心旷神怡。有道是:"碧水染得群山绿,人面桃花映水红。"

百丈峡,是索溪峪的又一景观。古人曾作有《百丈峡》诗刻在岩壁之上,而今还依稀可辨。此外,索溪峪还有西海、十里画廊、南天门、回音壁、神堂湾、猴园、植物园等景点。都是观光游览的好去处。怪不得江苏才女苏叶游览索溪峪风景以后,深情地留下了这样的诗句:"相去千万里,心随月色归。来生甘作石,嫁与索溪水。"

十里画廊位于索溪峪景区,是该景区内的旅游精华,在这条长达十余里的山谷两侧,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人行其间如在画中。沟旁黛峰屏列,山上的岩石形成了200来尊似人似物、似鸟似兽的石景造型,其中"孔雀开屏"、"采药老人"、"寿星迎宾"、"猛虎啸天"等最为著名。十里画廊长约五公里,两边林木葱茏,野花飘香;奇峰异石,千姿百态,像一幅幅巨大的山水画卷,并排悬挂在千仞绝壁之上,使秀美绝伦的自然奇观融进仙师画工的水墨丹青之中。进入十里画廊沿途有转阁楼、寿星迎宾、采药老人、两面钟楼等十个主景点。

转阁楼是一座拔地而起的石峰,峰顶空心有"窗",整个石峰远看像一座多级宝塔,近看又似一座转盘阁楼。由一条羊肠小道盘旋而上,可直达楼顶。转楼低层岩石成一环形回廊,人立石廊之中,秀峦依偎。石楼一侧另有石室相附,阔容百人,与阁楼一主一仆,相映成趣。

入十里画廊约30米,有一石峰恰如一老寿星迎面站立,五官轮廓分明,短头发长眉毛,眼睛深邃,笑容可掬。他的左手高高扬起,似在招呼远方的游客。寿星形神兼备,堪称奇观。

采药老人又名老人岩,"寿星迎宾"不远处有一高达百米的石峰侧身而立,活像一位腰身佝偻的老人,头戴方巾,身着长衫,背着满满一篓草药。背笼中斜生一玉捍光洁的杂树,若药锄倒置。两目炯炯逼视对山,若有所思,亦似含惊喜之状,好象突然发现奇药现世,好一位药王"孙思邈"。老人岩是十里画廊著名景观之一。

自画廊西向展望,有两座由高到低、南北走向的山峰。远望,俨然一只头高高昂起向天长啸的猛虎。这就是十里画廊有名的景观猛虎啸天。

锦鼠观天它蛰盘于猛虎啸天峰斜对面,其峰犹如一只锦鼠。锦者,指一身翡翠。只见那鼠眼圆瞪,双耳直竖,仰望蓝天,久久凝视,乃至亿万年不改。

十里画廊有两尊贴身并立岩峰,左侧一峰竣高而雄,右侧一峰纤低而柔,酷似一对久别重逢的夫妻在倾诉衷肠。故名"夫妻岩"。仔细看去,丈夫满脸笑容,亲昵地凝视着妻子,嘴唇微张,笑眼微露,似在对妻子窃窃温语。那含笑敛容的妻子,身材略前倾秀眉低垂,深情地依偎在丈夫的怀里。这一景观同张家界的夫妻岩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十里画廊尽头。这里怪石嶙峋,林木葱茏,常有三五成群成百上千只猴子在此会集,故称"猴子坡"。游人至此,或树丛之中,或山间古道,常见群猴在悬崖绝壁上攀援嬉戏,有的盲目在藤蔓上攀跳,有的独坐岩石抓耳搔腮。惹得游人眉开眼笑,兴味无穷。从南天门向对面望去,可见三座瘦削石峰,形如美女,亭亭玉立,故名"三女峰"。三女峰尤以第三峰奇妙,于石峰胸部有一直径约1米乳眼,由孔中可窥山后天光,既像高悬在石壁上的明镜,又像少女佩带着一枚晶莹透明的玉饰。

过南天门继续登山约200注,有一岔道口,叫月亮垭,往右便是天子山石家檐景区,向右斜上则通天台。天台海拔1020米,有东西两个观景台。东台为一悬空巨石,四周杂树丛生,古松倒挂,是观日出的理想之所。西台俯视西海最妙,但见幽深莫测的峡谷中,千峰耸立,戴翠披绿,秀丽的景色尽览眼底。尤其是那十里画廊。啊,画廊,这名字实在是好,真不愧画廊。沿着那流水潺潺弯弯曲曲的山溪向上走去,你会惊讶地看到,一路上,两边青峰高耸,绿树如云。人走在这两夹峙的山谷中,就像走在一条幽深的小胡同里似的。仰头向上望去,上面是一线蓝天,两边是无数青峰。这青峰,一座座拔地而起,直插云霄,千姿万态,美好绝伦。它们是那麽多,一座挨着一座,一座有一座的特点,一座有座的姿态。它们有的像身背草篓的采药的老人,有的像手捧鲜花的妙龄少女,有的像摩天大楼,有的像中世纪城堡,有的双峰插云,像两根尖尖的竹笋,有的一柱独峙,像一支长长的火箭……好看极了。我实在惊讶,天公究竟用什麽神奇的力量,给大自然造出如此变化无穷美妙绝伦的景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每一座青峰,都是一幅绝妙的画,一首优美的诗。这十里画廊的两边,就是这无数的画,无数的诗。它们纷纷地排列在你的面前,张着那绿色的臂膀,在向你拥抱,向你微笑,向你絮絮低语。啊,朋友,置身于如此优美的环境中,你怎能不着迷,不陶醉呢?

热情而谦逊的主人一再要我们为两旁的这些山峰起名字,因为这还是一颗“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瑰宝。过去很少有人来过,那高耸与原始森林之上的一座座千姿万态的青峰,还未有自己的名字。可是,这命名也实在太难了,我在前面引述过:一切比喻都是蹩脚的。这山峰是那麽美丽多姿,而且从不同的角度望去,就有着不同的形状,哪里能找得出恰当的名字来呢?弄不好,还会贬低甚至丑化和歪曲了它们。比如有的山峰,有人叫它什麽“猪八戒背媳妇”,什麽“娇女气母”,什麽“猫戏鸡”,什麽“狗跳岩”等等,不是俗不可耐,就是牵强附会,不但表现不出它们的特征,形容不出它们的神奇,反而贬低了甚至丑化了它们,实在是大煞风景。这样的名字,还不如没有的好。说来也难,大自然的美,是无法用一个简单的名词比喻得恰当的。更何况人们的审美趣味不同,感受也不同,所以还不如让人们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自由地发挥各自的想象力的好。当然,我并不反对一切命名。好的命名,不但需要,而且能增加景物的魅力和人的审美趣味。三峡的神女峰即是如此。我只是觉得这儿的山峰太美了。你简直无法形容它,比喻它。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吧,我们同行中一二十个人,竟然没有一个人为这些山峰留下个什麽名字。因为谁都不愿也不敢不揣浅陋去往这美好绝伦的山峰上涂鸦。也许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这山峰实在是太多了,它不像别处的山,只有寥寥的几个山峰。就说黄山吧,顶多也不过七十二峰(那还是夸大了的说法),而这儿,却有着几千座山峰。它简直就像树林似的,密密麻麻,重重叠叠,形成了一片苍苍茫茫浩瀚辽阔的峰海。在这数不胜数的众多山峰面前,谁能想出那多恰如其分的名字,又谁能够记得住这多如繁星的名字呢?山峰的众多,山峰的奇特,山峰的苍翠,山峰的秀丽,是索溪峪一带风光的最显着特色之一。这十里画廊,可以说是比较集中地把这些特色表现出来了。那真像一道长长的画廊,人走在这画廊中,看着那两边的景色,真有置身于画中之感。仿佛自已也变成了这画中的一点,和这大自然完全融为一体了。然而,这十里画廊还只不过是索溪峪的众多的风景点当中的一个而已,另外的一些地方,也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妙处。就拿瑶池来说吧,那又是另一番迷人的景象。这瑶池,又名天池,不在山谷之中,而是在高高的山峰之上。这山峰,非常的高,非常的险峻,人要沿着悬崖陡壁向上攀登上几百级石级,到达峰顶之后才会眼前豁然开朗,呈现出一片别有洞天的奇妙景色。但见在那万峰耸立的群山环抱中间,一泓碧绿的湖水,荡漾其中。湖面上,水平如镜,微波不兴。上面的蓝天白云,四周的青山绿水,都倒映在湖面之上,美极了。这又是一幅绝妙的画,而且,这湖水,既非一望无边,也非一览无遗;而是随着那重重叠叠的山峰,向前弯弯曲曲地延伸开去。峰随水转,水随峰绕,一直延伸到万山丛中,群峰深处。它就像一首优美含蓄的诗,在给人以极大的美的享受的同时,并把人的想象引进到一个朦胧、神秘、深远、迷人的境界中去。啊,这时,我真想荡一叶扁舟,劈开那万道绿波,顺着千回万转的青峰,向万山深处游去,一穷那洞天的奥秘,瑶池的底蕴。我更想化一只白鹤,展翅于蓝天碧水之间,青峰绿树之上,尽情地领略这九霄云外的湖光,八百里的山色。啊,朋友,你说,这般景色,怎不令人着迷,又怎能使人忘怀呢?生活和工作在这仙境般美丽的索溪浴的人们有福了,而有幸能到此一游的人们,又何尝不是人生的一大幸福呢?我永远不会忘记:有一天,县里的几位负责同志陪我们上山游览了一天,回来时,大家都疲乏了,吃过晚饭后不久,我就上床休息了。睡到半夜,我突然醒了过来,听到外面有说话的声音,我从窗户上向外望去,月光下,我看到县里的几位负责同志还在屋外的空地上,议论着如何建设索溪峪的计划。我仔细听了听,他们计划着要在十里画廊的下游,动工修一道水闸,把那沿着水十里画廊流动着的小溪水位擡高,使它能够行船,这样就可乘着船,划着桨,沿着山溪,欣赏那两边画廊的景色。他们还计划着,在瑶池中,也增添一些船只,使得游客能在池中划船游览。还要在瑶池两边的山上,建筑一些亭台楼阁等民族形式的建筑物,来点缀风景……他们说得那麽热烈,那麽起劲,忘记了白天的疲劳,忘记了夜已深沈。他们心中想的,全是如何把这一“养在深闺为末识”的风景胜地装扮得更加美丽,如何让国内外更多的游客来分享这索溪峪的优美景色。啊,这又是何等广阔的胸怀,何等优美的心灵啊?好了,就写到这里吧。如果你认为它多少还有点意思的话,那就把它作为一篇散文发表吧,这也算了却了一笔文债。不,这债,我还是没有还清的。因为,我深知我的这篇拙文,远远地没有写出索溪峪的风姿和神采,充其量,只不过是抒发了我对索溪峪的怀念之情罢了。可是有什麽法子呢,还是我在前面讲过的那句话:在如此优美的风光面前,我只有自惭笔拙,自恨无能了.

郭进拴再游白龟湖(郭进拴神游索溪峪)(1)

郭进拴再游白龟湖(郭进拴神游索溪峪)(2)

郭进拴再游白龟湖(郭进拴神游索溪峪)(3)

郭进拴再游白龟湖(郭进拴神游索溪峪)(4)

郭进拴再游白龟湖(郭进拴神游索溪峪)(5)

郭进拴,1958年5月出生,笔名"智泉"、"郭笑"。河南省汝州市临汝镇鳌头村人。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1987年毕业于中国文学函授大学,1993年结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作家班,1998年结业于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1980年参加工作,曾任《乡音》主编,《豫西报》副刊编辑,《风穴文艺》《沧桑》执行主编,汝州市作家协会第一副主席兼秘书长,河南省平顶山市文联创研室主任,平顶山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华夏风情·观音文化》执行副主编,《大香山》执行主编,《河南报告文学》主编,《鹰城》《尧山》总编辑。现为《文艺界》《智泉流韵》《文学艺术家》《豫西作家》总编辑,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平顶山学院客座教授,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会长,中华网络作家协会第一副主席兼秘书长,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会员,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文艺创作专业委员会委员。策划并组织了中国作家石人山笔会、中国作家温泉笔会、全国网络作家西安笔会、全国报告文学学会年会、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会、天龙山笔会、中原不锈钢笔会、宝丰肖旗笔会、皂角树笔会、平顶山市首届报告文学大赛、“圣光杯”、“中原不锈钢杯、“天晟杯”、“金庚杯”、“孝贤杯”、“慈善杯”、“全国战疫”征文、“老区建设杯”征文大赛等全国、全省、全平顶山市的大型文学活动,发现和培养了大批文学新人,推出了一批精品力作。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1年加入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一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美女山,美人河》《村魂》《观音菩萨传》《风雨龙潭情》《命运》《天地人心》,散文集《六十岁说》《童趣儿》《汝州风貌》《乡情老更深》《人间真情》《新城美韵》《月是故乡明》,长篇报告文学《磊裕烽火》《湛河大决战》《从市长到死囚》《运锦之路》《岁月芬芳》等共60余部,累计发表作品2500多万字,有194篇(部)作品获奖。其中《湛河大决战》获全国庆祝建党80周年优秀报告文学一等奖,剧本《无品乡官》获《中国作家》一等奖,《鹰击长空》获《人民文学》二等奖,长诗《寒夜哭母》获《文艺报》一等奖等。1992年获河南省首届优秀文学组织工作者奖。2005年被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会授予全国优秀宣传干部荣誉称号。2011年被世界科教文卫组织聘为“世界科教文卫组织首席艺术家”,2013年被世界科教文卫组织评为金奖艺术家,业绩被收入《大不列颠艺术家百科全书》大型社科文献典籍,发行全球。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文化工作者。个人传略被收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辞典》《中国作家大辞典》《世界名人录》等。

郭进拴再游白龟湖(郭进拴神游索溪峪)(6)

郭进拴再游白龟湖(郭进拴神游索溪峪)(7)

郭进拴再游白龟湖(郭进拴神游索溪峪)(8)

郭进拴再游白龟湖(郭进拴神游索溪峪)(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