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二十四节气过日子秋分(秋分即秋中)

近期,南北多地迎来了一场降雨,正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这场雨过后,笔者的家乡愈发清凉,早晚天气明显变得更冷一些,还要穿上外套才行。

伴随着中秋节的离去,一年一度的“农民丰收节”也就此到来,时间为秋分节气这天。秋分为24节气中的第16个节气,这一节气的到来,也预示着秋天到来,这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步南移,北半球就此昼短夜长。

跟着二十四节气过日子秋分(秋分即秋中)(1)

“秋分”的来源其实是指这个节气为“秋中”,也就是秋天的中间时刻,同时这一天昼夜长度相等,阳光直射赤道,故而得名。古人认为,春分、秋分为阴阳二气的转换点,对农业生产有着十分重要的象征性意义。

秋分通常为阳历的22-24日,今年的秋分为9月23日,北方地区将陆续进入秋天。通常来说,只要日均温接连5天降落于22℃以下即为秋分。

每年的秋分刚好对应着农忙季,此时南北各地的庄稼陆续采收回家,很多农民工也陆续回到农村,将农田的庄稼收获回家。

其实秋分也是“中国农民丰收节”,它是官方于2018年确定下来的,至于为何要设立这个节日,首先就是提升农民的社会地位,增加农民丰收的喜悦感,旨在希望每年都能五谷丰登。

跟着二十四节气过日子秋分(秋分即秋中)(2)

其次,秋分前后是农作物的收获季节,尽管我国幅员辽阔,但南方中稻、北方玉米大豆基本上都会在这前后收获,因此将其定为丰收节恰如其分。

在古代,秋分就是丰收的日子,也就是“秋社”,而“社”就是祭祀土地神的意思,希望庄稼能够迎来丰收。而“秋社”为立秋后第5个戊日,且一般在秋分前后,因而秋分也被称为“秋社日”。

每到社日,古人就会举办隆重的庆典活动,并用上牛、羊、猪祭祀,一般祭祀的地方多在土地庙前,且还会举办多种娱乐活动。

跟着二十四节气过日子秋分(秋分即秋中)(3)

正是基于古代的传统,再考虑秋分前后的庄稼丰收情况,因此官方才将“农民丰收节”设于秋分节气这天。

那么,秋分节气有哪些习俗讲究呢?老祖宗说下面事情做得好,整个冬天都顺顺利利,舒舒服服。一、“3做”1、祭月

在传统习俗中,“春社”祭日、“秋社”祭月,在秋分时人们会举办盛大的祭祀仪式,这也是一种“月神”崇拜。有人好奇,中秋不是“祭月”的节日吗? 其实古人主要考虑秋分在农历的日子不固定,且也不见得就是月圆之日,因而将“祭月”习俗放在中秋之上。

“祭月”的仪式比较隆重,大家会事先备好香案,并在案台上摆放苹果、李子等作为祭品,然后对着月亮依次祭拜祈福。

跟着二十四节气过日子秋分(秋分即秋中)(4)

2、秋分立蛋

正所谓“秋分到,蛋儿俏”,每到秋分之日时,很多人就会进行“立蛋”试验,其实这种习俗自古就有,也就是选择一个光滑的鸡蛋,将其轻轻立在桌子上,看看能否竖立起来。而如今,这个习俗已传播到全球各地。

为何会有这一习俗呢?原来,古人认为,秋分时白昼等长,地球地轴和公转轨道所处的力相对更平衡一些,此时鸡蛋更容易竖立起来。

因此,在秋分时,很多人都会挑选鸡蛋进行尝试,选择光滑均匀、刚产4-5天的鸡蛋,这样成功率更大。

跟着二十四节气过日子秋分(秋分即秋中)(5)

3、送秋牛

“秋牛图”是一种黄纸或红纸印上全年节气的图,上面有农民耕作的图像。每到秋分时,那些民间的歌唱者通常会挨家挨户送秋牛图,这些人被称为“秋官”,他们还会借景抒情,说上一些吉祥喜庆的话语,主人听了后,就会根据自己的心意打赏一些钱财。

二、“3忌讳”1、忌吃寒食

秋分时要忌讳吃上寒凉的东西,如西瓜就是典型的寒性食物,夏天吃可以很好的解暑,但秋分过后天气就会转凉,此时再吃上寒凉食物对身体不是太好,可能会增加体内的湿气,以至于身体健康受损。

跟着二十四节气过日子秋分(秋分即秋中)(6)

2、忌运动过度

古人认为,秋分过后就是养生的季节,秋天养生讲究“收”,忌讳运动过度,对身体造成损害,疲劳过度,因此大家可选择舒缓的项目,如骑自行车、散步等。

3、忌辛辣食物

秋分后,天气开始变凉,此时大家爱吃那些辛辣食材,不过这些食物极易造成流汗、燥热等,对健康可能会造成损伤。如生姜就是其一,吃得太多“秋燥”严重,且容易上火。

跟着二十四节气过日子秋分(秋分即秋中)(7)

秋分时节习俗很多,这些习俗也是农民对庄稼丰收的期待,对身体健康的愿景。你们家乡秋分有哪些习俗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