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明朝的皇帝特别接地气(请朝丑化还是明人神话)

就明太祖朱元璋的本来面貌来说,那张圆脸、俊美的画像应该更接近朱元璋本人,之所以说接近,是因为那张画像肯定也经过画师的润色,但肯定要比"猪腰子"的形象要靠谱的多。但就《大明风华》来看,其塑造的朱元璋形象不可谓不成功,因为在朱棣差点被朱元璋吓死这点上,是朱棣自己活该。

为什么大明朝的皇帝特别接地气(请朝丑化还是明人神话)(1)

朱棣被朱元璋差点吓死

最近《大明风华》上热搜了,不过不是因为剧情质量,也不是因为演员演技,而是由于剧中明太祖朱元璋的造型太雷人了,老实说第一集看到朱元璋的画像,就知道该剧设定朱元璋应该长得丑了,但是万万没想到他们竟然能找到人来演朱元璋,我自己看到这一集的时候,一度以为这是恐怖片,这长相也太还原以前历史课本上的猪腰子脸朱元璋了。

为什么大明朝的皇帝特别接地气(请朝丑化还是明人神话)(2)

连剧中出演朱元璋的演员本人都出来道歉

传世的朱元璋画像很多,但却分成截然不同的两种画风,一种是圆脸、俊美型的;另一种就是猪腰子型的,相比较而言,丑的那张流传更广

一、清朝丑化说真的只是谣言吗?

朱元璋为什么有那么多丑像,有一种说法认为是清朝入关后故意对其的丑化,以达到加强清朝统治的目的。

不过有人认为这种说法站不住脚,因为从传世文献来看,朱元璋至少在明朝的时候就已经变丑了。万历时期的官员张萱曾作《疑耀·高皇帝像》一文,就提到他爹在云南做官的时候,曾经在黔国公府上看到供奉的朱元璋画像,跟民间流传的画像一样丑,黔国公是沐英的后代,正宗的朱家嫡系,按说他们的画像应该是真容吧,所以他爹认为朱元璋应该长得很丑。

为什么大明朝的皇帝特别接地气(请朝丑化还是明人神话)(3)

民间传说甚至认为南京城就是照着朱元璋的脸型修的

但是后来等到张萱自己在京城当官的时候,有幸见到皇家收藏的朱元璋画像,是一张俊美的老年朱元璋画像,跟他爹看到的那种完全不一样。

《疑耀·高皇帝像》:"先大夫令滇时,从黔国邸中模高皇御容,龙形虬髯,左脸有十二黒子,其状甚奇,与世俗所传相同,似为真矣;及余直西省,始得内府所藏高、成二祖御容。高皇帝乃美丈夫也,须髯皆如银丝,可数,不甚修,无所谓龙形虬髯十二黒子也。"

张萱的见闻说明在明朝的时候就有朱元璋的丑像流行于世了,而且传播范围很广,连有官方背景的黔国公都认可,这样一来似乎证明清朝的故意丑化说是被扣帽子、是污蔑。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为什么大明朝的皇帝特别接地气(请朝丑化还是明人神话)(4)

张萱见到的应是这幅老年朱元璋画像

张萱的话其实还有一点,就是至少明朝皇室是钦定那张俊美画像为老祖宗朱元璋的真实面目的,不承认丑像的。明朝时期,宫廷有专门的画师为皇帝、皇后等人画像,而这些画都被收藏在内库当中。清朝入关后事情比较繁杂,一时也没工夫去管这些画像,这些画像也就被一直搁在那边了,一直到乾隆九年(1744年),乾隆皇帝才敕令内务府盘点一下这些画像,内务府盘点后向乾隆皇帝汇报,其中明确提出明太祖朱元璋的画像有一大一小两幅

等到乾隆十四年(1749年)的时候,又下令将这些画像移入宫内的南薰殿收藏,而且乾隆皇帝在此之前还嘱咐要将这些画像重新装裱,特别重视,看上去也很正常。但是事情远没这么简单,到嘉庆初年的时候,又对南薰殿的画像做了一个统计,这个时候发现朱元璋的画像已经有13幅,比几十年前多了11张。这13幅画明显分成两类,一种是圆脸、俊美型的,一共2张,一张是中年的,一张是老年的,两张画像一看就知道是同一个人;另外一种就是猪腰子型的,一共11张,与民间流传的很像。

为什么大明朝的皇帝特别接地气(请朝丑化还是明人神话)(5)

历史教科书中曾用朱元璋丑像,现已经更换

乾隆初年宫廷只有两幅朱元璋画像,这两幅画像都是来自明朝皇室的收藏,其中一张应该就是张萱曾经见过的老年朱元璋画像,此外那张中年的画像张萱虽然没见过,但是从两张画像的相似度,以及明朝皇室的态度来看,中年跟老年的俊美画像应该都是原来明朝宫廷的珍藏。也就是说乾隆初年宫廷里的两幅画像都是俊美的朱元璋

为什么大明朝的皇帝特别接地气(请朝丑化还是明人神话)(6)

教科书中现在使用的中年朱元璋俊美画像

而后来多出来的那11幅丑像自然是乾隆皇帝从别处收集过来的,而为什么搜集的全是朱元璋的丑像,恐怕只能是乾隆皇帝有意识收藏的结果。

为什么大明朝的皇帝特别接地气(请朝丑化还是明人神话)(7)

而后来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乾隆皇帝又敕令姚文翰绘《历代帝王真像》,古代众多帝王距离乾隆时代已经很久远,姚文翰自然是没见过他们的,所以只能参考前朝留下的资料,加以创作

为什么大明朝的皇帝特别接地气(请朝丑化还是明人神话)(8)

姚文翰所作"明太祖真像"

其中在绘制朱元璋时,宫中收藏有美丑两种朱元璋像,而姚文翰最终选择了丑像作为底本,应当说这是乾隆皇帝的意思,钦定的丑像。由于清官南薰殿收藏的众多丑像,以及乾隆皇帝硬点朱元璋的丑像作为官方认可的正像,朱元璋的猪腰子脸也就比明朝时候更加广为流传,清朝上至百官,下至黎民都认为朱元璋就该长这样。直到辛亥革命后,这时清朝都已经被推翻了,孙中山去祭拜明孝陵的时候挂的还是一张朱元璋的丑像,可见这种形象已经深入人心

为什么大明朝的皇帝特别接地气(请朝丑化还是明人神话)(9)

孙中山祭拜明孝陵用的就是朱元璋丑像

至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朱元璋的猪腰子形象虽然在明朝就已经流行,不是清朝故意抹黑的结果,但是清朝政府在推波助澜这方面也没少出力。因而某种意义上说朱元璋的形象变化是清朝丑化的,也是说得通的。

二、始作俑者朱棣

虽然朱元璋形象的丑化是从明朝民间发起,并经过清朝政府的推波助澜,但要论起始作俑者,还得算到朱棣本人头上。

要说对朱元璋相貌记载最权威的文献当然是《明太祖实录》了,因为《实录》的编撰是在朱元璋死后不久,编写作者们多数应该见过朱元璋本人。《明太祖实录》记载,朱元璋前去投奔郭子兴的时候,侍卫开始将他当做间谍,后来还是郭子兴见朱元璋"状貌奇伟异常人",经过仔细询问,发现朱元璋有大才,将他留在了自己身边。

为什么大明朝的皇帝特别接地气(请朝丑化还是明人神话)(10)

朱元璋传世丑像之一,《大明风华》用的就是这张

从《实录》中可以看出朱元璋的长相异于常人,至于怎么个异于法,可能是特帅,也可能是巨丑,总之是很有特色,不过从侍卫一见朱元璋就把他当成间谍,估计是长得就不像好人,当然啊我们也不能就这样偏见,所以朱元璋到目前为止长什么样,暂时按下不表。

朱元璋因为相貌奇特而被郭子兴赏识,在《明史》中也有记载,不光朱元璋的本纪里有,而且《郭子兴传》中也有。

《明史·太祖本纪》:(郭子兴)奇其状貌,留为亲兵。

《明史·郭子兴传》:(郭子兴)袭据濠州。太祖往从之。门者疑其谍,执以告子兴。子兴奇太祖状貌,解缚与语,收帐下,为十夫长,数从战有功。

由于《明史》的重要参考文献就是《明实录》,所以对朱元璋相貌奇特的记载应当是转引《明实录》的描写。但是由于《明实录》和《明史》是官方正统史料,传播甚广,渐渐地朱元璋因为长相异于常人而得到赏识,其后立下赫赫战功,最终建立大明的这一说法也就越传越广。

为什么大明朝的皇帝特别接地气(请朝丑化还是明人神话)(11)

于震版朱元璋(左一)就是长脸,但没有画像中那么夸张

但是,又要说但是了,当事人本人对这一奇遇持有异议。朱元璋本人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纪梦》,其中详细回忆了自己的投军经过,确实有被侍卫抓住,也差点被杀,但没说被抓的原因,更没有郭子兴看他相貌奇特,特赦他的事情,因为朱元璋压根就没见到郭子兴

《纪梦》:遂决入濠城,城门守者不由分诉,执而欲斩之。良久得释,被收为步卒。入伍几两月余,为亲兵。

而后来在洪武十六年(1383年),朱元璋在滁州为郭子兴庙立碑的时候,又重申了这件事,只不过加入了郭子兴被自己的才华折服的故事,其实也可以理解,这时候朱元璋已经是皇帝了,被抓起来当然不能跟普通大头兵一样了。

《敕赐滁阳王庙碑》:(上)遂挺身入濠梁。抵其城,为门者所执,将欲加害。人以告王(郭子兴),王亲驰活之,抚之麾下。间召与语,异之,取为亲兵。

不过结合两次故事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朱元璋自己认为,自己是靠才能得到郭子兴赏识的,而不是什么出人的相貌

为什么大明朝的皇帝特别接地气(请朝丑化还是明人神话)(12)

胡军版朱元璋

那既然有朱元璋自己本人的认证,《明太祖实录》还要着力刻画朱元璋相貌奇特呢?因为《明太祖实录》被人改过。

我们今天见到的《明太祖实录》实际是是朱棣靖难之役后的重修版本,朱允炆时期《明太祖实录》就已经修好了,朱棣登基以后怎么能容许这种褒扬朱标、朱允炆一系的《实录》存在,这不是打自己脸吗,为了证明自己才是朱元璋的合法继承人,永乐一朝曾两次大规模重修《太祖实录》,永乐十六年(1418年)《明太祖实录》最终定稿,我们今天见到的就是这部。

为什么大明朝的皇帝特别接地气(请朝丑化还是明人神话)(13)

朱棣本人画像

为什么说朱棣在重修《明太祖实录》的时候篡改了朱元璋的相貌呢。因为同一时期,朱棣为了体现对朱元璋的孝顺,特意为明太祖朱元璋立碑,歌功颂德,这就是今天在明孝陵见到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在这篇碑文中,朱元璋的相貌就已经开始异于常人了。

其描述朱元璋的相貌是"龙髯长郁,然项上奇骨隐起至顶,威仪天表,望之如神。"碑文中描绘的朱元璋,胡须长而茂密,项上"奇骨"隆起,直至头顶,确实长得吓人。

为什么大明朝的皇帝特别接地气(请朝丑化还是明人神话)(14)

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

不过这个时候的朱元璋还只是有点特别,跟传世的朱元璋丑像明显还有一段差距。等到著名相士袁忠彻在景泰二年(1451年)奉命编纂《古今识鉴》时,朱元璋的相貌有人进一步的变化。

《古今识鉴》:明公(朱元璋)状貌非常,龙瞳凤目,天地相朝,五岳俱附,日月丽天,辅骨插鬓,声音洪亮,贵不可言。

这个时候朱元璋的脸型"天地相朝",已经颇有猪腰子的形状了。从"奇其状貌"到"奇骨隐起至顶",再到"天地相朝",可见朱元璋的相貌奇特是明朝皇室一步步营造起来的,并流传到民间,由此形成了今日所见的诸多朱元璋丑像,而这个始作俑者就是朱棣本人。那么朱棣为什么要这么做?朱棣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他想表达自己才是朱元璋真正的合法继承人

为什么大明朝的皇帝特别接地气(请朝丑化还是明人神话)(15)

朱元璋传世丑像之一

因为自古以来,伟大的帝王相貌都很奇特。《太平御览》说秦始皇"虎口、日角、大目、隆准,长八尺六寸,大七围。"《史记》称"汉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东汉的光武帝"身长七尺三寸,美须眉,大口,隆准,日角"。隋文帝"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字,长上短下,沈深严重。出生后,母亲忽见他头上角起,遍体生麟。"

今天看来这些帝王的长相都是一言难尽,丑的吓人,但是古人认为这才是帝王之相,皇帝嘛,能跟普通老百姓长得一样嘛。

为什么大明朝的皇帝特别接地气(请朝丑化还是明人神话)(16)

明孝陵

朱棣这么神话朱元璋,就是为了向世人表达朱元璋的伟大。因为朱棣自己得位不正,为了向世人表示自己才是朱元璋的正统继承人,朱棣在政治上拨乱反正,尽废建文帝的"弊政",重尊洪武旧制,以昭告天下自己才是真正的继承了朱元璋的政治路线。

但朱棣觉得这还不够,朱元璋十分提倡"孝"的观念,于是朱棣大肆公开表达自己对父亲的孝心,让天下人知道,父亲当年选择的继承人是错的,不是最孝顺他的人,但是即使当年选错了,自己依然如此孝顺他。

为什么大明朝的皇帝特别接地气(请朝丑化还是明人神话)(17)

阳山碑材是朱棣的大型面子工程

他建阳山碑材,这个当时技术根本做不到的"天下第一碑",就是为了让天下人看到自己的孝顺。而后来朱棣进一步认识到,不光要在行为上孝顺父亲,真正的孝顺是应该将朱元璋塑造成一个完美无瑕的人,让其能够千古流芳。于是在《明太祖实录》中我们看到朱元璋爱民如子(这点也确实不假),善待百官,就连诛杀功臣,都是有不得已的苦衷,乃是因为他们骄纵放肆、贪污受贿、不守礼法,皇帝不得已而为之,全面将朱元璋刻画为一个完美的皇帝。而一个完美的皇帝怎么能相貌平平或者只是普通的俊美呢,他一定是异于常人的,由此轰轰烈烈的造神运动开始,只是这一下用力过猛,成为今天看到的样子。

最后,如果单就影视剧来评比最形似的朱元璋,那么《穿越时空的爱恋》中的朱元璋一定是最符合的,圆脸、银发,更符合那张正统的老年朱元璋画像,更为难得是,剧中朱元璋还自带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尽管其中朱元璋披发、头戴金丝翼善冠等有明显的历史错误,但总的来说瑕不掩瑜。

为什么大明朝的皇帝特别接地气(请朝丑化还是明人神话)(18)

孙宝光版朱元璋

参考资料:《明太祖实录》、《明史》、《漫谈朱元璋画像之谜》(夏玉润)、《相术、符号与传播——朱元璋相貌之谜的考析与解读》(胡丹)



我是江左梦华录,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点个关注和转发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