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野将士作战勇猛(一步两井与皖匪乱滕)

一野将士作战勇猛(一步两井与皖匪乱滕)(1)

近日,滕州市墨子故里博物馆馆长李存建在村内发现一块清朝团练首领李樸(号戒繁先生)撰文、同治四年的石碑,曾立于墨子诞生地“一步两井”之侧,记述了咸丰十一年皖匪乱滕时,数万难民靠饮用“一步两井”水源,安度匪患的事记。

参阅清朝议大夫、翰林院编修、甲午科山西正考官、湖南贵州道监察御史、宣化府知府高熙喆撰写的《诰封武德骑尉例授修职郎议叙训道附贡生屏山李君墓表》和贡生王建杓撰写的《戒繁先生传》,简述“一步两井”与皖匪乱滕的故事梗概如下:

清朝咸丰十一年(1861年)三月,皖匪过境滕县,“四乡烧杀甚惨”,“木石村东南一面皆贼巢”,李樸率众“筑狐骀山寨为进攻退守计”;当时“一步两井”之水“难民赖以饮者数万人”,且“人来水涨,取之不尽”,被称为“养众之井”。一月后,李樸“率众抵敌,夺牛马军甫,叠获全胜”,“匪退民归、人去水落”,于是各村募资修井,立石永志。

据悉,皖匪,别称捻军,是一个活跃在长江以北皖、苏、鲁、豫四省部分地区的反清农民武装势力,与太平天国同时期。“捻”是淮北方言,意思是“一股一伙”,捻军起源于“捻子”,最初安徽、河南一带有游民捏纸,将油脂点燃,烧油捻纸用来作法,于节日时聚众表演,为人驱除疾病、灾难以牟利。后来,则恐吓取财、勒索而实与盗贼无异,清朝官方称之为捻匪。捻军起义战争(1853年——1868年),历时15年,波及皖、鲁、豫、苏、陕等10个省区,歼灭清军及地方团练十万余人,给清朝统治以沉重打击,但也给北方的老百姓带来了深重灾难,也是滕县人民死亡3974人的巨大匪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