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最难对的一首诗(这首诗被赞为孤篇压倒全唐)

唐代是诗歌的时代,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和作品,李白浪漫豪放,飘逸大气,杜甫沉郁顿挫,李商隐辞藻华丽,王维蕴含禅意。各有风格,各有特色。就在这样一个诗歌盛世却有一首诗被称为“孤篇压倒全唐”。

唐代最难对的一首诗(这首诗被赞为孤篇压倒全唐)(1)

它的作者是张若虚,初唐诗人,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文词俊秀。但是现存的诗篇只有两首《春江花月夜》、《代答闺梦还》。其中以《春江花月夜》最为出名,被后人赞为“孤篇压倒全唐”。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一首长诗,刚刚看到之时感觉肯定很难背过,但是一读起来就发现句句上口,内容条例清楚。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写真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唐代最难对的一首诗(这首诗被赞为孤篇压倒全唐)(2)

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唐代最难对的一首诗(这首诗被赞为孤篇压倒全唐)(3)

“落月摇情满江树”,这结句的“摇情”──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成一片,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