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非遗(长汀美丽非遗)

民间文艺丨长汀:美丽“非遗”竞芳菲......

长汀县新闻中心 微长汀

花灯千盏,汉剧十番,汀州非遗,余韵悠长。

长汀非遗(长汀美丽非遗)(1)

自2017年6月17日始,每逢周末,来到长汀县城汀州试院,便可见人潮如海,闻乐声悠扬。这是长汀县委宣传部组织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类定时定点展演活动。展演活动将延续至2018年元旦,历时半年。展示的非遗项目包括客家十番音乐、长汀鼓吹、小调、客家山歌等。充满乡土气息的民乐、民歌,吸引着广大市民及游客参与观赏。

长汀非遗(长汀美丽非遗)(2)

据考证,“公吹”起源于明代。数百年来,全靠民间艺人历代相传才得以保存。根据文化部门的整理,还在流传的“公吹”乐曲曲式结构可分为三部分,初段用传统的“高山流水”曲牌,中段自由套用地方小调,后段将初段缩减并略作变化反复后结束全曲。现存的公吹主要曲目有:《公吹》《蝴蝶乐》等。“公吹”的曲调内涵及吹奏水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1985年由长汀民间艺人赴省演奏,被评为优秀节目。福建省民间音乐研究机构及专家对“公吹”的艺术价值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客家传统文化中一颗耀眼的明珠。201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项目。公吹的传承人刘润生被公布为市级非遗传承人。

长汀非遗(长汀美丽非遗)(3)

涂坊镇十番乐队的演奏也相当出彩!这是一支由退休教师、小生意人、手艺人、老农组成的八板十番乐队。他们中有些人从小跟随父辈研习十番,技艺已是炉火纯青。有的十番艺人能用一片竹叶奏《风吹竹叶》,一寸竹管奏《上工尺》。有几名艺人竟然能用鼻孔同时吹奏两把唢呐,观众纷纷惊呼:厉害!高手在民间!这群可敬的老人致力于涂坊八板十番音乐的传承推广,活跃于城市乡间,走进中小学校,每年演出近200场次。据说,该乐队曾在香港国际艺术节舞台演奏十番古乐,荣获金奖!涂坊八板十番承传古乐思想和演奏方法,原始古朴,音色丰富,节奏多变,旋律优美,堪称十番古乐的“活化石”!

长汀非遗(长汀美丽非遗)(4)

被誉为有《诗经》遗风、天籁之音的客家山歌,听来别有一番韵味。

“送郎去当红军啊,革命要认真啊,豪绅哪地主呀,剥削我穷人哪。哎呀我的格郎,我的郎……”

长汀非遗(长汀美丽非遗)(5)

山妹子的歌声深情、动人。一曲终了,掌声雷动。客家山歌流行于古汀州地区,适宜用客家方言演唱。它继承了汉族民歌的传统风格,同时又吸收了当地土著民族山歌的优秀成分。千百年来,客家山歌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广泛流传,久唱不衰。

长汀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都是州郡路府的治所。悠悠千年时光,孕育了灿烂的历史文化,尤其是祖辈口传心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极为丰富。闹春田、打石佛、走古事等客家民俗,船灯、马灯、龙灯、花鼓等,神秘古老的客家严婆信俗、定光伏虎信俗、客家蛤瑚侯王信俗等,构成了长汀异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奇观。

长汀非遗(长汀美丽非遗)(6)

客家非遗文化凝聚着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智慧创造,其独特的魅力并不因岁月变迁而削减,反而如陈年的佳酿,历久弥香!愿美丽“非遗”永远璀璨,永世流芳!

长汀非遗(长汀美丽非遗)(7)

来源:闽西日报 文\图 范晓莲 涂健麟


编 辑:吴德荣 谢和杉 陈炳林 陈 川

长汀非遗(长汀美丽非遗)(8)

长汀非遗(长汀美丽非遗)(9)

长汀非遗(长汀美丽非遗)(10)

长汀非遗(长汀美丽非遗)(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